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414章 租借河北

大宋骄阳 第414章 租借河北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河北大地的战争终于告一段落,大部分地方都被自治区占领,剩余的地方也处于自治区包夹当中,相当于嘴边的肥肉,想吃随时都可以。

停战也是刘豫派来使者不断努力的结果,在谈判中他们连续降低条件,低头屈膝称大韩国愿意为李成的鲁莽埋单,只要自治区签订停战合约,现在自治区占领的地方全部属于自治区。

做为谈判专家,冯陆源当然要把自治区的利益最大化,他言称李成抢劫了自治区若干财物,杀害了自治区无数百姓,他们的血不能白流,一定要找到李成为止。如果在河北大地找不到,就去河南找,找到为止。

刘豫就怕自治区顺势打过黄河去,建炎朝廷的队伍就够他喝一壶了,如果加上自治区夹击,他必亡。

于是使者再次表示除了割地、赔款、书致歉国书外,还要把大韩公主嫁给宋江为奴为婢,只要自治区罢兵和解。

此时冯陆源又说,考虑到大韩国建国伊始,也不富裕,也拿不出来巨额赔款,就割让河北其余地方来顶替吧!至于你们嫁不出去的公主就在河南呆着,宋区长不喜欢老姑娘。

本来冯陆源觉得大韩绝使者绝对不会答应,至少得讨价还价数日,谁知他们竟一口答应,还面露喜色。

原来刘豫的底线便是河北的所有地方割让自治区,再赔款,现在省下银子,当然高兴了。

冯陆源立刻把谈判结果送到总部,军机处看到这个结果都欣喜若狂,这个结果使得自治区地盘扩大数倍,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国家了。

立刻签约,然后寻机······立国。

众将士的想法瞒不住宋江的眼睛,而宋江所思更多。这是个按下葫芦起了瓢的事情,没有合适的办法解决,麻烦不断,故而他迟迟不肯下令让冯陆源签订合约。

因为这些地方若是直接属于自治区,那就属于朝廷的地盘。以赵构的秉性,肯定会派人来送给自己一个不疼不痒的头衔,然后把这些土地划入宋朝版图。自治区岂能把战士们用血换来土地给这些蛀虫,但这样一来又会和朝廷内斗。

自治区摆平这事肯定得让一步,至少也得给朝廷的税赋翻一番或两番,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送给这些蛀虫花销,心有不甘。

而且以后自治区就真正成为朝廷的眼中钉,以后的内斗就会加剧,现在还不是打内战的时候。可若放弃这些地盘,绝对是不可能的,要有一个吃下还要消化得了的良策。

恰在这时,张顺派人来汇报台湾的最新情况。提起台湾,宋江突然想起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然后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消化河北大地。

租借。

河北之地均属于大韩国的地方,作为战争补偿,大韩国把河北所有地方租借给自治区,租期五十年,自治区每年付给大韩国租金白银一百万两。前十年大韩的战争赔偿顶替了租金,后四十年自治区如数上交租金,五十年后倘若大韩国不愿租借,河北大地回归大韩。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想不明白的人纳闷宋司令怎么突然软了下来。

板上钉钉的地盘不占,却搞什么租借?占领是永远拥有,租借还要归还,还要给他们一百万两银子,怎么能把血汗钱给敌人花?

可想明白的人却不由对宋江的做法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才是高手,于无声处听惊雷,把许多矛盾在轻描淡写中化解。360文学网

建炎朝廷只能吃哑巴亏,战后他们不能收回自治区租借的地区,也不能派官派兵,也不能摊派税赋,因为这些地区还是大韩的地盘。

同时也没有把刘豫逼到拼命的地步,留给了他一点做帝王的颜面,让他就坡下驴。

至于说租金,呵呵,按自治区现在的发展,伪韩能存在上十年吗?到时候刘豫都成为阶下囚,还谈什么租金。

像吴用、闻焕章、许贯中等想明白的人则是更深信自己没有跟错人,在宋江的带领下,自治区一定会走出一条通天大道。

对这个结果,刘豫也满心欢喜,河北土地以租借的形式给了自治区,不仅给他留下了一丝做帝王的尊严,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建炎朝廷的队伍。

没办法,金国去年被自治区铁骑杀戮一片,再加上百年不遇的大雪,他们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援助大韩。再说金国路途遥远,鞭长莫及,等援兵攻破北方三镇,大韩早灭国了。

他谁都指望不上,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灭顶之灾。这个结局是现在最好的结局,不幸中的万幸。

与建炎朝廷的战局更遂刘豫之愿,太子刘麟率兵大败刘光世,挽救了在风雨飘摇中的大韩。从此他重用太子及孔彦舟,重新制定国策,力图在几年之内把大韩发展成强国。

战争从除夕之夜打响,到谈判结束,已经一月有余。已经到了春种的时节,但黄河以北的百姓连地都没有翻,这也怪不得他们偷懒,四处战乱,连性命尚且不知能保留到何时,谁还有胆量出去收拾土地。

战争停止后,百姓都跑出去翻弄土地,一下子发现根本来不及,也没有能力去种植。

原来这儿的百姓贫穷,几家人共用一头耕牛,连有些农具也是交换使用。如今谁家也急着要把种子种到地里,根本顾不上别人,更不要说有些人家见战乱四起,早把种子都吃了。

这一切都被自治区新上任的官吏尽收眼底,立刻调查报告就由县送到州,州送到梁山泊总部。

收复河北州县后,总部就将一个个州县重要位置的官吏选好,等签订协议后,这些官吏迅速走马上任。

这些官吏都是自治区这几年培养的优秀干部,有些已经在某些位置上干了些时日,尤其是陈东从太学院里带来的一百多太学生,如今成为自治区中流砥柱,他们逐渐转变了以前的忠君思想,以百姓过好日子为己任,一切为人民服务作为当官的座右铭。

宋江看到这些报告后,立刻和主管农业的宋清商讨,决定无条件支援这些地方百姓春耕。

没有种子的提供种子,收获后如数归还即可,不收利息,没有耕牛农具就提供耕牛农具。

然此时自治区本地也在春耕,虽然种植已超半,但能匀出的耕牛、农具毕竟有限,杯水车薪显然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此时宋江不由想起后世那首脍炙人口的红歌——《军队和老百姓》,于是他决定抽调一部分军队去帮百姓春耕。

农具不够就想尽各种办法筹集,可以夜以继日的赶做,也可以民间租借,也可以把兵团闲置的农具拿出来支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