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十二章 海姆立克急救术

武唐第一佞臣 第十二章 海姆立克急救术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9: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腊月初二,巳时二刻。

长安城皇城,长乐门对面,高高坊墙内,有四个办公机构。从东到西,分别是左府,左领左右府,殿中省和门下外省。左领左右府,是武康的办公衙门,以后的左千牛卫。

有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中郎将二人,长史一人,录事参军事一人,兵曹参军事一人,胄曹参军事一人。千牛备身十二人,备身左右十二人,备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

武康是千牛备身,正六品下武官,穿绿色花钿绣服,头戴等腰梯形武弁。左手拄千牛刀,把玩象牙笏板,和同僚愉快聊天。笏板是朝见君王时,用来记录君命和旨意,类似后世记事本。

所谓的千牛刀,是大唐制式仪刀,典故来源庖丁解牛,寓意锐利可斩千牛。长刀柄双手可握,柄端有龙凤环,黄金锻造圆环,上面篆刻凤凰,中间是颗龙头。

刀身非常长,一百七十厘米,刀刃宽两指,刀刃异常锋利。武康一见倾心,瞬间打定主意,让媚娘吹枕边风,求李九额外赏赐。以后征战沙场,用千牛刀砍人,双手握刀柄,一米三刀锋。一刀砍下去,敌兵连同战马,全部劈成两半。

因为实在太长,很难挂腰带上,便双手握刀鞘,竖着杵在地上,就像拄根拐杖。武康琢磨着,让媳妇儿帮忙,刀鞘缝绶带扣。净身高一米八三,穿厚底牛皮靴,能把大刀背起。

同僚围成圈,手拄千牛刀,小声说趣事。都是官家子弟,年纪二十左右,俊俏的小鲜肉。悄悄扫视他们,个个相貌英俊,貌似只有自己,是粗糙的彪形大汉。

杜怀恭幽默诙谐,正讲着荤笑话,众人笑的猥琐。武康不禁莞尔,不因老杜笑话,因李洋和杨再思,那怪异的姿势。他俩身材太矮,和刀相差无几,黄金龙凤环,都杵额头上了。

笑话叭叭讲完,同僚哈哈大笑,武康笑不出来,你们笑点很低啊。杜怀恭见他不笑,感觉受到侮辱,干咳两声继续讲:“并州书生张生,来京城科举明经,投宿东市客栈。由于客人太多,被安排在柴房,便心生不悦。”

杜怀恭瞟武康,煞有介事道:“张生决定报复,见到长毛胡猫,顿时心生规矩。找女掌柜借一头睡,女掌柜不明白,他解释为枕头,是并州的方言。良久再借叉开,解释为剪刀。拿剪刀回房,剪掉胡猫长毛,然后悄悄离去。”

众人凝神倾听,杜怀恭挤眉弄眼:“翌日辰时,胡猫光秃秃,从柴房窜出。女掌柜气急败坏,见张生已离开,便出门骂大街:杀千刀的张生,你要一头睡,我给你一头睡,你要我叉开,我给你叉开。没良心的混蛋,睡完觉偷跑了,还剪光了我的猫。”

几秒中的错愕,爆发哄堂大笑,笑的前仰后合。武康也乐了,这是老司机,车开的很溜。他是李勣的女婿,据说那老狐狸,非常喜欢他,安排在左领左右府,也是千牛备身。

李洋送上马屁:“怀恭能把人逗乐,怪不得英国公,如此疼爱你。听家里大人说,武叔父驰骋沙场,是不苟言笑的铁汉,也被你逗笑了。估计你逗不笑的人,还没出生吧?”

众人表示赞同,杨再思也夸奖,杜怀恭美滋滋的。李洋是李义府的三子,与武康年岁相仿,一口一个叔父的,让他很不习惯。曾提醒他改口,他却诚惶诚恐,大人称您为弟,我必须喊您叔父。

千牛备身杨再思,出身弘农杨氏,是媚娘的舅家人。顶头上司中郎将,好像名叫杨嘉本,也出身弘农杨氏。他老子杨思训,接替苏定方,出任右屯卫将军。

上述这些孙子,都是媚娘安排,代国夫人杨氏,确实老奸巨猾,已经有很多杨家人,被媚娘安排了官职。武康正暗自吐槽,听背后有人干咳,是中郎将杨嘉本。

众人瞬间安静,快速排成横队,千牛刀杵地,昂首挺胸矗立。杨嘉本很满意,三角眼扫视众人,淡淡发号施令:“巳时四刻将近,各自去执勤吧。”

同僚高声应诺,纷纷跑步离开,只剩武康孤零零,刚入职不久,没安排巡逻区。杨嘉本走来,笑容和蔼:“千牛备身循寂,是尉迟公的次孙,正为祖父守灵。变之先接替他,带上备身小队,掖庭宫巡视吧。”

武康应诺点头,单手提刀离开,门外召集小队。共十五名备身,很快准备完毕,列队入承天门。掖庭在太极宫西,是太极宫一部分,分成三个区域。

北部是宫城太仓,南部是内侍省,中部是宫女居住区,犯官家的妇人,也在这里劳动。队伍由北向南,从太仓进入中部,到处是院子和妹子,像进入闹市区,各种噪音交织。

备身队长李山龄,和武康并肩而行,介绍巡视路线。两人相谈甚欢,互相自我介绍,很快熟络起来。出身赵郡李氏,当之无愧的大门阀,位列七姓十家。

他父亲李崇德,就是现任族长,正五品上的给事中。武康觉的耳熟,冥思苦想许久,突然瞪大双眼,小声问李山龄:“之前听皇后说,刚被贬的李义府,自称出身赵郡李氏。李公听说后,将他列入族谱,有没有此事?”

李山龄点头,武康不禁苦笑,李崇德要倒霉了。他见风使舵的,李义府发达时,主动列入族谱。李义府贬官普州,他又过河拆桥,马上把老李除名。

李义府明年回朝,再次成为宰相,自然怀恨在心。命人罗织罪名,将李崇德下狱,连番迫害之下,被迫狱中自杀。武康斟酌许久,决定帮助李崇德,为媚娘争取到,赵郡李氏的支持。

等进入小胡同,武康放低声音,言辞凿凿道:“告诉你家大人,千万不要把李义府,从李氏族谱中除名。媚娘昨天和我说,圣人会在明年,重新召回李义府,兼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山龄如遭雷击,下意识停住脚步,巡逻队伍停滞。不到半分钟,脸色白如纸,斗大汗珠滑落。笑里藏刀李义府,是睚眦必报的小人,京城谁人不知。

节目效果不错,拉他离开几步,武康呵呵笑道:“李义府圣眷正隆,疯狂的报复下,李公有性命之虞。消息透露给你,我的要求不高,请李公在朝堂上,多多帮衬媚娘,武康感激不尽。”

李山龄终于回神,大人昨天午时,已经将他除名。一时冷汗簌簌,立刻重重抱拳:“皇后的大恩,属下没齿难忘,等下衙之后,就禀报大人知晓。”

孺子可教也,武康笑的温和,轻轻的摇头,小声的吩咐:“不要等下衙,事关身家生命,处理越早越好。杨将军那里,我会替你摆平,现在就去吧。”

李山龄感激涕零,抱拳一躬到底,转身匆匆离去。武康呵呵直乐,让张备身引路,队伍继续巡逻。按照既定路线,走入掖庭西南,那是冷宫所在。被囚禁的宫人,包括犯官家属,都集中那里。

路过一处院落,忽听高声呼救,冲出个小宫女,撞张备身怀里。院内呼救更大,宫女手足无措,武康不及多想,拎千牛刀进去。破旧的宅院,荒凉的杂草,北方堂屋门外,宫婢惊慌失措。

现场在堂屋,大步流星进门,下意识蹙眉头。木榻放食盒,两个缺口碗,碗里冒热气。嫔妃打扮的妇人,在三十岁左右,脸色白如纸。两个可爱萝莉,都在十岁左右,穿着破旧衣袍。

一个瘫坐在地,汪汪泪眼,满是无助。一个微微仰头,巴掌小脸和樱唇,呈现青紫色。她双手捂脖子,小嘴张到最大,眼角噙着泪水,看来不能呼吸。

见到桌上碎骨,武康瞬间明悟,被骨头卡喉咙。医学上称之为,海姆立克征像,就是被噎住了。心思电转间,想到海姆立克急救,立刻展开救助。千牛刀丢给张备身,大踏步走过去,闪到萝莉身后。

正在此时,门外急促脚步,有大批人涌入。八个千牛备身,守护李九和媚娘,其余控制现场。武康很纳闷儿,他们怎么来了,这里是冷宫,俩萝莉是谁?

地上萝莉放声哭,武康很快回神,管不了那么多,救人如救火。双脚前后分,掀开女孩衣裙,右脚置她腿间。右臂揽她腹部,右手掐成剑指,凭感觉找到脐,再上方握紧拳头。

左手轻推背部,让她身体前倾,探手到她脸前,确定嘴唇张开。左手附右拳,低头抵她后脑,不让她抬头。双手急速冲击,内上方压迫腹部,使尽全身力气,有节奏冲击腹部。

终于在第九次,女孩突然呕吐,娇躯随之酥软。武康长出口气,不理众人错愕,把她挟在腋下。上前两步蹲下,捡起吐出异物,是条形鸡骨头。

噗嗤笑出声,你都十岁了吧,吃东西还噎着。看向瘫坐萝莉,晃晃手里骨头,咧嘴戏谑道:“我说小娘子,几天没吃饭啦,你俩在抢食吗,能让鸡骨头卡住?”

小娘子早吓傻,没有任何表情,不停的留眼泪。众人瞠目结舌,气氛开始怪异,媚娘最先回神,煞有介事训斥:“康郎赶紧放手,不可对公主无礼。”

武康登时懵逼,很快作出反应,放下怀里萝莉,扶她坐矮凳上。明白了她们的身份,义阳公主李下玉,宣城公主李文玉,李九的两个闺女,萧淑妃所出。萧淑妃宫斗身死,俩公主跟着倒霉,被囚禁掖庭冷宫。

想到这里很尴尬,急救姿势很暧昧,失了君臣之礼。见大佬脸色差,准备上前请罪,却被马蹄打断。院里跑进骏马,两个备身扬手,扶下马背人。四十岁左右,肩挎小药箱,应该是太医。

李九找到出气筒,不等他进门,开启咆哮模式:“为何现在才来,若非武爱卿,大娘子命就没了。如此玩忽职守,我留你何用,马上滚出太医署,永远在我面前消失。”

太医直接瘫倒,被备身侍卫架走,铁饭碗被砸了。龙颜大怒不得了,奴婢全部跪倒,现场鸦雀无声。武康身边美妇,忽然嘤嘤哭泣,跪地上请罪:“鸡汤是妾送的,险些害了公主,求陛下责罚。”

这位是徐婕妤,李九的小老婆,她的亲姐姐徐惠,是李二的嫔妃。李家的禽兽父子,娶人家姐妹俩,相当不要脸啊。见大佬看过来,武康赶紧稽首请罪:“臣对公主无礼,还请陛下责罚。”

李九出了恶气,脸色柔和很多,上前搀扶武康,温言软语说道:“爱卿快快请起,若非及时救助,大娘有性命之虞。爱卿非但无罪,反而立下大功,定会重重有赏。”

还算你丫有良心,武康诚惶诚恐,颤巍巍站起身。李九扶起徐婕妤,和颜悦色安慰:“爱妃送鸡汤,是出于好心,刚才只是意外,和你没关系的。”

根据史书记载,徐氏姐妹善良,两公主囚禁冷宫,估计圣母心发作,熬了鸡汤送过来。可惜发生意外,李下玉吃的急,被鸡骨头卡住,差点断送小命。

同时很庆幸,幸亏懂的“海姆立克急救”,否则不堪设想。上辈子高中时,村里有户人家,五岁大的男孩,吃果冻噎住了。村庄离县城远,也没有电话,村医古大妈外出,没到医院就死了。

古大妈得知后,非常的自责,便找村长主持,召集所有村民,传授海姆立克急救。当时正放暑假,武康学到此术,在今日派上用场,不幸中的万幸。

稚嫩声音,打断回忆,两位公主道谢。李下玉扭捏着,小脸沁出红润,看起来很害羞。武康尬笑连连,刚才确实暧昧,十二岁的妹子,在大唐可以出嫁。您还是别道谢了,我给你道歉吧,诚心祈求原谅。

画面和谐很多,媚娘表情怪异,煞有介事道:“康郎的施救法门,阿姊闻所未闻,从哪里学到的。妾孤陋寡闻,陛下博学多才,还请陛下释疑。”

李九冥思苦想,最终无奈摇头,抬头询问武康:“我也没听说过,古籍中并无记载。因噎而致命,民间时有发生,并无应对之策。爱卿解释下,从何处得知?”

武康很头疼,快速罗织谎言,小心翼翼回话:“西征突厥时,金牙山会战前,我和斥候刺探军情。当时天气很冷,羊肉块硬的很,有斥候被卡住,被袍泽救下。”

考虑片刻,绘声绘色:“他给我们解释,那样冲击腹部,会挤压人的肺,从而形成气流。就像日常打嗝,靠着急速气流,冲出喉中异物。不过很可惜,遭遇了突厥兵,他们都战死了。”

故事声情并茂,李九不禁唏嘘:“都是大唐勇士,传授秘术的卫士,间接救了大娘,我会重重有赏的。爱卿用纸笔记录,交给太医署,让他们全力推广。”

武康点头应诺,媚娘心情不错,看向两个公主说:“康郎是本宫胞弟,也是你们的长辈,失礼是形势所迫,不要心存芥蒂。陛下在百兽园,摆下家族宴,过来接你们,都去收拾吧。”

公主小声应诺,李九哈哈大笑:“是皇后提醒,既然是家宴,自然全部到齐。皇后想起你们,与我过来探望,备了衣服和首饰。大娘和二娘,还不速速谢恩?”

武康有些懵,画风不对啊,史书上记载,媚娘恨她们入骨。李弘有次去掖庭,见到两个姐姐,四十岁还没嫁人。于是心生怜悯,便劝说李九,让姐姐们嫁人。因此惹怒武后,武后便用鸠酒,毒杀亲子李弘。

下意识看媚娘,送衣服和首饰,还接她们赴宴,耍什么阴谋呢。忽然眉头微蹙,貌似想到什么,差点乐出声。李弘死的时候,李九才四十四岁,俩四十岁的公主,从哪里蹦出来的?

难道伟大的李九,三岁就能生女儿?比抗日神剧中,六岁被杀的祖父,还要牛逼几分。越想越可笑,编《新唐书》的宋祁、欧阳修,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媚娘没惹你们,至于这么黑吗,都黑出银河系了。

污蔑人的借口,必须有理有据,漏洞不能太大,否则遭人耻笑。再者说来,两个公主而已,没有多大威胁。媚娘可不傻,故意虐待她们,给自己找不自在。

强忍心中笑意,带领备身卫队,单手提千牛刀,护卫皇帝和嫔妃。现在的身份,御前六品带刀侍卫,比南侠展昭略差。以后再立功勋,升任千牛大将军,做三品带刀侍卫。

正美滋滋意淫,宫女过来传话,赶紧提刀上前。跟在媚娘身边,落后半个身位,聆听大佬吩咐。李九心情不错,和颜悦色道:“爱卿治噎秘术,不仅救下公主,还能活人无数。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吧。”

这是不想给,你丫不厚道,武康赶紧推迟:“那是袍泽的秘术,不敢据为己有,更不敢以此邀功。若陛下非要赏,就许臣用千牛刀,在战场上杀敌。”

小舅子很识相,李九很满意,顺水推舟道:“既是爱卿所请,自然无不应允。此刀赏赐于你,允许带回家里,允许沙场杀敌。你身高六尺,力大无穷,不会堕仪刀威风。”

武康立刻谢恩,终于得偿所愿,终于拥有神刀。原本下衙后,要交给胄曹参军,不许带出皇宫的。不禁再次脑补,手握千牛刀,驰骋沙场的画面。

欣喜若狂的样子,惹媚娘翻白眼,这孩子没救了。眼珠转动,嗲声嗲气道:“康郎冲锋陷阵,妾放心不下,陛下既赐宝刀,还请再赐宝甲,以安妾身之心。”

这是亲姐姐,武康马上点赞,正合我意啊。征战沙场三件套,宝马已经有了,斗骢天下无敌,被薛仁贵称为“神马”。宝刀也有了,霸道的千牛刀,就差一件宝甲。

心思电转间,涌起馊主意,干咳酝酿情绪,煞有介事吟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陛下赏赐黄金甲,臣奋勇杀敌。”

顿时嗤笑一片,徐婕妤捂着嘴,媚娘直翻白眼,索性偏过头去。李九嗤之以鼻,阴阳怪气道:“诗是好诗,可不是你作的,黄金甲是黄沙,不是黄金铠甲。爱卿的水平,只能戳蛤蟆,一戳一蹦跶。”

媚娘再翻白眼,徐婕妤笑出声,武康老脸通红。过去这么久,您老还记着,看来张大帅,确实是泥石流。估计上官庭芝夫妇,就是因为大明湖,死活不肯结亲。

李九呵呵戏谑:“纯金打造的宝甲,我还真的有,存在内库中。不如这样吧,百兽园狮虎战,如果虎头取胜,那套黄金盔甲,就赏赐给爱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