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308章平州张觉(1)

大宋骄阳 第308章平州张觉(1)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近济州来了一群太学生,领头人是陈东。他们是从自治区其他州县转道来济州的,目的是为了看看区长所坐镇的济州和自治区其他地方有何区别。

太学生们不像是纯粹的旅游,他们常常借宿农家,零距离聆听百姓的心声,百姓的好日子,百姓心中的伟大的自治区,都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自治区百姓生活的富足,不仅表现在百姓脸上,还可以从百姓穿着和食物上看出来。太学生们投宿的大多数都是寻常百姓家,但招待他们的食物绝对丰厚,有些人家给钱接受,有些好爽之家坚决不受,他们已经不在乎一两顿饭了。这说明自治区的百姓已经富裕,兜里有铜,自然是底气十足。

这在自治区之外的州县是不可比的!

这一点陈东绝对清楚,他自幼处于一个能够温饱的书香家庭,在村民们眼中已是富得流油的人家了,可和自治区的平常百姓相比较,就显得羞于启齿。也就是说自治区家家富裕,人人自足,他们已不会为衣食住行皱眉头了。这是大宋许多百姓的理想,但能够实现仅限于自治区。

他们走街串巷,走家串户,将所见所闻及心中的感悟记录在册。尤其陈东,已经写满了好几个本子,还嫌不足。

太学生组队实地考察的消息早传到梁山泊,宋江派人把他们请上山寨,相互交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法子。他尤其对陈东不畏强暴,敢于和高官权臣作斗争的精神大加赞赏,同时向太学生们抛出了橄榄枝,只要太学生毕业后愿意为百姓服务,来自治区为官,他必定亲自迎接。

太学生心头满载而归,载满他们心头的不是财物,而是理想,是信念。

相比自治区的平静与和谐,朝堂永远都是是非窝。宋子昱遇刺后不久,童贯就被免去所有的实权,真正的在京做一个富家翁。一群利欲熏心的权臣像蜜蜂一样,勤奋地整天嗡嗡声不断,徽宗不厌其烦,恨不得躲进醉杏楼不出来。

今天终于有一个让徽宗看得上眼的消息:平州张觉愿意投降大宋,顺便说服营州、滦州守将一同归顺大宋。

这可不是看得上眼这么简单的消息,它足以让整个大宋朝堂沸腾,燕云十六州是军事要地,得到它就得到了一个天然屏障,异族的铁骑就会被拒之门外。如今十六州大宋先得六州,后来招降了三洲,如果再加上这三州,就十二州了。尤其平州之东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关的榆关,如果大宋再朝前延伸一下,占据了榆关……那就等于遏制住了夷狄进入中原的大门,再加上蜿蜒的长城防线……绝对的军事地利。

天上掉馅饼,接!

朝堂难得一条心,就连赵佶也迫不及待的写信给张觉,信中殷殷之情溢于言表,封官许愿,头衔多得吓人,银子重的几辈子都花不完。

于是朝臣全力着手平州、营州、滦州的收复工作,蔡家也暂且把他们念念不忘灭了宋江,颠覆自治区的想法放下,在收复故土中先抢得优先地位,分个大馒头。

“我摊上事了,我摊上大事了!”

张觉站在府衙门前,仰望苍穹,脑中不断盘旋问号:“如果当初不这样做,就没有现在艰难的处境,可那样明哲保身,许多乡亲们就委身侍狼,受尽折磨,生不如死,还不如杀了他们痛快些。或许乡亲们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金人会转过头来对付自己,如今早早出手,为平州百姓谋出路,绝对是正确的抉择。是男人就应该堂堂正正,既然做出了逆天大事,就一条道走到黑!”

这时候亲兵急匆匆来报:“大人,数千金兵铁骑在北门聚集,喊叫着要大人出去说话。”

张觉剑眉一张道:“备马,去北门!”

三千金骑兵在北门聚集,他们恨不得冲入平州城揪出张觉砍了,但紧闭的城门无情的把他们拒之城外。攻城,人数显得太过单薄,只能在城外不断的策马奔腾,发泄心中怒火的同时给张觉施加压力。

张觉站在城头,见七八个女真骑兵在城门前喊叫,见张觉露面便恶狠狠道:“大胆张觉,居然敢杀我大金兵将,夺我大金财物,收留大金俘虏,真活的不耐烦了?赶快打开城门,还我财帛人口,否则破城之日,平州鸡犬不留!”

张觉见惯了金人的盛气凌人,这些人永远觉得自己是强者,只有用刀枪说话,他们才会闭上那张臭嘴。他懒得和女真人争辩,冷冷地道:“放箭!”

立刻这几个女真骑兵中箭身亡。女真骑兵首领完颜阇母气的发抖,但又拿他没有办法,只能带兵悻悻退去。

张觉回到府衙调兵遣将,兔耳山是金兵的必经之路,他派两支骑兵出东西两门前去截击,自己亲率一军追击,消灭这股敌人。

置于死地而后生,不进入绝境,怎能激发自己的潜力。

平州张觉真汉子!居然以一州之力强撼金人!

宋江赞叹一句后开始设身处地考虑,历史上金人就是以张觉为借口侵宋的。当然就算没有张觉事件,金人侵宋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但至少他应该帮帮张觉,让这位英雄不能枉死。或许自己这只蝴蝶扇扇翅膀,能推后金人南侵的时日,让自治区飞速发展起来也是好事。于是他飞速传书给花荣,让他们全力支持张觉,并将历史中张觉的遭遇,以推测的形式告诉他们。

平州以张觉为尊,张觉也把平州推到风口浪尖上。

吴乞买听取完颜银术可之言收缩战线,把金人占领区内的所有人口财帛全部搬迁到东北老家,但在过平州的时候,张觉率军截击,杀了押送的金兵,抢了他们抢劫的财物,把所有人口解救。而后又在兔耳山将金国的三千骑兵伏击,杀的只剩下几百人逃脱。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也是一个要命的决定,如果宋朝不接受平州,他将处于万劫不复之境。一州抗一国,孤城高悬,平州所有人的命运就掌握在徽宗的一句话中。

这几天张觉觉得心慌,太静了,金人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这可不是睚眦必报的金人的性格。但四处派出去的探子也打探不到一点金人兵马出动的消息,他懵了,难道金人认可了自己的作为?

怎么可能!

这天,一队人马自称是朝廷前哨,前来谒拜。引进堂来,带头人称他叫苗英,他们是太行山义军,有大事前来告知,迫不得已冒充朝廷使者。

张觉听完大吃一惊,完颜宗望率十万金兵将要攻击平州,自己的人怎么没有侦查到?他不相信似的看着来人问道:“张某与太行山好汉素不相识,手下将士也不曾和你们有半点交情,花大当家为何好意提醒?”

“义气!纯粹是义气!我们大当家佩服张大人敢为天下先的豪气,为袍泽不惜冒险营救,此等浩然正气,当属当世豪杰!”悠悠书盟

苗英甚是机灵,他边捧边滔滔不绝道:“我们大当家不忍心英雄落难,愿意全力支持张大人脱困,如果张大人同意,我等愿留在城中为大人效劳!”

特殊时期得有强大的嗅觉,张觉也非捧两句就洋洋自得之人,摸不清来人的真实意图,绝对不会做出留下他们的决定,而且这是不是金人往平州送内应的方式也不得而知。

他沉思片刻道:“多谢太行山好汉好意!张某捅破了天,暴风雨会接踵而来,过程会比想象中更加惨烈。效劳之事,有心则已,张某实在不想把麻烦带给各位好汉,望各位好汉回去带话给花大当家,张某诚心结识各位好汉,倘若能击退强虏,某必定亲往山寨拜访。如今大战将及,张某不便招待各位,望好汉们海涵!”

苗英见张觉甚是惊觉,语言客气,转头便送客,似乎不相信他们,也不分辨,拱手告辞。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张觉不得大意,既然张觉保持清醒,也只能看交战的情形再做相助的决定。

张觉立刻多派哨探向外延伸,果然发现金兵暗自出兵,二太子完颜宗望挂帅,领兵十万来攻打平州,先头的骑兵队伍已迫近平州。张觉暗自惭愧,金兵如此大的阵势自己尚且不知,若是小分队袭击……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检讨自己工作做的太粗糙。同时也彻底相信那几人一定是太行山的好汉,金人是不会拿一次奇袭来做为派内应的透漏信息。

张觉立刻下令平州处于战斗状态,四门紧闭,防备金兵乘虚而入。

就在金兵先头部队离平州五十里的时候,宋朝的钦差也离平州不远,他们的派来传递消息的人此刻就在张觉跟前。张觉纳闷,要么都不来,要么都来,像是商量好一般,逼着自己手忙脚乱。但无论如何平州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钦差怪罪,他也不能离开平州去迎接钦差。他立刻派大将白诗臣前去,告诉钦差,平州大战在即,危险重重,暂且不要进城,等打败金兵再进城。

钦差是徽宗三子郓王赵楷,他听到白诗臣之言,心中暗想如果平州破,张觉战死或者投降,他这一趟可就没有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务,临行前父皇可是反复叮嘱平州的重要性。虽说造成今天的局面不能怪他,但功劳就打水漂了,他可是来平州抢功劳的,以后争夺太子位可得大功劳。他不顾白诗臣劝阻,催马快速向平州城飞奔,总算幸运,他赶在金兵到来之前入城。

张觉的心差点从嗓子中蹦出来,如果再慢一点,郓王就与金兵相遇。倘若郓王有个三长两短,他就成为宋金公敌,那时候真可没地方去了。

郓王赵楷对平州很是上心,他不听张觉劝阻,亲自和张觉同去城头御敌。

金兵的先头队伍正是被张觉在兔耳山打得狼狈逃跑的完颜阇母,他带着五千骑兵来到平州,见城门紧闭,城头将士林立,便知奇袭无望,只能等待大军到来强攻。

完颜阇母心中有一股怒气,他让一千骑兵在里城四百多步的地方谩骂,要么激的张觉出战,要么耗费守城兵士精力,总之对大军攻城有利。

一阵粗壮的箭矢插进金兵的身体,他们不得不退后躲避。张觉懒得理睬金兵,直接用神臂弓和他们对话。

金狗,离老子的平州远一些!

赵楷昂首挺胸,频频向守城兵士挥手致意,他要让平州城的军民都记住,他是郓王赵楷,勇敢的三太子,不怕大金铁骑。

其实赵楷内心怕极了。

长这么大他就没有见过战争的场面,更不必说这种剑拔弩张的要命场面。但他必须挺住,为了那个诱人的皇储,他不得不去拼命。徽宗特别疼爱他,曾经想过废了太子赵恒而立他,但废长立幼不合祖规,才使徽宗作罢。权力的火苗一旦被点燃就再也不能熄灭,赵楷身后的一大片大臣不断出谋划策,让赵楷心中的火焰越燃越旺。

收复平州,他必须有功。

完颜宗望准备进攻,张觉也觉得赵楷作秀该结束了,便不断劝谏赵楷下去城内指挥全局。谁知赵楷却还觉得戏的**未到,大声喊道:“本王誓与平州共存亡!不破金兵誓不回城!”

张觉只能和众守城将士跪请郓王离开,让赵楷把戏份做足,谁知赵楷意犹未尽,演的太过投入,无论如何都不去。张觉只好命令士兵将赵楷抬回城内,赵楷边挣扎边喊:“放开本王!本王要与众将士共同御敌!”

赵楷离去,城头士气大增,将士们对赵楷也另眼相看。都言皇室多纨绔,我看郓王绝对是皇室中的勇士,此人若登大典,定是大宋之福。

完颜宗望心中包裹着无限的愤怒无处发泄,巨大的落差使他差点奔溃。本来比资历、比战功、比血统他都是皇帝的不二人选,谁知却被叔叔吴乞买抢先得到皇位。不只是一个手下谋士建议武装夺取政权,但都被完颜宗望严厉地拒绝了,他不是不想得到皇位,而是父亲阿骨打尸骨未寒就叔侄相残,实在是于心不忍。大金建国时日不长,现在需要的是安定团结,而不是窝里斗。为了完成父亲阿骨打的遗愿灭辽灭宋,为了大局,完颜宗望活生生地把怨气咽下去。

试想让一个杀人如麻的强盗头子做出这样的让步,心中积压的怨气何其浓厚,就如同肆虐的江水,强行被一道堤坝堵塞,那种被堵塞的汹涌使他如坐针毡。今天,愤怒终于有宣泄的地方,平州城的杀戮足以发泄他积压的不满。

他发誓,破城后要屠城十日。

进攻开始了,金兵传染了主帅的愤怒,如断了堤坝的洪水一样泛滥,蜂拥冲向平州城池。在他们眼里平州不过是一座孤城,城内就是些豆腐兵,辽国的五座京城都被大金勇士攻破,平州算什么?所以今天完颜宗望集中力量只攻北门。

但今天的平州城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是城高墙厚,不是粮广将勇,而是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开弓没有回头箭,挡不住金兵他们就是死路一条,平州的百姓不想死,被救入平州城的百姓更不想死。因此百姓自发拿起刀枪帮助军队守城,老人妇女组成救援队,将受伤的战士抬回去救治,平州城空前的团结。

张觉指挥有方,他将守城武器搭配的极其合理,神臂弓和弩床远距离射杀敌人,再近一些就用弓箭,到了城墙下面石头、滚木、弓箭······只要能打死敌人的东西都是武器,使劲往下扔。张觉见识过金兵的强悍,他们不畏死,几乎就是人海战术,永不停息的攻击,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果然,完颜宗望根本不管士兵死了多少,他的攻击命令就没有停止过,一批士兵倒下,另一批士兵接着上。就算是吃饭时刻也不停止,吃完饭的士兵放下饭碗就提刀攻城,退下来的吃饭休整。总之,就算是用尸体堆积,他也要堆出一条进城的道路。

相对于城外横尸遍野,城内的伤亡不算大,但他们的心弦却绷得最紧,在敌人轮番攻击下,他们的承受能力也在一点一点被磨灭。他们渴望敌人停下来,休息片刻再战斗,但敌人不给他们机会,不把他们的神经绷断誓不罢休。

张觉早感觉到了这一点,他也早有准备,他早将守城士兵分成两拨,一拨筋疲力尽之时下去吃饭休整,另一拨上来御敌。如此一来,完颜宗望想将守城将士拖疲的想法便不能得逞,平州城内仍然生龙活虎。

首先沉不住气的反而是完颜宗望,平州城巍然不动,大金勇士却前赴后继的倒下,太大的伤亡也让杀人魔王动了恻隐之心,下令收兵。

眼见城下金兵尽数撤离,平州城上一片欢呼,侵略者终于退下,金兵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