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山门异类 > 第六十一章 评价体系与贵人驾到

大唐山门异类 第六十一章 评价体系与贵人驾到

作者:鹤蛇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5:19 来源:小说旗

“倒也精巧有趣,听闻汝颇通术数,但是将数字化用于此诗之中,倒也出了老夫意料,虽然此诗直白平淡,开门见山,不过汝年未弱冠,有此份急才,实属难得,只是以后要在这诗文上,多下点功夫了。”听完了陆哲的最后一句,郑观鱼捋了捋胡子,给出了如此评价。

“此诗虽然直白,倒也颇具童趣。”

“垂髫童子,能做出此诗亦是不易。”

“郑太守提携后辈之情,可为吾辈楷模。”

“岂止吾辈楷模,可为天下楷模矣。”

随着郑观鱼给定了调子之后,一群人开始附和并且阴阳怪气起来,不少人更是面露不屑之色。

“不过是一黄口小儿,门中四训倒是字字珠玑,没想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门中有先贤又如何,学问一道,终究是要自身努力,若本身是个废物,得遇仙人传授,亦不过如此。”

人群背后,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一句话。

声音不算大,但是周围的这群人,几乎都听到了。所有人脸色都露出了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空气里充满了揶揄与不屑的气味。

陆哲的脸色微微一红,随即也恢复了正常。

千万不要以为之前说的“简练直白““开门见山”是好字眼,或许在唐朝以后,这两个评语对于诗文算是褒义词,但是在此时,确是彻彻底底的贬义词。

因为唐初的诗风还是沿袭了齐梁时期的绮丽奢靡的风格,以文字华丽富贵为上,追求辞藻巧艳的齐梁体。诗歌内容多以吟咏风云、月露为主,比较狭窄,形式上“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专门逐字逐句扣字眼,开创唐朝诗歌风气的初唐四杰,此刻要不连话都说不清楚,要不都还是液体,那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要在十几年后才出生呢。

陆哲之前念的两首诗,一篇写边塞之情,这种直接描写离愁别苦之情的诗,在此时的唐人看来,十分粗鄙不文。这就跟听惯了歌剧啊古典音乐的人,第一次听到喊麦一样,另一篇咏雪,在他们看来,什么一片两片三四片的,这不是小孩儿的顺口溜么,哪怕是最后一句稍微有点意思,但是也仅仅是有点意思而已。

所以,方才郑观鱼给陆哲的评价,基本上就是很不屑地在批评了。

可是陆哲不知道呀,听到这个老头的评价,都是后世阅读理解里面的话,觉得还是好话,不由得面带微笑,恭恭敬敬地致谢。

这个行为在唐朝人眼里,不免就有些没皮没脸了,村言俗语都被此人带到太守府观鱼会上来了,被太守批评了,按说此少年应该惭愧无地,诺诺称是,不过却面有得色,仍然向太守致谢,这小儿,也忒无耻了,简直有辱斯文。

但是同样的行为,在熟知统军府和郑太守那点小龃龉内情的人,纷纷觉得此人谄媚太过了。例如薛奉义,此时脸白愈发的白了,狠狠捏紧了拳头,幸好唐人袖子宽大,有袖子挡住。

而严法师,则是暗暗心惊于此子唾面自干的隐忍。

郑观鱼也在暗爽中,他知道这个黄口小儿是统军府派来的人,那两首诗也非毫无可取之处,自己已经做好了看到此小儿失落表情的准备了。结果出乎自己意料的是,被自己一顿羞辱后,此小儿竟然对自己如此恭敬,这简直太爽了,就感觉到自己就像是打了那可恶的军汉的脸一样。

于是,觉得自己整个人生第一次压了牛进达一头的郑观鱼心情亦是很好,看着陆哲,越来越觉得此小儿真是无辜,被统军府请来接受自己羞辱,他还是个孩子呀,于是,他准备出言稍微勉励下他,显示下自己的君子风度。

没想到他刚准备开口,家里的管家就匆匆跑来,告诉他那位贵人莅临的消息,于是他再也顾不得这边的事情,跟着管家匆匆忙忙地走出去了。

这下更好了,众人只看到郑太守竟然拂袖而去,定是这无耻小儿气到了太守,于是众人如避蛇蝎一般,纷纷地离开了陆哲旁边,就连薛奉义,亦是面沉似水。

“贤弟为何谄媚太过矣?”杨弘毅把陆哲拉到一边,面色急切的问道。

“谄媚?弘毅兄何出此言?”陆哲一脸懵逼,不过随即也觉得有些不对。刚才自己周围还满满地一堆人,眨眼之间就剩下杨弘毅和薛奉义了,所有人都一脸不屑和厌恶的看着他,不少人此刻阴阳怪气的嘲讽起来,大意都是这种人也能参加上元观鱼会,简直平白污染了这里云云。

“方才太守如此羞辱贤弟,贤弟为何还面似春风耶?”看着陆哲一脸不解的样子,杨弘毅再也顾不得,压低了声音开口道。

“羞辱?”陆哲有些回过味来了,“那简练直白,开门见山之语,竟是恶评乎?”

“贤弟是真不知耶?”杨弘毅都有些急了。

“当真不知,据吾门中所言,作诗当以此二者为上品。”陆哲终于明白了问题出自在哪里,虽然不知道自己背的诗哪里没有抄好,显然跟这个文会,不在一个评价体系就是了。

“即使如此,原来是我等误会贤弟了。”杨弘毅也弄明白了,自己当时看到陆哲一脸的恭敬,也吃惊于他的行为,以为他是个谄媚之徒,但是联想到跟他交往以来,自家贤弟身上那股隐隐看不起天下人的傲气,杨弘毅觉得有些不对,再加上在这陈州士族圈子里,自己可算是贤弟的引路人,若是他声名狼藉,也会连带着自己名声受损,所以他这才急急忙忙把陆哲拉到一边,赶紧质问陆哲。

“奉义兄可以有些误会贤弟了,贤弟何不快去解释一番?”杨弘毅很快就想到了跟他一起的薛奉义神情不悦,赶紧向陆哲提醒道。

于是陆哲连忙跑过去,向面沉似水的薛奉义解释,再三保证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两句话是批评,再加上杨弘毅从中说项,薛奉义算是半信半疑地相信了陆哲的说法。

抛开这边的小小混乱不谈,郑府大门前,此时已经中门大开,家将将门前的闲人都已经清场,郑观鱼带着一众人等,亲自在大门口等候。

不一会儿,一列马队出现在文德坊的石板路上,先头的共有十二骑,俱是高头大马,马上的骑士个个全副武装,身着明光铠,腰悬利刃,个个虎背熊腰,在马上坐的笔直,虎视眈眈地看着周围,虽是缓缓而行,但是透着一股剽悍精干之气,一看就是骄兵悍将。

紧随着先头马队之后的,便是一辆马车,马车的周围,亦有骑兵护卫,俱是全副武装。

马车十分宽大且装饰华丽,用上好的文柏所制,饰以金玉,连窗帘都是上好的锦缎所制,上面用金线绣着鸾鸟和祥云。

拉车的马亦是神骏,个个膘肥体壮,连马具也极尽华丽之事,金鞭银辔。马车上坐着一个老车夫,衣着华丽且手法极为老练地赶着马车。

先头的马队到了郑府门口,随着领头的骑士一声令下,十二骑一起下马,分列于大门左右。紧接着,随着马车夫一声喊喝,马车稳稳地停在了郑府大门门口,此时,老车夫连忙下车,打开车门后跪在马车门口。

紧接着,一只绣着金线的翘头履便踩在了老车夫的背上,还没怎么看清,长长的裙摆便遮住了这只翘头履,里面的人踩着老车夫的背,走出了这辆豪华的马车。

“仆陈州太守郑观鱼,恭迎公主!”郑观鱼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