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武唐第一佞臣 > 婺州攻略 第八章 向丁力同志学习

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攻略 第八章 向丁力同志学习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7:49: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康剖析完假马脱玉,丢桌子上四文铜钱,潇洒离开茶棚,不带走一片云彩。

姜氏兄弟让卖马人牵着马,玉器店老板拿着玉钗,随便挑几个围观者,押着骗子前往州衙。吃瓜群众见没了热闹,也各回各家了,最后只留下两个白衣少年。

看起来是主仆,二八年华面目清秀,其中一个小声说道:“小娘子,这武大郎不像个好人,他早就洞悉一切,在根宝茶楼门口,就该把骗子抓住!还是个阿谀奉承的小人,拍阿郎的马屁,说阿郎是婺州青天,居心不良!”

“难道不对吗?耶耶就是婺州青天,他说的没错”,崔小娘子狠狠白她一眼,看着远去的背影陷入沉思:《三十六计》是什么书,好像是兵书,某从来没听过!还是回府问耶耶吧,想必他应该读过。

想到这,崔小娘子带着婢女离开。她是崔义玄最小、最宠爱嫡女,崔五郎的亲妹子。听崔五讲蛇口脱险,又看了白蛇传,对武康产生了兴趣。今天带着小婢买胭脂水粉,无意间遇到了武康,刚才躲在人群里,目睹他处理骗子的经过...

武康漫无目的走在大街上,思考如何改变不良人名声。其实说起来,不良人名声败坏的根本,是雇佣他们的官府,没给够生活费。薪水吃不饱肚子,只能鱼肉乡里捞偏门儿。想要马儿跑,还不把马喂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要从根本上杜绝吃拿卡要,必须让不良人有足够的收入,最起码能养家糊口。雇主加薪是无稽之谈,只能从商业上着手。武康寻思着,要不把制冰利益分些给他们?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救急不救穷,不能让他们不劳而获。

正神游天外,刺鼻的恶臭传来,马上捏住鼻子。一个仆人打扮的汉子,提着粪桶从他身边走过,走到墙边垃圾堆旁,把黄白之物倒在上面,激起无数绿头苍蝇。

武康腹中阵阵干呕,加快脚步离开。也该着倒霉,左脚踩在一堆驴粪上。看着脏兮兮的靴子,整个欲哭无泪。无奈来到旁边院墙旁,用墙角清理靴底。

眼角余光不经意间,发现两人形迹可疑。拧眉沉思片刻,好像从自己离开茶棚,这俩小子一直跟踪。难道是骗子的同伙,想伺机报复吗?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呀!

想到这武康直起身,若无其事继续往前走,片刻后躲进巷子里。五分钟不到,俩尾巴果然出现在巷口,看打扮像是大户人家的佣人。双方目光交叠,两人快步走过来。

即使他们身上没武器,武康也不敢掉以轻心。左腿迈出小半步,左手按住腰刀绷簧,右手握刀柄,亮出架势蓄势待发。原主留下的唯一财富,就是一身横练的筋骨,几招三脚猫功夫,对付眼前人绰绰有余。

仆人被骇然气势吓住,一丈外停下脚步,满脸赔笑躬身行礼。一个慌忙取腰上牌子,哆里哆嗦伸出胳膊说:“武帅恕罪,贱奴是崔府家的,是五郎的车把式。”

另一个赶紧接话:“奴也是五郎的车把式!五郎在花满楼和卢三郎吃酒,恰巧见武帅处理公事。待武帅离开,让奴来邀请。刚才见武帅若有所思,奴不敢打扰,所以跟在后面,倒是让武帅误会了!”

这俩是崔五的人?玉器铺旁边确实有座酒楼,倒没注意叫什么名字。武康不敢掉以轻心,迟疑片刻冲他们喊道:“双手抱头蹲在地上,把腰牌丢过来。没有某的许可,不许轻举妄动,如果某认为你们有危险,马上长刀出鞘!”

仆人依言照做,抱着头慢慢蹲下,小心翼翼扔来腰牌。武康左手接住,依旧没放松警惕,用眼角余光扫腰牌。确实是崔府的,暗自长舒口气,挺直腰板说道:“起来吧,既然是友军,不要鬼鬼祟祟,容易被误伤。头前带路,某去找崔五!”

跟在两人身后走向花满楼,武康再次陷入沉思。花满楼这个名字,后世家喻户晓,婺州也是妇孺皆知。婺州城最大的酒楼,幕后老板名叫卢周,字牧山,出身于五姓七望的范阳卢氏。

他老爹名叫卢甫,字怀远,是婺州的录事参军,刺史崔义玄的左膀右臂,婺州官场二把手,据说还是老崔的姻亲。这也不奇怪,五姓七望同气连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族联姻再寻常不过。

一路无话来到花满楼,刚进包间就愣住了,婺州城官二代齐聚一堂,有头有脸的都来了!左右两边共八张榻,所谓的榻,就是四条矮木桩、撑起一张木板。

这是武康最头痛的东西,吃饭的时候盘膝而坐,像庙里佛陀那样的坐姿。家里现代化家具还没做好,他一直蹲在地上吃饭,没少被如烟主仆笑话。

左边第一张榻,坐着请他过来的崔五郎,旁边有两个小娘子伺候着;第二张正是卢周卢牧山,也有俩小娘子伺候;第三张空着,旁边一个小娘子,估摸是自己的座位;第四张是孙三郎,司仓参军孙应元三子。司仓是管仓库、市场的,类似于工商局加粮管局。

右边第一位郑宏郑大郎,司法参军的长子,他爹是武康的顶头上司;第二位孙明基孙二郎,司户参军次子。司户是户籍科、税务局、财政局的集合;第三位王放王大郎,司功参军长子。司功是文化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集合;第四位秦玉秦五郎,司兵参军五子,司兵是部队后勤部门。

众人见到武康纷纷起身,崔五快步走过来,拉着他走到第三个位置上,冲众人哈哈笑道:“诸位贤弟,这就是武康武二郎,婺州城新任不良帅。当初要不是二郎,某也没命在这里,与诸位贤弟开怀畅饮!二郎,愚兄给你一一介绍”

崔五拉着他逐个介绍,武康也是心思通透之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边寒暄边拍马屁,众二代也都笑脸相迎。入席的时候,看了眼榻上酒杯,以及半斤装酒碗,略一迟疑拿起酒坛,碗满满一碗满。

小心翼翼捧起碗,转身面向众人:“诸位兄长,某的家乡有个规矩,入席三碗酒。参加宴会迟到了,无论什么原因,自罚三碗才能入席。诸位皆是兄长,某更是罪加一等,自罚六碗。”

说罢仰头就喝,顷刻间一碗下肚,再倒上第二碗。喝酒人才培训基地高材生,这种度数的酒,喝凉水似的。一口气六碗下肚,气不长出面不改色,那叫一个酣畅淋漓。除了胃有点儿撑,膀胱有些压力,没其他不适。

二代们瞠目结舌,这小子还是人吗?整个一酒缸呀!卢怀远一拍大腿,扯着嗓门大声叫好:“二郎果然海量,愚兄拍马不及。贤弟快快入席,难得齐聚一堂,今天定不醉无归!”

其他人随声附和,纷纷夸赞武康海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畅所欲言,无话不谈相谈甚欢。武康见他们有意无意,把话题往制冰上扯,当下心知肚明。果然宴无好宴,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性子最急的郑宏郑大郎,仗着自己老子是武康顶头上司,直接开门见山:“二郎咱都是痛快人,打开天窗说亮话。某听贤弟有制冰秘法,崔五兄已经找好店铺。愚兄也想分一杯羹,一成分子就行,贤弟开个价吧!”

此言一出,欺负瞬间安静下来。卢牧山瞪了郑大郎一眼,干咳一声拍拍手,小娘子们鱼贯而出。包厢门关闭,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武康身上,肉戏开始了。

武康放下酒杯,不急不躁道:“某的人生信条,有钱大家赚!雨露均沾阳关道,独吃自屙独木桥!诸位兄长有兴趣,某自然不会泼冷水。某愿意让出...”

后院突然传来女人哀嚎,撕心裂肺悲恸不已,打断了武康的话。众二代正迈向**,突如其来的扫兴,气的他们都黑了脸。身为老板卢牧山,认为自己被打脸,砰的一拍了桌子,冲房门咆哮:“门外的博士,给某滚进来!”

包厢门刹那打开,就听扑通一声,一伙计被门槛绊倒,来个标准的狗啃屎。他顾不上磕破的嘴皮,来到卢牧山跟前,弯着腰瑟瑟发抖。

卢牧山又一拍桌子,等着牛眼质问:“博士,何人哭泣,因何哭泣?”

伙计两腿一软瘫倒在地,脸色煞白汗如雨下,哆哆嗦嗦就是说不出话。

卢牧山暴跳如雷,抓起酒碗就要砸,崔五赶紧劝阻:“三郎稍安勿躁,他一直在外面伺候,想来不知情。这样吧,让他下去问问。”

卢三郎胸脯剧烈起伏,片刻后放下酒碗,冲着伙计喝骂:“还愣着做啥,赶紧滚下去打听呀!要是问不出个所以然,也别做博士了,卷铺盖滚蛋,不要让某在婺州见到尔。”

伙计如获大赦,跌跌撞撞跑出门,包间气氛异常沉重。

武康不明所以,为什么称小二为博士?思考片刻想了起来,称呼酒楼伙计“小二”,是宋元以后才有的,唐朝就是称他们“博士”。不禁暗自可乐,博士在后世满地走,现在却是贱如狗。

约莫五分钟,走廊传来急促脚步,酒博士气喘吁吁禀告:“郎君容禀,是庖厨丁力...丁力家女人在哭!他家一岁多的小郎...在茅房,被茅...茅坑淹死了!”

气氛更是雪上加霜,所有人都皱起眉头。武康因为怜悯,其他则因为恶心。正大鱼大肉呢,又是茅房又是茅坑,不恶心才怪。

卢三倒是平静下来,轻叹口气吩咐:“人死不能复生,你去帮忙处理。多给她一贯钱,代某安抚一番!”

酒博士点头应诺,一溜烟跑了出去,不大会儿哭声停止。

武康不由得另眼相看,卢三郎刀子嘴豆腐心,对手下还是很照顾的。那一贯铜钱,抵得上丁力一年薪水。想必在唐朝,丁力除了自认倒霉,也不能状告卢三郎,以茅坑太深为借口,索赔八十一贯吧?

丁力,丁力...怎么如此熟悉?脑中歌曲旋律响起,武康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么熟悉,上海滩嘛!记得是华仔饰演丁力,和国荣饰演的强哥,在电影里抢冯程程。

两位丁力挺有缘分,现在这位,孩子淹死在茅房;电影里的那位,也是靠茅房起家,给市民倒马桶,最终成为上海滩一代枭雄。

丁力倒马桶?大有可为呀!不禁想起来酒楼前,胡同里看到的粪堆,以及往粪堆倒粪桶的仆人。思维开始发散,模糊的想法萦绕心头,且越来越清晰。这个时代没有化肥,种地用的肥料,貌似只能是有机肥,也就是家禽家畜和人的粪便。

后世造粪大哥牛和猪,在唐朝就是个弟弟。牛大哥极其稀缺金贵,就拿武家村来说,几十户人家公用三头牛。每到农忙时,还得租官府的牛;猪二哥因为没阉割技术,长的非常慢,肉也不好吃,被贵族们视为贱肉,农夫也很少养。

武康也曾想阉猪,无奈只是体育老师,不像穿越家前辈那样万能!别说阉猪了,在哪下刀都不知道。这个时代最普遍的,是养羊、鸡鸭等,这些弟弟们造粪量太小。

制造有机肥的重担,自然落在人身上。人粪对于城外农夫来说,是肥沃土地的营养品;对于婺州城市民来说,则是令人作呕的排泄物。

如果向丁力同志学习,雇佣一批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倒马桶、清茅厕。把肥料堆在城外发酵,农耕时低价卖给农夫,应该可以吧?

这样做好处多多!首先净化婺州城环境,给自己添一笔政绩;其次发笔小财,就算不挣钱,也得赔本经营。只求给手下不良人,找个合法收入来源。

最后为农业做贡献!作为农村人自然知道,庄稼施不施肥,施多施少,对产量影响颇大。如果农夫多收粮食,就能少挨些饿。这样说来,一举三得有没有?俺也太聪明了吧!

武康心里美滋滋,正做着白日梦,大腿被人捅了下。瞬间反应过来,发现捅他的是崔五。酒席上静悄悄,所以目光聚焦,目光中都带着不解。

这就尴尬了,武康干笑两声,讪讪道歉:“那个...不好意思,某走神了!刚刚说了什么?”

崔五满脸猥琐,怪笑两声调侃:“二郎啊,即便如烟有些姿色,即便你气血方刚,即便你们**,但年轻人要懂得节制。以后日子长着呢,那种事过犹不及呀!”

王放王大郎也是满脸猥琐,咯咯笑道:“五郎此言差矣,恐怕不止如烟一个,不是还有个小婢女嘛?二郎刚才笑的那么猥琐,肯定是想起昨晚快乐的事了!”

武康有些懵,这些货都是老流氓啊,脑洞比他的还大嘞!为化解尴尬,马上开口解释:“诸位兄长误会了,某刚才不是想那些,而是想人粪...”

“哎呦呦,二郎厉害呀”,一直沉默的秦五郎接话,猪腰子脸除了猥琐,还有深深的敬佩,淫笑连连道:“人粪呀...二郎难道不喜欢水路,喜欢走旱路?还是说水、旱两路轮着走?”

就连道貌岸然的孙三郎,也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二郎不走寻常路,实为吾辈楷模,愚兄心服口服,五体投地的佩服!”

哎呦我的妈,这是一群老司机呀,唐朝有驾照吗?武康哭笑不得,马上进行下一话题:“诸位兄长,咱们还是言归正传,说说制冰的问题吧!”

说到这众人兴致更浓,毕竟这才是根本目的。卢三郎兴奋的一拍大腿,眉开眼笑嚷道:“某早就说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二郎与崔五交好,那就不是吝啬人!你们还都不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乎?”

“那哪能不信呢?二郎都说了,有钱大家赚”,孙三郎笑逐颜开,马屁拍的很溜。

“二郎你开个价,一层份子多少钱,某要两成”,司法参军家郑大郎,开口就是两成。

其他二代争先恐后,这个两成那个一成的,加起来二十多成了,利益还不够他们分的。武康很想问一句,你们分成的分母是多少,一十还是一百?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疯狂在情理之中,唐朝没有空调,降暑有效的只有冰,那是相当的金贵!就是长安城李九,有时也把冰块当俸禄,发给手下小弟,小弟还感恩戴德。

如烟也说过,大户人家会在冬天采冰,藏在背阴的冰窖里。熬到来年暑期,冰块能剩三成,就烧高香了。

豪华包厢变成菜市场,众二代喋喋不休,有的捋胳膊挽袖子,利益面前朋友算什么?

场面越来越混乱,气的卢三直拍桌子,最后崔五也拍了桌子,场面才算安静下来。

武康稳坐钓鱼台,心中渐渐有了想法。瞄了眼众人殷切目光,左手握拳放在胸前,伸出小拇指道:“某让出第一成,换城外十亩田地。不要水田要旱田,不要肥沃要贫瘠,还必须临路。砌一丈高院墙,留一丈宽大门,建一间容五人居住的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