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 第88章 浪到飞起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第88章 浪到飞起

作者:席妖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41:03 来源:小说旗

来到大周一年多,谢琅终于吃上了辣椒。

宫里中的辣椒都已经收起来了,现在都被穿成串,挂在御膳房外的竹竿上,一个个早已经晒得干瘪,之后或炒菜或者是研磨成辣椒粉,随用随取。

夹起一筷子宽粉,在辣椒酱料理滚了滚,送入口中,刺激的味道直冲天灵盖,让她感觉到灵魂都要飞起来了。

作为一个北方人,她小的时候对辣椒并不感冒,后来初中时期,学校里转来一位湘妹子,成了她的同桌,之后她和微微就经常被这位萝莉妹子拉着到处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探寻辣味的踪迹。

吃的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这种口味。

不说别的,就只是吃牛肉面,微微最多半勺辣椒油,她的程度可能还要好点,一整勺。

那位湘妹子不同,和她一起吃饭总觉得得需要莫大的勇气,一碗牛肉面里放眼望去,红彤彤的一片,最少三勺辣椒,不然就吃不香。

“嗤呼,嗤呼,嗤呼……”

旁边的小胖子跟着谢琅一年多,现在完全可以自己吃饭了,一顿饭下来规规矩矩整整齐齐的。

不像之前跟在姚太后身边的时候,和谁都得奶嬷嬷精心伺候着,整个就是废物点心。

捞起一盘发泡好的菌菇倒入火锅内,菌菇被切得很薄,几乎在滚烫的底料中涮上三两个来回就能吃了。

在辣椒酱料里沾了沾,然后继续“哧呼哧呼”的塞到嘴里,额头都渗出汗珠来了,都不舍得停下筷子。

吃完了菜和肉,在里面加入最后的细面,姐弟俩分了分,最后都酣畅的瘫在椅子里。

“嗝,吃撑了。”小胖子摸着肚子,哼哼唧唧的呻吟个不停。

谢琅这也是难得吃了一个十分饱,想着御膳房里每日都有虾子,不如今晚做个麻辣虾,或者是麻辣兔头吃,麻辣鸡头或者鸭头也很不错。

当然了,再给这孩子做个炸鸡腿,回锅肉也来上一份……

算了不说了,再说也吃不下去。

“小胖子!”她慵懒的喊了一声?

“干什么呀?”谢宸都懒得和二姐姐争辩她对自己的称谓了。

“想学武功吗?”她学武功那就是BUG,教导别人的话自然是要一点点的从强身健体开始。

哪怕以后修炼不出内劲,至少也能练出一身腿脚功夫用于自保。

“想。”小胖子的大眼睛瞬间变得锃亮。

“那明天开始朕就教你,不过每天清晨你要早起,绕着乾清宫先跑两圈。”

“好呀好呀。”他练练点头,然后问道:“那飞来飞去的功夫吗?”

“这个你恐怕很难学会。”清宫用到的是内劲,没有内劲,你练到极限,也不过是原地蹿上个两米的高度,而且还没办法产生滞空力。

虽说心里有一瞬间的失望,可随后想到能学一点就是赚到。

再说二姐姐的意思是很难学会,并没有说完全学不会,他还是很聪明的吧?

嗯,大概。

距离过年日渐临近,桃源镇关宁村的李九祖孙,今年的日子也比起以往都要宽裕不少。

之前数年的讨饭生涯,让李石头这孩子比起同龄人都要成熟,现在更是每日里陪着爷爷去自家田里看看,望着那绿油油的麦苗,李石头的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爷爷说过,等到明年田里的庄稼收获了,就送他去村中的学堂读书。

在村子里的学堂读书相对要比外面的便宜,教书先生是关家人,秀才出身,后来因为年纪大了,绝了继续科举的念头,专心留在村子里教授族中的孩子。

这些年来,虽说只教出一个童生,之后其他的孩子都没有长进,可至少他们认识了字,去县城里找个活儿还是很容易的。

“石头,今儿咱们去镇上买点过年的吃食,想吃栗子糖不?”李九天还未亮就起床了,看到已经在厨房里烧火做饭的孙子,笑眯眯的问道。

李石头的眼睛一亮,想到栗子糖那甜滋滋的味道,只觉得口中涎水不断的冒出来,可随后想到自家的情况,还是果断的摇摇头。

“爷爷,我不吃栗子糖。”省下钱来,明年还要去读书呢。

李九如何不知道孙子心中所想,继续说道:“还是得买点,不然等村里的孩子们来咱家里拜年,没点拿得出手的也不好看。”

他们现在的银钱,都是和隔壁借的,不多,也就七八十个铜板,明年收了粮食后都要还的。

这点钱买不了什么东西,一斤肉在加上一点栗子糖,以及买十个八个鸡蛋,再买点白面也就花的精光了。

李九心里也清楚,这一年来,都是村中的人接济他们祖孙俩的,明年的粮食全部拿出来都还不起村中人的恩情,好在他们现在也是村里人了,里正的意思是不用一下子还清,分个三五年也没关系,乡里乡亲的,谁家还没个难处呢。

石头虽说年纪小,可跟着爷爷讨饭的那几年,早已经见惯了人情冷暖,对于关宁村的人,他心里是满腔感激之情的。

他下定决心,以后要用功读书,考取功名,功成名就之后,一定要回来造福村中的百姓。

如今他和爷爷还能有房子住,顿顿吃得上饭,都是这村子里的人给他们的,这份情,重于高山,深如沧海。

这半年来,很多的年轻媳妇都怀孕了,想到过了年,就会有不少的孩子出生。

虽说也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可他们生孩子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人口地,有些个很小的丫头,之前或许已经有爹妈长辈存了将丫头卖掉的打算,因为国家颁布了新的土地法,让不少处于被发卖边缘的女娃娃们,最终不用卖身为奴。

想要发卖,户口必须要进行变更,不然日后这人逃走了,官府也不会管的,也不算逃奴。

一些官牙是经过官府认证的,对这方面更加的看中,而一般正经人家购买奴才,都是找官牙,像那些不正规的人牙子,谁知道你买到的奴才是什么德行呢?

万一中途逃走了,岂不是追究都没地方追,花出去的银子也都打了水漂。

他们并不知道,买卖人口这就是这一两年的时候,等这段时间过去,私自贩卖人口可是要被列入刑律进行惩处的。

土地包产到户的制度,本身就对奴隶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毕竟你卖掉家里的丫头,顶多就是换来那么三五两银子,可是你若是把丫头留在家里,反倒是能得来两亩人口地,况且丫头在家里干活都卖力,吃的也不多,可谓是一举三得。

这年头卖儿子的不如卖女儿的多,儿子作为家里传宗接代养老送终的重要“工具”,除非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否则哪里有舍得卖掉儿子的。

古代老百姓对土地的执念是很深的,在他们心里有地就有希望,有希望谁还会卖掉儿女。

如今的食用油还是很稀缺的,之前谢琅让人压榨的菜籽油早已经卖光了,不少老百姓甚至连影子都没看到,可官府说了,等明年年中左右,食用油将会大面积的上市,到时候只要你想买,都能买得到。

当然,雪花盐的市场现在已经平稳了,不像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每看到盐商拿出来食用盐,他们都跟遇到腥味的猫似的,疯狂的扑上去购买。

后来经盐商们的不断普及,老百姓知道这种雪花盐以后会源源不断的,你想什么时候买都没问题,不用担心以后断货。

谁让大周有三分之一的国境线外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呢,谢琅早已经让朝中官员去那边进行考察,等到明年就在临海的村子里兴建盐田,之后或许还会和周边的国家进行盐业贸易,将他们炼制的雪花盐贩卖到其他国家。

选址是经过慎重筛选的,与日后修建的港口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不影响海边度假村的规划。

如今条件不允许,若是可能的话,她甚至想在二十年之内,将大周建成一座现代化国家。

曾经的华夏用了不足百年的时间,就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她有未来这个作弊器,只要敢想敢干,一切皆有可能。

古人的智慧并不比现代人差,甚至远超都说不定。

年底,两所学校分别进行了考试,四门学科,为期两天的考试。

医学院的试卷与普通学科的不同。

等到拿到试卷后,礼堂的前面还有一张成绩榜单,将在校的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全部都公布了出来。

这里面有考的好的,比如周钰,明晃晃的四个一百分满分,文科的杨琦等人对于周钰的命题作文给了满分,足见对方的能力有多高,连这种老学究都给征服了。

也有考得差的,低于六十分的不及格。

这其中不少朝官的成绩真的是没眼看,连他们自己瞧见排名的位置都觉得脸红。

同时也想到了陛下曾经警告过他们的,若是还不知道居安思危,用不了多久,朝堂将不再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反而是一些年轻人,对新学科的接受能力非同一般,比之他们这些为官十几载甚至几十载的更容易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当然,他们可以用下午需要在衙内坐班为借口,可到底是用不了太多次。

官职越高越爱脸面。

以往的朝官,几乎都是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站队,即便你不想站,大趋势也在推动着你必须要站到哪一队。

如今省事了,陛下的能力太过出众,让他们这些朝官除了听话服从,几乎没有别的作用,而且陛下现今刚及笄没多久,她又打着先造福百姓的理由,让这些朝臣们即便是想催婚也不敢开这个口。

没有继承人,他们根本就无队可站,不管你站到那里,最后还是要听陛下的话。

难道你们拉帮结派的就能抗衡当今陛下了?

这不是做梦嘛。

既然如此,还不如该干嘛干嘛去,建立小团伙也是个脑力活儿,每日里上午读书下午坐班,就足够忙的天昏地暗了,有那点时间在家里好吃好喝的不好吗?

朝中没有了这些陋习,官员的办事效率自然就能提高不少。

考试结束,谢琅将新印刷好的寒假作业分发下去,让他们在过年休假这段时间都做好。

众人集体懵逼。

得了,辛辛苦苦了半年,过年都没得轻松。

不过得知年假一直到正月十八,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休息二十多天的时间,这倒是让不少学生们欢呼雀跃。

然而,在朝为官的这些人,需要到腊月26日封闭,同时明年正月初六就得开朝,他们可没那个待遇,还想着放假二十几天,这群人只有十天。

在这十天的假期里,还要把寒假作业给写完,可以说是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

第一次有朝中大臣觉得,做官也没那么好的,每年累成狗不说,还得面对着陛下的威压。

周钰正坐在二楼的书房里提笔写作业,他闹钟对这些知识早已深度掌握,因此落笔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停顿。

如今他与叶寻搬到了新居,因两人之前的府邸面积不小,这次换来了上下各六间的别墅。

玻璃窗外虽说阳光普照,却也能听到呼啸的寒风凌冽吹过,可书房内却暖意融融,尤其是踩在地砖上的双脚,热度透过家居鞋,烤的人身上暖洋洋的。

家居鞋据说是陛下发明的,如今在便民超市里都有售卖,因为价格便宜,再加上样式千种多样,深得盛京百姓的喜爱,尤其是一些个闺阁千金,更是对那些个小动物造型的家居鞋爱不释手。

有小兔子形状的,有小猫咪小狗样式的,甚至还有小狐狸小老虎样式的,鞋码也标注的很明白。

叶寻给周钰买回来的家居鞋是黑色的狐狸形状,家居鞋用的是漂染的黑色兔毛,柔软舒适。

鞋头的狐狸造型栩栩如生,鼻子眼睛都用琉璃制品镶嵌打造,只是狐狸的耳朵外侧是黑色,内测是一圈白,瞧着就可爱的让人心都要化了。

最开始,周公子是拒绝的,可架不住他的体格奈何不得叶寻分毫,最终还是被那混账给强硬的换上了。

穿了几日后,他察觉到回家更换家居鞋真的很便利,柔软保暖不说,穿脱也很方便。

可随后想到一楼玄关处的鞋柜里,还有小猫,兔子甚至是小狗等造型的家居鞋,他的心里就满满的抗拒。

既然买回来了肯定不能浪费,可他心里真的很抵触。

一个大男人,在家里穿这么可爱的家居鞋,未免太不像话。

他又不像叶寻那种不要脸的,穿着41码的小猫咪家居鞋,都能浪的飞起。

为了实现能早点穿上高跟鞋的梦想,谢琅特意让人在城外收拾出一块地方,建造了一家鞋厂。

鞋厂里招手的都是一些手脚灵活的女子,有城里的寻常妇人,也有城外临近村子里的农妇。

她们分别做着不同的工作,最后做出来这样一双双可爱的鞋子。

临近年底,鞋厂也放假了,毕竟要给这些妇人们预留出几日时间回家置办年货,同时鞋厂里也给她们分发了年货。

每人多发了一个月的工钱,又让她们可以每人带走两双家居鞋,同时还给有十斤大米,二十斤小麦粉。

其他的厂房里也都有相应的年终奖励。

发年货这天,所有人甚至都喊上了家里的婆娘汉子儿子媳妇过来帮忙搬东西,只靠着一个人还真拿不动。

鞋厂里,主管分发年货的,是宫里的一位内监总管。

如今宫里主子少,很多人都没有用武之地,既然建造了厂房,谢琅就会让高振挑选出几位有能力的过来掌管,也是为了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不至于在宫里空耗岁月。

再者说,若是让男人来掌管厂房多有不便,即便这些女人不在意,她们家中的汉子能放心?

可内监的话,多少会有些抵触,好歹要放心不少。

之前宫里的确放出去不少适龄宫女,不过人数还是很多,只内监就有近千人,这些人基本上是没有出宫的想法,没了子孙根,他们出去能做什么?

如今陛下仁慈,还不如留在宫里的,有的吃有的喝,也不用为了生计到处奔波。

要知道先帝在位的时候,只后宫妃嫔就有两三百人,每人身边好几等的宫女内监,少则十个八个,多则上百,如今后宫之余下姚太后那个老妖婆,冷宫里倒是有三五个嬷嬷看守者,那些个遗留下来的宫女内监近乎扎堆成灾了。

不给他们安排工作,谢琅担心早晚有一天,会把这些人找个由头弄死。

她可不养闲人。

“王山杏。”

“在。”人群里,一个妇人高声应答,然后带着两个儿媳妇上前来,“孙总管。”

“嗯。”孙总管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去拿你的年货吧。下一位,李桃花。”

“哎,谢谢孙总管。”王山杏带着两个儿媳往旁边走。

先从账房先生那边领取了一个月的工钱,然后依次拿到了两双家居鞋,再就是米和面,当然之后还有二十个新鲜的鸡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