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68章 与蔡京共同“贪污”

赵兴正在反身看着自己的坐舟,坐舟上正吊起一个大箱子,放到旁边的冲锋舟上,不一会,冲锋舟载着那大木箱冲上小村码头,六七个壮汉上前将木箱抬上岸来。

木箱打开了,三头小牛犊大小的獒犬窜了下来,帅范拿过匪徒们扔下的衣物,让那三头狗嗅一嗅,赵兴看对方忙不完,转身回答鲁豫:“信息决定判断!我恰好多知道一些信息,一般来说,黑社会是相对于白社会的,没有正常社会官员之庇护,决不可能有黑社会存在——这是简单的真理。

查探、情报、抢劫、销赃……这是一整套儿活,湖匪能瞒过我们巡逻官员,绝瞒不过地方小吏,没有地方官员的包庇纵容,他们不可能长久逍遥。所以事实必定是:当地胥吏才是劫匪的头子,那群劫匪是在地方官员眼皮底下组织起来的——这个结论无限接近于事实。”

村落里响起了喊杀声,赵兴打了个哈欠,遗憾的说:“原本想借湖匪练兵,没想到这湖匪如此不堪一击,太令人失望了。”

历史在这一刻改变了,原本太湖湖匪直到岳飞起军后才遇到正式的剿杀,但现在用不着岳飞出马了。

历史也极其相似,太湖湖匪鼎盛时期,据称有十万之众,甚至自己制作了海鳅船,与官军进行战斗,但岳飞只动用了两个指挥,一千人,就将十万湖匪赶尽杀绝,今日也是如此。赵兴参战的人员也有一千人,可惜湖匪没有十万人。这一千人剿杀一小股湖匪,简直是牛刀杀鸡,大锤砸鸡

此战过后,小村的盗匪被斩杀殆尽,除了留下两三个匪徒作为人证以外,小村其余的居民全被赵兴以通匪名义俘虏,整个村落则被付之一炬。

赵兴的严苛震动了整个太湖两岸,而赵兴上报的匪情也震动了朝廷。有那两个活口作证,朝廷这才知道原来太湖沿岸一些小村落已经变成了“强盗村”,村中不论男女老幼都不清白。都曾或多或少的参与到了抢劫与掩护盗匪地事件当中,甚至当地一些里长本身就是强盗头子,朝廷随即下诏。严厉整顿湖岸村落的治安状况……

此战过后,赵兴又在太湖两岸寻找战机——也就是找茬。他坐着战船挨个拜访了可疑的村落,四处宣扬自己的战绩,用尽了恐吓、威胁、讹诈等种种手段,但遗憾的是,那些可疑村落里的人乖的像绵羊,无论赵兴怎么逼迫,都没有反抗之心。

九月。朝廷下诏嘉奖赵兴,顺便也斥责了赵兴四处惹事的行为,严厉要求赵兴立即返回,意兴阑珊的赵兴这才驾船赶回扬州。沿途,他颇闷闷不乐。

同月,鞑靼国听说梁乙逋主力军队进入河东地区,与宋朝对抗。于是率领本国人马偷袭贺兰山,攻入罗博监军,劫杀西夏一千余户人口,掳掠牛羊数以万计。梁乙逋知道这一消息后。急忙从前线退师。救援为鞑靼国所围困之地方。但当他率军快要到达目的地时,鞑靼早已主动退兵。

帅范在战斗初始地时候。表现不佳,看到赵兴肚子里邪火旺盛,他早早的躲在冲锋舟上,压根不露面。鲁豫无处可躲,只好言不由衷的劝解:“招讨,我们地目的已经达到了,不是吗,初战过后,沿途水盗再无一例劫案,河运畅通,朝廷已经明令嘉奖,招讨为何仍闷闷不乐?”

鲁豫其实在肚里腹诽:“得了吧,赵离人,我算认清你了,还苏门七学士之一呢,据说还是个大诗人,可我瞅着就一好战分子。

没错,他就是好战分子,初战:一次焚烧了整个沙洲,让沙洲变成火把整整烧了三日,过往地船只谁不知道。再战,屠灭了整个村的青壮,俘虏塞满了牢城营,这样的人不好战,谁好战?你说你都心狠手硬成了这样,谁还敢抢,真盗匪到你面前也要装良民。你还打什么打?”

鲁豫估错了赵兴的心思,赵兴闷闷不乐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仗打,他是想起了教科书对岳飞的评价。

金人南下后,北方所有城市沦陷,唯有扬州尚坚持抗金,而扬州通向杭州的水运线是北方抗敌前线地生命线,太湖匪荒却已经打劫这个生命线为生。

岳飞要抗金,必须打通这条生命线,可教科书上怎么说的,赵兴记得上面说岳飞消灭了这群劫匪,是他平生最大的污点,因为他镇压了“起义军”。

“若干年后,人们会怎么看待我们?”赵兴情不自禁轻声嘟囔。

鲁豫更纳闷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们身为朝廷官员,维护一境平安,虽然杀戮重了点,可他们也是罪有应得啊,那群湖匪,每人身上至少担着十条人命,如果杀他们是错的话,那么死在劫匪手下地百姓何辜?他们天生该死吗?离人放心,奏章之上我必为招讨辩解。”

鲁豫又误会了,赵兴一咧嘴,说:“提辖错了,我们无需担心有人为匪徒伸冤,奏章上写的是匪徒力战而死——我们不杀他们,难道伸着脖子等他们来杀才对?”

古人太纯朴了,鲁豫没经历过如此明显的颠倒黑白,他张着嘴,心里还在想:“力战而死?不对呀,明明是匪徒稍加抵抗,便放下了兵刃,而后招讨下令不留活口,怎么成了力战而死。啊,我明白了,确实,如此一来,我们追杀湖匪来到村落,也没有错处,而后格杀湖匪,谁能指责……一来二去,倒是省了许多事。”

宋人以文治武,交战情况全凭一张嘴,而掌握话语权的是文人,文人说战况如何,史书上就做如此记录。鲁豫在初战后,被赵兴指挥的团团转,他还不知道赵兴已经将战况报告递了上去。

沉默了片刻,鲁豫哼哼唧唧的问:“赵大人,不知这场战事,我可对大人有所助益。”

赵兴一招手,仆人们已经递上走奏章的底稿,他指着那底稿说:“这次大战,主要功劳是你与帅判官地,我只是从中赞划。出了些许微力而已。”

鲁豫脸上抑制不住地狂喜,他这次出战,就是想着能趁机捞点功劳。没想到赵兴将所有地功劳归结在他与帅范身上,这令他喜出往外。赶紧表示:“瞧大人说地,在下只是跟随鞍前马后,辛苦了一番而已,何能担起如此大功。”

鲁豫是提辖,官衔在帅范之上,如果赵兴让出功,那么他这个跑腿的人就会顺理成章接过赵兴不要的功。具体指挥这场战役的帅范反而成了听差,这让鲁豫颇不好意思。

谦虚一番过后,鲁豫勉为其难的谢过了赵兴的好意,又扭捏的问:“招讨。这情况可曾知会过帅大人?”

赵兴拍拍鲁豫的肩膀:“这事你无需多问,我的人,我自会赏赐,今后你只要与帅大人多亲近些,也就成了。”

蔡京在码头上带领各级官员浓重迎接了赵兴,他满脸兴奋地称颂说:“赵招讨一出港,群匪绝迹。此一番战斗。借赵大人的虎威,扬州航路或许能有三年安静。沿途商人必然对赵大人此举感激不尽,且听我写诗一……”

蔡京写完诗,其余的人也轮番而上,一人诌几句称颂诗,趁着别人在那搜肚刮肠地想诗句时,蔡京一把拉过赵兴,低声说:“离人,今年开垦出来的熟地也该收回了吧,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赵兴一转念,明白了蔡京地意思:“蔡大人,扬州官员的职分田老不够数……”

蔡京不耐烦的说:“扬州富饶,职分田向来是折现银给官员的,扬州官员不缺钱,也不缺那点地。”

赵兴又说:“扬州建立了一个指挥的马军,需要养马钱。还有,此次出战只打了一场,搜获的赃物要上交,兵丁们毫无所获。”

用田产补填士兵养马,这相当于王安石的“保马法”,蔡京虽然是新法干将,但在这个敏感时期他也不愿惹事,于是,蔡京一摇头,含糊地说:“一千名士兵,用二十万亩熟田奉赏,这太过分了,不如折四,十五万亩土地以常平价出售,剩下地五万亩……”

赵兴整理出来的熟地不应该用常价出售,因为扬州这里雨水充足,再加上有单锷这位水利专家存在,整理出来的那些熟田,灌溉与排水系统修的非常完善,许多地势稍高地田地,旁边还架设了风力水车,专门汲水灌溉。这样的田产属于良田,而且是最优质的水田,是非常抢手的,一般人买上,决不会出手,只会当作子孙田传承。

赵兴当初在杭州就是从农产品深加工起步的,对农产品的综合开深有经验,扬州田间为了蓄水挖设的水塘,也被他全力利用起来,种上莲花,养上鱼,螃蟹、虾,进行综合养殖,经他如此统筹安排,那些流民开垦出来地荒地,单位面积地产出数倍于普通农户。

所以这种土地用平常价格出售,已经是贱卖了。

赵兴看到躲不过去,也爽快的回答:“不错,十万亩,这个数目刚刚好。蔡大人想地周全,这数目分一分,决不惹起御史公害……就这样,扬州官员上下努力了这一年,辛苦了,那些熟田就以常平价分售给官员,以酬谢官员对流民垦荒一事的支持。”

蔡京满意的点点头,神色平淡的补充说:“我有一家仆,最近也服役期瞒了,我打算学离人那样,替他在扬州置办一些产业,让他能养家糊口,他看中了靠近青浦河的那三千亩土地,回头我让他去找你。”

三千亩,听数目蔡京还不算贪,十万亩熟田里他只挑了三千亩。然而,扬州是天下转运中心,这里的官员数目格外多,在这个政府所在地,扔一块石头出去能砸中两名官员。到了城里,这个比例更高了。

可这有什么办法,赵兴一边点头,一边说:“既如此,便由蔡大人召集官员,私下里宣布此事。”

蔡京意犹未尽的咂巴了一下嘴,说:“流民只垦了一年地,平白获得一年的出产不说,第二年开垦的土地便归自己,实在太便宜他们了。应该让他们再开一年荒。”

赵兴笑了:“蔡大人,秦凤一带流民不下百万,我们其实还能继续招用流民啊。有这些流民的前例在先,我们会吸引更多的人。”

蔡京点点头。说:“也是,扬州这个大埠,自汉唐时期就有开荒,怎么一州之中,丁口只要十万有余——这不够,我记得唐时扬州就是二十万丁口地城市,我大宋开国百余年。竟还赶不上唐时,太不应该。我们至少还可以迁移十万人!离人你说是不是?”

扬州为什么人口这么少,赵兴刚来的时候也曾为此惊讶,他私下里请教过蔡京。蔡京的回答是:因为扬州是天下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代魏、吴在此争锋百年,除了士兵,百姓不敢在这片土地立足。

好不容易太平时代来了,晋代才太平了不久,扬州稍稍恢复元气。紧接着五胡乱华时代开始了。这里又经过了将近一千年的大屠杀,结果树木长的比人多。虽然大宋承平百余年。但那些生长数百年的大树,不是个人力量就能砍伐的,于是森林占据了土地,要将这片森林便成桑田,除非组织大规模的人手。

赵兴这次迁移流民,正好聚集起了大量的人手,群策群力的开荒地,每一片新开地荒地都进行了整修道路,疏浚河渠,使得屯垦点周围变的适宜生存,而扬州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只要开出地土地,那就是上好的良田。毕竟数百年前,它们原本就是良田,所以一经恢复,立刻产量惊人。

未开垦地田地称之为“生地”,开垦后称之为“熟地”。生地与熟地之间价格相差数倍,乃至数十倍。这一倒手,官府垦荒就成了项大出产,扬州富人多,有田地不愁卖不出去……

蔡京是个聪明人,别人还看不出赵兴的运作手段,他已经现了其中的奥秘。扬州这里号称“雨水之乡”,只要能够开垦出来的荒地,一定是良田;只要扬州官府能够持续不断的坚持垦荒,蔡京的名声必将因扬州这项德政而声名远扬,即使他在当中稍微贪一下,也无人计较。这样既落名声,又有丰厚收益的事情,怎么不干?

不过,蔡京这番话违反了两个原则。其一是政府信用。赵兴答应流民垦荒一年,再收回。流民是今年春季开始垦荒地,应该到明年春季垦荒截止,现在蔡京要提前收回土地,政府信用何在?

其二则要涉及到土地价格问题,仅仅垦荒半年,虽然赵兴已经尽力了,但大多数土地还没有整修的尽善尽美,有些屯垦点的道路交通只是粗粗整修,要想进一步完善,还需要一个冬天的时间。现在提前售土地,有许多土地必然卖不出好价钱。而剩下地冬季里,厢军还要继续修路,这份活等于厢军替那些新地主干的。因为通了路后,地价会持续上涨,这些好处全归新地主了,垦荒农民与当地官府什么也没得到。

看到赵兴犹豫未定,蔡京继续加码:“扬州公田甚多,有些地方地处偏远,分与官员做职分田,官员都不愿去,反而宁愿折算铜钱。离人要继续垦荒,咱也不能让流民受罪,收回的土地就近置换成职分田,远处的荒地,官府可以给一些补贴,比如职分田用常平价卖给官府,官府也将那些荒地用常平价出售,如此可好?”

蔡京这断话又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但赵兴想了片刻,决定还是不与官场潜规则作对,他犹豫了一下,爽快的说:“原本卖放坊场的钱该补贴给扬州官员,剩下的部分才入库。如今那笔钱被我挪用一年,为此扬州官员也勒了一年地裤腰带,不如借这个机会,给官员们一点补贴。我便将贴补官员地钱折换成田亩数,分给官员,蔡大人以为如何?”

这是利益均占,将当初官员们的贴补钱折算成常平价地土地,官员们自己耕作也好,哪怕是转手倒卖,其中也能获得数倍利润……

蔡京见赵兴如此上路,马上点头:“甚好,如此,那田产分配的活儿……”

“今年流民大约垦荒三十万亩,十五万亩由蔡大人分配,其余一半由我来,你看如何?”

蔡京讶然:“竟有三十万亩?我原以为也就是二十万出头的样子。”

赵兴马上又推翻自己的论断:“蔡大人以为是二十万亩,咱就按这个数目办,你一半我一半,各自十万亩,拿去分配。”

赵兴这么说,也就是同意拿出三分之一的田亩数,任由高级官员私下分赃。蔡京赶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听说离人府上的家丁满役了,正在四处置办田产,离人需要多少?三万亩?”

路一级的部门有三名主官,蔡京拿走两万亩,如果赵兴再拿三万亩,加上宪司拿走三万亩,剩下的官员还有东西分吗?

赵兴不能不拿这份土地,既然涉及到私下分赃,所有在场的官员都要拿一份,否则别人以为你一心想告密,也不敢动手。如此,也就挡了别人的财路的“官场公敌”。

树敌过多的事情赵兴不干,但太过分的事情他也不干,所以他马上眼也不眨的回答:“怎敢与蔡大人等同,我折半了,拿个一万五千亩已经满足了,便是有一万出头,我也自甘心。”

蔡京乐了,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三万亩良田倒手了,而且是他该得的,是名声清廉的廉价购卖到的垦荒田,得意的蔡京不免有点失态,脱口说:“不错不错,章子厚强卖民田,不过才买了几千亩,惹得朝廷专旨切责,我们这一下,几万亩良田装到口袋里,朝廷上下谁敢说个不字?”

说完这话,蔡京顿觉失言,他隐隐听说面前这个赵兴与章私交不错,这番话如果传到章那个小心眼的耳朵里,蔡京没有好日子过,一想到这,他出了一身冷汗,小心的看了看赵兴。

赵兴恍若未觉,他有意识的引导说:“区别就在于做事:我们安置了数万灾民,开垦了几万亩的荒地,官员一番辛苦,找一点从手指缝里漏下的汤汤水水,也不为过。我们干了那么多活儿,那么辛苦,谁敢说我们有错,错在哪里?错在安置流民?错在开垦荒地?谁说的?”

蔡京眼睛一闪,马上理直气壮,气势汹汹地质问:“不错,我等错在哪里?”

赵兴还想蔡京聊几句贪污心得,看到程爽在不远处冲他直招手,心知可能是家里有事,他连忙打个哈哈,匆匆告别蔡京,走向程爽。

“胡娘来了,带来了家里的消息,老师快回家吧”,程爽赶紧汇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