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残 > 第832章 野死不葬乌可食(下)

唐残 第832章 野死不葬乌可食(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2:04:47 来源:小说旗

而在山阳城的墙头上。生的相貌旷达而眼神凌厉的孙儒,面色阴晴不定听着探哨回报来自城外的消息,又眼神漂浮的看着远处淮水岸边隐约升腾而起的定点烟迹,最后还是化作了不可置否的一声叹息使然。

毕竟,在扬州城下一战兵败大溃之后,唯有他得以只身逃还这山阳城中。在留守的部下协助下,他搜遍全城好容易才罗括道千余多尚未来得及逃走的守军,勉强稳住了城内一片风声鹤唳的局面。

又大开库房拿出许多财帛粮食来收买人心,顺便争分夺秒抢在寿濠军乘胜杀过来之前,从城内士民百姓中强征和募集了三千丁壮,这才有了坚守城池的初步底气。

然而就在他拼命拆除民房打造器械、准备物料,就等着抵达城外的寿濠军开始攻城之际;对方却是偃旗息鼓没了大动静,而摆出一副联营布阵将要长期围困下去的局面。

然而,这也正巧是他所期待的结果。他正好暨此重整城内的部伍,将大多数民家及其游荡无业的青壮,都按照坊区编管起来,限定好每日食水和物料的配额,作为支援和输送相应城门和墙头的后备力量。

正当他在城中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城外再度发生了变化。他们在一夜起来之后,突然就有些惊诧的发现城外的寿濠军已经连夜弃营退走了。

然后通过探子和流亡之人,他才知道寿濠军的那位杨憨子,在击败了了刘汉宏和毕师铎等人之后,居然又不知为何马不停蹄的与来自江南的太平贼开战了,

这对于他这点只能蜷缩在山阳城内苟延残喘的蔡州兵马,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因此他也再度派人到乡野里去想要照例“募集”更多的粮草和壮丁。

然而,楚州是他们这些蔡州兵最先登陆和往复肆虐过的重灾区。因此地方已经残破的十室九空而遍野荒芜,除了食腐的老鸨和野狗之外,大路上就在没有更多的活物了;更别说是找到足够的丁壮和粮食了。

而楚州尚有人口聚集的另外几个县城,亦是由当地的豪姓背景土团发起反乱,主动驱逐和杀掉他留在城内少许将吏而据城自保。光靠他手上这点力量也一时半会是拿不下来,或者说拿下来也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遂以孙儒也只能一边向蔡州方面输送金帛珍宝,卑言款词的求援;一边靠城中会签聚敛的粮草维持着现下局面,一边派出更多探子向周边渗透而去,寻找更加富庶和虚弱的合适目标。

等到寿濠军成功夺取了扬州,却又被太平贼攻打的节节败退,最终困守于广陵城中的消息传来;他简直是欣喜若狂而马上就派出信使,想要籍着名义上同属大齐新朝的那点干系,联络和试探对方的态度。

结果,他一连数波的信使一去不还就再无音讯了;而太平贼的人马也出现在楚州境内,接连驱逐和歼灭了他麾下十多只小股捎粮队之后,孙儒也只能有些肉痛的收缩了力量,重新回到原来避战城中的局面去。

毕竟,光靠现今这不足四千出头的寡弱之师,就算是主动出击浪战于野也未必讨得好去;反而是暴露了自己的底气和虚实,给坚守山阳城这座重要的淮南据点,带来更多不测的风险。

但是这一次,由秦大帅所信重的“三将军”秦宗衡亲率而来的蔡州援军,在末口镇遇到埋伏和截击,却是给他出了个二选一都要左右为难的老大难题。

如果他迫不及待发兵去救,那则有山阳城就此空虚为人所乘的风险,甚至还有可能中了引蛇出洞半路截击或是围点打援的谋划,就此连手上最后这点自持的本钱都折损掉。

但是如果他拖延坐观不救,那只要援军之中有人能够逃回去的话,那就是完全不容于秦大帅帐下的可怕后果了。他虽然也是秦大帅的乡党出身,并且同在忠武军中服役过的旧部,但也不能确保自己可以被轻轻放过。

想到这里最终还是秦宗权在他们这些部属当中,多年养成积威深重压到了孙儒对于损失实力的肉痛和不舍,而重新正色对着身边一名别号“木匠”的将弁马殷开声道:

“霸图,着你带领游弋(马)队和挺击都,即可前往末口镇方向见机行事!多带旗仗鼓号以为声势,切记遇敌之后,不要过多纠缠和硬拼,须得多用策略。。”

“属下省得。。还请兵使放心。。。”

马殷不连忙抱手领命而去:只是当这在他带领下的一票人马,大张旗鼓的冲出了东门扬尘而去之后。却又在山阳城的西面,陆陆续续奔走来了一群又一群踉踉跄跄,相互搀扶又倒拖着旗帜、兵器的溃乱军马。

而在末口镇中死里逃生的秦宗衡也夹杂其中,而饱含意味的看着山阳城头上依旧插着的蔡州军旗帜和“孙”“兵马使”字样的将旗,重重吐出了一口满是沙尘的唾沫来。

而在南方一片外紧内松气氛下的广陵城内,杨行慜也在私下里见到了据说从太平贼肆虐地方逃出来的“父老代表”。只见他们却是争相扑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哀声喊道:

“留后明鉴啊,那太平贼真是丧尽天良、残暴不仁,为当世之甚啊。。”

“我辈努力忍辱含垢,苟且偷生权且与之周旋,只为了保全乡梓以待将来朝廷的光复之际。。”

“然而这这些贼寇来了之后,却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并肆意捉拿和打杀了去好多人家。。多少大好的儿郎不是断首杖刑街市,就是带枷流走远僻之地1”

“还用那些如尘泥一般的微贱佃户和奴婢作为由头,将多少闻名乡里的世代忠良大善人家,还有可怜许多无辜清白的亲眷子女,都给当众肆意折辱于那些贩夫走卒之手啊。”

“期间敢有违逆和抗拒者,便就是被株连坐罪之下杀的血流成河、尸骨累累的人间凄惨啊;就算暂且低身顺服的也未能讨得好去,须得损家破财前往异地另居。。”

“此寮不但要拿走我们世代维系的田产丁口,还要夺我等赖以生计的身家前程,将我辈豪姓、显望之家生息乡土的根基,也一并拔掘而出啊。”

“留后若是再置之不理下去,就怕日后官军光复故里,也再也见不到任何的乡梓亲故,而全是随贼而来圈占田宅的帮凶之徒了啊!”

耐心听完这一切,并且好生将这些陈情父老代表劝慰下去休息之后。杨行慜就有些倦怠的揉着眉头,对着亲卫的长剑都都头杨賨道:

“回头就把他们都给秘密处置了,确保不要走漏任何风声吧!”

“留后,此时怕有不妥把,好歹是来投奔的一片拳拳之心啊!”

另一名部将朱延寿不禁失声道:

“那你可曾想过,此辈又是如何穿过贼军的严密封所,进得这四面围困的广陵城来的?”

杨行慜却是无奈叹息道:

“还不是那些贼军故意网开一面放进来的?此辈怎可能如此好心,当又是所谓何事,还不是为了乘机打击我军心士气?”

“那就不怕记起我举城将士的同仇敌忾之心么?只要稍加运使得当,亦是哀兵可用啊!”

朱延寿皱了皱眉头,却又继续劝说道:

“那一旦此中被人给撩拨起来,誓要与贼军决一死战,我辈是允还是不允呢?你又能确保其中毫无变节曲贼的奸细么。。”

杨行慜却是冷下脸来叹声到:

“既然已经下定了以广陵为基业长期周旋下去的决心,那既定的方略就不容此辈有所动摇的,又何必令其有机会徒多生事呢?正所谓是大局之下宁枉勿纵的道理,就算其中尽是清白无赦的,我辈也绝不能在冒上如此风险了。”

他接着又放缓声调,对着另一位田頵道:

“对了,德臣,我军探哨从战阵边沿冒死找回一些贼军遗弃的火器,你科罗括些能工巧匠来好好参详一番,看看能否由城中五金匠做作坊尝试仿造一二,也可以作为我军坚守的助力不是?”

——我是分割线——

长安城中的升阳殿前广场上,一身宽大的锦绣衮服,也难掩身形消瘦和脸色蜡黄的黄巢也在一众文武陪同之下,观阅着由诸门巡城大使、京兆尹孟楷亲自指挥下,最新一批火器样品使用的操演。

“这玩意好啊,比弓弩上门轻便好夹带的多了。。所耗的也不过是一点儿铳药和铅子而已。。寻常一胡禄箭矢的份量,大抵可以让火器打发出百八十发的数目了。。”

孟楷先是拿起几柄前粗后细类似棒槌一般的管状物件,分别送到了相应人等手中以供端详。

“孩儿们最欢喜的还是这三眼铳子,既能能捶打也能放射杀敌。号称只要在十步之内三放之下,无有不中之七八,更使人无所防备和阻挡了。而且穿破甚深,莫说是寻常的牛皮甲子,就算是铁铠也有一定概率打穿通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