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779章 我算人才吗

吃货唐朝 第779章 我算人才吗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李承乾说了他的建议之后,李治说道:“大哥,臣弟听你的。”

李佑笑道:“还是大哥想的周到。臣弟会全力帮助九弟的。”

晋王府。

晋王李治的师傅于志宁是个厉害人物,历史上在唐高宗时期担任过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燕国公。

之所以说他厉害,还不是说他担任过什么职务,而是他过去的经历牛叉。

历史上于志宁接替张玄素担任过太子府的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负责教导李承乾。他很有才华,人品也端正,可惜这性格跟权万纪有的一拼,过于刚硬。李承乾是个有个性的人,脾气也不小,于志宁教导的方法不对头,整天劝谏李承乾,动不动就去李世民那里告状。

李承乾被逼的急眼了,派刺客去刺杀于志宁,刺客不忍心下手,或者说不愿意杀人,结果没有下手,反而告诉了于志宁。于志宁安排刺客进宫告发李承乾,结果李承乾被李世民禁足了两个月。

后来,李承乾谋反,整个东宫所有人都被牵连,唯独于志宁没事儿,还被李世民任命为太子李治的太子府左庶子。

现在,由于李佑的出现,李承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张玄素没有被替换,于志宁被直接任命为李治的老师。李世民这次是看对人了,于志宁为人严厉,恰好李治是个乖孩子,于是相处倒是平安无事。

这段时间,李治三天两头往西北王府跑,打破了晋王府惯有的平静,出于对李佑的尊敬,刚开始的时候于志宁还可以忍受,可是当他听说李治要干的事情之后,顿时就坐不住了。他忍无可忍,终于来到了西北王府,要来找李佑兴师问罪。

西北王府,书房。

“臣于志宁见过殿下。”于志宁行礼说道。

“于师傅免礼,请坐。”李佑客气地说道。

于志宁原本怒气冲冲的,他是来兴师问罪的。可是当他面对李佑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的底气没有那么足了,毕竟眼前这位王爷是大唐第一牛人,他没有了质问人家的勇气了。

于志宁恭恭敬敬说道:“殿下,臣有件事情要向您请教。”

李佑笑道:“请讲。”

于志宁说道:“晋王殿下历来性格沉稳,严于律己,这一点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是认可的,朝野之间对晋王殿下也都赞誉有加。

可是,近来殿下却显得十分浮躁,读书也读不下去了。臣认为,这都跟殿下您有关,这样下去恐怕不好吧?”

李佑笑道:“你认为有什么问题吗?”

于志宁说道:“您让晋王殿下负责修建什么植物园,这些事情是那些工匠们负责的事情,晋王殿下去做这样的事情,未免有失体统,会遭到朝野之间诟病的,陛下和皇后娘娘恐怕也会反对的。”

李佑说道:“于师傅,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一下。”

“殿下请讲。”于志宁说道。

李佑说道:“你想让九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他能够从你这里学习到什么东西呢?”

于志宁说道:“学习圣人之道,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他和当年的权万纪一样,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充分地考虑过。

李佑说道:“咱们不讲这些空泛的理论,说些实在的话行吗?”

于志宁说道:“殿下请讲。”

李佑说道:“我问你,治理一个县,算不算治国平先下的一部分?九弟跟你学习了这么久,应该算是学有所成吧。你认为,九弟现在去管理一个县,他管得了吗?”

“这?”于志宁卡壳了。

他曾经担任过河北道冠氏县令,后来因为盗匪横行,他干不下去就辞官回家了。这段经历令他汗颜。

李佑说道:“你教他治国之道,一个县都管不了,怎么治国?我可以肯定地说,别说一个县了,就是一个乡、一个里,甚至一个村他都管不了。”

于志宁默然了。

李佑说道:“九弟整天学习圣人之道,满嘴之乎者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靠着这些能够去治理国家吗?”

于志宁不吭气。、

李佑说道:“于师傅,你教给他的那些东西,现在看来有用,最大的用处恐怕就是得到了陛下的认可。实事求是地说,仅仅这些,就能够让九弟应对未来险恶的朝堂吗?

我只能说,这样下去就把他教傻了。”

“殿下,臣……”于志宁有些不服气,想反驳李佑。

李佑懒得听他说那些空泛的废话,他说道:“我问你,你觉得本王算不算得上有才华?”

李佑的牛叉无人不服,于志宁由衷地说道:“殿下大才,天下少有人能及。”

李佑说道:“我过去对军事一窍不通,可是现在算得上是个行家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积极参与战争实践,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地积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现在可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将军,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了。

一个人的才能,要靠师傅的传授,也要向书本学习,可是更多的是来自于参与社会实践。

所谓不经历风雨,就见不到彩虹。一个人只有在社会实践的风风雨雨中,不断地去经历失败,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逐渐的成长起来。”

这番话要是别人来说,于志宁恐怕还会反驳,可是眼前这位王爷的丰功伟绩摆在那里,想不服都不行。于志宁说道:“不经历风雨,就见不到彩虹。殿下,您说得有道理啊。”

李佑说道:“于师傅,你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也是一个正直有修养的令人敬佩的人,这一点、陛下、皇后娘娘和我都是认可的,可是,你教导五弟的方法是不是能够改进一些?”

于志宁说道:“请殿下指点。”

李佑问道:“你觉得监国这几年有何变化?”

于志宁说道:“监国成长进步很快。”

李佑说道:“说实话,张玄素以前也跟你一样,方法不太得当,监国性情激烈,两人之间经常发生不愉快,这样怎么能够让监国成长进步呢?

可是后来,张玄素改变了方法,不再以老师自居,而是把自己当做监国的参谋和朋友,不再对他指手画脚,而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跟他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他们相处的十分愉快。”

于志宁若有所思。

李佑说道:“你应该已经发现了,九弟这几天性情意发生了一些变化,他整天愿意往我这里跑,这也是你今天来找我的原因。

你想想你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不是也曾经产生过叛逆的心理?其实每个人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九弟以前十分听话,可是他已经长大了,心中充满了改变现状的激情,你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不改变教学的方法,恐怕你们之间的矛盾会逐渐显lu出来,甚至会破坏你们之间的感情。”

于志宁继续沉默,可是他已经接受了李佑的观点。

李佑说道:“于师傅,我也不想强行说服你,这件事情你看这样行不行?”

于志宁说道:“殿下请讲。”

“九弟要负责的事情,你来帮助他筹划,一个月以后,如果你还反对这件事情,此事作罢。至于陛下和皇后娘娘那里,你不用担心,工作由我和监国来做。”

于志宁说道:“是,臣一定尽心帮助晋王殿下。”

……

于志宁离开了西北王府,他原本是来兴师问罪的,自己却根本就轮不到发言,只是被李佑教育了一番。可是说来奇怪,他心里并没有受到挫折的不愉快,反而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好,太有道理了。”于志宁暗暗心服。

不久以后,李治兴冲冲地来到西北王府,他好奇地问道:“五哥,你跟于师傅说什么了,他现在变得我都有些不认识了?”

原来,于志宁接受了李佑的建议,从此变得更加有耐心,对李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李治对于他突如其来的变化,一时有些不适应了。

李佑笑道:“喜欢吗?你要是不喜欢,我会让他再变回来。”

李治赶忙说道:“别了,我喜欢,就这样吧。哈哈。谢谢五哥了。”他现在的心情十分愉快。

李佑为什么要引导李治修建植物园呢?一方面,他是要让李治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另一方面,他要把李治的兴趣引导到科学研究上面,省的整天惦记着勾心斗角。

李治本身很聪明,他的性格也不太适合做政治家,倒不如去做一个科学家。未来的大唐有李承乾掌舵,李治从事科技方面的事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李佑下一步就准备把研究院交给李治管理。

于志宁在接触了植物园的事情之后,才发现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要说李治了,就是他这个经验丰富的人,也感到很难胜任。

修建植物园的事情千头万绪,不仅能够学习到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情,还会对植物生长的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地理和风土民情有所了解。

能够提高施工管理,人员计划调配,资金的筹措管理,物资的采购运输,征地拆迁等等才能,还要跟官府各个部门打交道,学会协调管理。

这件事情做下来,李治的能力会极大的提升,性格也会在不断遭遇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

于志宁现在明白了李佑的用意,这才是让李治迅速成长的最佳途径,他深深地感到叹服。没有到约定的一个月时间,他就专门来到西北王府,向李佑表示了感谢。

东征军大帅府。

李丽质说道:“父皇,九弟给您送来了一份儿礼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