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不学鸳鸯老 > 第54章 爷从来不骗人

不学鸳鸯老 第54章 爷从来不骗人

作者:白鹭成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01: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这一生都在舍不得,舍不得屈居人下,舍不得背井离乡,舍不得骨肉分别,舍不得儿女情长。

沈知落是最不愿意与凡尘俗世一样的,他不会说舍不得,也不会问她为什么非要走,哪怕浑身都是烦躁的气息,他也只是望着窗外,将帕子里的水一点点拧干净。

狐眸微动,苏妙到底是撑着床弦起身,从他后头伸出手去,脸颊贴上他的脊背。

“很快就会再见的。”她笑。

他不喜欢与她亲近,这般姿势,是一定会发火的,苏妙反应倒是快,在他发火之前就迅速收回手,一溜烟地跑出了大门。

“等着我来与你成婚呀。”娇俏的声音从远处飘过来,卷着外头炎热的风,轻轻拂过他的背。

沈知落顿了顿,眸子里泛上一抹难解的情绪。

他放好帕子转身。

知了在树荫里发出嘈杂的叫唤,换好了水的鱼池里波光粼粼,目及之处,祭坛空荡冷清,已经是半个人影都没有。苏妙向来是这样,来得快走得也快,话让她说了个尽,半句也不会给人留。

冷嗤一声,他拖着半搭在臂弯里的紫黑星辰袍,恹恹地往外走。

苏妙回到将军府,进门就觉得莫名的干净。

她纳闷地上下扫视这门楣,扭头问门房:“哪个院子的下人犯了错,被罚来清扫了不成?”

门房愁眉苦脸地道:“哪儿能啊,自打三公子去赴任,这府里没谁敢犯错的,是少夫人闲着无事,每日都在洒扫。”

小嫂子?苏妙愕然,将行李扔给丫鬟就朝东院跑。

李景允走的时候与她说:“你小嫂子那个人,看着温软,实则冷心冷情的,爷走后她不会伤心难过,但你有空也去走动走动,看看她在做什么。”

顿了顿,他又自己懊恼地道:“能做什么,总归是不晓得惦念爷的。”

苏妙还笑他来着,说被留下的人没成怨妇,这要走的怎么倒还哀怨上了。

李景允摇头说:“你不懂,能讨你小嫂子两分真心,那可太难了。”

他当时的表情太过认真,眼里还隐隐有些难过,以至于苏妙当真觉得,小嫂子从来没把他放在眼里过。

结果——

抬步跨进东院,苏妙就见花月正站在主屋的博古架面前发呆,她好像又瘦了两分,柳叶儿似的身段,一动不动地立着。

走近两步,她听得一声冰冷的低语:“鬼才信你。”

这是在说谁?苏妙不解地挑眉,想了想,还是笑着喊了一声:“小嫂子。”

花月一愣,回过身来看她,眼里含了两抹笑:“表小姐回来了。”

“祭坛里呆着无趣,我赶着回来看热闹。”苏妙进门去拉了拉她的手,“小嫂子最近可好?”

花月点头,给她倒了茶,又拿来一盘点心:“三公子不在,这院子里倒是轻松了,只是闲得有些发闷。”

苏妙笑:“你如今是这将军府的少夫人了,再闷也没有亲自去洒扫门楣的道理。”

“闲着也是闲着,他们那几个偷懒的奴才每次灰都扫不干净,今日便去教了一教,倒传去你耳朵里了。”她说着,又拿了几个绣花小样出来给她看。

“表小姐婚期将至,夫人吩咐我帮忙挑选盖头的花样,这几个是绣娘送来的里头最好看的,你瞧瞧?”

苏妙只扫了一眼就道:“小嫂子随便挑了便是。”

花月有些意外,别家姑娘成婚,样样东西都要挑自己称心的,毕竟成亲大事一生也就一次,表小姐倒是好,看都不看?

察觉到她的疑惑,苏妙眯起眼眸笑:“沈知落若当真是心甘情愿娶的我,那我巴不得每根丝线都自己来挑。可他是不愿的,赶鸭子上架,让我捡了便宜。这婚事我要是再来精挑细选,那就没意思了。”

花月若有所思地看向收着自己嫁衣的那个嵌宝柜。

“哎,我这跟你那是两回事。”意识到她在想什么苏妙连忙将她的脑袋转了回来,认真地道,“我表哥娶你那可是真心真意,小嫂子也不是……嗯,也不是那么不愿意嫁,吧?”

说到后头,苏妙自己都心虚,狐眸直眨。

花月想了想,朝她点头:“嗯,我自愿的。”

她这个身份做将军府的儿媳,便是要当出头鸟,少不得被人究查,也许哪天暴露了身份也不一定。所以她给庄氏行礼的时候,霜降急得差点把地板跺穿。

花月后来安抚她,说这是不得已,也说反正三公子要进宫了,满足人家一个愿望,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

但是她很明白,那礼行下去,就是她自己愿意。

苏妙看着面前这人脸上那一闪而过的情绪,嘴巴张得老大。

她认识殷掌事也算有些年头了,印象里的这个人圆滑懂事又温顺,几乎从来不会犯错,把将军府内外管得是井井有条,但是这么久了,她也鲜少在殷掌事身上看见什么女儿家的柔情。

甚至潜意识里,她没把这个人当姑娘家。

然而眼前,殷花月眼眸低垂,捏着小样的手指微微收紧,像是想起了谁似的,勾唇一笑。

这笑得可太甜了,像将整个京安堂的蜜饯熬化在了里头。

苏妙看得心尖都颤了。

她突然意识到了不妙。

自己那神机妙算的表哥,好像少算了一样东西。

“表小姐可还有什么东西要置办?”花月面色恢复了平静,低声问她。

眼珠子转了转,苏妙笑道:“我也不清楚,要不上街去看看?”

“好。”花月点头,二话不说就去拿了银票随她出门。

苏妙明白了,她的小嫂子并不是有多爱洒扫,她就是怕自己闲下来,怕自己想起什么,所以拼命地在给自己找事做。

这人先前陪她上街,没一会儿就要打道回府的,可今日逛得她腰酸背痛了,花月都还指着前头问:“那家绸缎庄看过了没有?”

苏妙揉着腿苦兮兮地想,表哥造的孽,为什么遭殃的人是她?

“看吧。”她叹气。

绸缎庄的掌柜似乎是有喜事,给她们拿绸缎都是一副眉开眼笑的模样,还不惜多给她们量半尺料子。

“您是家里添丁了不成?”花月笑问。

那掌柜的摆手便道:“我这个年纪,哪儿还能添丁,只是我那不肖子有出息了,入了科考场,至今还未遣返。”

大梁的科举,因为当今陛下的一些顾忌,所以在京赴考之人都吃住在考场,落榜之人会被遣返,一榜一榜地遣,越晚归的越好,直到三甲殿试问状元。

算算日子,如今已经是殿试之日了。

苏妙惊叹地拍手:“这可厉害了,掌柜的也不消开这铺子了,跟着儿子享福去啊。”

“哪里哪里,他也就是运气好。”掌柜的谦虚着,脸上却是遮也遮不住的骄傲。

花月挑好料子,终于与她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揉着自己的小腿,苏妙眨巴着眼道:“要是我表哥没听将军的话,选择去科考该有多好,另择官职,还能在府里住。”

花月浅笑:“木已成舟,再论也无用。”

她抱过刚买的绸缎,抚着上头的纹路,又开始想要给夫人做件什么衣裳。

苏妙看了一眼她的手,微微皱眉:“小嫂子你休息两日吧,瞧瞧这上头的小口子,表哥回来非得把八斗挂在后门当腊肉不可。”

“这与八斗有什么关系。”花月轻笑摇头,没往心里去。

等李景允回来,她这手上的皮都怕是已经换了两层,哪里还有什么口子。

苏妙回了府,花月的事情就又多了一些,每天做一盅乌鸡汤送去主院、清算府里的账目、收拾两个不听话的下人、再添一添嫁妆的礼单。

这样的日子很充实,但不知道为什么,苏妙看她的眼神里总带着些担忧。

花月知道苏妙在担心什么,她觉得自己没有要借忙碌来逃避什么的意思,也没有很想念李景允。

几日恩爱罢了。

不屑地摇摇头,她低眸继续看账本。

天近黄昏,所有的事都安排妥当,晚霞在天边晕染开,东院突然就空旷了起来。

花月站在主屋里,僵硬地瞪着博古架上那一双锦靴。

她昨晚梦见这双靴子从架子上跳下来,变成了一个人,那人生得讨厌,眉眼讨厌,身子讨厌,浑身的痞气也让人讨厌,墨色的瞳子朝她看下来,带着三分笑意七分揶揄。

她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顿。

可是醒来之后,屋子里只有靴子,没有人,想揍也无处可揍。

恼怒地瞪着这靴子,花月的拳头捏得死紧,莹润的指甲因用力而泛出清白色,指节搅在一起,一处红一处青。

然而,片刻之后,紧捏的手指慢慢松开了,指尖动了动,往上一抬,与另一只手合做了一处。

-大梁有个说法,新买的靴子摆在架子上,便能当半尊菩萨,若是诚心拜一拜,更是能心想事成。

博古架前站着的人微微有些恍惚。

她盯着靴子,薄唇微动,喃喃念了一些什么,然后朝着那双崭新的靴子,虔诚地弯下了腰。

一瞬,两瞬,屋子里安安静静,没有任何反应。

半晌之后,花月直起身子睁开眼,觉得自己真是傻透了,恼怒地甩袖:“骗人!”

天边的霞光突然一盛,昏黄的光线从门口照进来,拖出一道长长的影子,花月没注意,扭头就想往门外冲,结果余光一闪,她僵在了原地。

修长的身子靠在门框上,被勾勒出一圈光晕,衣摆上的蓝鲤绣纹逆着光,变成了一片玄色。

那人似乎在笑,肩膀微微颤动,低沉的嗓音像古老的琴,穿过黄昏直抵她的脑海。

“爷从来不骗人。”他说。

像年关里的烟火突然全在眼前炸开,花月晃了晃神,下意识地伸手去拨弄余晖,想拨开这些晦暗的光,看看这到底是谁。

她自然是没拨开的,但这人往前走了一步,俊朗的眉目在她的眼前一点点清晰。

墨色的眸子里泛着熟悉的光,眼尾斜过来,略微有些嫌弃的意味。

“这才多久,你怎么就想爷想成了这个样子。”李景允慢条斯理地笑。

呼吸停滞了片刻,花月眼眸动了动:“你……”

他低下头来,拿有些青须印的侧脸略微蹭了蹭她的耳畔:“不认得了?”

自然是认得的,花月迷茫地点头。

下一瞬,她背后就被人一抵,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上贴住了他的心口。

心里一直吊着的东西突然归回了原来的位置,花月反手抱住他,眼里有惊有喜,嘴上却还是困惑地问:“你怎么出来的?”

“宫门开了,自然就出来了。”他含糊地答,眷恋地嗅了嗅她身上的香气。

慌忙推开他,花月狐疑地眯眼:“又是偷跑?宫里可没人替你打着掩护,你这擅离职守……”

满眼笑意地看着她啰嗦,李景允嗯了一声,低头堵了这碎碎念的嘴。

外头突然热闹了起来,不知道哪个奴才喊了一声,整个将军府都沸腾了,敲锣打鼓,奔走相告,甚至还有人在正门放起了鞭炮。

“表哥,小嫂子!”苏妙在外头叠声喊,“快出来呀!”

胸口被人一推,李景允退后半步,不悦地往外看了一眼。

怀里这人是没回过神的,小爪子抵在他心口,声音听着都有点飘:“出去看看。”

“嗯”了一声,李景允将她的手指一根根分开,与自己的手扣了个死紧,然后才带着她往外走。

这个时辰,各家各院都该在用膳的,不知怎么的,人都聚集到了正庭,李守天坐在主位上沉着个脸,庄氏在一旁却是喜极而泣。

“好,好得很,快让他过来给几个一直照顾他的叔叔伯伯见个礼。”

花月跟着李景允踏进门,眼神还有些呆滞,她被他按在夫人身边的矮凳上,茫然四顾。

“恭喜啊。”几个远房婶婶在她旁边小声道,“嫁夫婿就当嫁咱们景允这样的,有出息,有抱负,谁能料到这一出去还摘下武试的魁首回来?将军也莫要赌气了,武状元可比那禁宫散令有前程。”

“是啊。”庄氏也连忙扭头劝,“这是好事。”

“好什么?”李守天冷声开口。

热闹的正庭倏地安静下来,李景允正在与几个叔伯见礼,也没在意,规规矩矩把礼行完,才慢悠悠地跪到了李守天跟前。

“儿子给父亲请罪。”他平静地道,“辜负父亲安排,擅自做主参与科考,让父亲为难了。”

花月这才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人,竟然去参加科考了?!

李守天胸口起伏,双眉怒横:“你眼里还有没有我的这个父亲!与人说好的事,你说不去就不去,让旁人怎么看我李家?翅膀硬了,以为摘个魁首就能进这家门耀武扬威了?”

“儿子不曾有这想法。”李景允头也不抬,十分从容地道,“本是要去赴任的,但路上听人碎嘴,说我李家儿郎没出息,一个在边关几年归不得朝,一个靠着祖荫混了个差事度日,实在是一代不如一代。”

“当晚辈的被人碎嘴倒是无妨,可这话说得难听了,将军府也没个颜面,于是儿子就改道去考场看了看。”

“原以为武试严苛,高手辈出,儿子也不过是去长长见识,谁料里头没几个能看的,儿子就被扣到了最后,今日才能回府向父亲禀告。”

他起身又拜:“还请父亲宽恕。”

话说得体面,总结下来就一句:他们太弱了,我随随便便就回不去禁宫赴任了。

李守天一巴掌拍在矮桌上,气得直哆嗦。

四下叔伯婶婶连忙上来劝,又是倒茶又是递水,一声声地道:“景允都说了,也不是故意忤逆,谁让你教得好,他有本事呢?”

“三哥快别气了,咱们这几个院子里若是能出这么个儿子,那可真是无愧先祖了。”

“孩子考了这半个多月了,看看,都累得没怎么收拾,快让他去歇着,咱们来商议商议,摆个流水席。”

李守天横眉怒目:“这不孝子,还给他摆席?”

“要摆的要摆的,我李家还没出过状元呐!”

庄氏给花月使了个眼色,花月会意,趁乱就将李景允带了出去。

府里到处都是奔走张罗的丫鬟婆子,两人挑了僻静的小道走,谁也没说话。

李景允走着走着就觉得有点不对劲,眼角余光打量着旁边这人,轻咳着找话:“我爹会不会又关我禁闭?”

花月面无表情地摇头:“不会,别看将军方才桌子砸得响,你夺了个榜首,他比谁都高兴。”

恍然点头,他笑:“那你呢,你高不高兴?”

绣鞋停在了青石板上,花月转过身来抬眼看他,眼里一片幽深。

“您是早就想好了要去参加科考。”

心里咯噔一跳,李景允暗道不妙,连忙摆出方才堂上那副无辜的模样:“哪儿能啊,也就是走到半路……”

“武试需要提前几日向练兵场递交名册。”她微笑着打断他,笑意不达眼底,“科考刚开始的时候,您还在与妾身说要去赴任之事。”

“那是旁人才需要递交名册,爷是谁?将军府的公子啊。”李景允理直气壮地道,“管名册的是秦生,要他把爷的名字添上去还不简单?”

花月转头就走。

“嗳——”他连忙将人拉住,眉眼软下来,甚为尴尬地道,“你怎么比我爹还精。”

胸口闷着一团气,花月冷声道:“这也不是头一回被公子算计。”

完了,这是要新账旧账一起算?

李景允轻吸一口气,将她拥进怀里柔声哄:“当真不是故意瞒着你的,万一没考好,爷也不想丢这个人那。你看看,武试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爷身上没少落新伤,从昨日傍晚到现在,爷还没合眼,就想着回来告罪。”

“告罪?”她嗤笑,“三爷的规矩,向来是先骗着,骗不过了再认错,哪会一上来就告罪的。”

还挺了解他嘿。

李景允乐了一瞬,又变成一脸痛心:“你怎么只在意这个,都不在意爷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

腮帮子鼓了鼓,花月就着他拉着的手,将他带回东院,取水净面,然后用被子将他按进了床榻。

“公子好生休息。”她低头行礼,“妾身去看看前庭。”

说罢起身,毫不留恋地走了。

房门“啪”地合上,李景允捏着被子愕然地咋舌。

他走的时候还是个甜软的小狗子,回来怎么就变成一头龇牙的恶犬了?

武试夺魁是李景允筹谋已久的一件事,混迹市井,虽也能有家财万贯,但始终少些倚仗。太子给他谋的官职有禁锢,李守天给他安排的散令不自由,他想要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去拿才合适。

实在困倦,李景允也来不及多想,打算先闭目找回些精神,再与她说道。

文武状元都在这一天放榜公布,周和朔从一堆杂事之中抬头,就听闻了李府传来的邸报。

“这李三公子,也是能耐。”属官与他闲话,“往几年武试,都有个榜眼探花的,可这回那几个,在与他交手之后都伤重下不来床,殿试只他一人去的。陛下看见他,龙颜大悦,在殿上就赏了好些东西,想必接下来也会委以重任。”

周和朔哼笑:“到底是本宫看重的人。”

不过没一会儿,他又有些不悦:“这事,景允没提前来禀本宫。”

“何止是殿下您,连李将军都不知道,府上闹了好一阵呢。”属官摇头,“三公子独来独往的,向来没几个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也好,他若有了官职,对殿下来说也是好事。”

李景允若受了他给的官职,那对他来说自然是好事,可他没有。

周和朔眯眼,想起很久以前的栖凤楼,那人倚在细雨连绵的花窗边,转着玉扇同他笑:“我散漫惯了,哪里吃得练兵场里的苦?家里还有二哥为国尽忠,我躲在他后头,总也有两分清闲可偷。”

偷清闲偷成了殿上钦点的状元。

眉头微紧,周和朔垂眼道:“本宫也该去送个贺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