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妻为大都督 > 第464章 解疑答惑

妻为大都督 第464章 解疑答惑

作者:蜀中布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3:03:09 来源:小说旗

秋风萧瑟,带动池塘内残荷败叶摇曳不息,点点游鱼穿梭其中,生动而又美丽。

就这么沉吟半响,崔文卿茶盏过半,口齿留香,他微笑开口道:“安石相公今日所煮之茶,醇厚而又不失清香,手艺真乃十分高超,且茶具准备如此充分,可见相公今日约见子,一定是颇费一番准备功夫,实在抬爱了。”

王安石哈哈一笑,捋须言道:“老夫约见崔郎,自然非是为了喝茶这么简单,只是因觉得崔郎行径有趣,故而与崔郎一谈。”

崔文卿明白能够让当朝宰相如此重视的谈话,铁定不会那么简单,故此微笑询问道:“不知安石相公觉得在下行径有趣何也?”

王安石笑容一收,白皙的脸膛上露出了一丝严肃之色:“崔郎,老朽听过你在河东路的行径,其中对你发行国债军债一事颇感好奇,在这里想问你一问,此法究竟利弊如何?”

在这位千古名相面前,崔文卿不敢有丝毫隐瞒,轻笑道:“安石丞相,在我讲述国债军债之前,在下先给你讲个故事如何?”

闻言,王安石露出了饶有兴趣之色,笑道:“既是故事,崔郎但无妨,老朽必定洗耳恭听。”

崔文卿点点头,言道:“在下家乡,曾有一个姓庞的商人,他头脑聪明,思绪灵活,通晓经营之道,为短期内筹集大量银两,他策划了一个阴谋,让城中百姓将钱财投资给他的店铺,并许诺投资百姓将在三个月内得到所投金额四成的利润回报,然后当第一批三个月承诺时间抵达之时,狡猾的庞姓商人把新投资百姓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氏商人成功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而他所拥有的钱也越来越多,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富可敌国,及至到得后面被人发觉蹊跷,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百姓清醒过来,其后百姓们将他这种方法称之为‘庞氏骗局’。”

王安石仔细想了想,顿时倏然动容,言道:“好一招空手套白狼,自己一文钱也不出,就骗得了百姓们如此多的金钱,实乃惊人!”

崔文卿轻笑道:“是啊,其实在下发行国债军债之手法,与庞氏骗局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我也是受到了庞氏骗局的启发,但唯有一点不同,庞氏商人换来钱财,多用于自己挥霍,而我崔文卿,却将这笔钱交给河东银行来运营,河东银行再将百姓们所投的钱借给另外有需要的人,并要求以高额利息,达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此一来,我们河东银行便可从中获得巨大利润。”

听到这里,苏轼忍不住插言道:“文卿兄曾过,银两只有流通起来才具有银两的价值,莫非就是这个道理?”

崔文卿颔首笑道:“是啊,一部分老百姓购买国债军债获得利息,一部分老百姓借来河东银行的钱财进行合理投资获得利润,振武军以及河东路经略府依靠河东银行赚来巨额银两,便是三方共嬴之道,原本存在百姓们家中犹如死物的钱财,经国债军债一途,便真正流通,使得三方尽皆获利。”

王安石昔日本听过富弼讲述崔文卿的国债军债之理,只可惜当时却听得懵懵懂懂,不太得要领。

此刻听到崔文卿亲自讲解,许多昔日想不通的环节顿时霍然开朗,也明白了国债军债真正的用意:那就是以银两流通之方式,繁荣经济,达到合作共赢。

这真是才之构思,伟人之妙想。

崔文卿家乡那位庞姓商人利用淬,为的是谋取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私欲,实乃落为了下乘。

而崔文卿却将这份才思用在了正道之上,而非去贪图富贵,实乃立足长远,有功于朝廷以及百姓了。

心念及此,王安石大感满意,笑道:“崔郎此举,实乃社稷之福,于国于民都具有大功也!”

面对王安石的褒奖,崔文卿却是摇手笑道:“安石相公此话言重了,来惭愧,其实当时发行国债,在下并非是抱着为国为民的心思去,而是为了我家娘子。”

“哦?此话何意?”王安石皱眉询问。

崔文卿轻笑道:“不瞒安石相公,去岁年尾我随娘子前去太原府购买振武军军粮,因粮商跋扈,坐地起价,致使我家娘子不得不忍气吞声,耐下性子与粮商们谈判,而那领头粮商梁青川,却依仗着折惟本之势,根本不把我家娘子放在眼中,使娘子受尽委屈。”

“安石相公想想看,我家娘子谁也?那可是堂堂的振武军大都督,我崔文卿岂能容她被这些粮商欺负?故而国债军债之法便因此而生,助振武军借来了千万两白银。”

“安石相公,我们家乡有句话的是:有钱的就是大爷。的确,待我振武军有钱之后,就是我们选择粮商而非粮商选择我们,现如今那些粮商个个围着我家娘子,希望能够将粮食售卖给振武军,如此境遇实乃霄壤之别,原因就是刚才那一个:有钱便是大爷!”

听到这里,王安石不由笑了起来,手指关节轻轻的敲击着白玉茶盖,言道:“崔郎话粗理不粗,实乃非常贴近实际,在此老朽也有一问,如果以朝廷之名义来发行军债国债,崔郎觉得成效如何?”

崔文卿沉吟一阵笑道:“其实百姓们投资闲钱,最关心的唯有两点,第一便是高额回报,第二点便是是否稳妥,朝廷在稳妥方面理应无忧,必定能够得到百姓信任,至于高额回报,只要朝廷借来钱财之后善加管理,必定是一本万利之事,想要亏本都不容易。”

的确,如今大齐经济体系与后世比较起来如同蛮荒时代,朝廷乃政策律法的制定者,执行者,且缺乏监督,在这个环境之下只怕是头猪,也会赚钱,更何况是人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