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777章 第一个掉进坑里的人

吃货唐朝 第777章 第一个掉进坑里的人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在封禅大典举行完毕之前,李佑是不可能离开长安了,于是暂时恢复了研究院的工作。他一面加紧电台的生产,一面整理科技资料。

他这些年来陆续撰写的科技资料,已经对大唐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及其重大重要的影响。这几年来,长期在外征战,撰写科技资料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虽然也陆陆续续的写了一些,但是整体看来,缺乏系统性。

李佑决定利用留在长安的这段时间,系统的编写一套适合唐朝现状的科普教材。

萧婉玉和杜梅等人负责记录和整理李佑提供的材料,日子过得十分平静。

李泰住在芙蓉园里,感到十分寂寞,他毕竟是受到贬斥的人,再加上他自私的人品,以前的那些曾经跟随过他的人,都对他敬而远之,甚至连一个来看望他的人都没有。

这也难怪,人的天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如今的太子李承乾成为了监国,长安城里还有一个牛叉的西北王李佑,他们本来就跟李泰是对头,还有谁愿意冒着得罪李承乾和李佑的风险,去讨好一个过气儿的郡公呢?

就连芙蓉园里头的那些太监和们宫女,对李泰也是敬而远之,没有人愿意跟他接近。

“哎!世态炎凉啊!都是一些势利小人。”李泰对自己的亲随愤愤的说道。

亲随看着他心情不好,生怕触怒了他,站在一边不敢说话,默默地听着主子发牢骚。

李泰想起长孙无忌对自己的态度,心中十分痛恨,忍不住骂了起来。

要是换上其他人,在长安遇到如此的冷遇,还真不如回到自己的封地。最起码那里是自己当家做主,所有人都在看自己的脸色,犯不着留在长安仰人鼻息。

可是,李泰是个狠人。他胸怀大志,发誓要卧薪尝胆,等到他东山再起之后,再报复那些让他难堪的人。为了这个目标,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长安坚持下去,等到李世民回来。

他相信凭着自己对李世民的了解,以及和李世民之间的感情,终有一天,他会恢复自己亲王的爵位,甚至将来有可能会更进一步的。

这天,李泰心里实在是烦闷,决定上街走走。此时的长安城各条街道商业繁华,人流如潮。国家强盛经济繁荣,反映在百姓的脸上,是欢声笑语,是充满了自信。

李泰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却感觉不到一丝欢乐的气氛。他想想自己的处境,再看看这些可恶的jian民,想不透他们有什么可高兴的。

李泰十分郁闷,走着走着,鬼使神差一般就来到了兴通坊。兴通坊是距离朱雀门最近的一个坊,李世民为了照顾李泰,特地将魏王府设置在这个坊间里面。

李泰离开长安以后,按照规定将王府交还给了朝廷,其他离开长安的皇子们也同样遵守了这个规定。不过,李世民并没有将这些王府用作他途。一来,长安没有人住得起这些王府。二来,李世民准备当皇子们回来省亲的时候,安排他们回到原来的王府暂时居住,不至于去住客舍。因此这些王府一直都在空着。

李泰从小的就是在魏王府长大的,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感情很深,也十分留恋在这里生活的日子。他来到这里,就是想看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当他走到魏王府大门的附近时,就发现王府大门有很多工匠出出进进,王府的大门旁边,还挂上了一块硕大的匾牌,上面写着“鸿卢寺迎宾处。”

尽管李泰的身份已经是个郡公了,以他这样的身份,魏王府早已经就不属于他了。可是他看到自己的王府被人占据,而且是被礼部鸿卢寺占据,顿时就想起了阴弘治,接着就想起了那个讨厌的李佑。

李泰想起李佑仍然占据着西北王府,而自己的魏王府竟然被礼部占据,不由得怒火中烧。

他很想过去斥责工部的人,可是想想自己现在的身份,怎么去指责人家呢。不过,他绝不肯善罢甘休,他让亲随设法打听了一下,原来是礼部为了接待外国使臣,将魏王府用作接待处的。

李泰注视着魏王府大门,发了一会儿呆,忽然高兴了起来,他觉得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他太了解李世民了,他认为,只要自己将这件事情告诉李世民。李世民就会认为李承乾和李佑等人,趁着他不在长安故意欺负李泰。

李世民是不会容忍这样卑劣的行为的。这样,这件事情就会引起李世民对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的不满。出于同情,李世民也会更加心疼李泰的,这就为李泰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

李泰恨不得马上回到芙蓉园写上一封书信,然后派人去送给李世民。可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李泰也变得小心了起来。他没有马上采取行动,而是是亲自到李恪过去的蜀王府,李愔的梁王府、李恽的蒋王府和李贞的越王府?转了一圈儿,确定那里没有人占据。

李泰心中暗暗高兴,他马不停蹄地回到了芙蓉园,写下了一封书信,连夜派人送往高句丽东征军大帅府。

不久以后,李世民接到了李泰的来信。李泰十分聪明,他送去了一些书画诗稿。在信中,他首先表明自己对父皇的关心,可是通信不畅,无法表达对父皇的心意。这些话的意思是李承乾和李佑等人不让他使用电台,他才不得不千里迢迢地派人送信的。

果然,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等人有些不满了,他认为李泰是自己的儿子,用用电台又怎么了?

接着,李泰在信中请求离开长安,说他在长安的日子很难熬,有些势利小人看到他遭到贬斥,给他脸色看。接着就说魏王府被挪作他用,长安空出了那么多王府,为什么就只是占据魏王府呢?

李泰说自己在长安待不下去了,就不等李世民回来了,他要直接返回封地去了。

其实,他这是以退为进,他知道李世民要面子,不可能让他离开的。这只不过是激将法而已。

李世民真的生气了,他很同情李泰,认为李承乾等人不顾念兄弟情义,也不给他这位老爹面子。于是,他给李承乾发去了措辞严厉的电报。

李世民想了想还不解气,给李佑也发来了电报,让他不要跟李承乾合伙欺负李泰。

长安城,东宫。

李承乾笑道:“五弟,李泰果然跳出来了,他自己要往坑里跳,找着被打脸,活该!”

李佑笑道:“他就是那个人品,自私自利,整天就知道在背后算计人,扇阴风点鬼火告黑状。这样的人,你就是不给他挖坑,他也会给自己挖坑往里跳的。”

李承乾有些担心地说道:“五弟,父皇毕竟是宠爱李泰的,李泰留在长安,迟早是个大麻烦。”

李佑笑道:“不一定。父皇过去是宠爱李泰,可是人是会变的,现在大家都变了,父皇对你我的看法也都变了,对李泰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的。”

李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人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儿时的玩伴,曾经十分要好的同学,在分开之后,美好的感觉会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这种感觉能够长久的保持,甚至当人老去之后,仍然会怀念儿时那份纯真的友情。

可是,人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人们怀着美好的期望见到昔日的好友的时候,由于长期的分离,每个人所走的道路不同,身份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已经十分陌生,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亲密的感觉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再继续来往下去了。

李世民毕竟跟李泰已经分开了好几年了,李承乾和李佑等人也变得越来越优秀,李世民和李泰想回到从前的那种状态,恐怕也很难了。

李承乾也很自信地说道:“五弟,那我就给父皇回电了。”

东征军大帅府。

李世民接到了李承乾的电报,电报里说了事情的经过,出示了当初中书省的备案。并且说了使用魏王府,是因为那里距离承天门最近,便于安排使臣朝见的理由。

李承乾在电报里特别指出,这次动用闲着的王府,不仅仅是魏王府,还动用了蜀王府。蜀王府被用作民族事务管理学院的办学地址,当初征求了蜀王李恪的意见,李恪也表示了同意。

电报里还提供了李恪与李承乾的电报往来的内容,以及电报往来的时间等,让李世民可以派人去查询。

之所以没有征求李泰的意见,是因为李泰已经不是亲王了,没有必要征求他的意见。

接着,李佑也给李世民发来了电报,电报里说道:“父皇,儿臣等人整天忙碌,一心一意地为父皇和朝廷做事,唉,不说了。都是您的儿子,看来我们不是您亲生的啊。”

李佑这些年来,跟李世民建立了彼此的信任,也只有李佑敢跟他开玩笑,李世民也不会因此而生气。

李世民想想李佑等人这些年来的表现,忽然心里有些惭愧,再想想李泰的表现,忽然觉得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了。

李世民想了想后,说道:“丽质,给你五哥发电,就说老子是你亲爹,还有承乾也是我亲生的儿子。今后再敢胡说,回去收拾你们。”

李丽质笑道:“父皇,我也是您亲生的女儿吧?”

李世民笑道:“调皮,跟你五哥就不学好。”

李丽质嘻嘻笑道:“五哥哪儿都好,要是您的儿子,都能像五哥一样能干,您可就省心了。”

说完,她问道:“五哥派人送来了12部电台,在下发之前,是不是让各部派人来学习报务啊?”

李世民说道:“行,这些事情你看着安排吧。”

李丽质说道:“父皇,那儿臣就先去给五哥回电报了。”

东宫。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的电报,欣慰地说道:“看来父皇真的是变了。”

李佑受到:“大哥,父皇英明神武,绝对是千古一帝,有这样的父皇是咱们兄弟的幸运。”

李承乾笑道:“我现在很期待,下一个跳出来的会是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