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 第613章 诛九族的大罪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第613章 诛九族的大罪

作者:百里砂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7 17:27:20 来源:小说旗

早上唐时锦过来时,炎柏葳已经走了。

唐时锦提了一个食盒过来,笑道:“你还没吃早饭吧,我给你带了。”

她把食盒递给他,然后坐下看供状,看着看着就乐了,一边笑一边道:“不错不错,灵儿来。”

戚曜灵过来,唐时锦道:“抄一份能用的,去叫他画押。”

戚曜灵就过来,抄了一份儿,唐时锦把旧状纸交给了江必安:“好生收着,这个将来说不定有用。”

江必安吃着牛肉汤包,平静的点了点头。

唐时锦就拿着供状走了,顺便吩咐余知非把这个也说与赵守拙知道。

事情顺利的叫人感动。

唐时锦之前还想叫江必安问个证据出来钓钓鱼呢,都没用上。

其实这事儿,是经不起细查的。

毕竟李尚书都被赵守拙排挤到工部去了,哪有这么大的能量,能为这些人办这么些事情?

只需要查查这些经手之人,就知道这些人谋到的缺是谁安排的,再顺藤摸摸,自然就能摸到真瓜。

可是,唐时锦这不是与赵守拙勾结了嘛!

于是就揣着明白装糊涂,先把这供状交上去交了差。

这一下子,李尚书是彻底坐不住了。

他在听说唐时锦去赵府时,就已经坐不住了,没想到,这赵守拙还真敢!这种事情也敢往他头上栽!他傻么跟他侄子勾结!?

如今虽然还没来抓他,但元盛帝还会跟他客气?

于是李尚书立刻就来见了唐时锦。

李尚书长相和气,态度更是恭敬之极,连连表示:“王爷,听闻有个案子涉及到了下官,下官特来自证,王爷想问什么尽管问,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唐时锦叹道:“其实我真不愿掺和你们这些事儿,这关我什么事啊?我管了一点好处也没有,我又不是靠拉帮结派当上官儿的。”

李尚书讪讪陪笑。

其实她说的没错,她确实不用拉帮结派,但是他也不敢说,那你倒是别接管总缉事厂啊!这不是你自找的么!

只能无比知趣的道:“是下官的不是,给王爷添麻烦了。”

唐时锦老实不客气的嗯了一声,一边又道:“你是为了赵中成的案子来的吧?”

李尚书道:“是。”

“这案子,你不用放在心上,”唐时锦很直接道:“不管是赵大人,还是李大人你,赵中成手上都没有证据,总不能靠嘴皮子一张就定罪,可是拔出萝卜带起泥……你需要操心的,是别的事情。”

李尚书眼睫一跳:“不知是什么事情?还请王爷明示。”

唐时锦沉吟不答。

李尚书站起来恭谨的施礼:“求王爷给下官指条明路,下官一辈子记着王爷的大恩。”

她仍是犹豫,李尚书更是连连拱手:“下官为官十余年,自认恪尽职守,只求王爷拉下官一把……王爷乃星宿下界,与人为善,怎忍下官糊涂受过啊……那赵守拙如此嚣张,纵女伤人,王爷又何苦受他辖制……”

唐时锦终于长叹了一声,缓缓的吐出两个字:“浙州。”

李尚书的脸色猛的一变。

他撩袍施了大礼:“多谢王爷,下官一定记着王爷的情份。下官先告退了。”

唐时锦缓缓的道:“别见血,不要牵连无辜的人。”

李尚书又愣了愣,这才道:“是。”

他拱着手往后退,一直到了门前,才转身快步走了。

他一走,唐时锦就收了那个懒散的表情,微微沉吟。

她理智上认可有的事情需要有所牺牲,但是情感上不能接受。

就好像当初弄去色.诱庄芝兰的那小倌儿,被孔玉临杀了,她一直叫人给点着长明灯,但就算点了,她心里也仍旧不舒服。

不过她明着说了,李尚书应该没胆子明知故犯的。

她提到浙州,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长目飞耳楼的消息。

李尚书曾在浙州当过刺史,就是如今沈刺史坐的这个位置。

在他任上,出了一桩事儿。

一户姓刘的富商,家中三代单传,就一个儿子,结果得了急病死了,在七七的时候,出了一桩奇事。

就在离他们不远的一户人家,儿子断了气又醒了,但醒了之后就说,“我不是你家的人,我是钱塘鹿尾巷的刘子成。”然后就百病皆消,出门就要回家,就闹腾了起来。

然后这个人回到刘家,问什么都知道,一些私密的事情也都知道,一些小动作也都一样,字迹文风也全都一样,甚至那个没满两岁的儿子见了他,居然叫爹爹要抱抱。

据说三岁以下的婴儿,本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于是几日之后,刘家人终于确信儿子是借尸还魂了,喜出望外,还跟那家人成了亲戚。

当时吴不争查到这事儿的时候,唐时锦是真的无语。

她就想知道,后世蒲松龄开茶馆儿的时候,是不是曾有江南人拿这个故事换了茶。

哪怕她自己也算是啥啥,但她反正是不信借尸还魂的。

估计这人跟那人的媳妇儿认识,所以才知道这么多事,所以儿子才会认识他,这么一来他家财有了媳妇有了儿子也有了,没准儿还是亲的,这骗子发达了好么!

但总之,当时这件事情传的沸沸扬扬。

是怎么跟李尚书扯上关系的呢?

这个假刘子成考科举的时候,院试中得了案首,宴席上应对得宜,文才又好,被李尚书看上了,想招他当女婿。

但一打听,就知道了这些事情。

他对这借尸还魂,半信不信的,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又觉得此人心思机敏,文才也好,将来必有建树,所以把他收成了弟子。

李尚书当刺史这三年,师徒来往密切,刘家十分豪富,迎来送往没少帮他出银子出东西,甚至连万寿节的寿礼,也接连两年是他帮忙置办。

但元盛帝治下,贪腐成风,这一到节庆,各级官员抢着往宫里送礼,可是没有门路,根本到不了元盛帝眼前。

然后就出了事儿。

一个内府衙门的官员,生了怪病,整个人就跟发了疯一样大叫大嚷……事后有人透了信儿给李尚书,说是他的寿礼有人动了手脚,里头放了药粉,能至人躁狂。

因为偷拿寿礼也是大罪,所以最终才没暴出来。

李尚书一听就吓坏了。

他送的主礼是一个九转寿桃,是玉雕的,每一面都能转,转过来都是吉祥景儿,这是刘子成帮忙置办的。

在这东西上动手脚,不是说没机会,是为什么要给他的礼动手脚?查出来他死,那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李尚书越想越不对,就悄悄叫人去查这个假刘子成,结果一查之下不得了,这位居然是鞑靼的探子。

如今天下,西.藏一片早归我朝,称之为朵甘,目前由皇叔靖王爷镇守。而北方的鞑靼国,虽然也早早称臣纳贡,可其实,一直也没断了种种挑衅,咋说呢,国际形势紧张。

所以鞑靼之事,格外敏感。

更何况李尚书这个,不光是收了鞑靼探子当徒弟,还用了鞑靼的礼进贡!

这可是寿礼!要是没被内府衙门截下来呢?那不就到了皇上手里?

两家密切来往了两年,谁能证明他没参与?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李尚书吓的魂飞魄散,于是找了个机会,做出了一个意外,假刘子成夫妻都死了。

这事儿已经十来年了,李尚书都快忘了,乍然被唐时锦提起,吓的手脚都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