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277章方腊起义

大宋骄阳 第277章方腊起义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俅的头比失败的奏折迟了几天来到京城,来的还算体面,他的头是装在一个小匣子里,陪这个小匣子来京城旅游的还有七八十颗脑袋,宋江在书信上说都是在这次战争中,指挥手下屠杀无辜村民,冒领军功的将官。当然还有他们杀害村民经过的记录和亲自签字画押的认罪书,书信上义正言辞:梁山泊替天行道,不乱杀无辜。受害的村子,梁山泊派人送钱送粮,重建家园,让活着的人安居行业。若再有官兵或恶势力欺辱,梁山泊决不轻饶!

群臣早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宋江如此做事,不仅是**裸的挑衅,更表示出梁山泊的一种态度,梁山泊已经开始笼络人心了,可想而知,宋江心里想的是什么。如今谁领兵去梁山泊,谁就是跳梁小丑,只有败的更惨烈。

可徽宗不这么想,他要维护皇家的尊严,他不能和大臣一样默不作声,那样谁都会用懦弱无能形容他,大宋百姓心目中的盛世名君就会大打折扣。他不顾群臣劝阻,怒气冲冲要求再伐梁山泊,并责令童贯立刻抽调西军,限期拿下梁山泊。

其实徽宗哪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他就是做个样子,让大家觉得陛下有血性,有作为,过几天群臣肯定以各种理由劝阻,然后他再以体恤天下苍生为由罢兵。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皇帝喜怒无常,谁知道他脑子里想的什么?童贯感到危机四伏,根本无暇猜测徽宗的想法,而是快速和蔡京商议对策。

二贼密谋,一拍即合,相互帮衬,共渡难关。童贯帮蔡攸举荐禁军太尉的头衔,蔡京帮童贯解除讨伐梁山泊的危险。

达成一致后,蔡京拿出一张奏折给童贯,童贯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老狐狸忒是大胆,江南方腊造反的奏折也敢压下来,而且是三个多月前的。”

看完他又觉得不妥,便问道:“时间这么久了,陛下会不会……有看法?”

蔡京笑道:“昨天又来八百里加急,杭州破了,看来江南的事情大了。童枢密率兵前往必定马到成功,方腊之流可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怎会是西军的对手。”

童贯大喜,捏软柿子混军功他当然当仁不让,对蔡京千恩万谢。童贯离去,蔡京心里乐成花,长子蔡攸掌军权,他做宰相,文武当权,朝堂就是蔡家的一言堂。然后寻机把二子蔡绦提拔起来接替自己的位置,就算自己百年,大宋的朝堂还是蔡家的天下。

赵佶火烧火燎,麻烦接踵而来,葫芦还没有按下去,瓢就浮起来了。济州的宋江还没有征服,江南的方腊又反了。他以诛朱勔为口号,带领数十万之众,攻占了青溪、睦州、寿昌、分水、桐庐、遂安、歙州、富阳、新城。

而今贼破杭州,在城内放火六天,凶狠的贼人将满城官吏抓捕,砍断手脚、剖腹剜心、火烧油煎,各种邪恶的酷刑将杭州官吏屠尽。并且挖掘蔡京祖坟,骸骨暴露,还传出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攻下杭州后,方腊在杭州建立政权,改元“永乐”,被贼人尊为“圣公”,一时间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参与造反者项背相望。老友中文网

赵佶束手无策,两边都声势浩大,都需要派重兵去镇压,可手头能用的兵毕竟有限,如果把边防的队伍都调过来,西夏和辽国趁机入侵,岂不本末倒置。

群臣乱糟糟的议论,有人主张既然方腊提出“诛朱勔”,陛下就下令杀了朱勔,平息民愤,方腊起义就自动瓦解。立刻有人反对,当年七王之乱也提出“清君侧,诛晁错”,晁错是杀了,可七王之乱却愈演愈烈,最后还不是靠周亚夫镇压才得以平息,可见有人造反还得靠重兵剿灭。

有人主张方腊造反在于花石纲,应该解散应奉局,废除花石纲,赦免他们无罪,然后招安方腊,再派他们去剿灭梁山泊的贼寇,岂不一举两得。立刻有人反对,扯淡吧!他们连国号都有了,很明显是要在江南自立,他们会招安才怪!不要一来一去耽误了剿灭时日,被方腊做大。

群臣吵吵嚷嚷,没有个一定的主张,赵佶露出不耐烦表情。蔡京见机会到了,便出班奏道:“陛下,老臣有事启奏!如今宋江和方腊都闹得欢,二者都是大宋膏肓入髓之疾,不除却我朝便岌岌可危。但若两线作战,朝廷粮草和兵力便捉襟见肘,老臣窃以为如今方腊才是我朝真正的病痛所在,他们杀官夺城,自立为王。如若漠视,江南均被方腊占据,他若划江而治,那时悔之晚矣!江南财力富足,税赋重地,若失之,国家财力将奔溃,哪有能力去交付昂贵的岁币。到时候,辽、夏再生是非,大宋可就真正千疮百孔,国将不国了,故老臣认为重兵讨伐方腊为上。至于梁山泊的贼寇,他们和方腊比较起来属于癣疥之疾,宋江一伙蜗居水泊作福作威,不去占据城池,对大宋的威胁在于其次,朝廷可暂且放他们一马,等灭了方腊,腾出手再对付他们。”

赵佶听罢心中更加焦虑不安,感到眼前尽是刀光剑影,世界又回到五代十国时的纷乱场面,便急急道:“依太师之见何人领兵可灭方腊?”

蔡京道:“童枢密雄才大略,将兵有方,出兵江南,必定捷报叠传!”

赵佶像是见到了救星,忙问道:“童枢密可否愿意为朕分忧,将兵平叛?”

童贯忙出班跪下道:“臣为陛下尽忠,犹如为父尽孝,定竭力尽命为之。臣肝脑涂地也要为陛下除却心腹大患,就算裹尸江南,魂洒异乡也在所不惜。臣愿领兵斩妖除魔,还陛下一个清平世界!”

赵佶大喜道:“童爱卿果然是朕的臂膀,有爱卿出马,江南方腊定会手到擒来!朕封你为征讨兵马大元帅,调集兵马,择日出师!”

童贯不谢恩领旨,仍跪地不起。群臣诧异中他开口道:“江南之地几乎握于贼手,如今肯定政令不通,地方军队败的败,降的降,已无法支持我军,更兼当地百姓已被方腊收买,战争将会无法预料的困难。江南路途遥远,深入陌生之地,紧急情况必定不少,若事事请旨,必定延误时日,以至于耽误战事。臣为社稷着想,为陛下着想,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江南百姓着想,今天斗胆请御笔,以便平叛顺利。”

童贯这是在讨要尚方宝剑,是在讨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官方授权,有此御笔他在江南就如皇帝亲临,他的权利就大的惊人。赵佶心想上次给高俅这项权利,他就滥用,破坏招安大计,这次童贯会不会如法炮制呢?但江南局势紧张,由不得赵佶犹豫,他大方的给予童贯便宜行事的权利。只是在最后补充以实情为准,可行即行,不得滥用权力,不能滥戮官吏,慎勿害民。

童贯谢恩后又言禁军无首会乱,举荐蔡攸为禁军太尉。群臣早知蔡攸虽为蔡京长子,却和蔡京不和,还道是童贯要用蔡攸来制约蔡京,乐的看父子反目的好戏,便没有异议。徽宗和蔡攸关系密切,见群臣无异议,便封蔡攸为禁军太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