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71章 把你的仇恨交给我

在奇十三家中,赵兴啧啧称奇的看着满院的石头:“这是石英岩、这是芒硝,还有煤炭、白云岩……啊,皮硝也有了,好,这还有石灰——环县哪里穷了,分明是一个天然宝库,有了煤炭,就近可以煅烧各种矿石。程爽,快马去庆州,召集各位商人来,就说官府有钱了,准备发放采购大单,想挣钱的跑的快点,来晚了就没有了。”

程爽跳上马,呼哨一声,带着几个兄弟冲出门去。他出门的时候,环县地方官屁滚尿流的带着当地的官员与衙役奔进院子,连连从赵兴作揖,口称:“招讨大人来环州,怎么不去州衙,怠慢怠慢了。”

环县刚刚解除战争状态,士兵们警惕性蛮高,赵兴带着大队人手进入县城,早已惊动了当地地方官。吴庆熟门熟路,带着赵兴直接摸到奇十三家中,获得消息的地方官员晚到了一步,心里惶恐的不得了。

环州这个前线,不可能有进士出身的人前来当知州,这种三等路的知州也就比知县品级高一点,这知州苗青是由当地小吏升上来的,文化人都喜欢摆弄诗词,小地方出来的人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更是特别喜欢吟诗作对,苗青才与赵兴寒暄完毕,立马夸奖到诗词上:“学生早听过大人的诗名,春日融融之际,大人来我环州,可有什么新作,感怀一类的,令学生畅读一番。”

赵兴最不喜欢就是别人跟他谈论诗词,看到一名四十多岁老官吏对他口称学生,还最犯他忌的谈诗,赵兴板起脸。不满意的训斥说:“环州屡经战火,百姓最要不得的就是谈诗论赋,老大人也是吏员出生。以能干著名于环州,怎么见面跟我谈这些妇孺的玩意。”

赵兴这话在一个现代人看来,只是一番平平常常的劝勉话,但对一个古人来说,这是很严厉地责骂。对古人来说,是不是进士出身。身份是天壤之别的,他点出对方是由吏员一步步升迁的,自己觉得这是夸奖,但这番话却把苗青臊地满脸通红。

万俟咏不在身边,帅范又是一个愣小子,第二将张诚是个憨货,这厮要是通点人情世故,不会比他弟弟还升官慢,所以赵兴的话让环州官员无地自容,但他身边的官员只知道傻乐。还是赵兴看势头不对赶紧把话题跳过去:“苗县。这位奇十三,本大人征用了。接下来本大人要在你环州召开招商大会,你快去准备场地。本招讨借用你环州的土地,做一点活计。三年里,利润与你环州分一半。

等三年后,本官将属于环州的归还环州。至于以后你跟环庆路如何分肥,那是你跟下一任官员的事,做好了这活,本官给你考绩优等,举荐你升一升。”

这话苗青爱听,他连忙拱手请赵兴前去官舍安置,赵兴将随从安排在官舍后。自己却坐不住,他让奇十三指路带着苗青跑遍了环州附近地几个矿点,等他赶回来,环州已聚满了商人。

“环庆路今年四处在种草,现在草已经出苗了,官府奇缺飞各种牲畜——像小鸡仔、小猪崽……”时间紧迫,赵兴没空兜***。他开宗明义的说:“官府现在有钱了。准备大批量采购各种幼畜幼禽。时间紧迫,官府宁愿花大价钱。什么大价钱,就是按当今市面价格五倍收购,而且有多少收多少。此外还有粮食,多多益善……”

在场的商人都疯了,市面价格的五倍收购这些东西,那不是白给钱吗,天下间还有这样的好事?!

是白给钱!赵兴这里做的就是“投石效应”,他用一笔钱撬动百业凋敝的环州,这笔钱花出去,他还要商人们交回来。

商人们在地下议论纷纷,万俟咏拿着一叠文件一溜小跑进来,他将那叠纸递给赵兴,低声说:“按大人的意思,图纸的价格已经涨了三倍,大人看可好?”

赵兴不动声色的结果那叠纸,冲商人挥了挥,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只有赵兴地解释:“我在庆州时召开招商大会,效果不理想,饱经战火的庆州人拿不出余钱来,现在好了,官府出钱。你们拿自家的钱去附近州县搜购我所需要的物资,官府用五倍价格收购。

挣了钱怎么办?官府这里还有一些图纸,路府、州府、团练里的都作院出人手、出技术,帮你们建立厂房,州兵、府兵免费帮你们押运,保护你们贩运货物。官府出这么大的力,却不参与具体经营,只拿五成干股地分红,怎么样,天大的便宜啊。”

底下的商人惊疑未定,赵兴看大家情绪不高,马上又用煽动的语气说:“诸位可能要问:官府拿出来的是什么产业——大买卖!做玻璃。

诸位都知道玻璃这玩意多么金贵。现在,我找到一个商人,肯三万贯出售做玻璃的方法;而环州愿意让出矿点供各位开发;团练负责替你们建厂房,并驻扎在附近帮你们保护矿眼;环庆路府调配人手,帮你们经营。你们所要做的就是把玻璃器具做出来,往京城里一卖,你们就等着数钱。简单!”

苗青直到此刻才知道赵兴拉着他这几天看地是什么,他又惊又喜,正想自己也出力买下一份图纸,但再一转念,想起有团练出马保护矿眼,因为团练有股份,一定不会容许别人插手矿源,他颓然的叹了口气,心中感慨:好快的手,好严密的布局……

其他的商人刚开始也体会不到团练军队出现的意义,但一转念也想通了:原来是保证我们独享。啊,三年独享,只要人手充足,这三年里还不狠狠赚笔钱。

想明白的商人立刻伸手向赵兴要采购单……

从这一刻起,环州地经济全面启动。凡是出过远门地环庆人都带着自己仅剩的家当,快马加鞭地跑到附近地州县。尽其所能的购买一批物资,而后拼了命的往回赶,将这些物资交给官府换钱。官府巨量地钱花出去。百姓手里有了钱,一转手又交还给官府,从官府那里购买图纸,购买土地办场坊……

环庆路是一个边防州,这里青壮男子的工钱很高,有钱你也雇不上。因为他们大多数都被军队雇佣。劳动力的大量缺口使得妇女儿童成为新办场坊的主要对象,因为赵兴在新场坊的图纸里使用了大量的机械,使得妇女儿童干那些活也能胜任,当商人们发现这点,环州地战争遗孤便成了抢手货,因为赵兴紧接着推出一项政策:《环庆遗孤抚育令》。

根据这项政策,在战争中为了保护百姓而阵亡的将士家属可以去官府登记,由官府发给号牌;而当地工场主只要在这几个场坊里雇佣战争遗孤超过一定比例,则予以减免税的待遇……

赵兴推出这项政策,没有走正常程序。因为他只是交代了万俟咏,就匆匆带着其他人顺着白马川向最前线的清水关走去,万俟咏动用赵兴的印鉴,立刻了这项政命。章与远在京兆的范纯粹听到赵兴这项政命,不约而同的一声喝骂:“这个赵离人,这么大的事竟然不预先通知朝廷。实在胆大妄为……老夫不得不出面,给他擦擦屁股。”

范纯粹与章对赵兴这项计划很是欣赏,因为历年的战争给环庆路上留下了大量的战争遗孤,他们面对那些战争遗孤地眼睛,也常常觉得羞愧,赵兴出台这个办法,虽然不花朝廷一分钱。但有可能要朝廷损失税赋。

两位老大人连忙分别上表,陈述了战争给陕西带来的灾难,其中范纯粹写到动情处,诗人的脾性大发,文词哀婉,令人读之不忍泪下,而章写到最后。则从军事的角度。大肆鞭挞现在的保守防御政策,实在不得人心。狠狠的为自己“深垒加浅攻”地主张鼓吹一番。

奏章最后,两人不约而同的解释:反正朝廷给陕西路减税了,这笔税收本来是该环庆路收的,用于支付战争费用。现在环庆路愿意不收这份钱,以减轻百姓负担。相信以赵离人的能力,百姓即使减笔钱辞职了。据说这厨子去了环庆路。现在在环州搞“风险投资项目”。

“你说,赵离人搜购这么多铁干嘛”,临别时刻,范育向梁子美哀叹:“我现在都神经了,每次新厨子做完饭,我都让他把锅端来看看。以确保我下顿还能吃上铁锅做的饭,而不是厨子他用瓦罐炖出的糊弄我……”

“铁,我需要大量地铁!”此时此刻,赵兴正站在清水关咆哮:“西夏人毁去了我们一座城堡,我会修建十座钢铁城堡,你放心,我会用钢筋铁骨给你打造一座新城堡。”

赵兴面前是安定堡的堡主何国。他正跪在地下泣不成声:“我的城堡啊,一千四百丁口,二百三十名壮丁,如今只剩下老弱五人——夏人,我与他们势不两立。”

安定堡的堡主哭诉的时候,在清水关背面的大路上,一支长长的队伍正背着沉重的帆布行军包川流不息。他们走到城堡下。打开背包,向城堡边的一座大池子倾倒石灰。等把背包倒空,他们会从堡丁手里领取一个号牌,而后背着空包转身离开。漫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他们默默地走在路上,默默的将背包中的石灰倾倒出,而后默默的离开。

赵兴拉起了哭泣的何国,指一指山路中默默行军的背包客,说:“瞧,这就是我庆州童子军——瞧,这就是仇恨地力量。不要怕,我们没有绝望,我们还在积蓄力量,我们终有一天会杀光西夏人:我们绝不宽恕,我们有仇必报。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仇恨,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仇恨。现在,把你的苦难放下,把你的仇恨交给我,擦干眼泪,我们再建一座钢铁石堡,让西夏人从此越不过白马川半步。”

正说着,大路尽头一杆高高的旗幡出现,它先是在山路上冒出一个角,接着,整个旗身全部冒出,旗子上写着:大唐景教大祭司安……紧接着,两队身穿白袍的僧侣出现在旗下,僧侣后面是一个大轿辇,上面端坐着一位红袍人,他地袍服正面绘着一朵白色大莲花火焰,背面是个大十字架。

这队伍走到堡下,赵兴已经带着大家迎了出来,他故作姿态的向轿辇恭敬跪下,轿上的人庄严的向赵兴伸出手,虚空画了个莲花十字,威严地说:“愿主赐福你,我的羔羊。”

赵兴身边不停有人鱼贯来到这位红袍大祭司跟前,行吻手礼,城堡里原来的百姓奇怪的望着这支队伍,清水关寨主洪涛好奇地问:“招讨,这是哪国僧侣。”

赵兴像看着乡巴佬一样地看着洪涛,答:“你不知道——这曾是我大唐国教,也是你们陕西本土宗教:景教。”何国跳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如今兰州那片还有景教寺,我听说吐蕃那里也有景教庙,不过我听说,他们在唐时被藩人赶出西域,招讨大人是从哪里找到他们的?”

赵兴长长出了一口气,心里暗自说:“我就知道它应该存在,它应该在陕西一带还有影响。我记得蒙古人曾经有将近一半信仰景教,但因为信仰景教地人发动了一场叛乱,才遭到成吉思汗灭绝式屠杀的。从那以后,景教的文教典籍全部被焚毁,这景教在中国历史上才成了一个迷。但这时代,它在陕西,不应该是个陌生宗教。”

国人总是不肯轻易得罪鬼神的,哪怕他不相信,遇到神也会去拜一拜。赵兴解释完这群僧侣的来历后,几位堡主也带着家眷上前,请求大祭司安思达的赐福。等堡丁忙碌完后,赵兴将安思达请到清水关城墙上,屏退了左右,恢复了平常的随便态度,平静的问:“安主教,见到你肯来,我很欣慰,你终于做了最正确的选择——重回故地的感觉怎么样?”

安思达先是深深嗅一口空气,享受了一下河谷传来的湿润,而后回答:“回家的感觉真好。”

赵兴眺望河谷,不禁念起了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失礼恰好描写庆阳的边塞风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念罢,俩人都沉浸在诗的氛围内,许久,赵兴再问:“你决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