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287章童贯归来

大宋骄阳 第287章童贯归来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童贯回京了。

他走得时候雄赳赳,来得时候气昂昂,历时近半年,终于将江南反叛平息,擒得贼首方腊回京。

一刹那,京城欢呼雀跃。

徽宗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亲自去城外迎接胜利归来的童贯,并在宫中宴请童贯,给劳苦功高的童贯加官进爵。反叛平息了,方腊也被当街斩杀了,可权臣们舒展的眉头却皱起来了,他们高兴不起来。从此后童贯在皇帝面前一枝独秀,成为军界中的大佬,大宋朝廷说一不二的人物。其他人就如同天亮时的星星,显得那么暗淡,从此在皇帝眼中的形象就会慢慢塌陷。

被人妒忌尚不知道收敛,童贯仍然活在荣耀中,对一些国政指指点点,甚至直言抨击,这让其余宰执人员很不爽。就你懂得国政,我们忙活了半年都被你说成一无是处,不就剿灭了个农民暴动吗?值得这么嚣张吗?

童贯抨击时政主要集中到两件事上,一件是关于梁山泊的招安。他怒斥众臣,和贼寇谈判都显得丢人,还让他们成立自治区,这不是重蹈唐末藩镇的覆辙吗?食君禄,不为君分忧,简直与奸臣无疑!另一件是他阻止徽宗恢复已经取缔的花石纲。方腊死了,徽宗在王黼等人的怂恿下又准备恢复花石纲,恢复他艳丽奇异的世界,而王黼正是花石纲的总纲头。童贯不仅痛斥了王黼,还痛心疾首叹息道:“江南人家的吃饭锅都没有支稳,就又想重蹈覆辙,方腊死了,难道就没有李腊、刘腊吗?”

两件事都与徽宗有关,他尴尬、难堪。自治区是他下定决心让张叔夜商谈的,他确实是为了那诱人的税赋,然也是为了天下太平。花石纲虽由大臣提议,但总是为了满足他的幸福生活。童贯如此做,无疑是指着和尚骂秃驴,赵佶心中恼火,但又不能发出,只能窝在心里。童贯刚立大功,此时处罚,民间不知会演绎出多少卸磨杀驴的段子,并且徽宗隐隐觉得,好像他说的也有道理。

徽宗典型的耳根子软,童贯又一次私见他,陈述了自治区成立后的利弊,他又摇摆不定,招安还是围剿又是他目前艰难的选择。于是张叔夜被召回皇宫,接近尾声的谈判也搁浅。

然而剿灭谈何容易,高俅大败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倘若再次派兵围剿,倘若再次铩羽而归,朝廷就把最后的家底都输了。到时候不用西夏辽国出兵,光梁山泊的铁骑就足够把京都席卷,朝廷喝下这一壶苦酒后,再都没有能力来约束全国。

但童贯一点都不怕,他像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坚决要求朝廷强硬起来,不能对梁山泊低头。徽宗有好几次都被他忽悠着差点下旨砍了梁山泊的谈判组,但都被其他大臣阻挡,他们怕梁山泊疯狂的报复,更怕童贯手握大权,一人独宠。

张叔夜更是全力向徽宗进谏,现在梁山泊周围的州县都进行了土地改革,百姓分得田地,小麦就要收割。此时出兵无疑是逼迫许多农民揭竿而起,到时候谁都控制不了事态的发展,如果宋江趁火打劫,汴梁危矣!

徽宗左摇右摆,举棋不定。宰执大臣又和童贯不断的辩论,谈判的事情没有半点进展,一直在平静中闲置。可这不代表梁山泊的谈判组也平静,冯陆源早就感到朝廷又在玩猫腻,心中很是气恼。在不断把情况反应给山寨时,也得到了山寨的指示,如果朝廷没有诚意的话,离开京城回山寨。

当冯陆源听到徽宗听信童贯的话,差点要下旨杀了谈判组的消息后,他愤怒了,立刻收拾行囊带队回山寨。但朝廷怎么会放他们回去,谎言欺骗无效后,将他们软禁。这一下,冯陆源更加恼火,他和谈判组人员商量后,放火烧了驿馆。釜底抽薪,敢杀了谈判组就是和梁山泊彻底决裂,那时候梁山泊的大军就会师出有名。

宋司令,为谈判组一众人员报仇应该是出兵东京的一个好理由吧!冯陆源望着熊熊大火,心里默念。

这下捅了马蜂窝,朝廷将梁山泊谈判组全部押入牢房严密看管,他们也没有胆子杀了这些人。

船在水中疾驶,船头一四十余岁的壮汉极目远眺,他脸庞消瘦如刀削,飘逸的胡须随风摇摆,显得是那么的焦急。旁边一年轻俊朗的汉子说:“道安兄,船头风尖,只钻肌肤,且回舱内静候,以此速度行驶,不日即可到达断头山!”蛋疼

壮汉转头道:“韩兄弟有所不知,吕师囊有谋略有勇力,是义军仅剩的领军人物,俞某与吕师囊自相约攻温州以来惺惺相惜,结为至交。如今义军被朝廷重创,圣公被擒,其余义军四分五裂,如果吕师囊遇害,此次江南起义也是落下帷幕的时候了。”

韩姓汉子道:“吉人自有天相,道安兄勿虑!水路近,我们定可以救下吕师囊!”

“借兄弟吉言!希望吕师囊能坚持到我们赶去!”

壮汉忧心忡忡,目光仍在远方直射,好像好友就在不远处的样子。

船头二人,壮汉是响应方腊起义的温州豪杰俞道安,韩姓汉子是韩世忠。原来童贯破青溪帮源峒后,见义军首领方腊被擒,便迫不及待的押解方腊等人进京邀功,留下了刘光世,折可存率部继续清剿。江南的起义并没有随方腊被擒而灭,各处义军仍然活跃,俞道安、吕师囊等人率部继续和官兵对抗。由于此时官兵势大,义军处于低谷,人数和士气都不占优势,虽然极力抵抗,但仍寡不敌众。

后来官兵合围,俞道安部被围困在永宁山,在官兵的轮番攻击下,起义军死伤严重。就在弹尽粮绝的时候,韩世忠率梁山泊好汉奇袭官兵,用特种兵特有的绳索,从山背断壁逃生。虽然逃出来的仅有几十人,但义军的种子留下来了。

俞道安获救后,不急于离去,而是央求韩世忠再去救吕师囊。官兵大力清剿时,他二人相约在黄岩县断头山会合,保存实力合力抗击官兵。无奈俞道安部被官兵死死咬住无力脱身,不得不零时决定上永宁山躲避,但急于拿义军人头邀功的官兵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他们围住永宁山……如果不是梁山泊好汉伸出援手,现在他们早埋骨深渊,魂归奈何桥。

估计吕师囊早到了断头山,以吕师囊的为人,等不到俞道安他是不会轻易离开的,故而俞道安急匆匆要去救挚友。韩世忠本来就是来营救江南豪杰的,所以满口答应,一行从水路快速驶向断头山。

冯陆源错误的理解了宋江的意图,他准备以全谈判组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可以堂堂正正进攻京城的理由,一个师出有名,在各方面都可以站得住脚的理由,朝廷背信弃义,杀了谈判成员。他想让梁山泊快刀斩乱麻,进攻汴梁武装夺取政权。

宋江心中明白冯陆源的良苦用心,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时机不成熟,那样做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第二个方腊。而且大宋大乱,也会是外夷乘虚而入,边关不宁,受苦的还是大宋的百姓,宋江可不想成为间接伤害百姓的罪人。

进攻并不仅仅是发兵攻城,一封比进攻更厉害书信送进东京。

信中称朝廷没有半点诚意,老是搞一些小动作,谈判到结尾处又毁约。还意图把知情的谈判组人员一火烧死,所幸天佑良善,朝廷阴谋没有得逞。而今朝廷又将梁山泊人员残忍的关在大牢,让他们过暗无天日的生活。朝廷无事生非,三面两刀的背信弃义行为实在是寡廉鲜耻,梁山泊绝对不能忍受这种恶劣的伎俩。如果见到信后,朝廷仍然一意孤行,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朝廷负责。同时再次让人给蔡京、王黼、李邦彦等权臣送礼,为谈判组的性命,也为谈判可以顺利进行。

信件又引起了朝廷的热议,朝廷骑虎难下。虽然气愤梁山泊的强硬态度,但也不敢彻底和梁山泊闹僵,那样对双方都是横祸,而朝廷尤甚。

无奈,朝廷只能将梁山泊人员再次软禁来化解矛盾,也不放他们回山,以免朝堂上下全部同意自治区政策时,又无处去请。梁山泊人员受到优待,不过朝廷加派人手严密看管,以防再次失火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谈判组从此滞留在东京,在处处监视中过着优质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