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 第916章 王爷藏了拙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第916章 王爷藏了拙

作者:百里砂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7 17:27:20 来源:小说旗

唐总又不是头一回当老大,心里就算怯,表面上也是绝不会露怯的。

例行的事务,都有常例,唐时锦处理起来爽快的很,问过之后,当场就决定,该给银子给银子,该给人给人。

不懂的事情,她也不逞强,直接就说不懂,让相爷和内阁,或者六部商议之后再行裁断。

因为有炎柏葳的诫子书在先,加上大家都知道唐时锦不通政务,所以在上折子的时候,通常就会自己先提出一个解决方式,例如新粮推广一直是平郡王去的,若是炎柏葳上朝,户部就得提请,问今年新粮是不是还要继续推广?

但现在是她在,所以户部就直接问,今年是否还需要平郡王下去推广新粮?

直接把能定的都给她定下,所以唐时锦这边也比较轻松,直接表示平郡王再辛苦一年,今年还是由他去推广。

新粮已经先后推广过占城稻、玉米、花生、小麦、黍和菽等等,所以今年的良种,定为秋薯和红薯和棉花。

平郡王躬身领了旨。

同时唐时锦道:“余外,户部着手,在京城附近选一处农庄,做为试验田,再有新粮,蔬果等等,皆从此处试种。此事看似小事,却极为重要,全程都需要严格记录数据,方便推广,故,定要选严谨之人掌管,不得有失。选好之后报我,我有新品需要试种。”

户部尚书陆可进躬身应了。

戚曜灵看了几天,觉得还行,下了朝还悄悄跟唐时锦道:“我觉得挺好,比他做的好,利索的很。”

唐时锦默默的指了指桌上的奏折。

戚曜灵看了一眼,不在意的道:“等皇上醒了,让他批奏折,你去上早朝,不是很好。”

唐时锦:“……”

看的出是亲徒弟了。

其实早朝什么的,真就是一个形式,可是奏折……说真的,好多她别说批了,连看都看不懂。

请安的还好说,扔到一边就好,奏事情的……真的千头万绪,这还是分了级的,她一看就头都大了。

倒是财政阁自己的事情,她游刃有余。

例如银行,这个其实并不急,等年底国库券到期之后再做就行,不过是选个址,下个章程的事儿,提前两三个月做也不晚,甚至拖后两三个月都可以。

橡胶如今还少,先尽着造船去用,然后匀出一部分给皇家做轮胎,待以后多了,再考虑其它的,例如鞋底。

至于建盏……唐时锦跟章无极说了,不用运过来,就在当地,组织一个建盏大比。

找几家报名,报名之后,两或者三个月的时间,拿烧出来的最好的来比,然后邀请一干同好者和文人去观摹,魁首来个称号什么的……过程中慢慢的一步步添火,转眼就能炒热,只要炒热了,还愁卖?

一恍又是半个月。

炎柏葳已经入定整整一个月了。

而唐时锦也代帝上朝半个月了。

大家也渐渐习惯了,诸般事务渐渐正常禀奏,今日早朝上,张居正提出了条编法。

唐时锦心里,对张居正是有光环的。

而且她虽然是一个历史小白,但是这“条编法”也是久闻大名,这就是后世常说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就是把田赋、力役和其他的各种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去核算征收,这算是赋税徭役制度的重大变革,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能亲身参与重大历史事件,她还有点儿小激动,静静的听完了,才道:“我觉得可行,大家议一议吧。”

有人担心她没听懂:“还请王爷慎重。”

唐时锦道:“我又没说现在就实行?再说了,就算现在就实行,也没什么不妥吧?这不是水到渠成之事吗?当年我在江南的时候,江南就有平半法,以银为税,与此也算是异曲同工?合并征收银两,简化流程,增加收入,减轻百姓负担,也省了下头官员从中捣鬼渔利,这有什么不好的?你倒是说个理由出来!”

众臣不由哑然。

没想到人家还真是门儿清,是谁说人家不通政务的?

那人只能道:“下官只是说,要从长计议,并未说此法不好。”

“怎么从长?”唐时锦道:“一天能议完的事儿拖上一个月,磨磨洋工,显得你们天天有事儿干?”

众臣:“……”

唐时锦直接道:“此事既是由张大人提出,就由张大人牵头,与相爷内阁商议,户部亦参与,两天之内给我结果,都别磨矶。”

大家能说什么,只能齐齐躬身道:“下官遵令。”

这些人都是人精子中的人精子,一个个脑子都灵的很,真逼急了真的好用,反正两天之后,唐时锦就拿到了最后的条陈,跟她印象中基本符合。

然后唐时锦又试着把清代的摊丁入亩提了提。

可能大家对她的期望值太低了,所以她一说的头头是道,大家还有点儿小激动,尤其张居正,更是露出了刮目相看的神情,显然觉得她藏了拙,没想到他深思熟虑许久,居然还没有她想的细致完善。

唐时锦心中暗爽,表面平淡的接受了。

于是又议了两日。

简单来说,之前征徭役的重点,是户丁,而现在,转向了田亩,相当于有地就有差徭,用学术的话来说,差徭放在了土地所有者的身上。

这不止是方法的变化,还是赋役性质的变化,铲除了下头官员的摇钱树。

摊丁入亩之后,再实行量地计丁,这样没地少地的百姓,就会少掉赋税的负担,少掉土地的束缚,一个家庭的新生人口也不会有多出来的人头税,大家相对自由,可以迁徙流动,这对于人口增长,行当的多样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等,全都有积极意义。

但,关键的,却不会影响国家财政税收。

五天之后,最终定稿,唐时锦细看了几遍,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直接交下去施行。

不止一人私下里哔哔,觉得如此大事这么做,实在太过草率了,应该多商议几日。

可是叫他们说说有何处不妥,又有何处再需要商议,他们又说不出来。

所以,单纯就嫌快?

快就是草率了??

这种人纯粹就是有毛病,反正不上她面前哔哔,她也懒的理他们。

这种限定时间完成某项工作的工作作风,唐总一向用的很顺手,这才半个月,众臣就已经快适应了,长此以往,效率绝对大大提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