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残 > 第1070章 沙砾自飘扬(续)

唐残 第1070章 沙砾自飘扬(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2:04:47 来源:小说旗

而战阵中左冲右突的曹光嗣,在用长槊和马刀接连放倒三骑敌兵之后;顿时也力竭气尽而反应不过来,而被接踵而至第四骑敌兵挑飞了手中的厚背马刀,又戳穿、掀翻了肋下衣甲在内的一大块皮肉。

然而他在吃痛之间,又眼疾手快的抽拔出鞍具上的大弓,挥砸在对方的侧脸上而仰身落马;顺势还抢下另一柄短钩枪来,又迎面挡格斜撘住另一只错身削来的砍刀,扭手血花迸溅钩断了多方的指掌。

与此同时,却没能躲过另一面的矛尖贯穿了大腿外侧和马腹,刹那间在滚热血水迸溅的嘶鸣声中,他也根本来不及控缰,就随着失去平衡的坐骑向着另一边倾倒而下,昏头混脑的摔贯在滚卷尘土之中。

就在这生死之间,他又做了许多梦;贺兰山高耸连云的天上冰川,冰凉刺骨而又格外清冽的雪水,漫山遍野的牛羊畜群与牧马帐包,还有哪些胆大奔放而性情热烈的藩部女子,健美而的身段与挺实的胸怀。

然而又变成了行旅在枯寂昏黄大漠戈壁的孤烟直上,遍地不毛而嶙峋料峭的山峡荒野;或又是黄沙漫漫尽头那一隅绿洲中,清泉溪流和胡杨成林环抱的聚落与城异,辛烈的美酒、烤肉与胡姬雪白的腰肢。

然后又变成了沙洲家族校场当中,与众多年纪不等的同族子弟,自小打熬身体和修习弓马的浑汗如雨情形;还有第一次拿着轻软的小弓追随长辈出行射猎,而因为仅仅射中了一支沙鸡而被打到狐狸的族兄嘲笑。

而他生平的第一次见血,则是毫无征兆的被聚集起来,携带弓马前往大月湖之畔的稀疏草场,驱杀那些在回鹘人怂恿之下,偷偷越境放牧的杂胡帐落;因为他们既不肯遵循汉家法度而编入诸民部,却又想要占便宜。

回来后在祠堂收到当年幸存下来,却留得满身触目惊心伤痕与旧疤的族老,现身说法当年在丑狛的治下是如何的水深火热的艰难与绝望。而身为曹氏的子弟对于这些非我族类,既不可以软弱也不值得拥有怜悯。

因为若让他们每每占得一分水草和牧地,也就意味着曹氏为首的汉家子弟以及日后的子孙万世,就少了一分可以生息滋养的田土家园,而只能在衰弱中慢慢的走向灭亡。

要知道,当年也是由河陇头号的英雄人杰——张太尉,亲自为他们溯源和叙谱联宗于中土,并且就此在朝廷御书的恩准之下,溯祖追源成为亳州憔郡的名门郡望曹氏(今安徽亳县),流落在河陇西洲远支门第。

自此可以名正言顺洗去笼罩在身的(栗末胡昭武九姓)腥膻疑云,而将史上那位魏武王(曹孟德)的神主,大张旗鼓、名正言顺的供奉在本家的宗庙之中享受四时之祀了。

因此,当他最终成年冠礼之后,就开始一次次的响应瓜州节衙的征召与号令,携带家族自备的弓马鞍具走上了与形形色色敌人和外虏对阵的漫长生涯。

其中既有不甘于寂寞的山外诸羌,盘踞陇上伺机而动的吐蕃残余,也有占有河湟而桀骜不驯的六谷退浑;更有昔日归义军的盟友,如今却是虎视眈眈的西州回鹘;更别说是那遍地大大小小据险结寨,却不顺王化的温末各部了。

因此,在前代节帅淮深公的带领下,归义军各家子弟齐心合力一次次击败了敌人,然而除了名义上伸张的权威之外,归义军领有的疆土并没有扩大多少,与之不睦的势力却变得越来越多。

就算是是号称“英武最类太尉”的淮深公,也难免露出疲态和颓势,而构成归义军根基的各家大姓,更是难免怨声载道;就算是曾经最为拥护太尉遗命的曹氏,也不再约束子弟私下的怨怼之声。

因为曹光嗣也切身体会到,在这绵绵无尽的征程当中,那些幼时一起长大的熟悉面孔,也在一次次战事下来变得越来越少;前来迎接的家人脸上的笑容和期盼,也被更多的哀伤与呦哭所取代。

而带着一身新旧伤痕累累的曹光嗣,也在茫然四顾之间发现官拜衙前右锋骑将的自己,已经成为曹氏族中硕果仅存的骨干和顶梁柱之一;而他虽然没有正是娶亲成家,却已经拥有了三个不同来历和族类的妾婢。

于是为了慰藉战死他乡的族人亡灵,同时也是抚平经年日久的战事给大家带来的伤痛,敉平民间的动荡。自淮深公开始赏赐和奉赠僧官的上行下效之下,各家也开始崇尚佛事而争相修窟塑像,以为供养僧众为时尚。

淮深公甚至以自己相貌增修了莫高窟北大像,并在北侧修建了属于他自己的功德窟。一时间,以正副都僧统法海、法镜为首的教团,及其辖下的十六所寺庙和三所禅窟的僧尼信众,成为了活跃在归义军治下经久不衰的一道风景;

然而,佛法固然能够暂时麻痹普通百姓心中的创痛,却是弥合不了各家大姓与节衙愈发离心的裂隙和分歧。

然后,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带领着一干披甲挽马的二三代曹氏子弟,想要自发去护卫和救助那位节帅淮深公,却被几个手无寸铁的族老,给挡在了太尉手书“憔郡曹”的牌楼之外。

后来他忽然就明白了,在朝廷所带来的大义和更多的名位权势诱惑面前,就算是治理归义军三十余载的淮深公,也被大家给默不作声的一直放弃了;甚至于坐观索氏追杀他的遗族。

而曹光嗣所毕生赖以为敬奉和景仰的忠义勤奉之理想,也仿若是在那一刻就此死去了;只剩下一个遵循着家族的利益,随波逐流而动一路长驱关内的曹氏部将而已。

现如今既然偌大西军具已沦为败囚。按照那位前族长曹议金,如今已经出家法号普明和尚的临行前淳淳嘱咐:这是将要夺取天下的太平新朝,能够给予他们这些出身边鄙的汉家遗种,最后得以投献和报效、自赎的机会了。

他们这些被遴选出来的归义军子弟在这里越是拼命,死伤的越是惨烈,身后关内的那些父兄叔伯,河西境内的亲眷族人,就越是得以安生和保全。因为,这就是那些西军降俘对于太平新朝,所交出的投名状一部分。

而身为这支家门当中唯二成年的男丁之一,曹光嗣在与从弟曹光规的生签选当中,毅然选中了那个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无生的结果,而将延续家门和香火的指望,还有留在故土的慕恋和心仪之选都一并托付给了对方。

因为,他觉得自己既然当初已经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淮深公了,那就此轰轰烈烈而又籍没无名的死去,埋骨在这河东战场当中,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了。

然而,那些太平军却似乎没有配合和成全他的意思;不但将缴获的全套甲马刀弓一应发还给了他们,还让人给他们送来相对充足的饮食和补给,进行初步操练;

似乎根本就毫不担心他们下一刻,暴起发难或是就此逃遁而去的可能性。然后,负责带领这支千余名归义军子弟所组成重装甲骑的人选,却是让绝大多数人有些出乎意外和震惊当场。

因为,那正是当初护送着故淮深公的八男张延嗣,自祁山道孤身出逃的都押衙张成式。这显然既是一个羞辱也是一个鞭策,因为在这支临时部队当中却是有着很多人根本无颜以对。

或说在这种无形的鞭策之下,他们只能在战阵之上以死相报了。显然身为领队下被推举出来十多名骑将之一的曹光嗣,就是其中奋不顾身为求一死的典范了。

然而在过了不知道多久之后。曹光嗣还是难免从某种**和温润的感觉当中,慢慢的睁开了沉重的眼皮:却发现自己依旧还在激烈厮杀呼号而铳炮轰鸣的战场当中。

而在越发昏黄暗淡的天色下,远处的城头上插着焰日旗的襄陵城依旧巍然屹立着;但是城下的营盘已经被冲破和打开了好几个缺口,而正当烟火尘嚣之上的陷入到激烈的厮杀和轰鸣声中去。

这一刻,他不由有些失望又有些庆幸的圩了一口气,却发现自己正当在一副两人抬架上,向着远离战场的后方缓缓行去,而身上更是被不知名的事物,捆绑了个严严实实的,他不由忍不住开口道:

“且。。且。。。放我下来”

然而负责台架的人却是转头看了他一眼,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可由不得您了!那阵前的医护兵看过了,您可是伤的挺重;虽说做过了应急的处置,还得送到后边去去好好救治,不然就要落下一辈子的残疾了。。”

“。。。”

听到这句话,还想说些什么的曹光嗣却是有些失声了;身为一个久经战阵又死不成的武人,他实在难以想象自己以残缺之身苟延残喘余生的情景。

这时候,又有另一人开口道:

“真是乖乖的隆冬,可冲得好不要命的凶猛啊!不但缠住了那些敌骑,还有人一股脑都冲贴到那些敌营墙下去,隔着营栅砍人了!”

“却不知,咱太平军何时出了如此彪悍得劲的人马了。跟上来的那位官长特地交代了,你们这些能活下来骑卒有一个算一个,都得优先囫囵送回去救治呢。”

然而听到这些话语的曹光嗣,闻言却是愈发有些无言以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