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 第185章 这个京城不咋地啊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第185章 这个京城不咋地啊

作者:席妖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41:03 来源:小说旗

户部尚书张张嘴,最终咬牙道:“每三年一次乡试,乡试过后都有近千人中举,按照前朝律法,举人一人可免三百亩的田税。因此,每三年,天下田税都会有三十万无需纳税。”

“呵。”谢琅笑的讥讽,“这里面还不包括你们这些京官大肆圈地的结果,以三十年为限,每三百万亩田税才能退回三十万亩,长此以往,我大周朝廷以何供养边关八十万将士?难道让八十万将士吃土?边关不稳,你们这些人还如何能坐得稳自己的位置?如此还想拒不交出手中的田契,是想覆我大周江山不成?”

“臣等不敢!”

“朕看你们敢的很!”谢琅声音浸染几分冷意,“自朕颁布政令至今,满朝文武,至今还没有一人舍得拿出手中的田产,现在你们告诉朕,不敢?这算是不敢,真要敢的话,岂不是连朕都不放在眼里?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了,限期七日,七日后谁还敢抗命,一文钱拿不到不说,朕还以妄图坏我大周根基的罪名,灭他满门。”

随着谢琅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

“你们自可暗中谋逆,但是只要朕不死,那就是你们的死期到了。”

所有人心中倍感惊惧,他们本以为可以一拖再拖,这女帝最终会妥协,毕竟法不责众。

可他们低估了女帝的“任性”和“阴毒”,可谓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银子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有多少要多少,可是比起良田,银子都得靠边站。

现在陛下要他们拿出全部的田产,这等于割他们的肉,谁能舍得?

但是现在国家大义都拿出来了,他们不交,就等于动摇大周根基,上面坐着的可是大周天子,整个天下都是她的,她岂能轻易放过众人。

这个早朝,犹如烈火烹油,异常煎熬。

国家大义他们有,可是你也不能为了国家大义,就动摇他们自己的利益吧?

田地交出去了,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入朝做官,为的不就是光宗耀祖,使唤奴仆,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再说他们在朝堂内也不是吃干饭的,国家到现在还能运作,也是他们的功劳在里面。

如今女帝说收地就收地,即便是给钱,在他们看来,这也是明抢。

到最后,却不能不给。

他们怕死。

当年田地的产出都归他们自己所有,而后长安城内就热闹起来了。

但凡是手里有点地的,都要持田契到衙门办理退地契约,并按照你手里的田契领取银子。

如今,两天是八两因,寻常的地是五两银子。

以目前的国库还是能负担的起的,即便有所缺漏,查抄的几座王府,也足够填补这个空缺,反倒是谢琅让后续部队运送来的那十几亿银子一分钱都没花。

与此同时,谢琅命刑部整理除了一座宅邸,这宅子就命名为锦衣卫,锦衣卫众都是终了阁的那批无处可去的杀手,而思言之,在下半年进京后,会担任锦衣卫的指挥使,朝中只听谢琅一人调派,独立于刑部极其六部之外,其目的就是带帝王巡视天下的贪官污吏。

这一举措,无疑让那些朝臣们再次提起了心,同时也知道这座衙门,将会成为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少有不慎,就可能人头落地。

天下各处的防卫所就是公,锦衣卫就是检,刑部则是最后的一道法,公检法三方制约,且各自独立。

防卫所的总统领依旧是宋青,锦衣卫是思言之,而刑部预备让蔺景玉任职,其他的官员也自有去处。

地方上也会设立“分部”,力争做到在各府都设立这三个机构。

至少不能让老百姓有缘无处诉,也不能让地方官成为土皇帝,鱼肉一方。

关于新的政治体系,她在未来的帮助下,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纸张,从最小的村长到上面的一府知州,职务可谓是很多很多,即便日后那些男女孩童们毕业后,都可以进入这些衙门里当值。

目前还是先将教育的牌面给立起来。

有四五处的藩王府被查抄,地方官已经开始派人轻点里面的财物以及翻修房舍,同时按照上面的旨意,在州内的各县镇也开始商议建立学堂的事情。

学堂的设计图谢琅都已经找人拓印,分发到了各州府,而与此同时,课本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始印刷当中。

不说朝廷官员是何心态,只是地方的百姓看到朝廷的政令,就激动的无以复加。

朝廷现在开始大肆兴办学堂,而且只要到了年龄的孩子都可以以很少的束修入读,这让不少老百姓奔走相告。

不管是家里穷苦的还是富裕的,皆是喜不自禁。

周钰与姚将军兴致江陵府,朝廷的政令让这里的老百姓都无法压抑心底的激动。

“你还想读书?你娘可是个妓女,学堂里根本不会收你。”

“就是就是,我们可不愿意和你一起读书。”

“从哪来滚哪去吧。”

街头,三五个少年正在向一个小男孩投石子,一颗颗石子打在对方的身上,那小男孩蜷缩着身子,用双臂护着自己的头部。

周钰微微蹙眉。

尤其是察觉到周围的大人对此居然也是看好戏的态度,没人上前去阻拦,似是见怪不怪了。

就在其中一个孩子再次捡起一颗石子,准备扔向那个孩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被人给握住了。

“干什么你!”一个女人冲上来,一把将那孩子揽在怀里,“你个大人欺负我儿子干啥?”

“这是你的儿子?”周钰眉目温润,似乎看不到怒气。

女人这时才注意到面前的周钰,见对方的气质和穿着,一时之间有些觉得羞臊。

“你们刚才说,不愿意和这个孩子一起读书?”周钰上前将那个孩子扶起来。

他看过了,这个孩子面目周正,眼神坚毅,而且即便对方言语恶毒,他也始终都没有发怒,很显然是个有自制力的孩子,或者是已经习惯了这种对待。

“他娘是妓女,他是个没爹的孩子,我们不愿意。”几个孩子七嘴八舌的说道。

旁边的大人似乎还觉得很有道理。

周钰不禁露出一抹冷笑,“既然都站在我大周的国土上,那你们都是我大周的子民,朝廷开设学堂,志在为天下百姓开解民智,同时也在选拔治国之才。而做官,首要的一点就是爱民如子。”

“你们都是寻常百姓,一边在心里埋怨朝廷官员不顾百姓死活,一面却又纵容身边的人互相谩骂欺辱而冷眼旁观,以小见大,若是朝中官员,日后是这种心性的孩子,那天下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

“陛下倡导有教无类,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只要是大周子民都可以入学读书,如今你们纵容自己的孩子公然侮辱别人不配读书,难道想造反?”

这罪名可就大了。

他们虽然不知道周钰的身份,可是对方的话却让在场的人脊背发凉。

“在我看来,不配读书的是你们。”周钰抬头看着那几个孩子的父母,“自小你们身为长辈不懂得管教,日后进入官场,言语不当,行差踏错,到时候恐怕就不仅仅是一顿板子或者是一个耳光能够解决的了,有可能还会祸及全家。”

“……”

见他们都被自己给吓住了,周钰低头揉了揉那个孩子的头,“回去吧,除了当今陛下,谁也没有权利阻碍你读书。”

那孩子还是第一次遇到对他好的人,他的身份在当地不是秘密。

母亲是个清倌人,自小被买到楼子里,可是却卖艺不卖身。

后来遇到了他的父亲,怜悯于母亲的境遇,耗费家资将母亲给赎身带走,两人天地为证结为夫妻。

只是好景不长,他的父亲在几年前进京赶考的途中遭遇流寇,不幸身亡,母亲毅然靠着帮人打杂和洗衣维持家用,辛苦养育着他。

他逐渐懂事后,从身边的人口中听到母亲的事情,心里难免也是自卑的。

如今突然有人替他说话,这种心情非常的奇怪,想哭却又想笑。

“我母亲是干净的。”他低头和周钰说了一句。

周钰轻笑,这抹笑容犹如繁华盛景,“我相信你的话,至少你母亲把你教养的很懂事,只这一点,她就是个好女人。”

“她养我很辛苦,别人都瞧不起我和娘。”小男孩讷讷的样子,瞧着就很可怜。

“陛下都善待大周子民,你只需要记住这点便好,别人瞧不上如何,他们还能大得过大周天子?”

“人是很难以理解,他们总喜欢欺负不如自己的人,可是被比自己强的欺压了,又会觉得委屈。日后想做个好官,首先要做到设身处地的为冤屈者着想,切莫如他们这般,不分是非。”

“我会的。”

周钰点点头,“回家吧,别让你母亲等着急了。”

“嗯……”小男孩终于抬头看了周钰一眼,他的眼睛黑白分明,而且透露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早熟,不过却很清澈,“哥哥,您何名何姓?”

“我叫周长歌,若是日后学成做官,想来我们就能遇到了。”

“我会努力的,谢谢哥哥。”

小家伙向周钰作揖行礼,然后转身跑开了。

“大人!”不远处,两名身穿甲胄的男子过来,“时间不早了,将军说咱们得启程赶路了。”

“好,咱们走吧。”

周钰离开了,留在原地的百姓却心中惴惴难安。

那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居然是一位做官的大人?

众人再看向那几个孩子,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了。

他们几个可是被一位做官的大人训斥过了,以后真的还能进学堂?

“啪!”一道响亮的耳光打在一个孩子的脸上,然后就是对方老子那响亮的大嗓门。

“我让你不学好,让你欺负人,老子在家里就是这么教你的?不长进的东西,你干脆气死老子算了。”

那孩子被亲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了一耳光,愣了好一会儿,突然咧开嗓子嚎啕大哭。

“哭个屁,你们几个人欺负人家一个,人家都没哭,你还有脸给老子哭哭啼啼的,没出息的狗东西,给我滚回家去。”

其他几个孩子家长也觉得丢脸,赶忙拎着自己孩子往家里走了。

后面有一家书肆,书肆门前坐着一个白须老者,正坐在竹椅上,优哉游哉的摇动着蒲扇。

“就是了,人家陛下都说有教无类,下面的人一个个的跟着瞎起哄啥,还说什么配不配的,以前天下有多少人配读书的。”

书肆内,一个少女端着一个精致的小竹篮,嗑着瓜子走出来,“爷爷,你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老者抿抿嘴,“这日后读书的孩子多了,咱们的书肆生意也能好起来咯。”

少女翻了个白眼儿,“现在生意也不差。”

“差得远咯,多存点钱,给你攒嫁妆。”

“我才不那么早嫁人呢,等县里的学堂开起来,我也读书去。”

“……”这丫头,就是个不省心的,“你这都多大岁数了,好意思去和那些七八岁的孩子一起读书?”

“怎么不好意思了?刚才你不还念叨着有教无类?”少女将瓜子壳吐到旁边的脚边,待会儿再打扫,“咋轮到我就嫌弃岁数大了,再大也不比爷爷您大不是。”

“臭丫头,调侃起爷爷来了。”

这种事情其实很常见,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有时候人性真的很有趣,明明你自己都算不得个什么人物,怎么就能瞧不上别人。

一段小插曲,周钰很快就忘记了,可是那个孩子却注定要记在心里,并为这人间难得的温暖而为之努力奋斗。

盛京的土地回收在之后很顺利,户部这边拿到田契,银子也哗哗的消失在户部的库房里,一面高兴一面流泪。

他悲哀自己的官运遭到了打击,日后还如何与朝中的同僚闲谈?

与此同时,工部那边也在进行实地勘察,长安城边角的百姓得知朝廷要给他们重新建造房子,一家家的都要高兴疯了,他们现在还没有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只要有新房子住,管它大点小点的,他们都能接受。

再说两层楼,还是漂亮的联排,等他们真看到后,即便是小点也能乐不可支。

六月底,旧都的官员都以抵达长安。

看到这座巍峨蔓延的皇城,他们纷纷感慨,这里的确比之盛京要打上很多,同时也繁荣很多。

可相对的,他们的眼神里却没有什么羡慕。

羡慕这里面积大?

这其实也没什么好羡慕的,再大他们也只能住一小块地方。

你要说繁华,他们觉得还真不如盛京来的繁华。

看看这里,再想想盛京,都觉得住在这里太亏了。

“苏相,盛京的房子,您可还留着?”礼部尚书关思年凑上来问道。

苏颍点点头,“留着呢,等过几年我年纪大了,就准备告老还乡,继续回盛京住着。”

关思年笑着连连点头,“这点下官与苏相不谋而合。”

住了几年小别墅,关键他们的房子还都在一个小区内,日后即便是告老还乡,也不愁没人下棋闲谈了。

而且冬季里还有地龙取暖,这两年也都习惯了冬季睡在暖融融的屋子里。

此时突然来到长安,他们还真怕不习惯。

不过环顾长安的建筑群,陛下是肯定不会拆掉这些房屋重建的,那未免也太浪费了。

次日早朝,朝堂上多出来三十多人。

看到这群旧臣,谢琅面容浮现出一丝笑意,“你们可算是来了,朕这些日子都忙的晕头转向的。”

苏颍抱拳作揖,笑道:“新朝初立,陛下忙碌一些也是在所难免的。”

“你们可看过自己的府邸了?觉得如何?”她难得上朝没有发怒,反倒是和这些人闲谈起来。

三十几人面面相觑,还是苏颍出面回答:“不瞒陛下,虽说宅邸是比起之前大了数倍,但是真不如臣等在盛京的宅院来的好,之前臣还与关大人在路上闲谈,说是等过些年臣等赋闲后,再返回盛京久居。”

“没办法,盛京之前破破烂烂的,自然得需要翻修,可长安楼阁如云,豪宅遍地,将这些宅子拆了重建,那就是破坏,暂且就这么住着吧,时间久了说不定都舍不得离开了。”

“托陛下洪福。”

谢琅摊开面前的奏章,“苏颍继续担任大周宰相,林浦担任副相。”

“臣遵旨!”两人出列谢恩。

“户部尚书由敬王谢琏担任,目前谢琏还未回京,现任的户部尚书先担着……”

一连串的任职旨意逐一颁布,其中大周旧臣有升有降,也有维持原职的,而新一任的京兆府尹则是由原刑部侍郎赵崇担任,若是他在这个职务上没有出错,日后也是个封侯拜相的主儿。

同时,朝中一些资历尚浅的朝官基本上都被将至,他们心中不服气,可是想到人家好歹跟了女帝几年,他们这些前朝旧臣被降职那也是可以预见的。

大周旧臣的朝官,里面有超过十人都降职了,可是他们却并没有半点不满,即便是降职,那也是一司主管,顶头上司也都是熟悉的,日后坐班也能省去不少的麻烦。

以前是一个人当五个人用,现在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闲暇的时候还能陪着家里人到处走走逛逛,轻松些也没什么不好的。

即便有的俸禄低了一些,好歹朝廷的福利却很好。

唯独遗憾的就是自己的宅子没办法搬到这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