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 第1008章 科学家都是怪胎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第1008章 科学家都是怪胎

作者:百里砂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7 17:27:20 来源:小说旗

然后吴不争随手递了一块糖给梵清宁:“清宁吃块糖。”

梵清宁在门中最小,自小被投喂习惯了的,下意识的就张开了嘴,完全没想过能不能吃、是不是糖的问题。

吴不争都乐了,就真给他放进了嘴里,一边道:“你们四个,这四个受伤的人,一人照顾一个人,知道不?”

几人都默默的应了。

这么一来,估计这些人也不敢跑了。

当然了,不跑也有不跑的办法,也不用非得逼他们犯罪,不用搞事情他们也省心了,赶路的速度也可以快起来了。

所以戚曜灵写了信给唐时锦,第二天仍旧赶路。

他们出京这会儿,唐时锦也忙的不可开交。

早在两个多月前,穆永福就把水力的织机改造好了,把图纸交了上来,然后一理通,百理融,又很快造出来了水力的缫丝机等。

九月又收了棉花,这已经是新棉种推广的第二年,产量已经很大了。

而蚕茧经过几年的推广,产量也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会儿,人口普查好几个地方已经完成了,唐时锦把这块的数据也拿了过来,把财政阁的预算师都组织起来,对丝麻棉这几样“织造业”的东西,进行了统一核算。

一台织机/某某机产量能达到多少、能取代多少旧机器和人工、随之而来的对其它步骤的影响、要增加、改造多少设备,新设备成本,旧设备损耗……

同时,按目前推算,各产地的棉花种植面积,产量、生产周期、各地的人口、人力、对当地财政的影响……等等。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核算过程。

唐时锦一边在纸上乱划,一边跟王慎行道:“所以,这些大行当掌握在国家手里确实很方便。咱们事先进行精确的核算,确实会少走很多弯路,也确保带来的影响全是正面良好的,不会人力过剩,又能快速生长,还不会浪费钱。”

王慎行叹道:“认识王爷,算算有十来年了,但王爷说话,我还是时常觉得隔行如隔山。”

唐时锦也乐了:“无事,我们各干各的。”

两个大领导也没守着,坐了会儿就出去了,这些人足足核算了大半天,然后又复核了两遍才得出了结果。

预算师的头目,就拿着整理出来的结果出去报告了,其它几个人,各自在室中走来走去,伸伸胳膊蹬蹬腿儿,活动活动。

有个姓刘的一直出神,旁人就拍了他一下:“想什么呢?是不是脑子木了?”

“不是,”那姓刘的搓了搓脸:“我只是在想,我们算出来,江宁织造司,头一年要增加缫丝机一百二十架左右,第二年约二百架左右对不对?临洮织造司,头一年增加纺线机二百架,第二年一百六十架……”

周大人道,“对啊,怎么了?”

刘大人拿起了一张纸:“我刚才收拾东西,看到王爷写的这个,你看看。”

他们现在都用阿拉伯数字,那人抬眼一看,就看到上头写着“120 、200、200、160 ”

周大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其它人也都听到了,纷纷围过来看,然后也倒抽了一口凉气。

然后一人道:“可是,可是王爷就是一开始,一边跟王大人聊天,一边划拉了几下,通共没用两刻钟……是巧合吧?”

大家面面相觑。

刘大人小声道:“我怎么觉得,不是巧合呢?”

大家再一次面面相觑。

所以?他们七个人算一天,王爷一个人,还聊着天儿喝着大茶,算了半个小时?

于是等唐时锦再过来的时候,就发现这些人看她的眼神儿,十分敬畏。

其实这种事情,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而是一个大概,所以把所有信息都掌握了之后,她脑海中就会有一个大概的数字,只是凑巧对上了,所以,就成了她又一项神迹。

唐时锦没怎么在意,既然核算出来了,她就派人过去两处织造司打理此事,有图纸在,匠人都能做,当然了,还需要配合地理条件,预计明年能够投入运营。

安排下来之后,她又叫人把穆永福叫了来。

她跟他道:“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还不知道,”穆永福道:“水力的东西,其实做起来都差不多,我不想再做了……我在想,要不要做木牛流马?”

“别了,”唐时锦拿了一张图纸出来:“你去找你师父,试试这个吧!”

穆永福接了过去,当时就是眼神一凝。

然后他捧着那张纸,就不撒手了,整个人都沉了进去。

这是上一次唐时锦“回去”的时候抄的作业,蒸汽机。

她不想这么早就玩这么大,但是,这就跟当初造枪一样,我可以不用,但是我必须得有!

而且,说实在的,粮食产量上来之后,很多东西都会随之发展,说快,其实也真的挺快的。

炎三进来道:“灵少的信。”

唐时锦接过来,然后示意炎三把穆永福送到西山去,炎三过去叫了两声,他头都没抬,炎三索性直接弯腰,把人抱走了。

就这,穆永福都没反应!

要不说科学家都是怪胎呢!

唐时锦拆了信细看。

别的情况,都在计划之内,倒是那个铁匠,她很感兴趣。

百姓在发现逃犯之后选择去报官,这种积极主动的行为,简直就是对她,对国安部的最大认可!

这种好人好事,绝对要大力宣传啊!

她立刻去了一趟国安部,叫曾独秀写了一封文书,以国安部的名义褒奖此事,同时也提醒百姓,一定要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表示一定会严加管束缉事卫,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种种。

然后亲自写了“智勇双全”四个字,到时候叫人做个匾送给他。

这就是风向标有木有?

写完了,叫人送出去了,唐时锦又道:“秀儿,这四个字行不行?要不要换换??”

“我觉得挺好的,挺合适的,”曾独秀道:“而且写什么字,其实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写了字。”

“对,”唐时锦道:“那你再写个稿件,到时候看能不能在天下报上登登。”

曾独秀就重新铺了纸书写。

唐时锦在旁边喝了半盏茶,却听外头有人高声说着什么。

唐时锦侧头一听,神色就是一变,放下茶碗就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