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八十二章 孤寂人间

诏道于天 第八十二章 孤寂人间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濯心想事实的确如此。

以彼此的真实差距,您这个字是不合适。

然后他看着见心大师,叹息说道:“听起来很有送瘟神的味道。”

“好像是的。”

见心大师有些无奈,很是唏嘘,说道:“主要是元垢寺供不起您这尊大佛啊。”

听着这话,顾濯也不失望,更没有生气的意思。

如此直截了当的诚实,终归是要比虚与委蛇来的要好。

“那就这样吧。”

“抱歉。”

见心大师想了想,起身往禅房走去。

片刻后,当他再次回来的时候,双手正捧着一迭书。

顾濯有些好奇,问道:“这是封口费吗?”

“不是。”

见心大师放下那些书,打趣说道:“是我从未做过的亏本生意。”

顾濯哑然失笑。

见心大师继续说道:“这些佛经都是我的手抄本,上面写着我对经文的注解,你若不嫌弃可以随便翻阅一下,就算嫌弃那也是能拿来卖钱的。”

“至于封口费。”

僧人想了想,诚实说道:“我待会儿给你倒杯热茶好了。”

顾濯没有拒绝。

无论经书,还是热茶。

这杯茶没有喝上太长时间,毕竟夜色已深,久留终究没有礼貌。

与见心大师道别后,顾濯没有再与无垢僧见面,孤身行走于山林间。

不时回头再望,仍见寺中灯火通明,想来还要很多个这样的夜晚才能平息今日带来的喧嚣。

这般看来,见心大师请他离开确实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在这寒冬将至的时节里,元垢寺很难再承受一次相似的剧变。

想着这些与自己其实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与热心其实无关,而是顾濯颇有些想不到自己的去向。

人间大事未定,于是他不得不流离失所,必须要在这世间匆匆流浪,直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天。

天琼峰上,余笙提出要他置身事外的要求的时候,他几乎都在沉默不语,只在最后那句话里点头答应,或许是因为他早已料到这种令人孤寂茫然的漂泊不定。

甚至是些许的难过。

这是他鲜少拥有的感受。

顾濯敛去思绪。

古老的寺门出现在他的眼中,那是见心大师让他走的后门。

推门而出,如水星光映照之下是爬满崖壁的青藤。

江声浩荡,自崖后升起。

顾濯循着声音走去,终见浪花滔滔而过,与星光相映而美。

他在崖边坐下,取一壶酒,于今夜与天地对饮。

……

……

孤寂是一个人的事情,但这世间从未只有一人孤寂。

今夜的清净观迎来一场秋雨,雨势寻常,淅淅沥沥落在青瓦上,声音很是催人入眠。

楚珺却是清醒。

闭关至今不到一个季节,她的身上未曾堆起尘埃,容颜依旧明美。

不知为何,她听得到夜雨声后反而精神,却又无心再修行——这些天里她的进境很是不错,想来再过些天就能养神境界圆满,得以步入承意境界。

如果除去顾濯不算,那她毫无疑问是年轻一辈第一人。

然而这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承意过后,还要归一,如此方能被世人称之为真正强者。

但是这所谓真正的强者,在接下来的世事变化中……着实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唯有身成无垢才有真正登上舞台的资格,而这已经是苦舟僧与自在道人所处的层次,再往上的得道之境才是有触及羽化的可能。

楚珺与这仍有无比漫长的距离。

哪怕她早已对这个事实有所认知,此刻心中依旧有些绝望,道心为孤寂所浸染。

她不再留在洞府里,决定起身去屋檐下听雨,让自己与这个世界更亲近些。

于是,那封自元垢寺而来的信顺理成章地落入她眼中。

楚珺看着落款的名字,很是意外。

谁给她写信都是正常的,唯独无垢僧是例外,因为她和他是不愿见面的那种朋友——主要是无垢僧不想见到她。

当她拆开这封信,目光落在信纸上与那熟悉的口吻相遇后,再无疑问。

笔迹是无垢僧,话却是来自那位她不承认的师父。

信上的笔墨主要是落在各地的风物之上,本质上就是一篇言辞随心的游记,直到楚珺看到被留在最后的那一段话,眼瞳骤缩。

不是因为她的道心太过脆弱,更非孤寂过后的情绪敏感,而是那句话太过……沉重与可怕,无论怎么想都不该被这样提及。

楚珺强自冷静下来,抿住微润的唇瓣,不让震惊流露颜面。

她没有转身离开,收起那封信在屋檐下坐着,仰头望向夜空。

不时风来,雨水落在她的脸颊上,带来深夜的寒意,随之而清醒。

正是这种清醒更让她心生茫然。

信上那句话很简单。

与复杂没有关系。

无法理解出第二种意思。

就是因为这种不留余地的直接,才会让楚珺如此这般震惊,纵是夜雨扑面亦不能静下半分心神。

——留下这封信,晨昏钟将会出现在你的身边。

楚珺闭上眼睛。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终于平静下来,心想这算什么?

是怕我在这变乱中身死,提前为我做准备吗?

如果你是想我活着,又何必告诉我这件事,只要让晨昏钟在关键的时候护着我不就行了吗?

无数疑问自道心而生,尽皆不得其解。

楚珺睁开眼,忽然想起道主当年写过的一句话。

故人何在,前程哪里,心事谁同?

那时的你眼前所见也是这般景色吗?

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秋风白发。

楚珺伸出手,借雨水凝聚为镜,看着镜中自己如墨般的发丝,心想也没记得你有白头发啊。

这到底是在怎样心境下写出来的句子?

她着实想不明白,道心却渐渐静下,不再那般焦虑。

无论如何,对她来说这终究是一件好事。

远处屋檐下,自在道人看着这幕画面,神情格外复杂。

时至此刻,他终于明白观主为何在离去前特意交代让他注视楚珺。

果然。

一切都是有道理的。

……

……

多事之秋,人间一片烦嚣。

元垢寺骤起又无的变故,在僧人们的低调之下,没有能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天下人的目光依旧集中在神都。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渐浓的秋意,御书房里终于传出新的消息,这让很多亲身参与此事的朝臣松了一口气,要是皇后娘娘执意留中不发,那场面将会变得更加不好看,尽管这种事情与好看本就没有关系,只不过是太多人沉浸在长时间的和平当中,对这场冲突仍旧抱有和平落幕的虚幻奢想。

皇后娘娘的意思十分简单。

既然你们决定要谈,那就谈吧,在神都。

无人拒绝,这本就是双方早已达成的默契所在。

在这诸世家之主、天下宗派掌门与各路强者赶赴神都的时节,很多事情都会被毫无声息地忽略过去,比如阴平谢氏将要有贵女远嫁北地易水,成为易水掌门某位子侄的妻子。

世家与宗门以联姻为手段加深关系,着实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真正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出嫁那位贵女是谢应怜。

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被迫当众下跪认错,骄傲尽失的所谓名门贵女还有成为正妻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也是谢氏于此时刻欣然应允的根本原因。

这个消息流传只在小范围流传,如今的顾濯自是一无所知。

……

……

在崖边听完那一夜的江声后,顾濯继续行走人间。

如今慈航寺不再着眼于他,兼之大秦刻意无视,这世间的风雨便再与他无关。

他可以自由地行走在这世间各处,就像余笙临别前告诉他的那样,珍惜这暴雨将至前的片刻宁静,哪怕气氛始终是压抑的。

访名山问佛寺不入道观,静心钓鱼闲来便与秋风醉眠山中,顾濯活得越来越具有诗意,越来越像是行走于人世间的谪仙。

然而他再如何远离尘世也罢,神都方面的消息总会来到他的耳边,区别无非早晚。

事实上,这区别并无影响,因为双方直至这一刻仍未有任何谈拢的迹象。

其间有不少插曲发生,比如某个白痴天真到试图提议以赌斗的方式来解决这场争端,结果还未来得及说上几句话,就落得一个连人带椅子都被抬出去的境况。

在这烦嚣声中,唯一不变的是下场的人和势力越来越多。

很可惜的是,这些人和势力几乎都是站在大秦的对面。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大秦都有种大势将尽的味道,就像是一座将要倾塌的高山。

因为这种掩之不住的迹象,皇后娘娘或者说忠于大秦的臣子们,在谈判桌上的强硬愈发显得虚张声势,似乎只要再往前一步,胜利就会到来。

况且那位皇后娘娘最近沉默的时间愈发漫长。

怀揣着如此信心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为明显的迹象就是近日里神都不管酒楼还是青楼,生意都在肉眼可见的变好,客人络绎不绝,纵声高歌者彻夜不绝。

极少数人对此感到奇怪,不理解事情进展何以这般顺利,直觉此中有着极大的问题,奈何身在这种越发狂热的氛围当中,不合时宜的声音总是会被掩埋。

某天,站在大秦皇室对立面的势力再多了一个。

不是谁家,就是林家。

林挽衣那个林字。

同一天,皇后娘娘的唇角微翘,笑意婉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