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292章议取燕云(3)

大宋骄阳 第292章议取燕云(3)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廷把球踢给宋江,宋江又轻轻把球踢回去。收复燕云之地,国之大事,大快人心,梁山泊将士闻之欣喜若狂,纷纷请求以宋江为主帅,携陛下尚方宝剑,率朝廷大军杀向幽州战场。

徽宗把这封信函从张叔夜手中接过观后,啼笑皆非,让一个贼寇头子率朝廷军队去北伐,岂不留下笑柄。他将信函扔在桌上,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轻轻问张叔夜:“嵇仲如何看?”

张叔夜想到了皇帝心中的担忧和成见,他诚恳对徽宗道:“按能力来说,宋江确实是北伐主帅的合适人选,他手下人才济济,都足智多谋。但陛下担忧的是他的身份,宋江毕竟曾经是挑战朝廷的一个匪首,如今让他成为领军统帅,就如同当初他为贼首一样万众瞩目,更会引起朝野议论纷纷。但此次北伐意义重大,朝廷胜得起,绝对败不起,因此用人也应该不拘一格。微臣以为梁山泊成立自治区,宋江接受朝廷招安,他的身份也就变了。如今他是大宋的将官,率大宋的军队出战理所当然,不必再忌讳其他。再说朝廷军马只受他节制,北伐归来交出兵权,他仍是自治区的行政长官而已,何必惧他拥兵自重!”

徽宗听罢沉思不语,良久道:“宰执大臣都提议让禁军太尉蔡攸任统帅,又举荐西军将领种师道、折可存和辛兴宗为将,朕也不能决绝!”

明显张叔夜的一番话还是打动了徽宗,皇帝举棋不定就是在权衡利弊。张叔夜又进言道:“种师道、折可存和辛兴宗都是独当一面的悍将,战功卓绝,攻城拔寨更是家常便饭,有他们为将,胜算更大!但蔡太尉上位时日短,根本没有一点战争的经验,怎么可以当得起北伐统帅。如此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如何干得了大事。西军将领威猛,那是经过多少战火洗礼才形成的气势。微臣以为蔡太尉决计做不成统帅,陛下应在此事上慎重!”

徽宗叹了一口气,突兀问道:“嵇仲就没有想想自己做统帅?朕闻听你在济州时管理得体,将兵有方,只是还没有将兵练精就被朝廷派遣仓促上阵才有一败。如今重率大军收复失地,应是一雪前耻的大好机会,嵇仲就没有考虑毛遂自荐?”

张叔夜不明白皇帝为什么有此一问,但他心里清楚,徽宗现在对他很信任,有可能把大任放在他肩上。便直言道:“微臣也想为国为民尽自己微薄之力,但微臣知道自己的斤两。微臣只是小才,在局部战争中的确可以独当一面,但在这种大战役中,大局观有限,不能尽善尽美。若没有那么大能力率兵,却为了自己的私利强行做统帅,那就是对国家不负责,对陛下不负责,若如败了,那与卖国有何区别?昔日好水川一败,范希文一句‘用兵打仗,实在是难以将胜败置之度外’,道出了多少心酸和无奈,这是对不负责任的强力抨击!并且微臣曾是败将,率军出战难以服众,陛下还是另择良帅!”

徽宗又一次陷入沉思,许久他道:“禁军统制姚仲友越级上书,用头颅举荐爱卿为统帅,说实话,朕也动心了。不过爱卿如此一说,朕也觉得有道理,等明日召宰执大臣再议统帅人选,看他们对宋江有何看法。”

宰执大臣们传阅完宋江的信函,相互对视,希望能从对方的脸上读取些信息。他们学乖了,在没有弄清楚皇帝的意图前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免得像前几天一样被张叔夜将了一军,没有说话的李邦彦反而钻了空子,乘机出策,得到皇帝青睐。可偏偏今天徽宗面无表情,看不出一丝信息:皇帝这是要让大家对宋江的信函发表意见,还是对宋江做统帅谈论看法,最重要的是皇帝是否有意让宋江统领大军北伐。弄清皇帝之意才能顺天意。

大家装楞卖傻半晌不言不语,徽宗道:“诸位爱卿怎么看?”27KK

这一问还是囫囵话,大家还是不清楚皇帝问的是哪个问题。蔡京是首宰,他得出头,不然都木木的杵着也不是回事情,再说谁做统帅对蔡家关系重大。他躬身道:“老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怎么看?”

徽宗道:“传闻宋江足智多谋,临阵对敌策略千变万化,是不可多得的帅才。从高太尉兵败之役可以看出,他确实高明,适合大兵团作战。恰好他又主动请缨挂帅出战,朕思谋索性就让他做统帅北伐,待胜利后再夺其兵权,继续做自治区行政长官。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宰执们面面相觑,皇帝真能想得出,这是负责还是草率?这种不拘一格的用人方法是不是有些太孩子气了?不过想想皇帝一贯如此,喜怒瞬间事。君不见高俅就是个蹴鞠太尉,童贯就是个能搜集到名贵字画的太监,才能带兵伐西夏,梁师成就是个自称是苏轼私生子的太监,凭着皇帝对苏轼的敬佩,梁师成居然成为宫廷内的隐相。这个皇帝,没有做不出,只有想不出。

北伐关系到权臣们的前途,更是蔡家的跳板,他们怎么会让宋江挂帅。蔡家略使眼色,王黼便道:“陛下!微臣觉得不妥!宋江终究是贼寇出身,虽将其招安,但贼性难移。倘若他夺下燕云之地自立,朝廷劳民伤财,最终却成全了贼寇,到时候大宋会处于多么尴尬的局面!望陛下三思,另择良帅!”

徽宗召集宰执大臣前,又和张叔夜谈论长久,这个问题早已经论述过。他对王黼道:“宋江决计不会自立,他在梁山泊树旗数年,始终没有称帝,说明宋江向往归顺朝廷,造反只是权宜之计。再说宋江不会愚蠢到在幽州立国的地步,他难道会在宋金两国的夹缝中存在住?恐怕到时候他就是宋金两国眼中的肥肉,所以王爱卿纯属杞人忧天。”

蔡京听罢心中大惊,徽宗都替宋江说好话了,看来皇帝是铁定要选宋江做统帅了。不行,无论如何都得阻止皇帝,不然让宋江挂帅,蔡家哪有肉吃。恐怕连汤都喝不到。

他冥思片刻便有注意,躬身道:“陛下用人不拘一格,老臣佩服!老臣也听说这个宋江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江湖中威望极高,按理说他招安后即是宋臣,让他带兵也无可厚非,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无论如何陛下都不能走这步棋,因为等宋江收复失地回来,陛下如何赏他?陛下可别忘了,神宗陛下曾言:复燕云者,王!到时候陛下不封王便是不孝,且失信于天下;封王便是向天下百姓宣扬,贼寇可以封王。明理者知陛下以仁义治国,不明理者会效仿宋江之行为,就会有很多人曲解陛下的仁义,毕竟平头百姓明理者甚少。陛下可听过市井俚语说:‘欲得富,赶著行在卖酒醋;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陛下为社稷殚思竭虑,用人不拘一格,但无形中让一些别有用心的百姓有了先做贼寇再招安的快捷跳板。因此老臣觉得宋江挂帅欠妥,望陛下三思,另择良帅!”

蔡京的话击中了徽宗的要害处,他经常以圣君自居,怎么会做出让祖上蒙羞的事,怎么能留下话柄让人贬低自己。是呀!让宋江挂帅胜利无忧,但回来后的封赏便显得十分难堪。

封王,是扇自己耳光;不封王是扇父亲耳光,难办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