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838章 又一个厉害人物

吃货唐朝 第838章 又一个厉害人物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长孙无忌首先向长孙皇后说了他跟李世民见面的情形,长孙皇后感到很庆幸,她说道:“陛下真的是十分宽容,咱们都应该感到庆幸才是。”

李世民被当众顶撞,盛怒之下还能够保持相对冷静的心态,真的是江山社稷之福,更是他身边的亲人和大臣们的福气。

长孙无忌接着说了他见到李承乾和李佑后商量的结果,说道:“妹妹,你觉得这样的结果可以接受吗?”

长孙皇后叹息说道:“哥哥,青雀离开长安的这几年,朝中的确是宁静祥和,这样的局面对朝廷、对大家,包括对青雀来说都是很好的,以我对李承乾和李佑的了解,将来他们也不会为难青雀的。可是,我就是担心青雀不是这样认为的。

青雀不是个安分的人,陛下又偏偏宠爱于他,我很担心这件事情会节外生枝。”

长孙无忌也很担心,他说道:“妹妹,我也认为这件事情恐怕不能这样了结,这件事情就是青雀挑起来的,现在的这种状况下,他一定会继续在陛下那里挑拨的。”

长孙皇后些懊恼的说道:“这件事情其实就怪陛下,他要是能够在孩子们中间一碗水端平,就不会生出这么多事端来。”

长孙无忌很讨厌李泰,可是李泰毕竟是长孙皇后的亲儿子,他这个做舅舅的也不好多说什么。他烦闷的挠了挠头,说道:“妹妹,对于青雀我不便说什么,就是说了他也不听。你还是要多劝解他一下,别让他继续挑事儿了。

长孙皇后叹息了一声,说道:“我的话恐怕他也不会听的。昨天我就不让他去见陛下,还特地把他留在了我这里,他也答应的好好的。可是他离开以后,还是去了陛下那里。”

说完,她郁闷地摇了摇头。

兄妹二人商议了一阵儿,决定继续做李世民的工作,力争达成众人商量的结果。

怡翠殿,杨妃娘娘的寝殿。

岑文本说完了他所做的事情之后,说道:“娘娘,臣没有征求您和岭南王殿下的意见,擅自做了上述的事情,还请娘娘责罚。

这件事情如果有任何的麻烦,臣会一力承担,绝不会牵连到娘娘和岭南王殿下。”

杨妃娘娘血统高贵聪明绝顶,又在皇宫这种复杂的环境中生活了这么多年,早已经修炼得快成狐仙了。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她也早悟出了其中蕴含的机会,正想着如何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呢。

正好,李恪要回来参加李世民的祝寿典礼和泰山封禅大典,她假借着安排里李恪回来以后的事情,向长孙皇后请示,让岑文本前来后宫商议。

岑文本对杨妃娘娘的感情,杨妃娘娘心里哪能不知道?这么多年来她对岑文本一直心存感激,两人之间的感情早已经超越君臣、兄妹和恋人的感情,升华到了一种心心相印情感。

杨妃娘娘感激地说道:“岑大人,一直一来,你对我的情意我都明白,不仅我知道,恪儿他也把你当做最亲的长辈看待。在他的心目中,你就是他的亚父。这次他回来以后,我会让他正式拜你为亚父的。”

“娘娘……”岑文本听到如此暖心的话,顿时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他感激涕零地跪在地上,老泪横流。

“快起来吧。”杨妃娘娘也十分感动,她眼含着热泪,亲手将岑文本搀扶了起来。

西北王府。

说实在话,对于这次事件,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李佑心里也没有底数。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到太多的人和事,李佑对这件事情也没有最终的决定权。这恐怕是他穿越到唐朝以来,遇到的最无奈的事情。

历史上很多的重大事件,都源于一次突发事件,随后事态失控,酿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

1914年6月28日,在波西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王储裴迪南大公携储妃来这里视察,遭遇暗杀,这次暗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导致了38个国家参战,驶伤了两千多万人。

天宝年间,强大的唐王朝不可一世,在最辉煌的时刻,因为杨国忠陷害安禄山导致了安史之乱,从此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这次的事件同样是事发突然,或许李世民那天不再追问李承乾那一句话,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可是事情毕竟发生了,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会酿成一场更大的事件。

尤其是现在,数十个国家的使团云集长安,事件处理的好坏,会对大唐的政坛,甚至世界格局好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李佑这次感到压力极大。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或者说有预谋的事件又发生了。

今天是暂停早朝的第二天,一位50多岁看上去一脸憨厚的官员,奉旨去见了李世民。

“臣许敬宗,参见陛下。”来人恭敬地说道。

许敬宗是个厉害人物,他是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后代。在推举武则天立为皇后的事情上有功,曾经担任过右仆射,拜太子少师、同平章事,位极人臣。

此时的许敬宗任中书舍人,负责编修《武德实录》和《贞观实录》,无职无权,眼看着自己的年岁大了,他不甘心就这么混到退休,一直在寻找着机会。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不由得欣喜万分,决定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李世民在看完了许敬宗呈上来的《武德实录》的印刷样本后,望着这位跟自己年岁差不多的老臣,对他说道:“许敬宗,你为人老成持重,做事兢兢业业,朕对你很信任,现在交给你一件事情,希望能够妥善的处理好。”

当许敬宗听完了李世民交代的给的任务之后,心中暗暗地兴奋了起来。

原来,现在是1月6日,李世民的生日是1月28日,眼看着寿诞来临,长孙皇后、后宫嫔妃、皇子皇女和大臣们都在为他的寿诞做准备,其中一项是在《大唐日报》上发表祝寿文章。按照礼部统一的安排,祝寿文章会在1月28日正式开始发表,一直安排到上元节结束。

今天上午,岑文本转来了李泰的一份奏章,上面说李泰为李世民写了祝寿的诗作,早就投递到了《大唐日报》,李泰忽然想到了更好的诗句,想要修改一下,于是派人前去取回稿件,想修改后再发表。可是他派人去索要稿件,却找不到稿件,《大唐日报》的人说根本就没有收到李泰的稿件。

李泰觉得很生气,认为是《大唐日报》故意刁难他,《大唐日报》是李承乾负责的,这明摆着就是欺负他李泰。这件事情说明了,那天早朝上李承乾等人反对李世民举荐李泰负责修建永安宫也是早有预谋的,他们早就跟大臣们串通一气,要对付李世民了。

李世民正在生气,李泰的话是火上浇油,他认为假如李泰的话是真的,那么早朝上李承乾等人就是有预谋的,事情就严重了,他决定调查此事。

原本这件事情可以交给马宣良负责,可是马宣良刚刚汇报说这件事情是突发事件,李世民为了避免偏听偏信,于是决定找一个跟李承乾和李佑完全没有关系的负责调查此事。

正巧许敬宗要来送《武德实录》的印刷样本,李世民临时起意,决定然后许敬宗负责。

一直在寻找机会的许敬宗终于等到了他期待的机会,他要在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了。

许敬宗年纪大了,正常情况下,在李世民一朝已经没有了机会。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本来就跟李承乾没有什么关系,即使是该朝换代了他也没有机会了,以他的年龄,大概是属于被淘汰范畴。

这次的事件,许敬宗比李承乾、李佑、这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他们看得都清楚,事件发生的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必然的。

李世民因为东征,李承乾两次监国,在朝野之间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再加上李佑这个一直支持他的牛人,李承乾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李世民是个极其自尊的人,权利欲也极其旺盛,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心中已经开始有打压李承乾和李佑的念头了,或许李世民还没有想好究竟该怎么办,要达到什么效果。不过,他心中只要存在了这个念头,迟早是要付诸行动的。

因此这个事件看似偶然,其实李世民也有借题发挥的想法。

许敬宗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从此成为李世民的心腹,来演绎自己的辉煌。

离开两仪殿,许敬宗马上就去了芙蓉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