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285章王禀

大宋骄阳 第285章王禀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焦土,废墟,残肢,横尸。

硝烟和尘土仍然弥漫在杭州城上空,天气绝望的阴沉,风吹得军旗低声哭泣,像是在控诉造成这无尽灾难和痛苦的始作俑者。几处被扑灭的烟火,在风的刺激下,瞪着点滴猩红的眼睛,像一个个阴魂不散的小丑企图复燃。

王禀骑马行走在杭州街道上不由得感叹,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能想到美丽、繁荣与富庶的杭州,现在却变成了一座充满血腥的地狱,今日一战多少人的生命被无情的收割,会有多少人暴尸荒野。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杭州城就被战火洗礼了两遍,第一次义军杀的官吏血流成河,第二次官兵杀的义军伏尸遍地。

旧坟未干又添新坟,杀来杀去为那般?蝼蚁尚且偷生,如果能活着谁愿意死去!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一块块绚丽的石头引发了两场血腥屠杀,陛下,你来看看这个场面,还会有兴趣欣赏怪石吗?

王禀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抱着死去的父亲大哭,他下马走过去问道:“小伙子,你还有亲人吗?”

那少年转头瞪着哭红的眼睛骂道:“滚开!就是你们狗官兵杀了小爷的爹爹,等小爷长大了,一定杀光你们!”

啪的一声,马鞭落到少年身上,王禀的护卫张成飞怒斥道:“大胆小蟊贼,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王禀忙示意住手,那少年更怒,他起身喊道:“小爷跟你们拼了!”说完向王禀扑过来。

少年被张成飞一只手拎起来,张成飞道:“统制大人,这小子性烈,留着也是祸种,杀了他以绝后患!”

王禀道:“不可!杀一个手无寸铁的孩童,你羞也不羞?你带几个人找块棺木去把孩子父亲埋了,顺便带上孩子让他认认父亲的墓地,完了把孩子带来,我正好缺个马童。”

张成飞很不情愿地领命走后,军士又来报,被俘或投降的贼人约有三千多人,现已在押赴到府衙门前,王禀听罢急忙催马前往。

只见府衙门前跪押着一大片人,副将杨震迎上前来道:“王大人,方腊虽弃城逃逸,但其羽翼陈箍桶、朱言、吴邦、霍成富等人被擒,亦是大功。大人想如何处置这些贼寇?”

王禀听出杨震话中有话,便问道:“依杨将军之见该如何处置?”

杨震低声道:“以末将看来,留着这么多贼人还得看管,也是一种累赘,不如杀完了事。”

王禀惊讶道:“三千多人都杀了?”

杨震道:“都是罪大恶极的反贼,他们曾经在杭州城里杀了许多被俘的官吏,砍头熬油,箭射火烧,手段十分残忍,现在是他们还债的时候,大人何必留仁心于贼!”

王禀道:“陛下已下罪己诏,言称祸起花石纲,朱勔父子是罪魁祸首,百姓起义也是迫不得已。如今杀如此多手无寸铁的百姓,与陛下的旨意不服,而且妄自涂炭生灵会遭天谴,杨将军应有好生之德!”

杨震又低声道:“大人,这些人万万放不得,其中还有缘由。临行时刻蔡太师曾经托付童枢密,杭州城破之日,杀万贼为其父祖报仇。贼人曾经掘其父祖坟墓,暴露骸骨,此深仇大恨不报,太师岂能心安!”16读书

王禀一听心中气恼,拿蔡京来压我,以为攀上蔡京就可以无法无天了,一万条人命······他娘的,亏他还说的出口。

他对杨震表现出太多的厌恶之情,冷冷地道:“陛下虚怀若谷,心系黎民,下诏向百姓致歉,我等怎能忤逆圣意,妄开杀戮。王禀心中只有大宋朝廷,只有陛下,不会做欺君罔上,以生灵结交权贵的折寿事情。杨将军,别滥杀无辜,防止生儿子没有屁股眼!”

杨震又道:“大人······”

王禀不等他说出口就道:“传我将令,除了将陈箍桶等贼首拘押外,其余人全部放了。陛下已经说了,只要放弃抵抗就全部赦免他们无罪,让他们在江南传颂陛下的仁义,届时会有更多的百姓放下手中武器投降的。”

见杨震还在原地不动,王禀又补充道:“谁敢在这件事情上作弊,我以违抗军令斩之!”

“末将遵命!”

看着杨震无奈的转身离去,王禀脑中宋江的身影越来越清晰,他的预言真神,我真的来江南平叛。今天的三千多条命是宋江救的,不是我王禀救的。

太原,我真的会去太原驻守吗?我真的会和他并肩作战,共抗外夷吗?

望着天空,他更觉得宋江神秘,更加佩服他率领的一众梁山泊战士。

深夜,万籁俱寂,京城万物酣睡。

驿馆中,张叔夜了无睡意,他在烛光下整理思绪,翻看前几日写的日记。那是在梁山泊和宋江的一次畅谈,也是让他震撼的一次谈话。

那天宋江说他和我一样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心,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我在庙堂之高忧国忧民,他在江湖之远亦忧国忧民。

宋江说这话的时候,我笑了,是一种耻笑。我真想不通,一个强盗头何必粉饰自己,干了多少杀官夺城的事情,还大言不惭忧国忧民。于是我严厉地指出他的虚伪,大宋已经被他带着一群魔君折腾的千疮百洞,使得大宋百年国运猛降。就算有不平也应该通过正常渠道诉官处理,用这种聚众山林,打家劫舍,随意处死朝廷命官的方式发泄私愤,怎么能算为国为民。末了我还语重心长的说了句,趁早收手吧,宋公明!现在主动归顺朝廷才是利国利民的创举!

宋江也很奇怪的报之一笑,当时把我笑懵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他是在嘲笑我,笑我浅薄,笑我迂腐。他笑了笑后说诉官若能将冤屈昭雪,大宋还会有那么多冤狱吗?官官相护,都在维护权贵利益,大宋朝廷从内到外已经烂的提不起来了。普通人遇到欺压和剥削,忍、躲都来不及,还敢去告状吗?

林冲身为禁军教头,居然被禁军太尉和干儿子合谋陷害,弄的无家无国,来梁山泊避祸,试问他到哪里去告?柴进拥有丹书铁券,一个身无官职的泼皮就能将其打入牢中,殷天锡凭什么如此张狂?还不是他有个坐知府位子的姐夫高廉。

远的不说,就说近期江南方腊起义,祸起花石纲,作俑者竟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朱勔危害江南,难道朝廷不知?非也!相反朝廷似乎在默认他的做法,因为百官要从他手里捞好处。而徽宗也是听之任之,无限纵容。正因为朝廷上下内部大力支持,才有今日方腊之祸。试想为官者尚且无处诉苦,你让无权无势的百姓拿什么去诉官?

宋江的话说的我哑口无言,这是事实。我也不想去为这些蛀虫辩解,心中寻思再拿理由说服宋江和平招安。谁知宋江又说大宋正是被这种官僚折腾的千疮百洞,他们自己作的孽,就得有他们来承担后果。

有谈了许久,几乎都是宋江说我听,我已经无力反驳。不过宋江最后说,梁山泊肯定会受朝廷招安,但招安不是简单的归顺,需要一定方式,至于什么样的方式,到时候谈判大使冯陆源会全盘端给朝廷。只要朝廷有诚意,梁山泊绝对会受招安,并答应在谈判之间取消一切军事行动。

不断翻看日记,联想到如今谈判情况,张叔夜心中不免惆怅。如此招安,梁山泊确实平静了,可以后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