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斥尉迟

大唐山门异类 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斥尉迟

作者:鹤蛇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5:19 来源:小说旗

“看不透,老夫一生征战,临敌对阵无数,汝不过一来历尚不明之山野孩童,安敢言自己比老夫更能明白战事乎?”

“为将者,不识战之本质,纵是征战一生,亦不过一莽夫,算不得名将尔。”

“大胆!汝安敢辱某家?”尉迟恭并没有想到一个小童竟然敢反唇相讥,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一副择人而噬的样子。

“为将者,当不动如山,哲不过稍微几句,并未指尉迟将军,为何区区数语,尉迟将军如此暴跳若雷,如是敌人以计激之,岂不是易出大事?”陆哲轻描淡写地说。

“小子敢尔!”尉迟气得站起,准备要上演朝堂中常见的全武行了。

“尉迟!”出言的是一个看似病恹恹的,黄脸的汉子,“莫要与一小童计较,失吾面皮。”

哼——尉迟恭气鼓鼓地瞪了陆哲一眼,缓缓坐下。

放眼天下,能让连任城王都敢暴揍的尉迟恭安静下来的人不多,眼前的黄脸汉子就是一个。

因为他是秦琼。

“跃马负枪而进,必刺敌将于万众之中,人马辟易”,武力值力压天策府一干众将的秦琼。

“朝散郎方才所言,若是突厥倾国之力打造马蹄铁,则突厥危矣,不知何故?吾等军中粗人,还望朝散郎解惑。”

说话的是柴绍,作为李世民的小舅子,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此刻殿内,他才是军方地位最高的人,不过柴绍外戚身份,建国之后便谨小慎微,很少参与朝政的缘故。

柴绍一发言,所有人都不再说话,而是都看着陆哲。

“诸君以为,若论生死搏杀,是胡人强,还是吾汉家儿郎强?”陆哲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堂中众人。

“胡人,蛮夷也,凶残顽暴,凭恃血勇,天生身材高大,若论生死搏杀,胡人稍强于汉家儿郎。”灭了东突厥的柴绍对于最有发言权,他皱了皱眉头,随即开口道。

很好,大唐君臣没有一味的讳疾忌医,还是承认了胡人的身体素质胜过汉朝儿郎的。

“若是胡人如此之强,为何三国之时,曹操征乌桓,仅以区区兵力,大败乌桓,阵斩乌桓单于蹋顿,尽杀其王族,收其降众二十万余口乎?为何汉朝之时,有一汉抵五胡之说?”

“一汉抵五胡?”听到这里,李承乾和李世民心中同时一动,想起了几天前陆哲提出的问题,这几天他们分别都就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也得出了不少答案,无非就是将领用兵如神,精兵破散兵如何如何这种常规说法,但是都隐隐觉得,这位小郎君的问题怕是不会如此简单。

“魏武之兵法,强汉之威,自是远胜胡族,胡族虽是骁勇,但其性格桀骜,难以管束,不知兵法,只凭血勇,自然不敌吾汉朝强军。”

尉迟恭也有点东西的,想了一下,随即得出了答案。听得周围的人都暗暗点头,这尉迟敬德果然粗中有细,家学渊源。

只是,李承乾和李世民心中一动,看着陆哲的表情,发觉并没有这么简单。

“甚善,尉迟将军之论,不可谓不高明,但哲以为,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为何后汉之时,天下大乱,依然能视胡族如猪狗,盖因当时汉人,单人搏杀,依然不若胡人!”

啊?此言一出,众人皆大惊,汉朝强悍,他们是知道的,汉朝军卒远胜于后世兵卒,在唐时,也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观点。

这种概念,就跟武侠小说里面,越是古老的年代的人武功越强是一个道理,杨过的武功定是胜过令狐冲,越女剑里面越女一人挑三千甲士,陈近南面对五十清兵就不得不逃是一个道理。

厚古薄今,算是很多人的通病。汉朝兵卒远胜于唐朝府兵,这个概念在当今,就跟水往低处走一样,简直就是不用说的事情,现在陆哲如此之说,让殿内诸人都吃了一惊。

“为何汉朝有一人抵五胡之说,盖因届时汉朝,国力远胜于匈奴尔。”陆哲一句话,李世民沉思,李承乾大喜,有种碰到出题人自己不小心把答案说出来的感觉。

“大汉国力自远胜于匈奴,其兵卒自然胜过胡人,为何汝还言汉人不如胡人,汝果然是胡族之细作乎?”尉迟恭立刻抓住了陆哲的话中的矛盾点。

“胡人食肉,其凶悍与力气天生胜过食粟米之汉人,无论何朝何代,皆是如此,为何匈奴畏汉人如虎,皆因两国国力差距导致尔!”陆哲看着堂中众人一眼,发觉他们都有些懵逼。

“战之本质如何?两军交战,凭借乃何物?无非钱粮与人尔,放之两国间,则是国力比拼。若论两人手无寸铁,生死搏杀,汉人自是劣于胡人,但是汉朝国力强,能让汉朝军卒,个个着铁甲,持弓弩,带长戟,反观胡人军卒,用骨箭,手持骨刀木棍,十夫长方有皮甲,百夫长方着铁甲,试问,一全副武装之汉朝军卒,路遇五名身着皮甲,持木棒骨箭之匈奴,骨箭难以穿透铁甲分毫,汉朝弓弩射程亦是比胡人远,如何能不胜乎?”

沉默,一阵长久的沉默,众人皆在沉思,李世民结合上次陆哲所谈的话,眼睛越来越亮。

看到众人不语,陆哲继续开口道。

“汉朝之时,冠军侯追击匈奴万里,封狼居胥,夺取焉支山,使得胡人妇女皆无颜色,赫赫武功之下,乃是强汉国力支撑尔,冠军侯出征之时,共计十四万匹马,大量粮秣盔甲武器,大量民夫随行,远胜于匈奴数倍,回程之时,只余三万匹马尔。由此可见,打仗是打甚子,无非就人与钱粮两物而已,此乃战之本质。诸位乃是军中大将,想必亦知,若无粮草武器,便是孙武再世,亦难取胜尔。”

陆哲一番话,让大唐君臣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吾等征战半生,自诩精通兵之一道,今日方知战之本质也,惭愧无地,谨受教。”良久,军方有一人站起,对着陆哲行了个礼。

出乎陆哲意料的是,第一个向他表示服气的,竟然是脾气火爆着称的程咬金?

“谨受教!”随着程咬金的举动,诸位军方大佬齐齐站起,冲着陆哲抱拳行礼。

陆哲当然不敢受这一礼,连忙避开。

打仗就是打经济,大唐的君臣不是笨人,只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罢了,也没有人系统地提出归纳这些理论罢了,现在陆哲一提出,结合他们的半生的经验一想,发觉果是如此,哪怕有些不服气,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陆哲所说的是对的。

“哈哈哈哈,朝散郎不愧是吾大唐麒麟儿,朕戎马一生,自认精通战争,直至今日,方才明白战之本质尔。承乾,汝可曾知晓否?”李世民两眼发亮地盯着李承乾。

“儿臣已然知晓。”都讲得这么明白了,李承乾怎么会不明白,于是也对着陆哲行了一个大礼。

“多谢朝散郎,承乾亦受教。”李承乾终于明白面前这个朝散郎真是大才,看着他也是两眼发亮。

糟糕,陆哲暗叫不好,自己刚刚被逼到这种境地,忘了之前给李承乾出过同样的题,这下好了,自己这个太子舍人岂不是跑不掉了?想起李承乾日后的遭遇,自己这不是送人头?

“哈哈哈哈,吾儿又得一大才尔。”李世民哈哈大笑。

众人看到李世民如此作态,有些不解,于是心情大好的李世民将此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众人听得也是啧啧称奇,特别是听到战争乃朝堂延续的话,长孙无尽等人也是不住点头,作为在朝堂斗争一生的他们,显然对于这句话更有体会。

“朝散郎果然乃吾大唐麒麟儿,国之祥瑞,臣为官家贺,臣为太子贺。”长孙无忌带头之下,一干文臣亦是躬身对李世民行礼,李世民听得哈哈大笑。

“吾还有一事未明,纵使突厥国力远逊于吾大唐,为何朝散郎所言突厥造马蹄铁,则危矣。”说话的是程咬金,此刻他脸上则是虚心求教的表情。

“突厥者,虎狼也,天生凶悍,若是弃起血勇,转而与大唐相较谁刀利甲坚,岂不是自取灭亡乎,将军试想之,吾大唐造蹄铁,突厥亦造,吾大唐之军尽数装备蹄铁之时,其尚未造好,待其造好蹄铁之时,吾大唐又造出更厚之甲,射程更远之弓弩,自然远胜突厥,若其又继续学之,长期以往,两军之争,便是比起谁甲更坚,刀更利,粮秣更多,若是如此,以突厥之国力,则与吾大唐相差愈大,不出数年,其国力自衰,岂不危矣,以中国之物力,区区一马蹄铁尔,就算突厥得之又如何,何虑之有?”

“此乃阳谋也。”在场都是人精,一听之下,立刻明白了陆哲的意思,哪怕是尉迟恭,也不由得服气。

简单来说,就是科技碾压。我弄马蹄铁,你也弄是吧,我这边搞出鱼鳞甲,胜过你的铁甲,你学不学?而且我钞能力胜过你,等你费劲巴力弄出鱼鳞甲之后,我这边又出了铁浮屠,你怎么办?

就跟汉军武装到牙齿血虐连铁刀都难凑齐的匈奴人一样,我国力比你强,科技碾压你,你身体素质再强,也没什么卵用。

当然,陆哲的理论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就是大唐国力和科技永远碾压突厥。如果唐朝人自己作死,这个理论都难以成立。

但是,唐初的君臣们会想到以后大唐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么?当然不会。所以大唐君臣听到陆哲的理论,纷纷觉得这位小郎君果然奇才,一语道破了战争本质。

“哈哈哈哈”李世民抚掌大笑。“这马蹄铁一事,诸位还有疑虑否?”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没什么比得到一个强军利器更让他欢喜的事了。

当然,更让他惊喜的,还是陆哲的学问。人才收集癖,是每个明君都有的癖好。

“吾等再无疑虑尔。”

“即是如此,无忌,玄龄何在?”

“臣在!”

“汝等尽快筹谋,将这两物————”李世民抬起头,似乎看着极远处。

“推行天下!”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