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长风几万里 > 第86章

长风几万里 第86章

作者:白鹭成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4:40: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霍安良出征的那日,城中许多百姓去送,就连杜蘅芜也抽了空,站在城楼上遥遥地看了他们的队伍一眼。

“西边难民如潮,早晚祸及盛京,朝中上下那么多人,竟只出这一个大义的。”她有些叹息。

身边的丫鬟低声道:“相爷说要给姑娘重新议亲,姑娘还是早些回府。”

杜蘅芜有些恼,转头看她:“我竟就只剩了嫁人这一条活法了。”

丫鬟低眉,不敢吱声。

大宋风气虽然开放,但哪有女子十八岁上退了婚还不愁自己婚事的,连相爷都愁得好几日没睡着觉,偏姑娘还不放在心上。

杜蘅芜也知道她在腹诽什么,略为烦躁地拂袖下楼,骑了马就往相府走。

路过闹市茶肆之时,杜蘅芜不经意往旁边看了一眼。

有个人坐在茶肆二楼的露台上,纤指捏着一盏茶,斗笠上的黑纱被风吹得微微往后翻,露出白皙精致的下颔来。

眉梢一挑,杜蘅芜勒住了马。

“稀奇了,你不去旁边的容华馆,坐在这破落地方干什么。”

坤仪正在露台上喝茶,乍一听这熟悉的声音,当即呛咳,掀了面前黑纱看下去:“我当是谁,这城里除了你也少有姑娘家还骑马出街的了,你不去教你的女子私塾,管我喝什么茶。”

杜蘅芜不服气,翻身下马,登登登地上了楼。

“要说你好吃懒做,你倒也知道拿那些赚来的黑心钱接济难民,可要说你心怀大义,今日霍安良他们出城,你不去送也就罢,倒坐在这里。”她一边翻着白眼一边在她旁边坐下,捡了她的茶壶来给自己倒了一杯好茶。

坤仪撑着下巴轻笑:“去送霍安良就是心怀大义了?”

杜蘅芜一噎,没好气地道:“总是要好些的。”

摇摇头,坤仪顺着指了指楼下:“你坐在这里看。”

这间茶楼不在合德大街,在一条偏僻些的小街上,一间阁楼住三四户人家,没穿裤子的孩提踩着泥满街跑。

杜蘅芜刚想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就瞧见一把白花花的纸钱被扬上了天。她皱眉,觉得晦气,侧眼却见坤仪伸手捏了一张飞过来的纸钱,手指捻着翻来覆去地看了两眼,又扬在了风里。

“我含着金汤匙生下来的,一顿饭里,菜至少是十二道,多是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穿的衣裳也是一等一的好料子,比我皇兄也不差。更别说我的珠宝首饰、出行跟着的仆从、住的明珠台。”她似笑非笑地道,“但凡拿出一样,这一条街的孩子就不会有一个挨饿的,更不会有人饿死。”

杜蘅芜撇嘴:“你既有这个心,那说不如做。”

摇摇头,坤仪嗤笑:“昨日我搭棚施粥,被言官参了十几本,说我为自己揽名声,不顾陛下仁德之名,也诋毁了盛京官员,此举意在指责他们不作为,有参政之嫌。”

“……”杜蘅芜不太能理解,“这哪跟哪?”

光指责坤仪,也不见他们做什么事啊,就连朝廷拨下来救济灾民的银钱都不知道被谁瓜分去了,民间半个子也没见着。

“皇兄觉得他们说得对,又不愿让我伤心,所以又从私库里拨了一大堆东西赏给我,让我不必再管盛京的难民。”坤仪朝她摊手,“你看,不是我想好吃懒做,是他们只让我好吃懒做。”

杜蘅芜有些气愤了:“西边死了那么多人,盛京也是白事频见,他们竟打算坐视不理?”

顿了顿,又训坤仪:“你平时那跋扈劲儿呢,怎不见将这些愚臣怼回去?”

“怼不过。”坤仪一脸可怜巴巴的模样,“他们人多势众,又把着权势,我一个弱女子……”

“说真话!”杜蘅芜一拍案桌。

可怜的表情霎时收敛,坤仪傲慢地笑了一声,伸手对着光看了看自己晶莹剔透的丹寇:“跟他们硬碰硬我碰不过,但没关系,我有钱。”

望舒铺子开了好几处分店,一直进账可观,加上她母后给她的嫁妆以及皇兄平时的赏赐,说她富可敌国也不为过,有这些钱,她可以不用出面,只让人以商家的名义出去施粥便是。

但是,施粥能救一时,也救不了一世。

“蘅芜啊。”坤仪突然凑近了她一些。

杜蘅芜一个激灵,神情顿时警惕:“做什么?”

“你想不想入朝为官?”她笑眯眯地问。

大宋女子可以为官,只是品阶低些,也少有参议朝政的。不过若是杜蘅芜,她许是能做得更好。

杜蘅芜神情微动,少顷,却还是朝她翻了个白眼:“我都十八岁了,你还想拉着我为官,成心想让我嫁不出去,到时候好笑话我?做梦!”

“原先你家里不同意,如今正逢乱世,杜相当知朝中缺人,这机会你若能抓住,未必不能光宗耀祖。”完全没将她那反驳的话听进去,坤仪低声道,“你若愿意,我不但不会阻挠,反而会替你说好话,让你能有个好职务。”

喝完杯中茶起身,杜蘅芜扭头就走:“花言巧语,我一个姑娘家,找着好人家嫁了就行了,谁要去图什么官职,看你也是最近事多气糊涂了,那哪是女儿家该掺和的事。”

一边说着,一边下楼上马,连别也没跟她道。

坤仪坐在原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一点也没慌。

她和杜蘅芜同窗十余载,这若是个肯安心嫁人相夫教子的,与徐枭阳的婚事就不会拖到现在还毁了去了。

“殿下。”兰苕上前来禀告,“徐武卫又送了些新东西放去了明珠台。”

“好。”坤仪起身,略略伸了个懒腰,“回去看看。”

聂衍这人说坏也坏,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因着青雘与她闹得不相往来。但说好也是好的,他没有断了她与妖市的生意,仍旧让徐武卫给她挑选好东西,好让她的望舒铺子越开越多。

在这件事上,坤仪是感激他的,甚至每个月会将盈余的一小部分银子装箱给他送过去。

当然了,他一次也没收,原封不动地让人给她扔了回来。

坤仪也乐得多收一笔银子,只是该行的规矩还是要行,每月都送箱子过去,再等着人给她送回来——她赚得实在太多了,不意思意思送几箱银子过去容易心里有愧。

至于人家不收,那可就不怪她了。

盛京的百姓穷的是真穷,一家十几口人,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一年到头只能吃三四顿白米饭,其余时候都是咽野菜。

可盛京的贵人们,有钱起来也是真的有钱,大把大把的银子往望舒铺子里砸,望舒果和能求子的药都成了当下热销,普通账本长度的一行都要记不下那钱财数目了,兰苕还专门找人特制了新的账本。

坤仪原先对钱不感兴趣,她已经有太多了,再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但也不知怎么的,这位主儿突然就开始清算起自己的家财,银子大笔地进账,又大笔地出账。

以前的大笔出账可能是她买了什么珍宝衣裳了,但现在不是,除了兰苕,连账房先生也不清楚殿下的钱究竟花去了哪里。

与此同时,京中突然涌现了一大批学府,有教孔孟之道的,也有教除妖之法的,多为私塾,一开始百姓还多在观望,但发现私塾学费不高并且还管吃管住之后,大多数人家就都选择将养不起的孩子给塞过去了。

进去之后发现,孩子只要好生念书,成绩优异,甚至还能从私塾里给家里赚米粮回去。

于是盛京的学习之风突然就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阶段。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朝中人并未太过留意,包括聂衍,就算有人提了一两句,想查查这些私塾背后的东家是谁,但话没传上去多远,就被人按下来了。

坤仪站在屏风后头,望着面前躬身给她传话的翰林院大人,绢扇遮脸,微微一笑:“辛苦了。”

“上头有人”就该用在这种时候,更何况她这个“上头”,又可靠权势又大。

上半年的科举结果很快出来了,林青苏是个说到做到的,虽未能中状元,但甲榜探花也实在是没辜负坤仪一番折腾。

上殿受封那日,林青苏特意从合德大街上一家新私塾里出发。受封回来,又将一箱赏赐留在了那私塾,当给后生好学的资助。

此事一时传为佳话,不少贵门便也开始将庶子送去那些私塾,这倒是后话了。

眼下林青苏得封谏议大夫,坤仪给他备好了贺礼,就是打算将他面首之名洗去,让他做个腰杆挺直家世清白的好官。

谁料,她还没来得及送礼,就见林青苏穿着一身官袍站在明珠台门前对着她拱手:“落难之时,在下曾受殿下搭救。如今得蒙圣恩,在下想与殿下说个清楚——当日受殿下玉佩定情,实在仓促,按礼算不得数。”

微微一怔,坤仪失笑:“自然是算不得数,就算你不这么说本宫也……”

“在下想三书六礼,与殿下再结良缘。”林青苏声音洪亮,抱拳朝她躬身,真挚万分地低下了头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