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203章整编

大宋骄阳 第203章整编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队伍得下大力气整编。

现在梁山泊俘虏太多,一天下来消耗的粮食不在少数。好在许多降兵已经心归梁山泊,只等宋江一句号令,便可加入梁山队伍。

宋江在去青州之前便安排好降兵意向统计,愿意参加梁山泊队伍就留下来,不愿意参加的发路费遣返家乡,但不得再与梁山泊为敌。

故而宋江从青州回来便开始整编,降兵思想教育一直进行,整编后严格训练,定会成为精兵。

首先他让呼延灼挑选一个重装骑兵师,要求士兵都必须是身材魁梧、彪悍、威猛、力量大的汉子;他们所配备的马匹也是百里挑一的良驹,一部分在梁山泊军马中挑选,另一部分则由段景住从北地贩卖而来;盔甲都由汤隆设计,人马皆披一层重甲,如今梁山泊的炼钢技术高超,一层重甲强似以前的两层甲;兵器统一使用唐朝风靡一时的陌刀,不过梁山泊的陌刀却是改良后的加重版。这样重装骑兵马撞刀砍,敌阵瞬间就会瓦解,就算不用刀砍,加重的陌刀横放,纵马冲过去,也足以把人削成两半。

其次还要组建四个骑兵师,算上以前的一个骑兵师,梁山泊要组建起来五个骑兵师。骑兵师全是轻骑兵,马只披简单的护具,人披轻甲,手持锋利的轻质骑兵刀。轻骑兵重在速度快,机动灵活,有时藏匿于重装骑兵后做第二轮攻击,有时跋涉千里做突然袭击,反正这是打击敌人所不可缺少的兵种。

其余俘虏全部编入步兵。

张叔夜偷袭梁山泊时,俘虏了两千多济州士兵;高唐州一役,唐健带来了六千多青壮;第一次反围剿时,董平和张清共带来三千多降兵;而后俘虏应龙和傅朔霖,同时得到降兵将近四千,击败张叔夜又得到降兵六千多;更多的是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呼延灼部除了阵亡的兵士,两万多人马几乎都并入梁山泊;再加上桃花山的两千多人,如今梁山泊队伍光扩编的就在五至六万之间,比以前多了将近三倍,军队整体接近十万。

如此庞大的队伍,不进行整编就会乱糟糟的,无法统一管理,形不成应有的力量,因此在以前的基础上,军长应时而生。

如今不算特种兵,侦察兵,重装骑兵和加强部队,战斗队伍总共有十四个师,也就是七个军。按照各自的军功,七个军长分别是:第一军军长林冲,第二军军长史进,第三军军长燕顺,第四军军长王英,第五军军长郑天寿,第六军军长吕方,第七军军长郭盛。

宋江下令第二军军长史进继续驻守二龙山,参谋是闻焕章,携骑兵二师,步兵二师;第三军军长燕顺继续驻守清风山,参谋是朱武,携骑兵三师,步兵三师;第四军军长王英前往桃花山驻守,参谋暂时是公孙胜,携骑兵四师,步兵四师,其余人马全部驻扎梁山泊。

整编好队伍开始大规模全方位训练,政治思想,战术技能,队列队形,组织纪律样样涉猎。

如今梁山泊的练兵有了一定的章程,政治思想教官已经培养了很多,思想教育课有了完整的内容,而且和纪律结合,让战士们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梁山泊合为一体,杜绝出现貌合神离的现象。至于说各兵种的技战术训练,那就不劳别人操心,各带军武将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柴进的十二护卫解散,加入各行各业。

舒中镜是理财好手,进入财务部,分管一定业务;牛冲天、虎归山、佘吞象都是力大无穷的壮汉,加入了呼延灼的重装骑兵;屠刀、龙天啸刀法出众,身手灵活,加入了轻骑兵;马行空轻功高,杨三叶飞刀准,二人都进了特种兵团;候春归,朱三叹都是地上打斗好手,二人加入了步兵;计千百和苟笑言足智多谋,先不任职,参加军官培训,以后定是合格的参谋。

唐健、董平、张清、应龙、傅朔霖、徐宁、韩滔、彭屺等人任有军职,暂时不进队伍,都在军官培训班学习,培训结业再入队伍。

冯陆源也进入军官培训班,他结业会进入新成立的外交部,专门负责谈判之类外事。

那个曾经给张叔夜带话的小兵刘胜利,学习训练都非常积极,思想觉悟高,如今是一个班长。

特种兵团又招了好多好手,虽只有一个团,是团级编制,但军职高,团长韩世忠是师级干部。

梁山泊水军正式成立,李俊任军长,其余水军头领各任军职,在此不多啰嗦。

李达率一帮喜欢种地好手在试种番薯和玉米,这东西如果试验成功,将开创大宋粮食的先河。

而从陵海县带来的落国振及其面点伙计,则是在炕炕馍基础上,专门研究压缩饼干和方便面的制作。当然这需要宋江把后世的制作技术和原理告诉他们,然后研制符合大宋实情的压缩饼干和方便面。壹号

这种食品既是军需品,也是商品,很有可能不久的将来,吃方便面将成为大宋一种时尚。

梁山泊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宋江想起王禀。

王禀是靖康之耻中少有的孤胆英雄,他有华夏民族铁铮铮的脊梁,是极力抵御外夷侵略的先行者。

虽然现在离靖康之耻还有一段时间,但还是应该给英雄铺一条升迁之路,否则手里没兵没权,谈什么反抗。

宋江无法改变金寇入侵的事实,但至少可以改变王禀的人生轨迹。

未来的那场太原保卫战,将成为王禀声名远扬的一战,也将是金寇滑铁卢的代名词。

王禀不会殉国,金寇肯定败北。

“又来劝降?我王禀的气节岂是你等贼寇可比的!”

王禀见宋江到来,一声冷喝,傲首蔑视,而后不言不语。

宋江见王禀如凛凛寒风中傲雪屹立的寒梅般坚毅不屈,便没有废话,拱拱手开门见山道:“王将军误解了,宋江此来是为将军饯行,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将军一路保重!”

王禀愕然,不信似的道:“宋头领何意?莫非真要放我回去?”

宋江点头道:“梁山泊污垢之地,岂能玷污将军玉洁之躯!将军乃大宋堂堂脊梁,宋江怎能将猛虎囚于牢笼,战场才是将军的归宿。宋江提前祝将军好运!”

王禀打量着宋江,心里暗自思忖,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宋江向自己示好,要放他回去,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可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得很,就算去京城也是戴罪之身,不可能给宋江谋到福利,那他何必多此一举呢?

难道他在玩阴谋诡计,要借刀杀人,让朝廷的刀砍自己的脑袋?

不对,他若杀人,何必借刀,一刀完事。

浑水摸鱼?

他苦笑了下,自己就小蝌蚪一条,怎么可能把朝堂的水搅浑。

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他很迷茫,猜不透更看不透宋江的心思。

宋江却读懂了王禀的心思,他浅浅一笑道:“王将军多虑了,宋江是诚心送将军下山,并无丝毫私心。将军以后还要为大宋百姓的安危,戍边抵御外夷,把将军囚在水泊岂不在为虎作伥,弃大宋百姓性命于不顾。宋江不才,举旗反抗也是为了百姓有个好日子过,在我眼里,老百姓是大宋的天,是大宋的地,他们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王禀被宋江窥透心思,尴尬地笑了笑道:“宋头领放了我不后悔吗?我是官,你是贼,我们永远避免不了兵戎相见的尴尬,放虎归山可是后悔的根源。当年曹孟德放了关云长,可是后悔了半生。宋头领现在一刀砍了王禀,可一了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