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 第1254章 江哥哥我想死你了

唐时锦铺开纸,亲自给孩子们写信。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话其实是真理。

倒不是说父母不爱乖孩子,可是乖孩子,因为他乖,叫人省心,所以父母总会习惯的对他少一些注意力。

比如现在,唐时锦就明显能察觉到,她还是更担心自己的皮蛋小儿子。

但情感归情感,她还是会有意识的去平衡这种心理。

所以,她给大儿子和小儿子,全都单独的写了信,哪怕小儿子字还认不全,她仍旧给他写了。

天佑这水平,如果在现代五岁儿童中,其实是普遍的,但在这个年代……世家圈子中,确实不多了。

太子在他这个年龄,三百千早就溜溜儿的了,能写能背能释义,可天佑到现在,才将将能背囫囵,为了骑大鸟鸟学会了三字经,三天学会,三天忘光,真是……也确实该管管了。

不过可以想见,有了这一回“小先生”的经历,等到他回来之后,自己就会去努力了,本身要求就不一样,不求他能考科举做学问,但起码要在及格线以上。

因为不能暴露他们在监视他们,所以唐时锦的信全都写的不长,也没有提那边的事情,很快就写好,交给了吴不争。

吴不争就带了回去。

这天下午,天佑把孩子们都带了回来,让桃大郎给他们讲课。

卫多糖这孩子想的多,上门前还花了十几文,买了一份糕点,不管怎么说,也算一份礼物了。

唐时锦的地位摆在这儿,满朝官员就没有没学过财神经的,哪怕心里偷偷鄙夷,脸上也是不敢不学的,桃家人当然也都学过。

所以桃大郎给他们讲,完全不费力气。

而且桃家人,似乎天生就擅长当先生,尤其知道待不久,桃大郎也讲的格外实用,深入浅出的,反正几个孩子,哪怕不爱学习的,都渐渐的听住了。

晚上等他们回来,桃大郎还跟他们道:“小龙说的没错,卫多糖这个孩子,确实有些天份,只可惜啊……”他摇了摇头。

卫多糖他没爹没妈,因为他爹以前当过码头的管事,所以从小就在码头这块混。

后来他爹出事死了,他别的也不会,就仍旧在这一片瞎混,叔伯顺手照应一二,渐渐聚集起来这么一群孩子。

他天天带着的两个弟弟,其实也不是亲弟弟,是与他爹一起出事的几个人,家里的孩子,没人管就一直跟着他,年纪差不多,跟亲兄弟一样。

天佑道:“我们走的时候,带他一起走,可以吗?”

“不可以,”桃大郎正色道:“这个天下,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我们帮不过来。”

天佑道:“可是别的我们都没有遇到呀,这个我们遇到了呀!”

桃大郎温言道:“天佑,要帮一个人,不能心血来潮,也不是只给银子就可以的,这是很重的人生。你必须要想明白,你能给他什么,他需要什么……他出身贫寒,一步登天,对他来说,未必是好事。人在艰难中,一步一步的走出来,得到的不光是银子,也是对心性的锻造。我们可以给他一些帮助,但是不能做主,把他这一段‘经历’一下子清扫掉,这对他来说,不是好事。”

他顿了一下,“若有一天,他能科举有成,走到我们面前,我们可以帮他一把,但现在……不要。”

天佑听的似懂非懂,却认真思考。

桃大郎又道:“其实必安……弟弟,你为什么不教他一点功夫?他如今当着这个孩子王,跟什么江湖帮派不也差不多?会一点功夫不是更安全?教一些救命三招什么的,能保命也不错。”

江大人淡淡的道:“一听就知道你是听锦儿胡说八道过。这世上没有救命三招……他如今这样,小打小闹,会打架不一定是好事。”

桃大郎道:“但是他年纪渐长,以后就没法小打小闹了。”

这话倒也没错。

年纪小,做些什么,旁人也不会在意,但年纪渐长,再这么厮混下去,那这个人在旁人眼中,就是个二流子了。

可是,这么半大的孩子,学武,确实不一定是好事。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如果这些孩子一直胆小怯懦,畏畏缩缩,哪怕不能成大器,却也起码不会惹大事。

但如果学了武,内心膨胀,难保他们不会生出什么收保护费之类的心思。

如果学了为恶,那还不如不学。

江必安皱眉沉吟。

半晌他才道:“你再看看吧,全教是不可能的,你看看那个卫多糖心性如何,若是行,就单独教他几招。”

桃大郎道:“你不是说没有救命三招么?”

江大人觉得,他都习惯了唐时锦这一拨人的促狭画风了,淡定的回了一句:“这不是救命三招,至多算保命三招。”

一边说着,有人敲了敲门。

这都大晚上了,谁啊?

江必安就出去开门,稍微改扮的吴不争在外头,一本正经的道:“信政司,有人给你们送信,你签收一下。”

江必安十分淡定的道:“多谢。”一边就接了过来。

吴不争双手抱着他的手,用气音无比缠绵悱恻的道:“江哥哥,几日不见,我想死你了!!”

江大人眼皮都没抬一下:“我看你也没死。”

天天在他眼皮子下头晃悠,还几日不见,他直接一把抢过信,无情的关上了大门。

本来大家为了省钱没点蜡烛,但既然有信,就把蜡烛点了起来,还点了两根。

然后拆信。

这信做的完全像真正信政司传的,封的严严实实,拆开来四封信,全是唐时锦的笔迹,分别写着,江大山收、江二山收、大宝收、小宝收。

学霸小太子一下子就认出了字迹,欢喜道:“阿娘的信!”

学渣小天佑跟他娘一样,根本认不出字迹,听了也很开心:“给我看!给我看!”

于是江大人淡定的把信一分,各人看各人的。

唐时锦对孩子,有一些自己的小坚持。

就类似如今这种情况,是个人给孩子写信,也会让大的照顾小的,让小的听大的话。

可是她就觉得不要这样。

她倒不是觉得不该有兄弟情,而是她觉得,他们尚未到需要“兄弟并肩做战”的时候,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所以在这个阶段,他们应该抓紧一切时机吸收外界的信息,努力完善和成长。

所以她的信,也是这个风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