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33章 现在我是狮子

赵兴慢慢的收敛了笑容,冷冷的说:“佛也有怒目金刚相----你刚才说那些独木舟上坐的都是你的国民?太好了,我大宋商人在这片海域屡屡遭到海盗袭击,连我的坐舟也频频受到攻击,我四处寻找这些海盗,年初的时候,占城国不想交出那些海盗,我把他们的国家灭了,你确信外面的那些海盗都是你的国民?”

这话让勃泥国官员怎么回答,他如果承认那些人属于自己的国民,那赵兴正好有理由发飙;但是不承认这点,就要眼看着赵兴在国都外的码头上大肆屠杀。

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哪有堵到人家门口,四处屠杀路过的人群,还叫嚣着是来做生意的,勃泥国官员愤怒的质问:“大人,你这么做,不知道历史会怎么述说?”

“历史是用握刀的手写的”,赵兴撕下了伪装,冷冷的回答:“虽然说历史的文字是用笔写的,但终究是由握刀的手指挥那些握笔的人写----从来如此,从无例外。”

勃泥国官员喘了半天粗气,怒气冲冲的问:“大人需要什么?”

赵兴慢悠悠的回答:“简单点说:治外法权。如果非要详细的解释,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听说我宋商在这里经营百年,却没有资格在勃泥国购置产业。许多宋商都必须找个勃泥人,把财产挂在他们名下。这样一来,造成勃泥人频频侵吞我宋商财产,而且是合法侵吞。

我这次来就是寻求治外法权的,说简单点:就是我,或者宋商买下你们一片土地。自己经营,自己管理,而后向你们照章纳税。当然,如果你嫌这种行为复杂了点。那就让我们想个简单点的办法:出租。

沿着汶莱河,宋商聚集区大约有三里长,你就把这三里的地域租给我们,我每年付给你租金,连税金一块包含。租界内由我们自己管理,你不得采用任何手段阻止人进出租界----这就是我的要求,简单,实行起来一点不麻烦。”

勃泥官员没想到赵兴的要求如此简单,他们愣了一下。左想右想,看不清赵兴地要求中隐藏着什么陷阱,沉吟片刻,那名官员回答:“大人,你这么做,是否取得贵国官员的许可?”

赵兴呲开牙,答:“忘了告诉你。我是商人,同时也是一名官员,广南一带通商事宜恰好属于我管,我已经批准我做这件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那名官员喘了口粗气。回答:“大人,你的条件我们可以考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答应你,不就是钱(租金)地问题吗?但请你把炮火停下,请给我们一点时间,让我们正式答复你。”

赵兴点点头,随着他一挥手,整个船队的炮火停止了。

勃泥国官员鞠躬告辞,登岸的时候。他看到几名宋商正乘着小船向赵兴的坐舰驶去,勃泥官员的船与宋商交错的时候,对面的宋商拱手向他行礼,勃泥官员怒目而视,气冲冲的与宋商擦肩而过。

忐忑不安的宋商爬上赵兴地坐舟,赵兴热情的迎接了这些商人,亲手提着茶壶为宋商们斟上一杯香茶,而后笑盈盈的问:“我需要的石脂你们都备好货了吗。这次。我的船队能够拉走六千料(三千吨)左右的货,你们备的货够吗?”

宋商先是小心回答了赵兴关于货物地疑虑。而后更小心的问:“大人,我们刚才看到勃泥官员怒气冲冲的走了,他们会不会事后找我们麻烦?”

赵兴回到座位上,懒洋洋的伸了个腰,回答:“狮子与羔羊之间没有平等。现在我是狮子,他们无可选择。”

一名商人小心的说:“但是,大人走后……”

赵兴摇摇头,回答:“我打算买下汶莱河沿线三里地土地,并在这片土地上设立海外贸易领,由大宋市舶司官员出一名监司,分管当地纳税事宜,如此一来,你们虽在海外,也属于大宋之下,不算是滞留未归。同时,我允许你们雇用士兵保卫自己,在遇到侵害时,可以向广南东路经略司求援。”

迎面的几个宋商依旧忐忑不安,赵兴端起了自己的茶杯,微笑的说:“征服,可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首先是文化的征服。我准备在这里修建一座三十米高的钟楼,钟楼下的房间当作勃泥海外贸易领的官衙。我打算把这座钟楼修建的极其雄伟,还要加上避雷针等设备。

这钟楼是用来体现我们地文化优势的,什么是文化,就是我们的创造力,我们有能力建造一座高入云端的塔楼,让所有的勃泥人在仰望这座塔楼的时候,从心里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敬畏---这是我该做的,剩下地是你们该做地。

你们要做的有两个方面:第一,尽量向勃泥国人展现你们地文化,比如我们的节日庆典,比如我们的饮食文化,比如我们的戏曲,我们悠扬传神的歌艺与伎乐;第二,则是需要让他们国家的精英都接受我们的教育,接受我们的影响,从而从心里对我们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具体的做法是:朝廷一年四节的花车游行,勃泥也要大搞,要充分向当地展示我们的文明传承,另外,你们可以支助勃泥国某些人来我大宋学习。

我广南东路每年可以给你们二十到一百名游学名额,用你们普通商人的名义资助勃泥酋长的孩子,这笔钱、包括你们前面所有的节日花费,都可以从税赋中扣除,我广南东路都可以给你们做账报销……

在勃泥设立的官衙,主要还由你们自己管理,招收警卫以维持当地治安,换句话说:官由我派。吏员你们自己出,这片地方也有你们自己治理。而你们招收的士兵,可以算做我广南的正式兵员编制,我认可他们的大宋吏员身份……

你们要跟当地搞好关系。甚至可以招收一些当地人帮你们维持----具体怎么做我不再插手,你们自己选举一名市长,统管市内诸事,我给他九品官身。他需要配合我派来地那名监司,但我的监司不管理具体事务,他的存在一是监督,二是体现大宋政府的存在……”

赵兴简略地将广南对勃泥的打算描述一番,而后挥手命令那些宋商告退,那些宋商退下来的时候。犹不放心,忐忑的问:“大人,你堵在港口炮轰渔船,勃泥国官员还会……”

赵兴摆手打断他的话,回答:“我刚才说了,征服分为几个方面,你们帮我实现文攻。但世间所有的文攻都需要武力保护,我现在向他们展示的就是武力。

放心,他们知道我们的武力后,会更好的尊重这份协约。因为这是狮子与羔羊地协约,羔羊唯有抓住这份协约。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才能任由你们做手脚。”

那群宋商才回去不久,赵兴的船开始放下小舟,登陆勃泥宋商房屋,队伍才进入一户宋商的房屋,士兵们报告:“大人,勃泥城出兵了,黑压压一片,数不清多少人!”

赵兴笑着说:“放心,他们不敢打。你带人设立散兵线。命令他们的军队停止前进,我给予你自由开火权。”

赵兴命令下达后不久,勃泥宋市的商人已经围拢在他所在的房子周围,不久,街市外宋军地炮声响了起来,炮火隆隆的响过三轮,逐渐息落下来,夜暮时分。宋军都头引着两名勃泥将军与先前跟赵兴会谈的那名勃泥官员进入了赵兴的房间。

赵兴见到这几名勃泥官员进来。眼皮都没有抬,继续跟宋商聊着。一名勃泥将军怒火万丈,跨前一步,大声喊:“阁下,请问这里还是我们的土地吗?为什么我们地军队不能进入这片土地?”

“不再是了”,赵兴淡淡的回答:“在我的大炮射程之内,真相由我写。”

“先生,我们刚才并没有谈妥这片土地的出租事宜”,刚才与赵兴会谈的那名勃泥官员回答。

“我是个急性子”,赵兴老实的承认:“我很忙,我耗不起,所以我先让军队上岸,实现我的统治。”

另一名勃泥军官提醒赵兴:“阁下,我们的军队很多,但我看你只不过带来了几百人马。”

赵兴一指码头外的海面,那里大多数舰船已经下锚,他平静的说:“这个港口外面有三十艘战船,上面还有几千人。如果这还不够,再远一点,我大宋有一亿人。一亿人,这不够吗?

我刚才说了,我是来做生意地,勃泥一个小国,有文字的历史不过二百年,人口不过三十多万,而我大宋有文字的历史已经两千多年了,我们有一亿的人口,有两千四百年的文化,我们只想替本国商人谋求一个公正待遇:公正的受审权,公正的财产权。我认为这并不过分----你们勃泥商人在我国得到的是超国民待遇,难道你们不知道回报吗?”

一名勃泥军官回答:“大人,刀剑下达成地协议让我们觉得屈辱,让我们觉得不公

赵兴眯着眼睛打量着这几名勃泥高官,这三人都穿着大宋地丝绸衣。勃泥天气热,他们都穿着短裤,一件坎肩。这时候伊斯兰教还没有到达这里,所以勃泥的文字是印度地婆罗门文,打扮也像印度人一样,裹着大包头。

这几个人的谈吐已经颠覆了赵兴原先对勃泥的认识,在他想象中,似乎明代的勃泥人仍显得很愚昧,没想到他们在宋代,谈吐已经很有条理。

这就是东亚的苏轼时代,也就是“东亚的佛拉明戈时代”---喜欢慷慨、狂热、豪放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

赵兴不知道,眼前这群人早在唐代就与中国交往,但他们最后也属于种族灭绝、文化灭绝的范畴,他们最终失败于宗教入侵下,后来的文化是重新发展起来的。直到现代考古挖掘,才重新认定:原本勃泥岛上的人深受印度文化熏陶,有着很高的文明程度,拥有自己的文字与哲学……

赵兴慢悠悠地说,神态傲慢:“很抱歉,你的看法跟我的不同,我认为,在刀剑下达成的协议才能长久。各位大人,我给你们的是一份宋人的协议,我们宋商受了委屈,受了屈辱,但我依然很谦恭,我谦恭的请求你们允许宋商购买下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谦恭的同意给你们继续纳税,或者支付租金。

几位大人,你国的商人在我国享受什么待遇,你们自己都清楚。我只要求同等对待。各位,难道这不是一个君子协议吗,在我看来这简直太君子了。至于我的大炮,那是为这份君子协议加上一个背。

大人们,抛掉你们的怨气,你们的怨气这才一天,我宋商的怨气历时有一百年了。但我们现在不是谈过去的好时机,我们谈将来:将来,你们把这片土地卖给我们,或者租给我们。我们不用麻烦你们管理,自己派人管理整个市场,而后谦恭的承认你们的统治权,用租金的形式或者是税金的形式,向你们的权威低头。

难道这还不够吗?相信你们也知道,你们的城墙在我的大炮面前像纸糊的一样,你们的士兵在我的士兵面前像稻草人……决定,如果要战斗,我的士兵会在给予你们最大杀伤后,通知海面的船只撤离,但是,等那些舰队重新来的时候,他们会带领一支你们难以想象的军队。这支队伍的数量上限,就是我大宋的人口数:一亿。

来,大人们,签字,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我现在却愿意低下头,谦恭的跟你们签订一份平等条约,你们还等什么,等我的怒火吗?”

勃泥人确实无法承受大宋的怒火。

三十万人口的勃泥,与其说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城市。由于热带物质实在丰厚,大多数勃泥人都是懒惰的,他们没有血战到底的勇气与意愿。这三名勃泥官员只是为了维持最后的面子,在赵兴毫不让步下,他们坚持了没多久,屈服了。

“好,大人,我们可以把沿河的土地租借给你们国家的商人,为此,你需要……”,勃泥官员犹豫了一下,似乎担心赵兴对租金有所异议。

赵兴确实有异议,他截断勃泥官员的话,插嘴说:“十万枚铜板----我认为这个价格很公平,无需讨论了!”

十万枚铜板,听起来数目吓人,但实际上就是一百贯。

这是大炮下的公正!

勃泥国能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