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 第32章 绝不给亲家公丢脸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第32章 绝不给亲家公丢脸

作者:席妖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41:03 来源:小说旗

苏家即便不满,到底是不敢和如今的苏颍耍无赖,好歹是朝廷二品大员,真的闹起来,只能是他们吃亏的份。

当然,即便因为苏颍的关系,才让苏家造了难,可苏子仪并未与这个父亲产生隔阂,反而心中一直敬佩有加。

能在那样的情况下犯言直谏,如此铁骨铮铮的父亲,怎么能恨得起来。

他为的并非是自己,而是那些深陷于水深火热的平民百姓。

若是朝堂没有半个人为这群百姓说话,大周还有什么前景可言。

总有人要跨出那一步,不是你就是别人,如此简单。

和福伯一起来到中堂,苏子仪向父亲请安,然后坐在下首,福伯也恭敬的站在苏颍身后。

“福伯,你也坐吧。”

福伯摇头,“老爷,老奴站着听就好。”

“坐吧,您老这些年为了苏家也是吃尽了苦头,子仪他们若非有您在身边照顾,不知道得面临多少凄风苦雨,这是您应得的。父亲在世时,就把你看做半个兄弟,我自然就算您的半个儿子,在自己家中,别那般拘束。”

这番话听得福伯红了眼眶,未免苏颍再说出什么令人无法招架的言语,福伯赶忙道谢着坐在了苏子仪的旁边。

“父亲,不知您唤儿子前来有什么事?”

“今日早朝,陛下说了一件事,要求大周土地国有制,各家各户的田产都要带上地契,在户部按照时下的每亩银钱获得补偿款。福伯,如今咱们家有多少田产?”

“老爷,咱们府内共有三座庄子,共计田地六百五十亩,因都是良田,每亩七两银,故能得到四千五百五十两银,这只是咱们苏府的田产,同时还有夫人的嫁妆,比之府内的要丰厚一些,两下合计约有万两银。”

“阿暖的嫁妆,都是要留给子仪的,拿到补偿款后,那笔银钱交给少奶奶。”

“是,老奴会照办。”

苏子仪则赶忙起身,“父亲,我们既然是一家人,何必要说两家话,全部放在公中即可。”

“你懂什么,我如何说你如何做就行。”苏颍欣慰于儿子对自己这个父亲的亲热,可那是妻子的嫁妆,他膝下只有苏子仪这一个儿子,妻子的嫁妆自然是都要留给儿子的。

即便儿子不在意,可儿媳妇那边,难免心中觉得不妥当。

苏子仪的妻子姓方,是京城一商户方家的幼女,也是独女。

因方幼娘的母亲与苏子仪的母亲自小相识,哪怕当时是官商结合,苏颍也未有任何的反对,毕竟方幼娘这孩子,被方家教导的非常出色,足以堪当宗妇。

夫妻俩成婚后恩爱非常,琴瑟和鸣,如今一对儿子都四岁了,苏子怡房中依旧只有方幼娘一人,通房都没有,莫说妾室。

当晚饭后,方幼娘带着一对儿女回府,先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公公那边,自己单独返回小院。

苏子仪把父亲的决定,告诉了她。

“幼娘,你觉得如何?”

方幼娘想了想,对苏子仪道:“依妾身看,父亲并无再娶的意愿,如今是妾身打理府内中馈,那笔银钱放在公中也无妨,并非妾身斤斤计较,只是妾身为相公打算,同时也为咱们的两个孩子打算。”

见苏子仪似乎在考虑,她继续说道:“妾身的嫁妆也算丰厚,即便没有母亲的嫁妆,妾身自认也能帮着相公管好这个家,妾身觉得既然是一家人,自然不能做的那般生分,父亲想必是担心妾身心中有怨,故此才将母亲的那笔钱交给咱们,妾身感念父亲的好意,自然也不希望相公为难。”

“幼娘,谢谢你。”苏子仪揽着妻子的肩膀,心中暖意融融。

次日,趁着苏颍去上朝后,方幼娘再次回了一趟娘家,和父母说起了家中的事情。

得知亲家公的这番做派,方家父母自然感念对方的胸襟,也劝女儿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方家是商户,家中田产不少,至少比起苏家要多得多。

如今朝廷颁布这条制度,他们也觉得如同剜去心头肉似的。

可亲家公都这么痛快了,他们自然也不会负隅顽抗,好歹也别让亲家公难做,谁让人家是这般诚心对待自己的女儿呢。

因此,送走女儿后,方老爷也带着家中的一叠田契去户部领取补偿款了。

若非如此,方家根本就不缺钱话,毕竟田产可都是百姓们的命根子,哪里是说上缴就上缴的。

不用猜,方老爷也知道,这命令下发到各州府后,势必会引起狂澜。

谢琅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可如今正是一个好时机。

若非有这些年姚太后大力斩杀皇族中人,若非姚家这些年大肆构陷谋害大周勋贵,如今这条政令绝对无法实施。

说到底,她这也是沾了姚家的光,谁让这些年被他们折腾的厉害,大周只剩下一些软柿子呢。

可但凡是改革,总会伴随着不同的声音,若大周之后发展壮大,粮食储量超过负荷,恐怕真的想种地的就没多少人了。

谢琅前世的同学,毕业后自己创业,每年都给老家的父母一大笔钱,供他们吃喝玩乐。

对方父母干脆也不种地了,扩建了老家的房子,每日里就是遛遛狗,养养花,跳跳广场舞,而手里的那点人口地,白送给村子里的人,人家都不肯要,谁有那闲工夫种那么多地啊,你种下去简单,收获的时候可不就累的腰酸腿疼的。

因此,那时的土地,基本都承包给了别人,他们会承包一大片地,种上一些水果等,也不会浪费。

可如今的大周呢?

每年的税收少的可怜,其中有大部分都是挂靠在了当朝官员甚至是那些功名之人的身上,这样就不需要缴纳税收了。

同时,古代的主要税收就是集中在百姓的耕地上,反倒工商两行缴纳的税收比起耕地的百姓还要少,这简直不可理喻嘛。

其他两行赚的比耕作百姓还要多,反而税收却少,你说冤不冤?

因此,谢琅又召集三司商议,准备出台一份个人所得税的律法,商人赚那么多想要不交税?闹呢?

同时也禁止将土地挂靠在官员和有功名在身的人身上,因为这些人的特权将不复存在,该缴纳的税收,谁都不能少。

如此,朝官们也就不在意了,反正他们手里也没地了,爱咋咋地。

哪怕有人挂靠在自己身上,每年还能拿到一笔钱粮,那也无所谓了,真的是破罐子破摔。

没办法,谁让大周的这一位女帝,如此的能折腾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