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144章研究院的硕果

大宋骄阳 第144章研究院的硕果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侯健不愧是天下第一裁缝,新式男女装样品已经做出了,而且他加进去自己的元素,使得前世的服装较符合大宋的审美观和潮流。

宋江感叹道:人才呀!你不服不行!邓爷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由人创造和使用的,人才才是主导,人才也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更加坚定了宋江聚集人才的想法,有才能的引进梁山泊,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

自从魏醉蓝的纺织部并入服装厂后,宋江对这种小作坊形式的纺织就有些想法,效率也太低了。如果在外面开一家大的纺织作坊,除去成本和工人工资,要想赚钱,产品售价得提的多么的高才行。

要进行科技革命了。虽然搞蒸汽机苦难重重,但利用梁山泊的水力资源,把水力作原动力,用于纺织、机械加工上将会节约许多时间和人力。

宋江努力寻思着前世了解到的知识。多锭手工纺纱机,他就记得珍妮纺纱机和水力大纺车,这种机械效率高,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数量又多,无疑降低了成本,市场竞争力必然强劲。而且机床也应该利用水力来提高效率,弓弩和箭矢的制造也将事半功倍。

不知不觉,宋江已经走到科学院。梁山泊新修建的科学院要比清风山的大很多,条件更加优越。

凌振尽管在火枪的研究上卡壳,但他不是死脑筋,他转手在火炮和手雷上大加改进。如今凌振将手雷改造的威力大且质量轻,设计更加合理,和前世的手雷相差不大。各类轻重炮都在他的图纸上,尤其他设计的子母炮让人耳目一新。

宋江不由得想起当年对越自卫反击中的排炮,便将想法说出。凌振想想道:“这种炮好研制,但消耗肯定大。我根据《武经总要》改造出一种炮弹,本来里面有砒*霜、巴豆和火药,我又加进去辣椒粉、胡椒粉、芥末粉。如果在敌人阵地上炸开,人马肯定咳嗽、打喷嚏、流泪,乃至死亡,阵地必定大乱。”

宋江一听暗道:乖乖,化学武器都出现了,这可是大面积杀伤性武器,前世都是坚决反对和禁止的。他想想道:“你制造时分成两类,一类和你说的一样,在我们打击外夷时使用。另一类里面只放进去辣椒粉、胡椒粉、芥末粉和火药,在我们和大宋军队有冲突时使用。毕竟我们都是华夏子孙,这种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不应该用在自己人身上。”

凌振赞许宋江仁义,宋江也夸了凌振几句后道:“现在有了水军,你设计些适合在船上安装的火炮。同时研制一些水雷,也就是在水中爆炸,摧毁敌船的雷。”

凌振听后又处于冥思状态,将宋江视为空气,宋江见状便转到汤隆工作的地方。

汤隆一直跟凌振拼武器,只不过凌振研制的是热武器,他拼的是冷武器。

他不断改进弓弩。如今的连弩和远距离硬弩都是用好钢锻造的机械装备,他给这些弓弩配备了箭匣,射完箭只需要更换箭匣即可,不用像以前那样一支支换箭。

汤隆很自豪的给宋江介绍了他的新发明——重弩,这是一种穿透性极强的弓弩,箭杆粗,箭头三棱梭形。由于射程远,杀伤力强,几乎可以穿透障碍物,再射进后面的人体中,所以所需动力很大,必须用脚蹬踏才能将箭矢装好。

宋江见大家在武器的改进上都有很大热情,但汤隆打造的盔甲都是薄甲,便问原因。

汤隆道:“我们的武器远远就将敌人消灭的差不多了,厚甲反而成为我们前进的累赘!”

宋江正色道:“也不尽然,如果短刀相接时盔甲多一层厚度,生命就多一份保险,在盔甲上也不能掉以轻心!”

汤隆听后忙拱手言记下了。

宋江刚到玄明的研究室,就见庞光在那里卖弄着自己的发明,对宋江的到来浑然不觉。宋江也看热闹般走过去,只见他拿着一根小木棍,上面好像蘸取了什么物质,在一个特制的粗糙面上一划,木棍就燃烧了。

宋江一惊道:“这不是火柴么?”

大家一看宋江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计都向他问好。庞光道:“这是我改良的发烛,宋司令叫它火柴,这个名字极好!”

宋江本来想将前世的安全火柴的发火原理告诉他,一想依现在的科学技术,制造氯酸钾的可能性很小,便作罢,但还是将火柴纸盒的结构说了下。

明玄虽然在烧制玻璃上受阻,至今还没有烧制出优质的玻璃,但他手下的人也不是吃闲饭的,像火柴之类的小发明还是层出不穷。明玄仍然一副僧人打扮,身体却比以前健壮多了。他听到宋江说用水力来提高工作效率后道:“前人就有水碓、水排、水磨的水力利用的成功例子,我们大可以把它在梁山泊推广,好在梁山泊有天然的水力资源。利用好水力确实省不少力气,比如我们可以造出水力驱动的冶炼鼓风机,水力驱动的木工机床、金属加工机床等,肯定事半功倍。至于司令说的多锭纺纱机,我们还需要研究,我让朱逸群去纺织部研究。”

宋江听完后,鼓励他们多做各种研究,只要是发明创造,不论大小都会在奖励的范围之内。

宋江本想走了,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就问明玄道:“大师可听说过一种飞行工具,利用加热的空气飞到高空中?”

明玄想了想道:“孔明灯就是这样一种飞行工具,据《淮南万毕术》一书记载,借助于燃烧着的引火物,蛋壳可以飞上天空。其作法是:用一个鸡蛋,去掉蛋黄和蛋清,然后点燃放入其孔中的引火物艾蒿,蛋壳就可以自行升空飞走。”

说完明玄不解地问道:“可这些都是民间嬉戏之物,司令何有此一问?”

宋江笑道:“大师误解了,我岂能贪图享乐游戏!既然物体可以飞行很高,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很大的飞行器,暂时把它叫做热气球。在热气球中载人空中航行,侦查敌情或者空中打击敌人,不是很好的载体么!”

大家都一惊,宋江这想法真是天马行空,但想想也不是不可能。

明玄沉思片刻道:“如果载人就得做的特别大,一不小心着火不就完了么。”

宋江心中暗自庆幸,幸亏在前世我玩过热气球。便将一些了解到的构造和原理告诉他,比如密封热气球,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燃料可以用酒厂反复蒸馏后的酒精等等,又画了个草图供他理解和消化。反正自己只能说个七七八八,其余的留给他们去研究,许多科学成果就是在研究中无意发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