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残 > 第868章 驽马徘徊鸣(续)

唐残 第868章 驽马徘徊鸣(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2:04:47 来源:小说旗

然而对于再度死里逃生的黄头都虞侯张训而言,这段时间他在滁州的境遇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虽然放弃了在清流城内潜伏和活动下去的打算;但是他的境况且没有因此改善,反而愈发的恶劣起来了。因为随着大量村子因为时疫而荒废或是毁弃,剩余的幸存人口都被打散归并到了,靠近道路和要冲的集镇或是大庄子里。

这让他想要进行私下刺探、联络、乃至煽动民情等活动的余地,也无疑被大大压缩了。毕竟,没有了亲熟的乡党互为隐匿和遮掩,反而要与来自别处的陌生人家,按照五户十家的进行互保连坐之下,依旧敢于冒险作死的概率就被大大的减少了。

在此之前,张训已经不止一次亲眼所见,那些试图潜入或是混进那些村子里的可疑人等,被那些村夫乡民给群起而呼之,活生生的打个半死再捆绑扭送出来,交到附近的贼军吏军手中。

乃至那些流窜的小股散兵游勇、亡命匪盗之辈,亦是未曾讨得好去;往往一靠近村落就遭到了一边拼命敲锣打鼓,一边弓箭刀棒严阵以待的热烈欢迎。往往还没有等他们找到破绽和弱点,就先遭到了来自附近驻守贼军的包抄和夹击。

其中大多数人没能跑掉的结果,就是变成吊在路边行道树上的一具具示众的尸体。也有少部分活下来的额代价,则是带着这些贼兵按图索骥式的,回头就抄拿了他们隐匿和藏身的窝点、巢穴。然后又一把火烧成了废墟。

以至于他身为堂堂的寿濠军军将,昔日滁州豪姓大家的典范,游侠儿们的领头人物,在处处碰壁奔头无门之下,居然只能靠乘人不注意的时候,在村外的田地里偷摘、偷挖一些未成熟的瓜菜薯蓣,以为一时的果腹。

对了,还有地方那些游侠儿和亡命之徒,本来大多数都随他投军跟着寿濠军去追逐功名前程了。但是按照他的料想当中,地方上还是剩下一些可以发动的对象。但是这一次的结果依旧让他大失所望了。

在城郊和乡土当中,那些游侠儿和亡命之徒喜欢猬集的祠庙、山庄、别业、渡头、野店等地方,不是已经荒废就是被焚毁成一片白地。偶然间还可以见到填埋尸体的大土堆等;显然其中的常年汇聚之人,也是下场堪忧了。

直到这一刻,张训才真正明白过来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贼军在这夏末入冬的数月之间所推行的酷烈手段,几乎从视野所及之处毁掉了他们这些豪姓之家,在乡土之间好几代人的经营和大部分可以借助的根基了。

虽然,在他努力寻找之下总算发现了几个昔日的旧识,但是却因为各种缘故不敢贸然相认。因为这些人等大多成为了那些外来人聚居点内的被监管对象;好容易有那么一个没有人看管的,却又让他疑神疑鬼的不敢接近。

因为对方看起来居然颇受那些贼军的信任,更不能确保是否会为了某种利害关系上的因由,把自己给出首了换取好处呢。这时候张训才有些后悔起来,当初为什么要急于灭口,把那个帮助过自己的老奴给杀掉。

如今,他总算是坚持到了新的转机出现。不知道什么缘故散布在地方上的那些贼军已经大举撤离了。而在乡野里东躲西藏的经历,也让他从一个还算精壮健硕的武人外形,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饱受风日晒雨淋的乡人形象。

当然了,到了这么一步之后,他的初衷和念头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既然已经没法指望那些乡里能够群起响应,那他也要好好的打探敌情,将在这里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带回去让杨都率知道,才能不负他们这些人拼死冲出来的累累牺牲和代价。

张训如此思量着,弓着身子跨过了一处篱笆崩落后的新修补处,手中却是拖着一条被拧断脖子的瘦巴巴野狗,虽然看起来实在是干瘪的没有几两肉,但用火熏熟了之后也可以勉强吃上几顿的。

这些日子在野外光吃这些没油没盐、半生不熟的野物,实在是有些嘴巴淡出鸟来了。却让他格外怀念起在军中与一种袍泽手下的大鱼大肉、尽情畅饮,乃至进入了天下第一富华胜地广陵,终日美姬相伴而夜夜笙歌的日子了。

以至于他茹毛饮血的多了实在有些躁动起来,没忍住劫持了一个落单的洗衣村妇以为逞欲,却难免惊动了临近的乡人,各种敲锣打鼓大声呼喝着追过来,不得不弄死了对方而逃之夭夭。

所以,眼下能够维系他物资补充来源的,便只有些许零星散布在野外的藏匿人户了。只是这些人等同样也是家徒四壁而烂命一条的典范,更兼其中多数还身患各种恶疾烂创,只能苟延残喘的等死之辈;就连他也不愿意接近和沾染的。

所以在最后事到临头,他还是只能选择冒险进入那些新设立的庄集,利用其中诸事初创的混乱,裹带上一些日常之物。而这处位于庄子边上的废弃畜厩,上层部分用树枝垫出来的隔空处,则是他的临时藏身之所。

然而这一次踏入之后,张训却嗅到了另一种尘霉和泥垢之外的另一种味道,并且在积灰甚厚的土坯墙边上看见了几个不怎么明显的手印。不由的心中一惊连忙丢下手中的野狗,按住随身横刀转身即退,却不防脚下拌到不明的障碍之物。

顿然头顶上的枯败棚盖和支架,就像是被抽空了似的轰然一声俱是塌陷下来,在一片卷当而起的烟尘滚滚当中将他压盖在了其下;

随即灰头土脸而目不能视的的张训,就从坍塌的废墟之间奋力挣脱起身,却又被凌空抛落下的一张破渔网给兜头盖脸的罩了进去;就连横刀都来不拔出来砍劈,就又在四下里一片叫喊声中,被头重脚轻的全力拖倒在了地上。

“捉住了捉住了,不枉连日的操练。。”

“好贼子,这些日子的失窃便是落在头上了。。”

“还是个惯犯之辈了,我的那些鸭子啊!!”

张训闻言却是愤恨与羞耻如斯恨不得当场咆哮起来。若不是因为那些太平贼酷毒地方的缘故,自己堂堂淮南官军中斩将夺旗的先锋大将,怎么就会折辱在这些村夫野民之手,而被当做了偷鸡摸狗之辈呢?

正当张训竭力挣扎着身子,想要抽出护身的短剑,然而下一刻又有一个声音惊呼道:

“不好,你瞧他目赤如丝,额腮皆红,怕不是已经染了外间的疯症了?”

“那还不快打死了拖出去烧了,难道留着沾染上大伙么?”

然后就是一阵棍棒如雨下打的张训痛哼惨叫连天,连囫囵话语都说不出来了。这一刻他只想一死了之罢了,也好过继续在这群愚夫暴民手中受辱下去。随后,他的横刀以及随身短剑也被人冷不防抽了出去。

然后有人叫嚷起来:

“这厮还带了刀兵哩,这怕不是等闲的窃盗呢?”

“瞧瞧这刀头上的花饰,这可不是普通庄户人家用的啊”

又有一个苍老的声音接口道:

“那咱们岂不是捉到了一个积年悍匪了?”

周旁之人纷纷惊叹道:

“快停手,还不快停手,都打死了怎么拿去换东西!”

“却不晓得这厮能否值得上我那群鸭子啊?”

“看着行头,怕不是能换来一头羊了。。”

“何止一头羊啊,若是大有来历的贼头,就算是囫囵整只的牛马也是可以指望的啊。。”

然而,听这些七嘴八舌的一轮话语,已经被打的遍体鳞伤而郁积在胸的张训,也终究是受不住心中连急带气的悲愤莫名,从心头猛然涌上喉头一口老血喷吐着昏迷过去了。

带到了第二天正午,早早等候在路口上充作眼线的乡民,也终于翘首以盼的等来了一小队打着鲲鹏青旗的人员。只是其中并没有多少意料当中披挂铠甲的军士,而是好些带着黑纱濮头,身穿青灰两色紧袖箭衣或是束身胯衫的军吏和文员。

随后,作为带队的采风官韦庄,有些惊诧的看着这些拦去道路的村人,以及被簇拥在其中五花大绑起来肿的像是猪头的“事物”。不由心中纳闷道,难道眼下江北各州境内,居然还有这种公然阻道,威逼和要挟太平的不怕死之辈么?

然后他就见到分出一个满脸尽是褶子和跛裂,看起来明显未老先衰的中年汉子,谨小慎微佝偻着后背大声喊道:

“小人在此求官爷们一个恩德。。。”

“不知你们所求何事?”

韦庄却是越发警惕起来,对着左右使了个眼色。

“咱们村里昨日里恰巧逮住了一个大贼头,还想请问官爷一声,州县里的悬拿和赏捉,可还算数不?”

“当然算数!只要能够验明正身,还可以折变成相应的财帛米布、禽畜牲口呢!”

韦庄闻声却是毫不犹豫道:

“那就好了,那就好了。。”

这名领头汉子及其身后众人,不由左右相顾欢欣鼓舞的叫喊起来。

于是在片刻之后,韦庄就拿到了作为相应身份证明的一柄短剑,却是不由微微一惊有大喜过望起来了。因为他毕竟是多年京城游学和举士的出身,就算门第破落了,相应的眼力和见识也比其他地方的士子稍广一些。

正所谓是“兵刀将剑庶人棍”的基本道理,而军中的佩剑自然与那些喜欢弹剑挟击、崇尚轻捷猿蹂游侠儿,所善用的轻剑、快剑孑然不同。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隶属大内仪卫资序的千牛子弟和庭前诸仗,才会在仪刀和朴头枪以外,再配属这种带有繁复的花饰纹理,而在礼仪和装饰性质上更甚于防身功能的银装短剑。

而这些年朝廷也越发滥觞名爵于地方,因此就连藩镇之中也开始仿制此类的形制,而赏赐于侧近子弟和亲牙之属。因此,既然对方能够得到这么一柄银装短剑,那起码也是一方势力亲卫将属的职介。

因此,这时韦庄甚至生出了一些有些抵牾的念头来:如果自己能够略过这些人而独占此功的话,那最少也能成为仕途上更进一大步的绝妙助力。然而下一刻,他就抛弃了这个不堪的念头。

就像是那位大都督专门给他们公开授课时硕果的那句话:“一个谎言/错误,却是需要数个乃至更多的谎言/错误来弥补和维系的。”难道他韦端己的人品和前程,也就值这么一个地方头目的分量么?那也是在是太自甘堕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