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 第618章 人殉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第618章 人殉

作者:百里砂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7 17:27:20 来源:小说旗

唐时锦一行人快马到了天寿山。

天寿山是皇陵所在之地,大庆皇朝开国以来,前头十几个皇帝都埋于此处。

童.男童.女埋的地方,离天寿山其实还有很远,但古时讲究风水脉络,所以这一处,要说在天寿山脉上,也不算错,因为它是绵延的一条线。

那一处,早已经被人围了起来。

明面上的说法,是工部赶在腊月之前,例行检查皇陵内外,结果走到这一处,莫名发现水渗进了土里,然后带马过来看,踩塌了顶,就发现了下头的石室。

工部的人一个个白着一张脸站在一旁等着。

他们已经把倒塌的石板拿了出来,但中间还有大堆散落的泥土,江必安下了马,晃亮火折子,仔细看了看,眉间就折了起来,然后他就跳了下去,手扶着土堆,慢慢的滑了进去。

唐时锦和戚曜灵也过去了,就要跟着往下跳,有人颤声阻止:“王爷小心贵体,这里也不知道是什么门道,邪气的很。”

唐时锦道:“没事。”

她就跳了下去,也晃亮了火折子,仔细的照了照。

地底用白色石头彻出了一个六面的石室,足有一人多高,纵宽三四丈左右,墙壁和地面中,都雕刻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花纹,而每一面都有两个莲花台,摆着童.男童.女,都呈跪姿,并未**,身上涂满了银粉,脸上犹残留着痛苦的神色,让人不忍卒视。

这时候,大理寺的人也到了。

原本的西厂也有仵作,但是水平一般,唐时锦直接道:“你们的仵作来了吗?”

来的大理寺少卿下了马,一个礼还没行完,愣了愣才道:“来了。”

身后一个男子快步上前,看着约摸四十许年纪,施了一礼:“大理寺推官海汝州拜见王爷。”

“免礼,你下来看看。”

海汝州便过来了,直接跳了下来,借着她火折子的光,向里看了看。

然后他扶了扶头顶那块石头还算坚稳,便直接猫腰钻了进去,小心的检查了一下。

唐时锦举着火折子,也钻了进去,帮他照亮。

那婴儿头顶和后背,都有一个大洞,海汝州仔细检查,一边道:“这是人殉的常见手法,趁着人生前血液还在流动,灌入水银,这样肉身就不会腐烂。这个孩子,从身量看,应该有五到六岁……瞧,这里骨头还有伤,似乎摔断过腿,应该出身贫家……”

唐时锦别开脸,有些不忍卒听。

江必安沉声道:“能看出差不多的年份吗?”

海汝州道:“死去至少三年以上,应该不到十年……我推断约摸在六七年左右。”

那大理寺少卿站的远远的,显然有些害怕,却抬声道:“简直泯灭人性!我派人去查查哪一处没了孩子……”

江必安截口道:“这个案子,总缉事厂已经接了,无须大理寺插手。”

他踩着泥土走了上去,直接吩咐:“这么大的工程,不可能一两天完工,散开人手,问问这周围的人。”

唐时锦道:“需要的话拿银子去问,能说出重要信息的人,都带回来先保护起来。”

数个缉事卫的人,应声去了,江必安又叫人把附近村落的里正带过来,又分了一批人去找附近的石匠,又着人请一些僧道来辩认阵法。

那大理寺少卿看他不断的下令,没有要搭理他的意思,只得拱手道:“那下官先告退了。”一边就要带着人走。

唐时锦道:“这位姓海的推官大人,我先借用几天。”

那大理寺少卿急道:“是,是,王爷尽管用。”

唐时锦道:“知非派几个人送这位少卿大人回去。”

余知非急应了,那大理寺少卿连道不敢,又道不必,余知非充耳不闻,点了十个锦衣卫送他。

唐时锦其实也就是顺手,防备他传消息给人,看海汝州检查完了,就慢慢的走了上来,道:“这邪阵遥指皇陵,定是居心不良,我先回宫,向皇上禀报一声,必安灵儿,你们都小心些。”

两人齐声应了,唐时锦就上了马儿,带着人飞快的越过了大理寺的人,回了皇宫。

如今元盛帝天天抱着九皇子哄,也有了几分脸面情儿,对孩子格外的心软,一听唐时锦形容了那些孩子的惨状,登时感同身受,大骂此人丧尽天良。

唐时锦道:“那一处离天寿山如此之近,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炎柏葳在旁道:“若说国运,如今有良种良蚕,富足鼎盛,江南立为陪都,国运可以说是蒸蒸日上,反倒是皇家……”

元盛帝脸色都变了。

皇家接连出事,还都是出的前无古人的丢人大事,一朝国.母当街申冤暴毙,一朝太子酒后辱骂恩师……还有他自己的身体,现守着这么多御医,却仍是每况愈下……

他又惊又怕,颤声道:“一定要彻查!要彻查!”

唐时锦施礼道:“皇上放心,臣定会为皇上查个水落石出!”

她告退了出去。

宫门前赵守拙急匆匆过来,想与她来个偶遇,问上一问,早被炎柏葳派人绊住。

唐时锦本来就只是回来过个明路,带着人又过去了。

那边江必安就地审问,已经确定了,此事发生在七年之前,元盛十八年的**月间。

此时下头的泥土已经被清空,请了几个僧道过来,都辩认不出是什么阵法,倒是有一个道人荐了个人,说是很擅长做阵的,如今正在去请。

唐时锦负手听着江必安禀报,点了点头。

有个道士还过来道:“王爷也不必太过着急,此处离天寿山甚远,也未必是与皇陵有关的。”

唐时锦看了他一眼,他满脸恭敬谄媚。

唐时锦冷冷的道:“十二条人命,如此残忍的死法,不管跟什么有关,难道不该彻查?难道跟皇陵没关系就不需要重视?”

那道士哑然,连连道:“是,是,王爷说的是!”一边灰溜溜的退了下去。

那大理寺的推官海汝州,正在低头检视着什么,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

唐时锦察觉到了,转回头来,就见他正仔细研究那刻了东西的石头。

唐时锦过来道:“海大人看出什么来了?”

海汝州道:“下官正在检查。”

唐时锦点了点头。

就算他们知道真凶可能是赵守拙,可手里没有证据,包括李尚书手里,也没有证据。

所以,有一个方法是制造一个证据,例如“找到”当时给他布这个阵法的道人,或者某个知情人,但是很难,这么重要的事情,赵守拙不可能不处理,很容易被赵守拙反咬一口。

所以最好是真能找到有利的证据,只要能“确定”是赵守拙,那证据链完不完整无关紧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