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声望系统 > 第七十九章 招人

大唐声望系统 第七十九章 招人

作者:萌新山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3:40:52 来源:小说旗

打坐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白才收功回房,他现在还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会功夫的事情,当然了,就他这三脚猫的功夫也确实不怎么样。

王富贵一大早坐着马车回来了,随行的还有他们王家的管家,后面跟着十名护院,护卫着几辆大马车,看车辙的深浅,苏白就明白,里面应该都是银子了,是王家的投资到了。管家恭敬道:“王大人,老爷说这些只是前期投资,不够的还请吩咐我们一声,银子什么的,不是问题”。

苏白咂舌,你瞧瞧人家这话说的多大气,多敞亮!银子不是问题!听着就提气!苏白客气道:“管家奔波辛苦,不知道管家要来,也没准备什么酒食,见谅,见谅啊”。管家低头道:“王大人客气了,老爷已经吩咐小人在贵县买座宅子,定居在贵县,这样交流起来也能方便不少”,苏白继续咂舌,看看,人家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

苏白笑道:“管家,还请跟王老爷说一声,我翻遍了县志,本县只有这石灰石矿,却没有铁矿,铝矿,就是黏土也不太好找,不知道王老爷子,认不认识这卖黏土铁矿的呢?”,管家鞠躬道:“王大人放心,这种小事交给我就好,不过铁矿一向被朝廷严格把控,不知光有铝矿可行?”,苏白笑道:“无妨,铁矿铝矿有其一就可”。

管家鞠躬道:“还请大人放心,三日内必定办妥”,苏白满意点头,这时候文吏衙役们也全来上班了,苏白叫过来唐雎道:“唐雎,去在写一份告示,现在本县招瓦匠盖窑洞,大工每天百文,小工每天八十文,工资日结,中午管饭!”,“日结?”唐雎有些惊讶道。

“按我说的做,去吧”

“是,大人”

唐雎答应一声,进屋内研墨写了一份告示出来,苏白看了一眼,没有什么问题,点头道:“王朝,跟唐雎一起去贴个告示,好好学着,以后这些事情都交给你来办”,王朝笑道:“放心吧,大人,这些小事交给我就好”,两人刚要往外走,苏白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叫住了唐雎问道:“唐雎,县内没有赌坊吗?”。

唐雎疑惑道:“大人想要玩两把?”苏白摇头道:“不是,只是我有些好奇,怎么在街上一间赌坊也没瞧见呢”。唐雎左右瞧瞧没有人在偷听,小心凑到苏白身边道:“大人,之前鄠县是有赌坊的,不过只有一家赌坊,其余的赌坊全部都被挤黄了”,苏白点头道:“他们后台是谁?”,唐雎摇头道:“小人不知,只知道就连姚县令他们也不放在眼里。咱们县里别人都交平安银子,只有那家赌坊,我们却是连问都不敢去问啊”,苏白点点头,能让姚大年不敢言语的人,长安里多得是,来这种小地方称王称霸的人,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人物。

“大人可还有其他事?”见到苏白发呆,唐雎问道,苏白摇头道:“没有了,行了,你快和王朝去把告示贴上吧”“是,大人”,有赌坊其实是挺正常的一件事,现在的大唐赌坊是合法行为,苏白也不好插手,俗话说民不举官不究,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

“哎,你们看县衙出来贴告示了”

“嗨,无非就是通缉什么江洋大盗之类的吧”

“走,去看看热闹?”

“有什么好看的?在说了你认识字?还是我认识字?”

“这有什么,不就是通缉令吗,不认识字咱还不认识画吗?说不定咱真见过,去县衙还能领赏银呢!”

几个闲汉正捧着个大碗,在墙角吃着饭呢,看见县衙的告示板上贴出告示,都有些好奇,这告示板上可是有一年多没有贴新告示了,上次贴告示还是通知大家现在皇帝已经是李世民的时候。

几位闲汉过去一看,还真不是他们以为的通缉令,上面全是文字,当时有些傻眼,这上面写的是啥啊?一个胆子大一些的闲汉凑近看守的差役问道:“官爷,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差役没好气的道:“招工”,几个闲汉同时一呆,招工?

“官爷,这是服劳役吗?”一个闲汉不确定的问道,差役横了他一眼,却是根本懒得搭理他,让这个闲汉一时间有些下不来台。

光在劳役上一说,李世民可以说是一个好皇帝了,武德二年,啊对,武德就是李渊当皇帝时候的年号,和贞观是一个意思。武德二年的时候,李渊颁布了一个法令,每丁每年交租两石,绢两丈,绵三两。等到武德七年颁布均田制的时候,李渊又详细的制定了规则,就是每丁每年交租粟两石;调则随乡土所产,交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交麻三斤。凡丁,每年服役二十日,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说简单点就是要交税,没钱每布没粮食的就给朝廷白干二十天的活,比如疏通沟渠啊,或者是修桥补路啊等等一类的,可不要以为这轻松,每年因为服劳役死的人都不少。至于均田制,就是把荒地和没人耕种的弃田按照人头分给百姓,百姓在耕种一定年限,比如十年,二十年后,土地就归百姓所有,当然这些年不是白种的,要交粮税!后来渐渐被土地兼并打垮了,在农耕国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

“哎?你们围在这里干什么啊?”几个闲汉正在猜测告示上面写的是什么的时候,一位老者好奇的问道,几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县里的老中医,几人眼睛一亮,老中医可是要给人家开方子的,那他一定认识字啊!

“先生您来的正好,你看看这县衙上面贴的两张告示都是什么意思啊?”刚才问话的闲汉先道、老中医走到告示近前看了两眼道:“县里要招工,找人开采矿石,这个是长期的,只要五十人,每天八十文钱,中午管一顿米饭,顿顿有肉!”。几个闲汉同时吞了一口口水,米饭?还管肉?这,这谁家的工人能有这么好的待遇?怕不是骗人的吧!

老中医继续念第二份告示道:“第二份是找人盖窑洞的,说是要找有经验的大工,每天一百文,小工八十文,也管一顿饭,而且酬劳是日结,当天晚上就给钱,不用害怕拖欠”。

几个闲汉惊讶的都要合不拢嘴了,这,这是什么情况,自己活了这么些年,也没听说过谁家工钱是日结的啊,而且八十文啊!自己房子都会盖,窑洞能难到哪里去?当下就要撕下告示去应聘,让差役眼疾手快的给制止了,没好气的道:“嘛呢?”,闲汉一惊缩了缩脖子道:“小人想要应聘”。

差役眼睛一立道:“你应聘就应聘,你撕我告示干什么?”,闲汉怯怯道:“之前不都是撕告示吗?”,差役没好气道:“之前那是通缉,这次是招人,能一样吗?招五十多人呢,要是来一个就撕一次,我们大人每天得写多少份?报名你就直接进县衙找唐雎,他就是负责招人的,知道嘛?”,“是是是,小人知道了”闲汉点头哈腰道。

其他几位闲汉胆子小一些,想要等等看看他出来以后再说......

闲汉进了县衙还有些紧张,茫然的不知道往哪里走,正巧看见一位差役路过紧忙小跑过去道:“官爷,我是来应聘的,外面的官爷说是让我找唐雎唐大人,劳烦问一下,我应该怎么走啊?”,差役嗤笑一声道:“他算什么大人,你顺着这条路一直往里走,走到尽头就是了”,差役伸手指了指靠近墙壁的路,“多谢官爷!”闲汉给差役鞠了一躬,顺着差役指的方向走了过去。

刚才差役指的方向,就是后三堂的方向,也就是平时县令和文吏工作的地方,类似于现代的办公室一样,苏白正在书房看县志,现在三堂犁只有两个文吏在。

“您好,我是来找唐雎唐大人应聘的”闲汉走进屋内道,唐雎看了他一眼道:“我就是唐雎,可别喊大人,在咱们县衙只有一位大人,就是王丑牛王大人”,闲汉也没太听懂,跟着附和的点点头,他上哪里知道王丑牛是谁啊。

“你叫什么,是来应聘什么职位的?”唐雎问道,闲汉挠挠头道:“俺叫乔大柱,是来应聘瓦匠的”,唐雎点点头,在一张纸上记录写下乔大柱三个字,继续问道:“之前建过窑洞吗?”,乔大柱摇摇头道:“没有,俺之前是盖房子的”,汤唯继续点点头。

“小工,每天八十文,中午管顿饭,工钱日结,留下家庭住址,等人招够了会有人通知你开工时间的”

“哎哎,小人住在炊饼胡同,往里数第三个门洞就是了”,唐雎在纸上写下了乔大柱的住址道:“回家等着吧,这两天别乱跑,到时候会有人通知你的”。

“哎哎,那我回家等着了,您忙,您忙”乔大柱倒退着就出了房门,态度恭敬的一塌糊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