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315章太子赵桓

大宋骄阳 第315章太子赵桓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准确的说宋静心是他的干妹妹,这个在皇宫内随意出入的小丫头很和赵桓胃口,尤其和她坐下来谈心的时候,赵桓感觉到心一下子回归到大自然,恬静而温馨。于是赵桓逐渐喜欢和小自己十岁的干妹妹聊天,没有她就像缺少什么似的,有了她就觉得有了主心骨。记得自从九岁母亲死后,赵桓心中一直空荡荡的,没人陪他说话,没人给他出主意,现在心中充实的感觉回归了。

今天宋静心早早来太子宫将实情告诉赵桓后,他愣住了,心中一阵悲酸,这还算一家人吗?父亲要禅位,明显是金兵来临,拿自己做他逃跑的挡箭牌。兄弟要夺位,向自己捅刀子,栽赃陷害。不论那种情况,自己都免不了被算计的命运,可悲呀!一家人在相互算计中过日子。

怎么办?这是危险和利益共存的时刻,赵桓脑中飞速算计着得失。把内奸抓出来和赵楷对质,以此将郓王打压下去,不行,防止他死不认账还反咬一口。可就此放过郓王,以后无穷无尽的阴招总有一招能打翻自己。寻思再三,他决定坐上皇位,只有这样才有权力打压赵楷。

懦弱而无主见的太子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主张,他向宋静心借百里风飞抓内奸,然后敲山震虎。现在他除了宋静心谁都不相信,天知道自己身边没有其他人安插的耳目。

没过多久,太监传旨:皇帝病重,太子速速去见!赵桓明白机会来了,皇位向自己招手,父皇定是借病禅位。父皇在演戏,他也得配合,父子俩得把戏演的十分逼真,来一场感天动地父子情深。

病床前赵桓痛苦涕淋,徽宗病情严重,他右半身失去知觉,不能言语,只能用写字的方式来下达命令。

赵佶颤颤巍巍写了半天,大意是说他半身不遂,已无力处理国家大事,现禅位与太子赵桓,他以太上皇的身份闲居龙德宫,从此不管朝廷事,并让所有宰执大臣做见证。

赵桓望着屋内的宰执大臣,立刻跪下哭泣道:“父皇在上,禅位之事,儿臣万不能受。父皇卧病,儿臣愿榻侧侍候父皇起居,焉会有非分之想?父皇洪福齐天,此乃小恙,太医定会医治痊愈。”

拒绝是肯定有的,否则在这么多人面前欣喜接受禅位会留下话柄,徽宗明白这个道理,他继续写道:“如今非常时期,金兵不日就到京城,朕的身体如此,怎能指挥全局。太子应以国家为重,勇敢的接过重担,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皇帝!”

“儿臣愿做父皇的耳目口舌,替父皇传达命令,做一个合格的太子。禅位之事,儿臣万万不受,请父皇收回成命!”

······

不论徽宗如何说理,赵桓都坚决推辞。赵佶心中不爽,混小子,老子装病装的这么辛苦,你不快答应想要累死老子呀!?他笔锋一转写道:“我朝以孝道治天下,太子不受禅位就是不孝!”

“正因为我朝以孝道治天下,儿臣若受禅位,则为不孝!儿臣这就去为父皇祈福,期盼父皇病魔早早离体。”赵桓说完磕了三个头,起身就往外走。

徽宗一见太子要跑,心中更加恼怒,他使一个眼色,内侍便将赵桓挡住:“太子先别走,陛下还有重要事情交代。”

赵桓又回到床边,只见徽宗写道:“速请太子去福宁殿登基,宰执大臣率百官拜见新皇帝,不得有误!”

几个内侍一拥而上,架起太子就往福宁殿走,李邦彦等宰执大臣也跟着出去召集百官。赵桓一路挣扎,喊叫,恐吓都无济于事,内侍就如同绑了一只羊去宰,全然不顾太子的感受。

走到半路太子突然昏过去,内侍立刻手忙脚乱,找来软床把太子放在上面,又是喊太医又是喊太子醒醒,忙的不亦乐乎。赵桓见内侍停下来不走了,心中暗骂这些不长脑子的东西,你们就不会抬着软床上福宁殿吗?气死朕了!咦!我怎么自称朕了?还是醒来吧,免得皇位跑到别人的屁股底下。

赵桓慢悠悠的醒过来,做出起身要跑的样子,内侍见到太子醒来,连忙架起来就走。好在太子再没有昏过去,到了福宁殿直接放在皇位上,把龙袍披在身上。立刻百官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闭着眼睛,面无表情像一根木头,呆呆坐在龙椅上,没有理睬百官。其实赵桓十分兴奋,属于自己的位置终于坐上了,从此谁也休想再欺负朕。他心中暗呼:“众卿平身!”爱薇

宫女慧儿悄悄将一个物件放在太子床下,刚转过身来,就见百里风飞笑嘻嘻看着自己道:“你将东西放好了吗?”

慧儿见事情败露,便寻思先假意抵赖,趁此人在床底搜寻,逃出去回报郓王。于是她战战兢兢道:“奴婢只是为太子收拾床铺,没有放什么东西!”

百里风飞突然严肃地道“郓王交代的事情你也办不妥,要你何用!”

慧儿一听一怔,不解道:“你是……?”

百里风飞道:“你我都是一家人,事情办妥了吗?”

慧儿大喜,原来都是郓王的人,忙道:“一切按郓王之意安排妥当!”

百里风飞道:“那就好!咱们速速去郓王跟前领赏!”

慧儿毫无防备,突然觉得疼痛,随即两支胳膊不听使唤,已然脱臼,紧接着一把尖刀顶着她的喉咙。

郓王不见内奸来报信,急的如热锅中的蚂蚁,赵桓已经登基,此时不下手就没有机会了。这时候新皇帝使人送来礼物,来人走后,郓王打开匣子一看不由大吃一惊,事情败露了。

匣子内是一只血淋淋的手。

当皇帝了,钦宗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这个皇帝仍然是一个傀儡,大臣们都去龙德宫看望徽宗,路过的时候顺便进来福宁殿向自己请安。战火即将燃至京城,大臣们却出奇的镇定,不来和自己这个皇帝谈论城防的事情,都凑到太上皇那儿去讨论病方。

赵桓闲得发慌,信步出殿来找宋静心,顺便把心中的烦闷向她倾诉。宋静心见皇帝驾到,连忙见礼,钦宗连说不必多礼,就当做以前的样子,咱兄妹好好聊聊,以后也这样,才显得亲近。

恰巧今天宋子昱也在,三人聊了几句,钦宗便向宋氏兄妹倒苦水,大战在即,无人可用。宋子昱突然想起宋江曾经说过京城内有一个叫李纲的官可堪大用,便对钦宗道:“京城遍地人才,陛下何叹无人,草民斗胆举荐一人,定当担得起重责。”

钦宗大喜,随即又看宋子昱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会不会信口开河,他将信将疑道:“子昱是父皇义子,就是朕的弟弟,怎能以草民自称。以后咱仨就是亲姊妹,可别让别人后面说哥哥当了皇帝就不认识弟弟妹妹了。”打了句哈哈钦宗问道:“子昱所言何人?”

宋子昱道:“太常少卿李纲正直忠义,必有良策!”

钦宗不信似得看了看宋静心,连自己都不清楚又这么个人,宋子昱怎么知道?宋静心道:“陛下别看我弟弟人小,但他识人却挺准的,他说李纲可堪大用就必定可堪大用,陛下不信,召来问问便知!”钦宗随即让太监去召李纲。

钦宗果然对李纲面生,问了问才知道李纲被蔡京贬到外地做小官,到京城来不到一个月。

李纲也不含糊,他清楚明白地钦宗分析时事,金兵犯界不外乎五个目标:上尊号;归还叛逃的金人;增加岁币;犒军;割地。他向钦宗分析利弊:尊号最多只能称兄,决不当石敬瑭之类的儿皇帝,大宋无此先例,否则钦宗就会留下污点;金人直接归还,再都不留这些惹瘟神的麻烦人;金人把燕云之地抢回去了,岁币不增,除非他还我燕云十六州还可用说的下去;犒军是肯定得有得,但要有限度;割地免谈,寸土不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