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妻为大都督 > 第301章 来到杨家

妻为大都督 第301章 来到杨家

作者:蜀中布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3:03:09 来源:小说旗

一席话听得小荷叶叹为观止,愣怔半响满怀憧憬的问道:“哪官家呢?官家住在洛阳城什么地方?”

崔文卿笑道:“官家啊,乃是住在洛阳西北角的洛阳宫内,顺着这条大街一直向北走,行过天津桥,便可以抵达皇宫正门。”

荷叶听得心旷神怡,半响才喃喃言道:“姑爷,你说我如果能够有一天去皇宫看看,那该有多好啊!”

面对小丫鬟的惊天理想,崔文卿却是忍不住哑然失笑,重重颔首道:“放心吧,会有机会的,等到我崔文卿名显洛阳的时候,便一定带你去皇宫见识一番。”

说着说着,车马已是走过了朱雀大道,来到了天津桥头。

崔文卿与荷叶站在车辕上望去,可见不远处的洛水浩荡东流,一道白色石桥披着金红色的霞光横亘水面,恰似长虹卧波。

而在石桥那边,便是巍峨高耸的红色城墙,可见城墙内的宫殿层层叠叠望不到尽头,恰如建在九天之上的宫阙一般。

主仆两就这么站定欣赏良久,这才催促车夫继续起行,走入了天津桥东面的积善坊之内。

积善坊离皇城之后一桥之隔,里面多住朝廷重臣,世家大族,贵胄宗亲,而闻名遐迩的杨家也住在此坊之内。

说起杨家,整个天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杨家出身于北地麟州城,与出身于府州的折家相隔不远,同为大唐戎边的将门家族。

而两家更是世代通婚,恍如一族,时至今日,折杨二家也在政事上,军事上遥相呼应,犹如大齐双壁般支撑起了军事。

杨守折功这个成语,说的便是杨家善于防守,而折家擅长进攻。

不过就实而论,杨家在政治地位上,却是明显高过折家一筹。

盖因当初齐太祖在洛阳起兵,杨家家主杨延昭便是齐太祖手下大将,双方更是结成刎颈之交。

杨延昭更是在大齐吞平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数不清的汗马功劳,就连当初镇守北疆的折家,也是他单人匹马前去劝降,才使得折家归顺了大齐。

待到大齐平定天下论功行赏,杨延昭被列为了十八名臣之列,封爵英国公,世袭罔替。

如今杨家家主名为杨文广,乃是杨延昭之子,职司枢密使,相当于掌管着大齐整个将门军界。

而其三个儿子杨怀仁、杨怀英、杨怀玉个个都是英雄了得。

其中长子杨怀仁职司洛阳府少尹,乃洛阳府副职,也为那位深得百姓们爱戴的包青天之副手。

次子杨怀英则为官在外,为江南路杭州司马。

三子杨怀玉乃是杨家所出的罕见文臣,完全是靠着科举入仕,目前职司吏部考功郎中,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

用现代的官职来解释,那就是中组部干部一局局长,自是非常了得。

此处之外,杨怀玉更是折昭姐姐折秀的公公,杨怀玉的长子杨士奎,正是折秀的夫君。

除此之外,杨文广还有一子一女。

一子为四子杨怀瑾,崔文卿听折昭说过此人昔日曾为大齐最是年轻的将军,可惜在对战辽国的战事中阵亡了。

至于杨文广唯一的女儿,便是折昭的母亲,亦是随着折昭之夫的阵亡而亡故了。

车夫闻清了杨家所在的大概方向,便赶着马车寻路而去。

行得积善坊中街之地,便看见一片雄阔的大宅豁然入眼。

府宅宽门高墙,庄严古朴,乌头门上大书“杨家”二字,门外立着两只石狮,四位带甲武士威风凛凛的把持左右,看上去说不出的威风。

眼见到得杨府,车夫长吁一声停下了马车,对着车厢内轻声言道:“姑爷,杨府已到。”

崔文卿掀开车帘走出,瞄得一眼不禁暗暗赞叹。

人说杨家乃是大齐第一将门,今日一见果然排场非凡。

不过这种排场,乃是无数杨家儿郎浴血征战所得而来,用之得当,也心安理得。

不容多想,崔文卿跳下马车,示意荷叶在原地稍等,自己则缓步悠悠的走了过去,对着把守府门的卫士拱手言道:“这位军爷,在下崔文卿,特地前来求见杨府主人,还请你代为通传一声。”

把守卫士上下打量了崔文卿一眼,眼中有着高门大户豪奴的倨傲之感:“杨枢密使岂是你说见就能见的?有拜帖没有?”

“拜帖?”崔文卿着实一愣,解释道:“在下乃是杨家的亲戚,何须拜帖。”

闻言,把守卫士环顾左右军卒,揶揄大笑道:“看,又是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穷亲戚,这个月已是第七回了。”

话音刚落,军卒们全都哄然大笑,望着崔文卿的目光说不出的鄙夷。

崔文卿好气又是笑,正欲开口,那把守卫士已是脸膛一沉笑容尽敛,冷冷言道:“此乃公卿之家,朝廷高门,哪能容你恣意认亲!劝你快快滚去,不要在这里捣乱。”

“军爷,我真的是杨家的亲戚!”崔文卿颇为无奈的笑了。

把守卫士猛然一拍腰间佩刀,厉声道:“小子,若是在不离开,休怪我们不客气了!”

“好吧,这是你们逼我的!”崔文卿在心内暗道一句,忽地字正腔圆的开口道:“我乃振武军大都督折昭的夫婿崔文卿,也为杨枢密使外孙女婿,你们难道还敢阻拦我不成!”

此话落点,把守卫士顿时一怔,紧接着面露惊讶之色:“什么,你是折大都督的夫君?”

崔文卿点点头,不假辞色的开口道:“所以我劝你速速禀告,若到时候杨枢密使怪罪下来,只怕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把守卫士恰如被踩了尾巴的小猫一般,惊得差点跳了起来,堆起笑脸忙不迭的致歉道:“没想到阁下就是崔公子,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多多恕罪,我这就入内禀告。”言罢连忙转身一溜烟的去了。

见状,崔文卿哭笑不得。

看来还是自家娘子的名号好用啊,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光折昭两个字,就已经吓得这些小军腿脚发软,屁滚尿流了。

至于他崔文卿之名,实在是不提也罢。

但他相信总有一天,崔文卿这三个字一定还会比折昭更为响亮。

而考取科举,便是他所走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