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 第279章 活太久没意思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第279章 活太久没意思

作者:席妖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41:03 来源:小说旗

大周的印钞厂,将会设立在皇宫与防卫营中间的位置,这样出事的话,皇宫里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而防卫营的人也可以第一时间赶到。

宁州府,永善街,宋氏宣纸作坊。

宋氏造纸作坊,是一家私人作坊,已经存在了近六百年,历经十七代传人,一直都是朝廷纸张供应商之一。

后大周天下一统,宋氏作坊也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失。

但是朝廷对宋氏没有打压,可在同行里,宋氏也经历过数次近乎灭族的打击,都是为了得到宋氏造纸技术的秘密。

为了大周印钞厂的纸张供应,周钰回到京城不到两个月,再次带着技术团队,离开了京城,赶赴宁州。

宋氏作坊算不得多大,即便是六百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朝廷纸张的供应商,可都是求精不求多,每一张纸始终都尽最大的努力来制造完成,哪怕如此,宋氏也算得上是大周赫赫有名的造纸奇人。

他们有着最虔诚的心,对每一张经过他们手中制造出来的纸张负责。

所以,关于纸钞的特殊纸张的生产商,朝廷里经过表决,最终定下了宋氏。

经过近十日的路程,一行人最终抵达宁州。

第一时间他们就去了永善街。

此时宋氏造纸作坊的家主宋玉坤正在作坊里面熬制纸浆,宋氏十七位家主,没有一位是甩手掌柜,他们从最初定下要接管宋氏这家作坊的时候,就一年到头的待在里面忙碌,亲自动手并且时不时的要兼顾这其他的作业。

宋家做的最顶尖的宣纸,同时也会经营次一等的纸张,这些都是卖给富商或者是读书人以及寻常百姓的。

自从大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所有适龄的孩童都要读书,宋家的生意从最开始的供需平衡,到现在已经是供不应求了。

来到前面的铺子,看到店里正有几个人在看纸,他们并非是学子,而是来大量采购纸张的商人,从这边购买之后,再运到自己的地界进行二次加工,然后卖掉。

所谓的二次加工,就是制作成便于使用的各种规格的本子,比起直接使用纸张方便且易于保存。

店伙计看到又来人了,而且对方穿着富贵,笑着迎上前来。

“几位可是来买纸的?”

“不是,有笔生意要与你们家主详谈。”周钰取出一块腰牌放到店伙计手中,对方恭敬的接过去。

低头看了两眼,见到上面的字,心尖儿都跟着颤抖了,赶忙将人请到后面的一间厢房里,然后撒腿去请店里的掌柜。

“掌柜的!”他冲进一个房间,手指颤抖的指着门外,“朝廷里来人了。”

原本想开口呵斥两句的掌柜,一听后面这句话,赶忙从书桌后面绕出来,“带路。”

“是!”

来到厢房,见到对方后,掌柜上前拱手见礼,“小人是店中的掌柜宋河,见过王爷。”

“你认识本王?”在外,周钰还是要维持自己的身份的,他代表的可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那位女帝妻子,不过在和朝臣以及普通百姓闲聊的时候,会自称我,此次来是代表朝廷与宋家谈生意的,肯定不能随便,乱了身份。

“王爷每周都会在电视中谈朝廷的举措,宋家也是有几台电视的,家主每次都会召集宋家的人观看。”

周钰点点头,“本王这次来是与宋家谈一笔合作,不知宋家主可在府中?”

“在!”宋河点点头,“家主现在在作坊内,王爷请这边走。”

既然是谈合作,肯定不能在这里,人家是大周亲王,不慎重怎么行。

他将店暂且交给小伙计,让前面的几位客商看过之后先等候片刻,之后带着周钰几人出了店铺,去到里面的宋家而去。

宋家在宁州府的占地面积还是很大的,占据着永善街一整条街道。

宋家的正门在中间的位置,最左边辟出一块地,单独开了一个门,面相旁边的大街,那就是宋家自己的铺子,刚才周钰几人就是从那里面出来的。

在宋宅后面还有一块地方,是宋家的作坊。

宋家是一座六进的大宅,这在寻常百姓来说,这座宅子已经是超出了规制,若非当初北凉皇帝特赦,宋家也不敢越制建造这座大宅。

实在是宋家这些年都没有分家,六百年的经营发展,整个宋家大概有近两百人,这些人算不得多,可是谁让宋家在七十多年前发生了一次近乎灭族的灾难呢,当时宋家死的只剩下兄妹两人了。

宋家有个规矩,造纸的秘密传男不传女,据说在两百多年前,宋家因为一场灾难,只余下当时刚及冠的少年,全族近乎被灭,也让这少年日夜被悲痛折磨,最终与妻子只生下来一个女儿。

原以为有生之年还能生下一个儿子,却不料直到女儿十三岁那年,那位宋家家主就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冒着被列祖列宗唾骂的风险,毅然决然的将宋家的造纸技术传给了女儿。

后来这个女儿也没让父亲失望,不管是对造纸技术的掌握,还是对生意的经营,都不比那位做父亲的逊色,甚至还能另辟蹊径,改善了好几处流程的复杂程度。

没几年,看到女儿能够独当一面,宋家家主最终满腹伤感的离世。

那姑娘也知道自己身负宋家的传承,后来招了一个上门女婿,一连剩下六个儿子。

在宋河的带领下,周钰几人来到宋家的一堂待客厅里,而宋家现任家主宋远山得知周钰过来,带着两个儿子在前厅相应。

若非中间还回房更衣洗漱,指定是要在宋家府门前跪迎的。

“草民宋远山携二子,恭迎王爷大驾。”

周钰上前将人搀扶起来,“宋家主客气。”

主客相继落座,宋远山的两个儿子站在父亲的身后。

宋远山下下首,抬头看向主位上的周钰,抱拳问道:“不知王爷千里而来,所为何事?”

“朝廷准备发行纸钞,需要一种特殊的纸张,而目前有能力承接这个重任的,也只有宋家能够做到了,这也是朝廷一致认可的。”

宋远山凝眉思索,“敢问王爷,这纸钞与银票可有区别?”

“有!”周钰点头,将纸钞的作用于流通方式和宋远山细细的说了一番,并继续道:“这纸张寻常的纸不行,哪怕是目前宋家最好的纸张也无法采用,所以本王带来了长安大学研究院的几位毕业生来这边,监督指导宋家在这方面的进展。”

宋远山肯定不会拒绝,毕竟周钰说的很明白,他们只是监督指导纸钞所有的特殊纸张的进展,肯定不会涉及到他们宋家本身的造纸技术。

“这是朝廷给宋家的契书,宋家主请过目。”

宋远山看过后,发现这契书个宋家的条件很不错,而且这种特殊的纸张用于寻常写字作画不合适,所以无法用作它图。

可其中有一条让宋远山无比心动,那就是生产这些特殊纸张的作坊,会有朝廷特地调派军队过来护卫,有这些人在,日后宋家也会得到荫蔽,可谓是固若金汤。

至少那些眼红宋家造纸技术的人,是断然不敢再招惹他们的。

只冲着这一条,宋远山就愿意接下这笔生意,同时作为一个生意人,里面的条件也让他无可反驳。

让长子取来印泥,宋远山在上面签字按下指印。

“王爷,宋家愿意解下这笔生意。”哪怕第一个期限为五十年。

日后是否还要续约,这就要看宋家之后家主的想法了,可是宋远山来看,续约的可能性几乎不用怀疑,毕竟这特殊纸张的技术,是需要别人指导的,既然宋家能做,那么其他的同行也能做。

之后,宋远山就在府中单独收拾出几个院落给这些人居住,当然周钰是住着宋家最好的一座院子,朝曦堂。

当晚,宋远山带着两个儿子,以及宋家的几位族老,陪着周钰等人用了一顿丰盛的晚宴。

宾客尽欢,送走周钰几人后,宋家也连夜召开了密谈。

看到那张契书,宋家众人对此也没有异议,毕竟这对宋家是好事。

“明翰,明日起,你和明朗就在家中的作坊内看顾着,为父要亲自管着这间作坊。”

宋远山这是要培养两个儿子了,虽说两个儿子自懂事起就跟着他进出作坊,可到底还没有独当一面。

“几位叔伯,他们俩你们就多多尽心。”

“放心吧。”宋远山的大伯捋着胡须点点头,“他们俩都很聪明,也踏实本分,那边你就安心过去。”

宋家人多,难免也会有几个心思不正的,可是上面有几位叔伯压着,根本就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宋家几乎每过百年都要遭受一次灭顶之灾,因此宋家的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自家的人都信不过,难道将造纸技术卖给外人,就信得过了?

再者说能坐上宋家家主的位子,哪一个不是以整个宋家为己任的,历来都是公平公正。

宋家历经六百年还能如此欣欣向荣,和每一代家主以及族人的努力和凝聚力是分不开的。

要说这种特殊的造纸技术,谁懂得最透彻,那必然是周钰。

在此之前,他白天在研究院做研究,晚上回宫和未来交流心得和进展,技术完全成熟,他才会带着人来宁州。

京城,也面临着一次官员调派。

在户部之下设立银监司,监管天下银行,银监司的司长为从三品。

第一任司长是一位女子,是盛京女子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同时也是学部侍郎,大儒陆谦的嫡出孙女陆念雪,相貌秀丽,性情柔和,但是在工作当中却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

她的夫君唐燕也非寻常人。

唐燕出身贫寒,却品性清正,与陆念雪为同一届的毕业生。

毕业后被调派到地方担任县令,四年期间因政绩卓着,顶替入朝为官的知府,从七品县令一跃成为四品封疆大吏,去年年底被调入京师,在蔺景玉收下做事,任职刑部侍郎。

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已经取得了多少朝臣几十年都达不到的高度。

同时他的升迁也让后来的学子看到了希望,当今陛下提拔官员果然不看资历,只看你的政绩。

这不,唐燕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御书房,谢琅看到这对夫妻的履历,不禁感叹。

“果然,优秀的人只和优秀的人玩。”

“……”罗福全沉默的站在旁边,没有答话,他心里明白,陛下也不需要他答话。

与此同时,忙碌的还有天下各地方,他们要在朝廷制定的地点,建造金库,其采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制定供应的,这种地方必须要做到固若金汤。

“陛下!”苏颍和谢琅谈完政事,话题有绕到了纸钞上面来,“日后陛下如若不在了,纸钞又该如何防止造假呢?”

“那也要差不多百年之后了。”谢琅端起茶杯,冲着苏颍示意了一下,看到对方懵懵然的捧起茶杯,笑道:“十三年时间,大周从偏居一隅,周边都瞧不上的弹丸之地,一跃成为这片大陆的霸主。两亿多的百姓大多都已经达到了温饱水平,同时无数的孩童入学读书,沿海百姓也能靠海吃海,大周的战船即将扬帆起航。”

“数百名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我大周的官员,为天下百姓的民生安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我大周也做到了水泥路四通八达,电灯照亮天下。百姓生病有药可医,技术发展不断进步。”

“所以啊,苏相……”她眉目疏阔的看着殿外的日光斜影,“即便百年之后朕不在了,那时候的大周,想必也已经发展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只靠着这些优秀的人才,就足以做出让人无法复制的,能够取代朕之所望的纸钞。”

“朕的存在不是无可替代的,那些埋首于实验室的顶尖人才,才是我大周日后昌盛绵延的希望。”

“苏相,在任何时代,什么才是最稀缺的?不是金银权势,而是人才。”

苏颍久久难以回身。

许久之后,他站起身,撩起衣摆,双膝跪地,恭敬的冲着谢琅磕了三个头。

“臣,谢陛下指点,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跪,不为其他,只为谢琅的那句“朕的存在不是无可替代的”。

若非是真的为这个天下,为万民,站在这个天下权势最顶端的帝王,绝对不可能说出这番话。

人人都说权势与金钱能腐蚀一个人的意志,在苏颍看来,或许是,但是面前的女帝,绝对不是。

能在这样一位帝王身边为官,哪怕熬尽心血,也是值得的。

谢琅见状,上前将这位为国为民的相爷扶起来,“行这么大礼做什么,又不是上朝,一把年纪了。”

“陛下,若是可以,老臣真的想将余下的寿数都送与陛下,希望陛下真的能万年永存。”

“可千万别,朕可不想活那么久。”谢琅哈哈笑着拒绝,“长生不死的代价,就是看着你身边的人以及子孙后代一个个的在你面前死去,到时候朕恐怕就会变成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怪物,到时候你指定要从棺材里跳出来反悔。”

“那还真说不准。”苏颍忍不住朗声大笑。

一时之间,君臣之间倒是颇有几分忘年交的感觉。

想到以往那些存在于史籍中,为求长生不死而活生生把自己给作没了的帝王,再看看面前这位女帝。

同样都是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明君的话,活上万年那没什么可说的。

可你一个昏君还想活一万年,这就是不让别人活,早死早超生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