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333章 陈东眼中的宋钦宗

大宋骄阳 第333章 陈东眼中的宋钦宗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东见到宋静心带着敬佩和迷恋的神态,不由摇摇头,情窦初开的女孩子果然很好迷惑,钦宗就是一只狡猾的蜘蛛,把宋静心网在感情网中。

钦宗这一招又准又狠,先放人质拉拢宋江,再寻机把宋静心纳为贵妃,从此后自治区就会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静心,有时候一个人的眼睛会骗自己,因为眼睛看到的东西有时候是假的。”

陈东也不想拐弯抹角,直接陈述道:“钦宗是个权利**很强的皇帝,而且很善于隐藏自己,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他当太子多年磨练出来一种能力,那就是隐忍,这也是他现在做事为什么更加狠毒而阴暗的原因。他猜忌心和戒备心很强,不相信任何人,恨不得把周围熟悉的人都除去他才放心。如今帝位在手,他更加要牢牢握在手中,不惜牺牲国家利益。他将全家留在京城,一是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他怕徽宗以他孩子为质复辟;二是他也在赌博,以全家性命为赌注,赌他可以坐稳帝位。亲王不让离京怕出意外,释放人质团是为拉拢,两次民潮其实他是幕后操纵者,你我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他利用白时中搜刮民财,利用李邦彦压制武将,然后卸磨杀驴,巧妙的除去权臣。还有他本来要全力抗金,当看到金人和谈要求中有以亲王为质时,便欣然答应,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借机除去郓王。谁知半路上杀出个康王,打乱了他的部署。金兵退去时本来是歼敌的大好机会,他为什么假意有病,让李邦彦处理国事把李纲、种师道支开?因为他怕得罪金人引来下一次疯狂的报复,因为他怕武将功劳大对他帝位有影响。这些事都在轻描淡写中就完成了,你还会说他虚怀若谷、宽厚仁慈、知人善任、嫉恶如仇,敢为天下百姓抛头颅洒热血吗?那天皇城百姓请愿,李纲大人出现后万民欢呼,我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脸都绿了。如此心胸狭窄的皇帝,却能留给别人很阳光的一面,那么他内心包裹的邪恶会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大宋最终会被他领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就不要提什么光明了!”

宋静心瞪大眼睛,不相信这是真的,钦宗怎么会是这样的人?她急切地望着陈东,却又说不出话来。

陈东轻轻一叹道:“静心,这是事实,不容怀疑的事实,你慢慢就会明白。现在你猜猜,钦宗下一步要对付的是谁?”

“啊?对付人?”

宋静心先是一愣,然后肯定地道:“不!他肯定会安抚百姓,恢复经济,绝对不会搞内乱!”

陈东微微一笑道:“你还是太年轻,看不到事情的实质,钦宗恰恰只会搞内乱!我猜想下一步他要对付的人是李纲、徽宗、郓王和童贯等徽宗的羽翼。”

宋静心眼睛瞪得更大,不解道:“童贯之流恶贯满盈,诛杀大快人心,做出来亦可。可李纲是股肱之臣,有守城之功,他怎么会明里抱拳,暗里踢腿,自毁城墙。徽宗是他父亲,郓王是他弟弟,再说郓王已监禁,他那么仁慈的一个人,决不会痛下杀手的!”

“李纲是用来对付金兵的,金兵已退,李纲的兵权就成累赘,钦宗会坐立不安,对李纲明升暗降是少不了的。郓王是饵,是为了钓徽宗这条大鱼,鱼钓到饵还有什么用。留着郓王就会有夺位的危险,以钦宗的性格肯定会斩草除根。当然他还不敢对徽宗下毒手,只会把徽宗紧紧锁在龙德宫,他怕他父亲窥视他的帝位,想想一个连父亲都不相信的人,怎么会相信天下百姓?我料想不错的话,钦宗现在正在为徽宗祈祷,祈祷他快点回来。你可能不相信,事实会说明一切的,我走后你要多留心眼,听你母亲的话没错!”

宋静心点点头,心里还是不服气,陈东再也没有多说。第二天陈东带着老婆孩子走了自治区,跟随他的太学生有一百五十二人。

徽宗终于来京城了,钦宗亲自去城门外迎接,父子相见抱头痛哭,同行的大臣也哭哭啼啼。把父亲接到宫中,钦宗设家宴,亲王、帝姬欢聚一堂,郓王也难得被放出来和父母兄弟姐妹团聚。

在宴会上郓王痛苦涕零,向徽宗、钦宗认错,钦宗也表示既往不咎,但还得在软禁的地方呆几天,释放的事情还得和宰执大臣商议。郓王大喜,有父亲保护,自认为性命无忧,一高兴多喝了几杯。第二天郓王在软禁地方离奇死亡,御医验尸得出死因:饮酒过度,引发旧疾死亡。

徽宗在丧爱子的悲痛中还没有缓过劲来,就发现身边的人变了,太监、宫女、侍卫全部变成陌生人,而且儿子还派来几个贴身侍卫,他走那里都不离左右。

赵佶知道儿子是疑心自己会有异动,他是真心真意禅位,想和李师师在龙德宫琴瑟和谐,共度半生,可儿子怎么还不放心自己?赵佶感到自己可能走动得太频繁,为给儿子消除心病,他几乎不出龙德宫。

见父亲消停了,钦宗把目光瞄准朝堂。李纲是个危险人物,他手握兵权,又是京城百姓心目中的救世主,留在京城说不上哪天再来个黄袍加身,赵家天下岂不姓李?

于是耿南仲、陈公辅弹劾李纲“结士民伏阙”,以民变要挟圣上,有陛下在仍然接受百姓欢呼······乱七八糟的帽子扣在李纲头上。全本

李纲气愤不已,朝堂乌烟瘴气不适合他,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眼不见心不烦。上书辞职,回家养老。

关键时候钦宗说话了,李纲有功于社稷,是国家忠良,不会有企图,朕要重用。他立刻下旨任李纲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全权负责北方防务,积极操练士卒,抵御金寇。

当李纲到达抗金第一线时才发现被钦宗忽悠了,宣抚使手头没有多少兵将,边疆其余队伍不归他管,他就是一个光杆司令,有职无权。李纲无奈的叹气,只能募兵,否则金兵再次入侵,让他一人提刀冲锋吗?

没有人注意到三封密旨从京城送出,数枚人头就要落地。

朱勔抱怨世界对他太不公平,花石纲来自于徽宗的命令,他只是奉旨行事,怎么就成罪魁祸首了?可恨这些朝廷重臣,当初多少银子揣进你们的口袋,如今却落井下石,集体弹劾。

这是什么世道?

赵佶,你这个只会书画玩乐的软弱皇帝,一点都不替为你跑前跑后的大臣着想,你不当皇帝哪有权力去尽情享受。在江南巡幸的时候,我欲用全部家财让你另立朝廷,可你居然沉醉在一个女人的怀抱中,厉言拒绝。如今落得任人宰割,我朱勔不甘心!

跑路!收拾金银坐船去海外!只要手中有钱,那里去都是一片晴朗的天。

朱勔让手下收拾行李,却听外面嚷嚷,他出屋门一看却是苏州知府武锋范。这样的人以前朱勔根本不放在眼里,每月不来朱勔跟前请安,一句话他就得下放。现如今朝廷风云突变,他还得笑脸相迎。

下人气呼呼道:“老爷,这些人一点规矩都没有,他们硬要闯进来!”

朱勔挥挥手让下人退下去,然后拱手道:“不知武知府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

武知府不阴不阳道:“怎敢劳朱大人大驾!”

然后见朱勔左右无人,上前悄悄道:“有密旨。”

朱勔还道有好事,便悄悄问:“圣旨上说什么?”

武知府向护卫使个眼色,突然上来几人把朱勔擒住。武知府高声道:“奉旨捉拿祸国殃民的反贼朱勔,当即格杀!”

听到动静,朱勔的十几个护卫将武知府围住,知府冷笑道:“怕你们我就不进来抓朱勔,发信号!”

一根炮竹冲天而响,紧接着府外喊声响起,官兵冲进府内。朱勔的护卫扔了刀枪,四散而去,朱勔无奈的瘫软在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