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残 > 第783章 富国强兵二十年 续

唐残 第783章 富国强兵二十年 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2:04:47 来源:小说旗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相对于暗流汹涌却又表面上还算大致恢复平静的关内,河东道北部,一只长途跋涉而来的军伍,也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雁门县城附近。

而望着这些城头上茫然无措,却又忙不迭大开城门的守军;一身鸦羽毛毡盔子和毛边大氅已经风尘中,变得破破烂烂的朱邪翼圣也不由松了口气。

相比当初大军出河东的风卷残云一般,只用了七八天就长驱直取关内的滚荡而下之时,这段自泾水上游绕道而行的回程之路,却是让他们这支残败之师走了足足半个多月。

在这盘绕渭北群山的一路上,丢失了大部分的辎重车马,又累死和摔伤折损了许多坐骑和驮马之后,这只唯一成建制归来的沙陀军,也终于抵达了犹自官军控制下的鄜州。

然后从这里重新出发,沿途就地裹挟了留守的少许官军和粮台库藏;径直穿过延州、绥州、银州、胜州;在当地半耕半牧的党项部众手中,又征募到了许多牛马与丁壮。

这才就地折转向胜州东面群山之中,通过期间狭窄崎岖的岚谷道,回到了沙陀三部所休养生息的朔州(今山西朔县)境内。在这里,他们再度吹响了召集留守部众的牛角号。。

因此,当朱邪翼圣麾下的沙陀军重新引兵东南,穿过了汉长城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娄烦关之后,已然是恢复了当初步骑一万八千的旧观,更有倍半与此的各族部众牵牛挽马相随其后。

接下来,这只打着“代北行营都统”、“河东节度使”,“雁北节度使”等各色旗号的混合人马;也依旧毫无阻碍的长驱直入代北群山,倚为屏障的东井关、石岭关、赤塘关。

而在代北行营和河东节衙的旗号之下,沿途所过之处的淳县、定襄、唐林、秀容等军城和大邑,为数不多的守军官吏几乎是望风而下或是弃城而走。

直到先头的轻骑越过并洗劫了百井镇,却因为松懈和轻敌让少部分士民百姓逃走,而在有所防备阳曲城附近的小天门关北,被严阵以待的守军弓弩炮矢给阻挡下来。

然而这时候,这支席卷沂、代各州而再度膨胀了许多的沙陀大军,已然相距平坦无阻的河东表里内腹——太原府所在若大盆地,也只剩下区区一道两丈高的关城之隔了。

虽然看起来守军的抵抗甚是坚决,但是已经到达这里的大多数人,同样没有任何就此裹足不前的理由和迹象。

正所谓“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道理,关内的盛夏尾声才刚刚结束,但是草原上秋高马肥的世界已然是过了半熟了,而即将听见冬日来兴的额呼啸声。

因此,无论是其中来自沿边的回鹘人、党项人,还是时代生活在代北之地的沙佗人,或又是大同山谷间的退浑人;在关内损失了大量可以控弦的丁壮和畜马之后,已然很难再面对这个在满山金黄中逼近的冬日了。

或者说,剩下来的部众那怕熬过这个不可知的冬天幸存下来,同样也要面对来自草原上想要重新划分势力格局的诸多觊觎和挑战者;

乃至像是鞑靼这样的昔日盟友,也会在厉害驱使下变成最凶残的敌人。因为在草原的生存哲学当中,弱小就是最大的原罪和悲哀。

所以,就像朱邪翼圣在以武力上的威逼利诱之外,所打动他们的那个主要理由一样。入关到唐土去。只有入关了,才能在相对温暖而富足的河东腹地为大家找到一条活路。

——我是时间的分割线——

而在襄州城中一场公务闲暇的茶话会上。

作为留守政务官之一的襄州长史、民曹判事樊绰,与首席军事咨议杨师古、宣教总监罗隐等人,督学兼留司赞记丘宦、仓曹左判陆龟蒙陆龟蒙等文职要员端坐成一圈。

他们一边品尝着浙南山地今年收上来的最后一批晚茶,一边却是各自表情微妙的传阅着一份最新从前方送回来的批复样稿。

因为,就在周淮安即将自关中回归之前,就先行颁布《太平考成法之补充条令》。宣布截至当前起,凡任事过旧朝从七品以上官员及三代以内直系近亲属,原则上不再叙用。

“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么一步了啊。。”

最后还是樊绰打破沉默苦笑着道:

“大都督这是要彻底断了那些豪族大姓的立身根源么。。”

文史局主编、督学皮日休,亦是百感交集道:他大可想象这道《补充条令》颁下之后,又会引起多大的风波和喧然。要知道自从太平军显露出席卷东南半壁之势,就不知道多少昔日豪姓大户的子弟,就此隐姓埋名的投奔而来。

“应该庆幸,我辈却是赶上了好时机了不是?”

另一位判农曹事兼营田副使刘洵,却是显得心态轻快亦然的笑道:作为大都督府当中屈指可数被留用的旧朝宦属之一,他也毫不介意断了那些昔日同类的潜在进身之途;或者说像他这样早早投效从龙之功,于心而论当然是希望效法的潜在后进越少越好了。

“至少是不追及过往了不是?对于那些之前主动投效本军的士人和学子,都督府可没有断绝他们的前程,也没有否定他们的贡献不是?”

督学兼留司赞记丘宦却是半是赞叹、半是规劝一般,隐隐话有所指的对着皮日休说道:

“至于那些后来之辈,督府难道没有给他们投献和效力的机会么,那时他们又在做什么,只是首鼠两端而尤做观望而已。。。”

“正是这个道理,如今这些看到督府坐稳东南的好处,而主动前来投效之辈,又有多少是认同督府的义理和主张,而不是追逐新朝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呢。”

最为年长的仓曹左判陆龟蒙,也慢条斯理的开口赞同道:

“要我说,大都督此举正当其时,也是顺应天理人心的所趋。。”

“是以我看来,若是毫不择别的优容此辈,那边是对于现今正在督府麾下效力,却早早投奔而来的诸多有识之士,最大的不公和慢待啊。”

丘宦亦是颔首应道:

皮日休却是悚然一惊,这岂不是以此为契机画了一条线;将之前投效之人与之后投机之,给隐隐的变相隔离和对立起来。所谓上位者浩荡以势的阳谋和心怀莫过于此了,如果自己表错了情。。。。想到这里他不由对着丘宦感激式的拱了拱手道:

“承蒙指点,受教了。。”

“杨首咨,可还有所教我呼。。”

然而,皮日休又转而向着则始终笑而不语的首席军事咨议杨师古诚然道:

“不敢当,只是在下觉得,这主要是大都督想要表明一种态度。大都督府与前朝过往彻底割裂而另起炉灶的态度和底气所在;”

而作为多少参与了其中条令制定的杨师古,与罗隐对视了一眼之后,还是顺势对他们透点底出来。

“至少在如今督府自成体系的组织架构和人才培养梯次下,已经不再需要借助这些旧有事物,如大齐那般来妆点徒有其表的门面了。这才是鼎兴革故的气象所在啊”

罗隐亦是点头补充道:

“自然了,大都督府对于可以挽救的对象,也不是完全弃之不管的。。最后的附属条文之中特例还有待商榷之中。。”

杨师古又接着道:

“主要就是经过大都督府所特批的极少数专业人才,或是在相应领域当中有过重大贡献,或是于过往取得过相应的杰出成果;并且经过各部门官长所组成小组/委员会审核通过的,依旧还可以破例选任的。”

而其中言下之意,也是为了便于分化瓦解那些传统势力,将其最后一点剩余价值给压榨出来的阳谋手段。因此,这篇人事补充条令并非是一刀切,而至少留下相应的口子。

听到这里,在场其他人脸色各异的回过味过来,又不禁思量起自己能够通过全力支持相应条令的推行,而在其中得到什么,或是做到些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