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二章 沦为酒神离家乡

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攻略 第二章 沦为酒神离家乡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9: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巧不成书,皎月女神祖籍就是杭州市淳安县,现在的江南路睦州淳安。这片水土还养育了女神的另一个偶像,女皇帝陈硕真,史学家翦伯赞称她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耳濡目染下,武康也大概了解这位女皇的生平。

她是睦州雉山梓桐人,也是个寡妇。永徽四年十月初,浙江百姓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她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县,覆船山竖起反旗,自称文佳皇帝。

武康不由得暗乐,自己和她还是同县老乡嘞,等等...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刹那间如遭雷击,扯动伤口疼的龇牙咧嘴,一道冷汗滑过后脖颈。现在是永徽三年七月,明年十月陈寡妇就要造反?哎呦我的妈,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但您老也太作了吧!

这可如何是好?一时间纠结无比,现在的淳安就是炸药桶,必须尽快逃离!皱眉冥思苦想许久,开始抽丝剥茧权衡利弊。首先绝不能跟着造反,陈寡妇造反连昙花一现都不是,十月造反十一月就被剿灭,昙花还没开放就凋谢,她也被官军俘虏虐杀。

她靠着宗教妖言惑众,自称九天玄女下凡,把那些老百姓忽悠成忠实信徒,带着他们杀官造反。其实说起来,这些没经过军事训练的寻常百姓,就是攒鸡毛凑掸子的乌合之众。

她的对手不是大明朝那些烂透的卫所兵,而是依旧战斗力强悍的府兵。大唐帝国刚建立不久,土地兼并还不严重,府兵战斗力依旧强悍。乌合之众对抗百战精兵,无非螳臂当车以卵击石,失败是注定的。

如果硬着头皮留在淳安,不是被叛军挟裹,就是被官军杀良冒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必须早日跳出泥潭逃之夭夭,确切的说是带着便宜爹娘一家四口逃命。

逃跑路线必须好好规划!西边的歙州和南边的婺州不能去,那是叛军的主攻方向。西南的衢州也不能去,发达程度还不如睦州,人要往高处走。

就剩下东边的越州和北边的杭州,思来想去决定去杭州。一来这个时代北方是经济中心,北方远远比南方发达。二来作为现代人,肯定对杭州情有独钟。

远虑暂时解决,近忧又来了,该如何说服家人离开。这个家拮据的无米下炊,哪里有钱长途迁徙?就算有钱也不好办,这个年代应该很看重“故土难离”这四个字,还有落叶归根。就算在现代社会,举家搬迁也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行的。

武康估摸着,必须想办法先富起来,有了经济实力才有资格谈其他。想在一年内暴富只有经商,虽然商人被归为下等人,但与小命比起来就无足轻重了。

用什么办法挣第一桶金,成为当下的燃眉之急。穿越者同行们又是造玻璃又是造酒,他前世只是教语文的体育老师,除了身上的二两肉啥都不懂。这一世更是没啥一技之长,也是只有把力气会些三脚猫功夫。越想越头大,失眠到鸡鸣时分依然一筹莫展,最后实在熬不住睡了过去。

接下来就是卧床养伤,武氏待他确实如亲生儿子,几乎衣不解带日夜照顾,还把家里下蛋的老母鸡杀了。武康很感激也很渴望母爱,一声“阿娘”让武氏哭的稀里哗啦,原来之前那混小子从没这样喊过。期间靠着层出不穷的童话故事,和武小妹也建立了良好关系,小孩子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

唯一遗憾就是便宜老爹从没来过,估计还在气头儿上吧。这时武氏就会充当说客,两头儿奔走两头儿说好话。武康也不太担心,毕竟血浓于水,父子的隔夜仇最容易被时间抚平。等养好伤过去磕头道歉,这事儿也就翻过去了。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卧床整整半个月,外伤内伤好了七七八八。期间每时每刻都在想发家致富办法,馊主意一个又一个,都因客观条件不允许而否决。一时间黔驴技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看着屋顶透射进来的几道月光,嘴角不禁勾起苦笑,现在田里还有农活儿,明天去和老武承认错误,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吧。想到这又是满满的无奈,闭上眼进入睡眠模式。

熟睡之际依稀感觉有人晃自己的脑袋,睁开眼发现是继母武氏,刚想打招呼嘴被堵上了。只见她满是惊慌失措,把手里包裹往他怀里一塞,拉着他手腕往下拽,压低声音焦急说:“大郎快跟娘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武康吓的不轻,提线木偶般下床,浑浑噩噩跟着走。老武卧室亮着灯,好像来了客人,依稀能听到交谈声。

一直来到院墙篱笆门旁他才回过神,心说到底怎么回事,陈寡妇提前造反了?不应该啊!他这只蝴蝶一直卧床不起,还没来得及煽动翅膀嘞!

开口刚想问又被堵住嘴,武氏小心翼翼打开柴门,出门往两边不停查看,搞的像地下工作者。确定好路上没人,把他拉出来再次压低声音说:“大郎你赶紧逃命,有人要害你!往南跑去婺州找你大舅,他在衙门南边开了家根宝茶楼,你去投奔他,再也别回来了!赶快走...晚了就来不来啦!”

武氏急的眼泪都流出来了,一个劲儿往外推他。武康见她真情流露不像演戏,心中不禁咯噔一声,难道醉酒打老武被人捅出去了,真是这样可就大祸临头喽!

想到这不敢耽搁,提着包裹转身就走,走几步停住脚步,再次转身双膝跪倒,压低声音说:“娘您照顾好阿耶,康儿在外面赚到钱就回来接您们。还有...如果明年有人造反,告诉阿耶一定不要参与,找个地方躲起来避风头!”

说罢看着武氏的泪如泉涌,无声磕三个头,起身大步流星消失在夜色里。转念仔细想想,离开这个地方也好,树挪死人挪活,在这早就声名狼藉,也不会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找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吧!

按照原主的记忆来到武家村口,迎面是一片小树林,穿过树林就是通往婺州的官道。心下很是无奈,婺州将来也会被叛军攻击,本打算去杭州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微微摇头刚走进小树林,就听铛啷啷一声铜锣响,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呼喊咆哮:休走了武大郎;抓住他别让他跑了;抓住武大郎祭酒神了...

武康登时气的汗毛倒竖,武大郎这个倒霉称呼,眼下还真是赖不掉,这是唐朝的社会风俗。姓武还是家中长子,自然被称呼为武家大郎君,简称武大郎,便宜弟弟就是武二郎,娇娇就是武小娘子。

不过眼前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看着树林里火把通明人头攒动,二话不说撒腿往村里跑。刚跑不到百步,又听对面铛啷啷一声铜锣响,又是嘈杂的呼喊声。

四道绿光闪过,伴随着汪汪犬吠声,两条大狗扑了过来。是李大户家的狗,这个时节人都揭不开锅,能养狗的就是他家。

想到曾经被这俩畜生咬过,一咬牙拉开架势,如猛兽般蓄势待发。眼疾手快正掐住其中一只的脖子,左腿肚被另一只咬住。钻心的疼令他狂性大发,一脚把咬腿那只踹飞,同时使出浑身气力猛掐,很快把手中这条活活掐死,随手丢在地上往旁边野地里跑。

也该着他倒霉,前天刚下的雨,一脚陷入泥潭里。人群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可真是天堂无路地狱无门,被十面埋伏了。这些都是本村村民,依旧大呼小叫着,围住他一阵拳打脚踢,后脑勺不知被什么东西砸了下,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渐渐恢复意识,耳边响起整齐的呼喊,好像是“送酒神”什么的。慢慢睁眼遇上强烈阳光,等到适应光线后,就被眼场景惊呆了。

看着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脸,几乎整个武村人都来了。他们个个苦大仇深的样子,边齐整呼喊着“送酒神”,边有节奏扬起握紧拳头的胳膊,那架势就像示威游行。

武康心中很是纳闷,我这是犯了什么事了,招你们还是惹你们啦,酒神又是什么鬼?疑惑间觉察身体不适,低眉一看登时哭笑不得,又被吊在村头儿老柳树上了,还是同样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不过这次是头朝上吊的,胸口拴着十几道麻绳,双手捆在背后,脖子上还挂着个牌子,上书歪歪扭扭“酒神”两个大字。

这是批斗会吗?正疑惑间就听一声陌生的呵斥,呼喊瞬间停下。武康顺着声音望去,发现个四十岁左右的道士,穿深蓝色道袍,长的贼眉鼠眼,留着及胸山羊胡。左手掐剑指立于胸前,右手舞着桃木剑,剑上扎张黄符纸,扭腰吊屁股跳着尬舞,嘴里还念念有词。

身前是长形供桌,盖着黄色桌布,燃着青香和蜡烛。桌子两旁立着俩道童,约莫七八岁,也穿着道袍。其中一个接到老道的眼神,从旁边木桶里舀碗水,离开桶口一尺多高,又把水倒进去。如此重复五次,把所有人目光吸引过来,再把碗舀满水放在香案上。

老道绕过香案来到对面站定,背对武康面对众村民,又尬舞片刻大喊一声“呔”,宽大的袖子盖住破碗。两分钟后又是大喊一声“呔”,嘟囔了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扬起袖子露出碗口。村民们一阵惊呼,竟然不约而同跪下,双掌合十虔诚祷告着,好像遇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那只碗被老道挡着,武康也看不到状况,正疑惑间老道有了行动,高高举起那口碗。武康这才发现,碗里的水竟然结冰了,变成了寒气深深的冰块儿。现在可是三伏天,确实有些匪夷所思,怪不得村民们顶礼膜拜。

略微思考片刻,也就明白其中套路了,这不是穿越者必备的硝石制冰吗?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钙,它溶解于水时会吸热,温度降低水自然凝结成冰。网上说唐末时候才被发现应用,两宋时期大幅流行,也算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然而现在可是唐初,难道这老家伙也是穿越者?

老道把冰块磕在香案上,咳嗽两声喊道:“贫道乃九华真人三目道长,此次奉九天玄女法令下山,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间。路过武村地界,发现阴阳不调有妖孽作乱,掐指一算竟然是酒神造孽。酒神嗜酒如命,不仅祸害自己家破人亡,还会殃及整个村子。是以贫道果断出,手降妖除魔!”

愚昧的村民闻听此言又炸开锅,有的对武康口诛笔伐,说他偷了家里全部钱去喝酒。有的破口大骂说他就是酒神,有的嚷嚷着他要祸害全村,有的则是直接嚷嚷打死武康...

人声鼎沸犹如雨后蛤蟆坑,真的是开批斗大会啊!武康成了十恶不赦之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那种!村民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

到了这个地步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武氏让他半夜逃命,为什么会被村民围追堵截,合着都是眼前的老杂毛妖言惑众。

如果所料不差,老杂毛儿的主子、他口中说的九天玄女,就是来年造反的陈硕真阵寡妇。历史上记载,这缺德娘们儿就是用这种把戏,忽悠寻常老百姓成为信徒,跟着她杀官造反,走上不了归路。

本来对她有同情心,毕竟这场叛乱的根本,是官府横征暴敛,闹的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举反旗也正常。可现在要拿自己祭旗,必须另当别论!往人群中扫几眼,并没发现老武一家子,想必被村民控制在家里了。

老道双臂一举村民安静下来,人群中走出两个壮汉,是武家村屠夫武明理父子。两人一个拿杀猪刀一个抱磨刀石,放在香案上恭敬站在一旁。老道煞有介事舞动桃木剑,然后一口酒喷在刀和石上。

武明理往手心吐口唾沫,拉下衣领光着膀子,把磨刀石抱在地上开始磨刀,片刻后用手指头试刀锋快不快。再磨盏茶时间,揪掉一撮头发放在刀刃上,对着头发吹口气,头发齐整整断为两截,满意的点点头继续磨。

滋滋的噪音瘆的武康头皮发麻,这是来真的?我的妈呀!穿越过来就沦落为政治牺牲品,倒了八辈子霉有木有?

远处突然传来哭泣声,听声音非常熟悉。武康瞳孔紧缩抬起头,在村口看到武家四口。老爹被俩叔伯搀着,咬着嘴唇直掉眼泪,手里还抱着武二郎狗剩。武氏也被几个健妇围着,一手拉着娇娇,一手掩面哭泣。

人群左右分出一条路,武氏来到前面,跪在老族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哀求。武老爹也跪下苦苦哀求,求老族长网开一面,放武康一条生路。老族长纠结许久,也许良心发现,也许良心不安,竟然向老道求了情。

老道扶起老族长,哈哈笑道:“老丈折煞贫道了,贫道从始至终,并没说要取酒神性命,只需要做场法师把他送走,以后不许再踏足咱们村就行!”

武族长连连点头应是,武氏夫妇也赶紧过来道谢。老道又开始跳起尬舞,鸭子走路般摇头晃脑,画面很是辣眼睛。

武康看着泪眼汪汪的的武氏,露出微笑并坚定摇头,示意她不要哭。扭头看向老爹,投以歉意微笑。两人四目相对,武老爹竟然从儿子眼神里感到了稳重,一时间也忘了掉眼泪。

老道做完法事一声令下,村民们一拥而上来到柳树下,武屠夫儿子爬上树,挥刀砍断绳子。武康坠落被村民接住,又被无数手托起来。

两个道童吆喝着头前开路,众村民也跟着吆喝,像唱歌似的很有意思:酒神啊你这酒神鬼,我武村与你结了什么亲,兴腾腾的人家你何不去,怎么偏把我的门儿进,你就是世袭在我武村住,也该去大户家访访亲,你叫我客来难留饭,你让我囊中无分文...

还别说挺押韵,老道士挺有才,忽悠人一套一套的!不过你彻底得罪我了,小太爷可是出了名的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你们不是明年造反吗?等小太爷到了婺州,找到大舅安顿下来,把你们的密谋记在小本本上,匿名举报给婺州刺史,把你们的黄粱美梦掐死在摇篮里。

想扭头寻找父母,发现头发被扯着无法动弹,无奈只得眯眼看天。其实心中并没离别伤感,反而有丝丝庆幸欣慰。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家里本就穷困潦倒,少了自己这份儿口粮,一家子也能多吃口。

经过此事,想必陈寡妇造反那天,老爹也不会和他们同流合污。很有可能听自己的吩咐,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事后不会被受牵连,更不会被清算。

看着天空飞过的乌鸦立下宏愿,等我出人头地,定衣锦还乡,接您们去享清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