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残 > 第646章 自爱此身居乐土(续二)

唐残 第646章 自爱此身居乐土(续二)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2:04:47 来源:小说旗

“用之惧其窃发之变,因请置巡察使,采听府城密事。渤海遂承制受御史大夫,充诸军都巡察使。”

“召募府县先负罪停废胥吏阴狡兔猾者,得百许人,厚其官佣,以备指使。各有十余丁,纵横闾巷间,谓之察子。”

“至于士庶之家,呵妻怒子,密言隐语,莫不知之。自是道路以目。有异己者,纵谨静端默,亦不免其祸,破灭者数百家。将校之中,累足屏气焉。”

(《太平广记》卷二九○,妖妄三)

——我是分割线——

就在大江边上,据说最初是三国时吕蒙建造的军城不蜀戍中,一片肃杀和沉凝的气氛。

“为什么要分兵,不是说好了合击一处么。。先光复镇海么。。现在人呢,人都在哪里。。”

仓促从江北动身赶过来,而显得风尘仆仆淮南行营左长史兼都团练使梁瓒,亦在大声质问道。

在场的行营军将许戡,韩问、高杰、石锷、侯申及;以及负责就近围困和攻打丹徒城的**镇遏使徐约;行营游奕使韩师德,江都押衙将刘建锋等外属军将,都噤声不语当中。

许久之后,才有同样资深宿将的左都兵马使兼右骁雄军使俞公楚,避重就轻的道:

“实在是儿郎们在地方所获甚少,都想着要打下城邑来好好的犒赏一番。。所以就一时收束不住了。。”

“何止只是收束不住啊。。简直是散如蓖麻了啊。。俞左都,敢问你的骁雄十营今何在!又有多少人马尚在麾下听用。。”

已经不惑却依旧乌发精黑,外貌风姿卓然而目光坚毅明锐的梁赞,却是牙缝里透着冷声道。

“左史恕罪则个,实在是别有情由啊。。”

这些俞公楚也强撑不住了,而曲身躬礼道。而又引得一片军将纷纷躬下身来相继告罪。

“某等驭下不力,请长史罪责。。”

“。。但请长史论处。。”

要说起来,这位梁左史本是京兆扶风破落的官宦之后;祖上可以上溯到天宝末年的兵部尚书兼河西节度使梁宰。早年屡举不第后就以幕僚的身份投献了,禁军世家高氏京兆房出身的神策都虞侯高骈,乃援引为心腹和肱骨。

然后一路追随从征陇西、剑南、安南、荆南、镇海、淮南一路下来,已然成为渤海郡王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高骈,最为得力和信重的左膀右臂之一;

相比以能征善战的威猛和暴烈着称,喜欢冲锋陷阵、身先士卒而破敌无算的张磷;他更擅长居于后方帐中不动声色,运筹帷幄的军略和筹谋手段;因此,两者在高骈麾下一文一武配合默契而无往不利。

当初在闽地讨贼的时候,亦是他暗中使出调略手段,分化瓦解了黄巢麾下那些新败贼军,而早就了以毕师铎为首数十员贼军头领,相继火并脱离并向朝廷投降的大事件。

也是他为高骈献上了封锁两岭孔道,而坐贼内乱的方略,只可惜朝廷忌讳高令公的功高势大,而将其转任淮南;另外分任他人来讨贼。

结果就是被得以在另外休养生息势头复起的贼军,给各个击破的下场,就连淮南镇也不得独善其身了。反而是他自请作为留在浙东备贼的后手,在温州留任防御的一天,就一天牢牢掌握住了临近闽地的局势,

乃至通过仅剩建州一地的福州观察使郑镒为棋子,令新崛起的地方势力陈岩始终不能得偿所愿。

直到在张磷意外阵亡信州,而淮南大军各自退散之后。被高骈急忙召还回来主持节衙局面的他,更是成为了行营军将之中的事实上的老大哥和首席之人。

但是比起肆无忌惮而刚烈做派,不知道明里暗里得罪多少人,而始终无法动摇高骈信任的淮南都兵马使、副招讨张磷;梁赞就要显得更加低调内敛的多了。

他的任事就一直以文职为主,除了数百名始终相随的护兵和亲从之外,也没有直接掌握和统率任何一支兵马;而是通过钱粮、衣赐、物料和犒劳上的职分,来进行间接的节制。

因此,他才得以不受忌讳的与高令公相得益彰至始至终,而不受猜忌和谗言所困扰。然而自从令公开始沉迷于修仙之道,而又有那个方士吕用之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

随着令公对于此辈言听计从的信重亦深;他也不得不放弃之前洁身自好,超然于上的基本态度,而于那些自然聚拢在自己身边的宿将故旧们,抱团结党起来以为对抗和制衡手段。

而且,就在他出来之前,吕用之刚刚延和阁、迎仙楼、碧筠亭等处,举行了受天降符箓仪式,而自谓洞溪真君,张守一是赤松子,诸葛殷称玉霄将军。

而在道院侧从之中,又有一萧胜者,谓之秦穆公附马,皆云上帝遣来,为令公修成仙法之道侣。因此,此刻的广陵城中正在举办规模盛大的祭礼。

家家户户都要出资供奉,而闹得街头巷尾声势浩大,又满是乌烟瘴气的。所以他既然无法遏制,干脆暨此督导粮台的机会眼不见为净的暂避出来,却没有想到淮南军过江之后的局面会如此混乱。

没错,是混乱,严重的混乱。而不是那些军将口中所谓的一时胶着和拉锯,仿佛只要稍加一把劲或是轻轻一推,下一刻太平贼的抵抗就会土崩瓦解了一般。

事实上呢,据他在前沿军中的眼线汇报,这些以行营四军之三为核心的十一部人马;仅仅在过江之后的第三天,就相继放弃了预定的攻略目标和要点,而“随机应变”的转入到自行其是的作战当中取了。

比如雄锐军的军使高澞就籍着追击败逃残贼的由头,自行引了一票人马跑去打池州和宣州的地盘了;而以骁捷军使董瑾为代表的另一批人马,则毫不犹豫的东进略取苏、常去了。

因此,润州和湖州境内的局面,便就是俞公楚为首骁雄军为主导;巢湖水军兵马使陈珙为助力的数部人马,在进一步细分下各自进行攻城略地的事宜;然后近三万人马,就这么散布在了两州十余县的境内。

虽然,据说他们在广大乡野里是“杀贼无算”“斩获颇丰”,但是实际上,除了攻陷了屠戮了几个防守薄弱的小城和镇戍之外,他们就连一个像样的望要大邑都没能拿下来。

毕竟,在失去了上头的约束和监督之后,人人都懂得的趋利避害,或者说是欺软怕硬的道理;因此,一旦尝试性的攻打受阻,就会很快转到他处去寻找机会,毕竟可以攻略的目标那么多。

虽然依照他们各自辩明和开脱的说辞,这是为了积聚力量(多多裹挟丁壮和物资),先削夺其枝叶,再孤绝其援应,最终寡弱其守势的战术使然。要是放在平日里,也不能说是错处。

然而,这次淮南军的江东攻略,打的就是出其不意、乘虚而入的速战速决之道。必须拿下足够的支撑点和要冲,来面对太平贼西面上游和南面本阵的全力反扑;

显然这些军将们在实际行事当中,却已然纷纷的眼中偏离到南辕北辙上去了。号称十万之众的淮南大军,如今竟然被分散在了数州之地内,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合力了。

所以,梁赞也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的进行应时就地补救,督促他们解决眼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把第一目标的镇海(节度使)理所——丹徒城,给拿力以赴的下来。

毕竟,在此之前他从广陵城接到前方军报中,已经感觉到某种令人不安的苗头和趋向了。除了一开始淮南军攻略的势如破竹之外,贼军并没有预期当中兵败如山倒或是争相出亡的局面,反而是早早收缩进城邑内继续负隅顽抗起来。

此外,虽然前方各军都多少在攻城略地中遇到了,被宣称为芥藓之患的小麻烦;但是数量积累起来多了之后,却也体现出了一种令人隐隐耿介在怀的趋势。

明明是出于不断丢城失地下风和坐困孤绝之势的残余太平贼,为什么还能在城以外的郊野里继续发起零星的抵抗和反扑呢,又是什么理由和信心在支持着他们。

是以,他这次不但带来了胜锐军左厢的四千兵马作为增援,还带来了一批武库中封存已久的重型器械和攻城装具,就是为了迅速结束这番混乱不堪又各自为战的局面。

然而直到最后,梁赞面对他们一副齐心认罪,却又隐隐摆出法不责众的姿态,不由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而愈发厉声道:

“眼下问罪尔辈,又有何用。。难道就把把局面变回来了。。”

“我等愚钝,还请长史示下。。”

俞公楚这才释然的下台阶道:

“自当是火速点集尔等麾下的余力,拼死勠力拿下着丹徒和江宁以为报赎了。。”

梁赞甚没好气的沉声道。

只是当梁赞鸡飞狗跳的整合好润州境内的大部人马,在京见山下重新指挥布阵,即将对严阵以待的丹徒外郭发起强攻之际;却突然接到了南下抵达无锡城外的前锋高越所部,需要增援的请求和发现新敌踪的奏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