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骄阳 > 第462章 投名状

大宋骄阳 第462章 投名状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7: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傅倒戈了!?

建炎朝堂一片雀跃。

这是多么激励人的事!

这说明高宗治国有方,万民敬仰,也说明建炎朝廷深得人心,连孙傅都前来投奔,天下有才有德之士闻听必千里投名,万里奔主。

孙傅何许人也?他是靖康年间宰相,太子赵谌的师傅。金寇掳二帝而去,他与张叔夜自缚去金营,愿一生陪伴二圣,至死不渝,在民间留有贤德之名。

如今张叔夜在自治区任职,他和赵桓南归在自治区逗留数月后,毅然弃主独往临安谋职。

他是逆流而上的一艘巨帆,是朝廷的福音啊!

赵构也小激动了一阵,但他心中仍有疑虑。

把生命都交给赵桓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旧主?贪图权势,爱慕富贵或许有之,但能成为他弃主的全部原因吗?而且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从金国回来的?是逃回来的,还是带着金人的某种使命回来的?如果是后者,孙傅入京的目的就极为险恶;如果是前者,孙傅也不过是一沽名钓誉的老朽而已。

不论有多少疑惑,赵构必须召见孙傅,为仁君的名头,也为更深入了解赵桓,了解孙傅的真实目的。

“老臣孙傅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初一见跪在地上的孙傅,赵构由不得苦涩涌上心头,眼中泛起阵阵酸楚。

靖康年间誉塞天下的名士,儒雅博学,轩昂倜傥的玉面宰相,如今变成皓首鲐背,皱面苍颜的迟暮衰叟,这些年来他到底经历了多少磨难?饱受了多少欺凌?

半晌,赵构才记起孙傅仍跪在地上,他亲自上前扶起道:“老太师,受苦了!”

孙傅哽咽道:“山河破碎,白骨露野,千里赤地,万民流离。比之百姓所受苦难,比之陛下为兴国所付出的一切,老臣所经历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不足道哉!垂暮之年能归故里已是万幸,而能再受陛下恩宠,再为社稷出力,已是万幸中的大幸。老臣别无他求,但求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真挚的言语感染了赵构,他忙给孙傅赐座,让内侍奉茶。孙傅再次谢恩后,举杯轻吮一口,见赵构跟前也放着同样的茶水,不由惊讶道:“陛下平日也饮此茶?”

赵构微微一笑道:“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银两去填补。贡茗清香却值千金,朕岂能为茶水铺张浪费。这茶虽苦却提神、清脑、沁心,使朕如品人间疾苦,时时提醒朕该为苍生做些什么。”

孙傅站起躬身拜道:“大宋有陛下,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我天朝在陛下治理下,定可国富民丰,繁荣昌盛!”

赵构好像对这种恭维兴趣不浓,他没有接话头,只是随意摆摆手,示意孙傅坐下。

孙傅入座后仔细观察屋子,发现此房屋布局简约,连一般高官的寝室都不如,不由失声道:“陛下贵为天子,却住如此简陋的房屋,这让做臣子的情以何堪!老臣定以陛下为榜样,将陛下节俭之风传布全国,万民效仿!”

“些许琐事,何需传布!”

赵构突然话锋一转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太师不知朕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而今内忧外患重重,朕整日忧心忡忡,处理国事反复斟酌方能定论,各类事压得朕心力交瘁••••••哦,我大哥现在可好?”

终于把话题绕进正题。12

孙傅清楚,几句吹捧、感恩的话,说得再真挚动听,也只是刹那间的悦耳,赵构都不会放在心里。如果不拿出些实质性的东西让他深信不疑,想要博得赵构青睐,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类聚集的地方,就一定存在一个亘古不变的潜规则,达不到这个规则的要求就不会融入这个团体,就算勉强加入,也会处处受到排挤。

这个潜规则就是:投名状!

这实在是个很复杂的规则。

对于草寇山贼来说,投名状只是杀一个或几个与自己有关或者无关的人而已,下定决心,手起刀落,简单而有效。

对于官场来说,光下定决心,手起刀落还嫌不足,得从心里和行动上都表现出誓死效忠,让上位者感到你是他最忠实的一条狗才可以。

因为在官场上只有敌和友两种人,不誓死效忠就是死敌,永远没有中间状态。而在皇帝眼里,大臣只分为好狗和疯狗,不为皇帝解忧就是疯狗。

帝王跟前的投名状,要狠毒,杀人不见血;要忠贞,献媚不显形。

“陛下情系手足,虽千里之遥难隔骨肉亲情,真乃千古仁君!”

孙傅拍了一句马屁,不紧不慢道:“赵桓现在在自治区过得很好,就像一个闲散的亲王,时常与太上皇及帝姬们谈心,心情还算不错。不过在闲暇时,他眉头紧锁,暗自伤神,似有无尽酸楚。或许靖康之辱给他带来的伤痛太大,一时半会还不能平静下来。老臣一直疏导,希期他振作起来,协助陛下治理大宋,把金寇所给得耻辱加倍奉还。可他自甘消沉,苟安于自治区,连陛下下旨召唤也置之不理,这实在让老臣难以忍受!”

赵构很是受用,直呼赵桓之名,挑明了孙傅的立场,他已经义无反顾站在自己一旁,没有留半条后路。

同时赵构内心的焦虑也淡了一份,赵桓越消沉,越无颜见江南父老他越高兴,只要赵桓没有复辟的雄心壮志,不威胁到他的帝位,他才懒得理睬这个亡国之 君。不过他的父兄毕竟是潜在的危险,只有让他俩呆在自己眼皮底下,在大内侍卫时刻监视之下,他才能睡得安逸。

“大哥受伤很深啊!”

赵构仰天长叹,面上尽是伤感,须臾他又责道:“钦宗陛下是朕亲大哥,也曾是大宋的皇帝,老太师怎能直呼其名?大哥已经够苦的了,这点尊严怎能给他剥夺?若被不知内情的人听到,还道是朕的授意,误解了我们兄弟之情。老太师以后且不可如此鲁莽!”

孙傅忙谢罪,不忘再次捧赵构几句。但他清楚,这几句话分量还是不够,还不能打消赵构心中的疑虑,他必须得交代顺利南归的原因。

孙傅突然喜冲冲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老臣认为,钦宗南归实乃天意!”

“天意!?”

“确实是天意!”

无视赵构带着不解的凝视,他不慌不忙道:“去岁金国大灾,夏粮颗粒无收,灾民遍野。百姓都挖宝般结网张弓往河里山里扑,但杯水车薪,捕鱼狩猎难以维持生计,就如此人群仍络绎不绝,一刹那金国一片纷乱。后来金寇伐宋,国内更乱,五国城的看守松懈,我们便谋划了逃亡计划,一路人引着追兵跑进深山老林,是以钦宗和老臣才以脱离牢笼。本来钦宗拟定要回临安,谁知他却突然改变路线,绕道去了自治区。”

赵构将信将疑,沉思中突然道:“或许大哥是想去看父亲。去了就去了吧,只要他过得舒畅,朕也开心!

孙傅又道:“老臣为何要恭喜陛下?为何说是天意?钦宗去见太上皇,陛下就有机会迎接二圣回京享福。虽现在二圣未归,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有一天陛下的诚心会打动二圣,到时候父兄相见,一家团聚,岂不成为美谈。是以老臣贺喜陛下,是天意让陛下一家欢聚临安!”

赵构做恍然状顿悟,连称天随人意,不断感谢上苍,内心里却鄙视孙傅,倒戈后就出策出卖旧主,这个投名状也太现实了吧!?

不过朕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