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443章 新城(1)

大宋骄阳 第443章 新城(1)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中军帐,宗弼看到总元帅完颜宗翰发来的公文,怒气又生。完颜活女这个死胖子,牛皮吹的天花乱坠,一点没用,自己陷进去不说,还害我三十多万大金勇士也成俘虏。如今总元帅要让他分兵困住太原,三路合力前进,找自治区主力决战。

这也算是一个符合实际的决定,但有几座城池屹立在自己的背后,怎么想都别扭。如果他们在背后搞小动作给大军添乱,那就如同餐桌前的苍蝇,大动干戈划不着,不动干戈又气恼。

不过,如果困住他们,把自治区打败了,这座城池真正变成孤城,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这时候宗弼想起了出征前的豪言壮语,本来总元帅完颜宗翰要再次打太原,雪前两次没有拿下太原之恨,却被他抢过来了。周世宗柴荣曾经在太原城下兴叹,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在太原城下饮恨,大元帅完颜宗翰也曾经在太原城下铩羽,我金兀术肯定会改变历史,攻陷太原城。

可现在……攻打太原城的情景又在他脑中盘旋,气恼和无奈再次占领了他的心头。

挞懒和李成见宗弼怒气冲冲地在想什么,连二人进账都浑然不觉,二人对视一眼后躬身道:“末将参见大帅,不知大帅召唤末将有何差遣?”

“唉!……”

完颜宗弼回过神来,他示意二人坐下,叹了口粗气,闷闷不乐坐在那里发呆。

二人揣摩宗弼必是为太原城心焦,如今无计可施,召唤二人必为攻城计谋。

李成率先道:“四太子不必心焦,攻不下太原,非战之过,实乃天时地利均与我军不利。我军不惧寒,若在深秋或寒冬伐宋,必事半功倍。现今夏末秋初,天气炎热,将士们穿厚甲攻城,闷热难耐,中暑频频。虽说现今伐宋迫于无奈,但已失天时。太原坚固,古来有之。昔日柴荣、赵匡胤围困数月,也拿太原城没办法。上次总元帅水冻太原,开春后城墙如豆腐一样倒塌,自治区重新用以钢铁水泥筑基,修建了更坚更高的城墙,以至于如今的太原城比往昔更坚固。坚城再加上各类火器,我军已失地利。末将以为太原城不能一鼓拿下,只能从长计议。”

“李将军所言极是!敌军不仅城坚,而且武器装备也强大,尤其火药武器层出不穷。”

挞懒道:“连日强攻,我女真伤亡惨重,再攻下去,也只是平添将士伤亡。末将以为还是和他们拼消耗,打持久战。现在我们已经扫清了太原城周围的城邑,只要我们困住太原,宋江必来解围,我们围城打援,逐渐蚕食自治区的队伍。”

“哼!什么乱七八糟的天时地利,我军炎热,宋军一样炎热,老天对双方都是公平的。在这种天气下,比的就是队伍的忍耐力,谁坚持到最后,谁就占据了天时。至于什么狗屁的地利,在绝对优势面前就是一张纸,如果不是宋人火器犀利,以我女真勇士的实力,只用靴尖即可踢倒城墙。”

自吹自擂的抢白让李成和挞懒无言以答,他们不知道现在是装出羞愧,还是振奋的样子才符合自大的四太子的心意,只能低头不语,免得言多有失。

完颜宗弼见二人不语,又叹道:“唉!二位将军不知,这持久战自治区打得,我们打不得。我们倾国之兵前来,讲求速战速决,持久战我们耗不起啊!光后勤保障就搅得我们一团糟,缴获的粮草很难长时间维持。如今又有新状况出现,东路的完颜活女贪功冒进,中敌人奸计,数十万人马送命,总元帅已下严令,让我们留部分兵丁困住太原,其余人马整装出发,三路合击,与自治区主力决战!”

完颜宗弼说着指了指桌几上公文,二人看完后皱眉不语。这样做的弊端宗弼肯定明白,他们再强调如同画蛇添足,而且这是总元帅完颜宗翰的军令,他俩是不可能做违背军令的建议。

少顷,李成道:“既有总元帅军令,四太子只能遵从。末将愿为前部,斩敌将头颅献于帐前!”12345

挞懒也道:“末将也请令,率一军协助李将军!”

完颜宗弼微微露出点笑容道:“本王知道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是二位将军的拿手好戏,但今天本王召你们来并非为此,而是有更重要的任务。”

宗弼稍一停顿道:“本王亲率十万精锐步骑讨伐自治区,其余步骑和辅兵给你俩留下。你俩围住太原,不断佯攻,造出大军没有分兵的假象。等三路合力将宋江拿下,回头再收拾王禀!”

二人闻言连称好计,吹捧完颜宗弼是诸葛重生,吴起再世,数句话捧得宗弼心花怒放,笑呵呵地展望未来。

“四太子……!”韩常趴在床上涕泪满盈,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别乱动!”

完颜宗弼轻轻地给韩常背上涂药,小心地如同踩在薄冰上,生怕一个大意就掉进冰窟窿里。他边涂边道:“本王一时气极,下手重了,还望韩将军见谅!今夜大军就要开拔,去自治区腹地争战,韩将军在此养伤,随李先锋一同围困太原!”

让一个锦衣玉食的王爷,做下人才做的事情,韩常感激涕零,心里发誓以死相报。闻听要让他留守,不顾背部疼痛,猛起身跪下道:“末将愿为四太子披荆斩棘,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末将恳请四太子收回成命,末将愿随四太子出征,不在此地留守。些许小伤,已无大碍,不会影响争战。今天四太子若不答应,末将就跪死在此!”

多次劝阻,韩常固执如牛,宗弼心一软便应了下来。不想一时的心软却救了他一命,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锦旗猎猎,铁铠烁烁。

雨后初晴的天气,清风徐徐送来凉爽,正是行军赶路的大好时机。西夏相国景仁孝率中军雄赳赳向大宋西北腹地进发,他骑一高大俊朗的姻马,披一金色战袍,满面容光如颗粒饱满的麦穗,晃头晃脑地炫耀着自己的沉甸甸。

景仁孝是西夏新崛起的文武双全型权臣,在众多权贵中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西夏相国可见一斑。尤其那件御赐金色战袍,是出征前皇帝亲自披在他身上的,因而他从不离身,以此来表露浩荡的皇恩和自己无以伦比的高贵。

今日天公作美,加上先头部队胜利的消息接二连三,景仁孝心情自是轻松愉快,破天荒的和旁边的心腹骁将拓跋锋聊起了战场。

“拓跋将军是否仍在纳闷?我军草草攻打平夏城数日,未有寸功,便留一军于平夏城下,其余大军开拔,前锋更是纵切西北腹地。如此做有违用兵常识,随便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都清楚,本相岂不知。”

拓跋锋露出满面媚笑,在马上欠身道:“相国大人真乃神人,末将心中的一点小九九,也难逃相国法眼。末将愚笨,至今一直纳闷,我们拿不下平夏城就直插西北腹地,倘若城内宋人袭我后军,或者断我粮道,我军岂不首尾难顾?”

景仁孝呵呵笑了两声,而后卖弄般道:“拓跋将军担心纯属多余,须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行军打仗须做到知彼知己,方可用兵如神。拓跋将军不了解实情,平夏城守将曲端是一典型的门阀式人物,他把持泾原路多年,趁此乱世,野心勃勃想在西北一家独大。其手中紧紧攥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不会和我们拼消耗。在他眼里,损失兵马比要了他命还难以忍受。我军猛攻平夏数日,目的就是敲山震虎,有威慑的效果后,曲端就会缩在乌龟壳里不动。而且他也巴不得我们把西北打个支离破碎,等我们退兵后,他好扩大地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