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58章 细节决定一切

宋时明月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58章 细节决定一切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兴回头一看,跟上的人唯有李应与张班头,几名衙役还留在楼内控制局势。赵兴新雇的仆人,一个也没找见影子。

赵兴一句话不说,向李应手里的盾牌抓去。李应似乎把盾牌抓的很死,但赵兴轻轻一夺,盾牌已经到了他的左手。

那柄染血的唐刀被赵兴插在地上,程浊赶上前,递给他一把黑的单手刀。赵兴拎刀在手,转动头盔观察周围的环境。

与赵兴并排而立的李应与张班头。此时,刚才放开狗链的那条狗正站在房间前冲屋里狂吠,程爽一手拿着单刀,牵着另一条狗与它并肩狂吠。萧氏兄弟在赵兴的示意下,从袖筒里摸出折叠弩,正在安装弩箭。程浊则在递上刀后,退到赵兴身后,按刀守候。

等萧氏兄弟上好弩箭后,赵兴立起盾牌,一步一步、毫不犹豫、毫不停顿,稳稳的向房门走去。程浊则抢上前一步,补上了赵兴的空位,站在李应与张班头身侧。

屋里扔出一条长凳,重重的砸在盾牌上,赵兴身子稍顿一下,左手继续立着盾牌,右手的剑则架在盾牌上,坚持前进。

窗户里又扔出瓷盘、陶壶、瓦罐……它们像雨点般砸在赵兴身上,大多数东西,赵兴只有盾牌稍稍遮挡,细碎的小件物品,他干脆听任这些东西砸在身上,岿然不动地继续前进。

“别过来,别过来,再过来我就杀了他(她)”,屋里的人喊道。

他们居然还有刀?

这半天功夫对方没射出一箭来。赵兴这才想起大宋对弓弩的限制。

哈哈,没有弓弩的匪徒,自己这一身装束,未免牛刀杀鸡了。

赵兴一点没有因喊话而停顿的意思,程浊在他身后呼喊:“开封府捕盗。屋里人立刻弃械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程浊是在告诉屋里人:衙役捕盗,根本不在乎人质;屋里人杀了人质后,正好被捉个现行;所以他们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弃械投降,以减轻罪责。

张班头站在旁边没有谴责程浊冒用开封府衙役地名义,因为现场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快。此刻,赵兴已走到门边,他抡起盾牌,用身体猛烈撞击木板门——一下。两下……

屋里的人已经声嘶力竭了,他嚷着:“我要刺了,我真要刺了。”

“弃械投降!”程浊毫不理会无力的喊叫。

窗户陡然打开。一张桌子扔了出来;与此同时,赵兴已经“轰隆”一声撞开屋门。

就在赵兴撞开门的一刹那,一个人影从窗户翻滚而出,他落地没站稳,抬眼看到萧氏兄弟手上地弩弓,便滚落窗沿下,但,预料中的弩箭并没有射出。萧氏兄弟只是端着弩做瞄准状,似乎在等待射击命令。这一刻缓和,让此人有机会翻身。他窜到那张扔出的桌下,躲了起来。

屋里的人见这人不死,立刻又有两人跳出,他们也马上陷入同样的处境,但萧氏兄弟依旧没有射击……

现在。屋内、床榻边只剩下一个干瘦的人。他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对着床上一位酣睡的女人,脸朝着打碎的窗户声嘶力竭的喊:“你们……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啊啊……”

这人说后半句话时,声音已经低落下来,因为赵兴已经迈着沉重地步伐走进房里,他扫了一眼屋里,看到地下捆成一团的陈公川,顿时瞪大了眼睛…*…………%&,这厮被人赤条条捆了扔在墙角,居然还在酣睡,口水滴的老长。

赵兴没理那人手中地小刀,他沉重地走到陈公川面前,发现因为寒冷,陈公川的皮肤都有点发青,他挥刀割断了捆绑陈公川的绳索,将他横着抱起,走向床边。

床上酣睡的女子是陈宜娘,她的衣服已被解了一半,而床前那厮还举着小刀,愣愣的看着逼近的赵兴。

当这具钢铁怪兽走到床边时,赵兴轻轻用肩一扛,那汉子被撞到一边。赵兴把陈公川放在床上,盖好了被子。看到那人缩在墙角,手里还紧紧握着刚才那把刀,他撩开面甲,冲对方一笑,慢慢走到对方身边。先是惋惜的摇了摇头,轻轻取下对方手里地刀,而后温柔的搀起对方,拍打拍打对方的肩膀,尽量让此人站地笔直,然后冲对方温柔的一笑,猛然一挥拳,铁手指捶在对方脸上。

一声凄厉的惨叫响彻云霄,紧接着,尖利的铁指划过对方的颈动脉,惨叫声戛然而止,屋里只剩下一阵嘶嘶声和身体地抽搐声。

赵兴丢下这具瘫软地**,捡起盾牌走在窗户边,看了看窗户沿,然后,立起盾牌、团起身,连人带盾撞到窗台上。

泥土搭建的小屋压根经不起他这样地野蛮冲撞:一下子,窗台的土胚已经松动;第二下,窗框脱出,坠下;第三下,原先镶窗户的地方变成了一个门,赵兴踩着满地的碎土,走到屋外。

桌子后隐藏的几个人惊恐的看着他们身后出现的铁甲人,看着赵兴走到他们身边一脚踢倒了桌子,这期间,萧氏兄弟一直没有射出箭来,只赵兴挥刀一阵狂砍……整个世界清静了。

张班头一直在眺望战况,战斗结束后,他透过残缺的窗户,观察屋里正在陷入临终抽搐的人,摇摇头:“不是卜庆,卜庆还活着……大官人,不妙啊,卜庆漏网,这事不算完!”

赵兴脱下头盔,一指残缺的房子,说:“屋里两个苦主正是我家亲戚,张班头请取证……这屋子,我想定是他们的据点,既然他们把拐来的人藏于此处。那么赃物肯定也藏在附近。张班头最好搜仔细点……嗯,我那亲眷被扒个精光,光他身上的东西价值不少,班头,我的人跟你一起搜。我只想要回失物。”

张班头听到赵兴重点强调“只想”,马上明白了,他兴冲冲说:“大官人,我带的人手不够啊,那些人要盯楼里还要搜这儿……不如,我回去再叫几个兄弟来,将樊楼彻底搜查一遍,看卜庆躲在哪里。”

张班头兴奋啊——活口都被赵兴砍完了,搜出多少赃物还不由他与赵兴说了算。再加上苦主就在屋里,卜庆这罪已是板上钉钉。这样一注大财。可不是一两千贯地问题,甚至可能让参与者立刻家财万贯。

这笔巨款他一人吞不下,所以他才想到多找帮手。

赵兴一点头。张班头兴冲冲窜了出去,李应打着哆嗦,战战兢兢的问:“大官人,完了吧?是不是找个郎中看看陈公子?”

“还没有完”,赵兴手没有放下他那柄滴血的刀,这话说完,也不知道他给了什么暗示,站在李应身边的程浊一翻手。把刀架在李应脖子上。

“大官人,这是作何?我鞍前马后的为你操劳……”李应瑟瑟地说。

赵兴仿佛没看见他脖子上架的刀,他平静的问:“周邦彦的事你打听了吗?”

赵兴说话的声音非常和煦。李应看到赵兴如此和蔼可亲,禁不住放松了紧张情绪,回答:“听说周大人已贬为庐州教授,大约五日后离京,那天恰好是寒食节……大官人。快让你的弟子把刀拿开。这是干啥?”

赵兴仰脸朝天,思考了一会。一挥手招上萧氏兄弟替他解甲。他伸直了胳膊,一边享受萧氏兄弟的伺候,一边慢慢的说:“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

一听到这个熟悉的词,程爽精神一振,程浊两眼放光。

程浊没有跟赵兴四处走,他是个混人,赵兴嫌他理解力欠缺,所以很多事情没有向他交代。而程浊听兄弟间谈论过赵兴讲述“智学”的经过,早已向往不已,今天听到这熟悉地词,他的手一紧,全神贯注的凝听。

他地手这一紧不要紧,李应已经感觉到锋利的刀刃割进了他的脖子,隐隐间,他举得脖子刺痛,似乎有液体流出,他立刻高声呼救。赵兴却仿若未觉,继续仰着脸说。

“第一个问题是:我到东京城不久,那些瓦舍里的捣子怎么知道我?怎么知道陈公子?

……别跟我说我曾去过勾栏瓦舍,所以被他们盯上了——这样的话愚弄别人可以,对我不行。我去了几次勾栏,那都是酒楼同业给我订的房间,从头到尾,我压根没有跟那群捣子接触过……

别跟我说陈公子打赏的时候被人盯上了——当初,房里几个人:陈宜娘是当事人,她不可能在我叮咛之后,依然敢泄露当时的事情;秦观秦学士就在我家住,他没机会也不屑接触捣子;周邦彦贬谪出京,这几天处理家财还来不及,怎会有闲工夫理会捣子。

至于陈公子,他自己知道轻重,不可能泄露自己当时地情况。还有,廖小小这几日跟我走的很近,她在那晚得我的帮助应付了登台表演,隐藏我地身份对她有利,我越神秘她越有面子,怎可能四处宣扬呢。

除了这些人之外,唯有你和龟奴知道陈公子有钱,曾扔出了一粒珍珠作为奖赏。所以,你与龟奴儿两人中,必有一人告诉别人:替陈宜娘赎身的人,就是当初扔出南海走盘珠赏赐宜娘的人。

别跟我说是老鸨的错;别跟我说是陈公子与老鸨价钱谈不拢,所以发生了争执——陈宜娘告诉我她是自由身,作为自由身,能出八百贯告别瓦舍,已经很高的价了。或许,若不是陈宜娘新获得海南走盘珠地赏赐,身誉正高,也不用八百贯赎金,但无论如何,这价钱鸨母该满意了。

我已经事先叮嘱过了,陈公子拿出这八百贯,前后用了三天地谈判时间,反复要求少付、分期付,以显示他并不慷慨。并不富有——这种情况下,谁会知道陈公子值得绑票呢?”

赵兴身上的铠甲都被萧氏兄弟解去,他将手里地单刀插入鞘中,事先连带刀上的血迹都不揩拭,随着他一撇嘴。萧氏兄弟已把他插在地上的那柄长刀收起,这些兵器都被包裹在床单中,放到一边。做完这一切后,赵兴两手空空,带着和蔼的笑容凑近李应……但他越和蔼,李应也觉对方地笑容很奸诈,充满了阴森森的气息。

“看看这座樊楼,它每日照常营业,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人做事还顾忌行规,他们不会随意骚扰客人——连捣子总部都能遵守买卖规矩。宜娘的老鸨拿了钱,她与宜娘两清了,怎会破坏规矩。出手绑人呢?

所以,一定有另一伙人,一伙知道陈公子身份的人。这群人会是谁?有谁会知道陈公子去赎宜娘,有多少人知道他回家的路线?

你说地对,陈公子不可能找个小轿行送他回家,而大轿行的轿夫不可能不按他的指点行进,所以,肯定有人把陈公子引到那条路上?谁?谁能让陈公子信任对方的指路?当时在场的龟奴儿做不到这点。除了你。

昨天你在哪里?别告诉我陈公子是偶然相遇那群捣子——汴梁城四通八达,谁会在陈公子出门时,恰好埋伏人手。在他选的路上伏击?东京城可没人有手机有汽车,所以,参与绑架的人只能是预先准备,提前调集的?

跟我说说,你是怎么与他们联络上的?”

李应不知道“手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赵兴一番话逻辑严密。让他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赵兴还没说:这时代没有照相技术,要想把陈公子的模样通知给他人。除非站在陈公子当面,指点给别人看。莲花坊地龟奴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精力,而能让陈公川信任,并引导他走进遇劫小巷,还能向别人指认的人,唯有李应。

这让李应无可辩解。

程浊抓的更紧了,李应忽然愤怒上涌,他嘶声喊到:“大官人待我不公,我李应鞍前马后,对得起大官人!”

“怎么不公?”

“当日,大官人在和乐楼下看赶趁,随手就赏给赶趁人一个金币,而我李应跑前跑后,一直支撑到半夜,却不过得两个金币,大官人如此待我,我岂能心服?”

赵兴哦了一声,疑惑地问:“赶趁给我表演,我赏赐他的钱,掏的是我的钱还是你的钱?我的钱,我给谁,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对我分配我的钱有意见?”

李应咽了一下,他难以置信的看着赵兴,觉得不可思议——天下间竟然有这样地道理。

“都都平丈我下长大的人啊”,赵兴发出一声感慨,继续说:“嗯,当然,你要能跳到竿子上给我表演赶趁,我那枚金币也属于你……

你觉得两枚金币少吗?你对此感到不平吗?一名县令月俸多少?十五贯,你一晚上,虽然撑到半夜,但挣得比一名七品县令还多五贯,对此,你觉得很委屈吗?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赶趁娱乐了我,我想给他多少钱是我地事情,因为花的是我的钱,你为什么感到不公?感觉到我对你薄待,你不觉得你这种不满很令人不满吗?”

李应感觉到脖子上的刀越陷越深,但他依然很硬气,高声回答:“那群倭人扛了个木桶到你那儿,就能得到一枚金币,我大雪飘飘的等在贡院外,却只得三枚金币,凭啥倭人挣钱如此轻易,我却要餐风饮雪,大官人不觉得对不起我?”

赵兴脸色地笑容依旧很和煦,但他越是笑地慈祥,李应越觉得天气寒冷。

赵兴笑着问:“这还是同样的问题——我买倭人地桶,花的是我钱,你为什么替我花钱的方式感到不满呢。嗯,当初,你要是也能扛个木桶,我多付你一枚金币……

你老觉得不公,为什么?当初,你的相扑擂台被辽人打败。是我取回了你的银两,你欠我的!你停了擂台,跟在我身边帮闲,这才几日,前后至少进账五枚金币。五十贯啊!只多不少!

当日你在擂台上,靠妻儿裸戏,每月能挣多少钱?五贯?十贯?便是以五十贯计算,你这几日挣了多少?几日挣50贯,你还嫌少?我是手头松,给别人赏赐厚,可你的赏赐何曾轻了?你跟在我身边帮闲,到底打算挣多少才能让你满意?一月之内,挣个万贯家私吗?我只有赏你万贯家私,才算对地起你吗?——凭什么?”

李应还想争执。赵兴已经懒得听他解释,他冲程浊比了个割喉手势,程浊手一拖。割断了对方的喉咙……

李应陷入最后的抽搐,赵兴俯身望着他,怜悯的补充说:“刚才,你是不是想跟我聊聊卜庆的秘密,希望我因此放过你一马……你错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地行为承担后果,无论你给我什么情报,我都要惩罚你的背叛。

当然。当我出手时,我也需准备承担后果——为了减少对我的损害,我决不容许敌人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我不能天天防备不断修正错误、不断获取经验、不断成长的敌人——我还有很多事要干。耗不起那个时间,所以,我只喜欢一了百了……”

程浊擦了擦刀,兴奋地喊:“我早瞅着这小子不对付,老想往狗跟前凑。干扰狗的嗅觉……老师。你何时察觉他不对劲的?”

“记住:细节决定一切”,赵兴边吩咐萧氏兄弟收起弩弓。边耐心解释:“今天他一见我,根本没提陈公川的事,但苏迨说,陈公子的事是他打听出来的。这么大地事,本是件功劳,为什么他不敢当面跟我说,而要别人转告?

他到开封府,为什么动作那么快?而且,一见面他不谈陈公子的事,竟然称我为赵兄……哼哼,我虽然拿他当帮闲,但从没容许他当面呼我为兄弟——到底什么变故,让他觉得可以跟我平起平坐了?

这厮定是想:陈公子遭绑后,我会需要帮手与对方交涉,而他当仁不让。他救了我的妻弟,自然会与我平起平坐——当然,他也会从其中大捞一笔,然后有钱有势……哼哼,做人,切不可得意忘形。”

“原来如此”,程浊这浑人尚没明白,程夏等人已经理解了,他们恍然地大喊:“原来有这么多漏洞,原来细细一推断,这厮破绽处处……啊!原来,只要细心观察,真相自在其中!”

赵兴打断他们地感慨:“快点收拾院子,要让这里显得什么也没发生。

等张班头带人重新赶回这院落时,赵兴已经把该收拾的都收拾了。等张班头领开封府刑吏王书办进入现场,看到那座残破的小院内,两名医生正忙碌的给床上酣睡的陈公川进行诊断。为了替陈公川御寒,屋里已经摆了无数的火盆。陈公川的被窝里还塞了许多暖水袋。

除了那座残破的屋子,院里东倒西歪散落着数具尸体,在场地赵兴等人浑身上下干干净净,正悠闲地站在院中心,眺望小屋内的情形。

地下多了一具扑天雕李应的尸体,张班头先是一愣,没等他询问,赵兴已经拱手向王书办解释:“王大人,此次多谢张班头奋勇缉盗,你瞧,满地盗贼,战况激烈啊……当时地情况是这样的……

幸赖张班头的神勇,将他们一一格杀。可惜,在下一名友人——喏,相国寺相扑场的扑天雕李应,与盗贼搏杀中不幸遇害,还望大人笔下生花,替他博取点身后哀荣。”

当时,现场除了赵兴的人员外,唯有张班头一个人。现在赵兴开口解释搏斗经过,把这场捕盗功劳全让给张班头和他地衙役,而赵兴等人反变成了袖手旁观地角色。张班头明白,赵兴这是打算把李应的死含糊过去,让其变成捕盗殉难人员。

这有何难?李应,捣子一个,把他算做捕盗遇难人员,嗯,这时代又没有“好市民奖”,他地“身后哀荣”,顶多由开封府尹口头表扬一下,又算什么?

张班头心中狂喜,不禁暗自盘算。这份功劳自己一个人吃不下,场上倒了四名声名狼藉的惯匪,要说自己一个人拿下,猪都不信。所以,功劳要分给兄弟一点。这份功劳该分为几份,每份卖多少钱涅?

张班头身后那群衙役也听懂了赵兴的话,纷纷两眼发亮,带着期盼、哀怨的目光望向张班头。

“我需要几份衣物”,赵兴话题陡然一转,留给张班头更大的空间,他转而说:“卜庆没找见,我需要有人指出卜庆的房间,拿走他几件随身衣物!”

张班头低头一看小狗,醒悟赵兴的意图,马上答:“没问题……听说大官人的妻弟被人劫去了随身物品,等会兄弟们查抄出来的物件,大官人可以随意检点。如果是大官人妻弟的物品,只管取去……”

张班头这是告诉赵兴:自己吃肉,决不让赵兴喝汤。他的话引起一片共鸣,在他身后,众衙役们拼命点头,唯恐自己落在众人后面。

王书办显然是经年老吏,赵兴说话的时候,他眼睛一直扫来扫去,最后竟俯身在李应身边,观察李应脖子上的伤痕——那是条“切割痕”而不是“砍痕”,这不是搏斗形成的伤势,倒像是……

ps:在宋代丐帮已然成气候。宋元话本《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描述杭州城里的乞丐团头金老大,他手中的杆子是领袖的标记,统辖全城的叫化子。这根丐头的杆子一直沿用到清代。

元初年的丐帮帮主不是卜庆,应该是卜庆的师祖,但……本人yy极限,在书中假定卜庆现在已经接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