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56章 你胆子有多大?

第3256章你胆子有多大?

赵兴摇摇头,决然回答:“别争了,还是我带卫队进去,我的卫队当中有廓尔喀人,他们生活在高山地带,论对雪山的熟悉,他们也许比吐蕃人更有经验,而你不行。你语言不通指挥不动廓尔喀人,我们的士兵也根本没受过雪地训练,同样与廓尔喀人语言不通没法交流情况,还是我去,你我别争了!

你若担心我,不如帮我多牵几条狗来,万一我们困在山里,既可以杀狗度日,又可让狗赶出来报信……嗯,最好将养狗的父子都雇用了,他们知道怎么指挥狗,也好让我们两头联系。”

帅范叹了口气,摆手让士兵去附近村落雇用养狗人:“大人,保重!广南可以没我帅范,然不可没有大人,望大人看在广南百万庶民份上,珍惜自己。”

“当然,我还有许多事没做完,我还有许多东西要守护,我还不打算这么快告别这个时代,我当然会小心……”赵兴目光灼灼。

“大人,我的意思是说:吐蕃人堵不住也没什么,即使他们出山了,我们还可以调集军队与他们相持,所以,大人入山后,若看到事不可为,请暂且退守山口,不要过度冒险……狗呢,来人,去附近召集更多的狗!”话说打一半,帅范看赵兴听不进去的模样,立刻转而吩咐士兵。

赵兴部下的军纪不是一般的好,仗着广东富足,赵兴军队雇用向导与民夫,所给的费用总是充足的,这倒让帅范雇用养狗人地行动进行的很顺利。他发出消息后不久,附近的养狗人都牵着狗过来。一时之间,过来人数太多,太噪杂,以至于帅范的雇用条件不停的拔高,最后,几经选择雇用了三对父子,这三对父子每人带了十余条大獒,而且父子同行,符合赵兴的条件。

养狗人选好不久。廓尔喀人制作的小配件也准备充足,他们每人嘴中含了根小木棍,鼻子上也带了一副鼻夹,而后用厚厚的羊毛披肩裹住鼻子以下----这些准备都是为了防止人处于群山之中,无意识的说话、咳嗽或打喷嚏。\\\\\

每个廓尔喀人脚上还套了一双雪鞋,这是一种用几根树枝捆扎出来的舟形脚撑。它是为了防止人走路出声音,或者无意中掉进雪化后地冰窟窿里。廓尔喀队长仔细地检查完所有人的装备后,因为嘴里还含着木棍,他用目光与手势询问赵兴。

赵兴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将长枪交出去,每个人腰中只留下三柄手铳,随身携带两枚手雷与足够量的火药、铅弹,做完这一切后。想了想。赵兴又一点那些养狗父子,示意廓尔喀人给这些人也装备起来……队伍动身了。

廓尔喀人走的很小心,领头的队长离众人十几米远,他手里拿了一捆小木棍,边走边在雪地上做好路标,后面的人顺着他选出地路线,小心翼翼前进。不久,队长身上携带的小木棍用完。他向身后招了招手,后面的人无声地将自己身上携带的木棍传给这位队长。

就这样,一行人走走停停,深入了雪谷。

队伍走的很慢,时光似乎一眨眼渡过,天黑了。

高原上的落日来的比平地晚,因为群山相互遮挡。太阳还没有降到地平线以下。就被远处的山梁挡住。唯有处身山顶,才可以多享受会儿阳光。

论野外出游地装束。赵兴这支队伍可谓同时代独一无二。每个廓尔喀人身上都穿着一件羽绒背心,背后还背着睡袋,当夜幕刚刚降临,廓尔喀人不走了,队长比划着手势,告诉赵兴:“地面都是融化地冰雪,有些地方还是雪窟窿,天色一昏暗,视线不好,容易发生危险。”

赵兴点点头,招手示意一名廓尔喀人点亮一支蜡烛,他在蜡烛的光线下写了一张信笺,绑在一条狗的脖子上,这条狗转身向后路跑去。

雪山中放狗是要套嘴嚼的,这种类似马嚼似的狗嚼是为了防止狗胡乱咆哮而引发雪崩。*****那只脖子下绑了信筒的狗低声呜咽几句,哼哼哧哧地向来路奔去,不一会,狗身消失在山路后。

狗认主,在队伍前方是养狗人的儿子,养狗人的父亲则留在队伍后面,如此一来,就便于控制狗群。

不一会,刚刚跑去地狗又呼哧呼哧的跑回来了,赵兴拆下狗脖子上的信筒,那里面装着帅范的回信,他告诉赵兴:自己已经选择了一片安全的地方扎营,请赵兴尽管放心。

不一会儿,廓尔喀人选好了宿营地,并端来晚饭。在亘古不化的雪山上吃饭是个什么滋味,水壶里的水已经结冰了,馒头硬地像石头,肉干满是冰碴子,含在嘴里立刻会觉得有一根针直刺脑门,这根针冰冷阴寒,让人觉得脑海中一阵剧痛。

饭食实在难以下咽,但身在高山,你又必须大量进食脂肪类食物以补充消耗地热量,于是,在山下,赵兴不屑正眼瞧的肥油肥脂这时成了难得地美味,它不受寒冷的影响,含在嘴里不化,而且松软香甜。

赵兴边吃边纳闷,看来,气候跟人的饮食习惯密切且相关,如果在山下他吃上这样的食物,估计都要吐出来,但现在他却觉得这是世上难得的美味。估计,吐蕃人的食物也是这些。但大军行动,消耗的食物非同一般,吐蕃人是怎么做到充分补给的?吃完了这顿冷油做成的高山饭,廓尔喀队长叫过养狗的孩子,将孩子的几条狗分一条给赵兴,自己怀里抱一条钻进睡袋,倒头就睡。至于那名养狗孩子,他显然适应惯了高山环境,连睡袋都没要。直接找个背风处,搂着狗便沉沉睡去。

赵兴抱着狗钻进睡袋,这才感觉到抱狗睡觉的好处,狗身体火热,简直就像一个火炉,烘的睡袋暖暖的,他搂住狗地头,也开始半梦半醒。

廓尔喀队长抱狗睡觉却不是为了暖被窝,他是为了放哨。在高山区,夜里寒冷刺骨。人如果待在外面放哨,第二天就会冻成冰棍。*****而躲在背风处,躺在睡袋里,虽然能保证不被冻死,却失去了警觉性,这时就要依靠狗的灵敏性。

被套上狗嚼子的狗叫不出来。唯有把它搂在怀里才能感受到它的动静----这种感受廓尔喀能够做到,赵兴做不到。半夜,当他被廓尔喀队长晃醒,才发现怀中的狗早已骚动不安。

廓尔喀队长伸手按在赵兴肩膀上,在伸手不见五指黑的夜空,他依靠手指的弹动,按照航船上的手语告诉赵兴:“对面来了五个人,走路很轻。身上有浓浓的羊膻味。借着风势,你可以嗅到。”

廓尔喀队长是用手语说这些话的,赵兴在最初闯海地时候,就依据美军的手语创造出一套简单的手势,其中也包括在这种漆黑五无人的夜空中,依靠身体接触将消息传递给对方的方法----在漆黑的大海上,这种手势交流非常有必要。

廓尔喀队长让赵兴嗅味道,但赵兴地鼻子中全是狗身上的味道。他伸手抚摸狗的脖子,使狗慢慢的安静下来,而后摸着队长的手,用手语询问:“来的是什么人?有大致猜测吗?”

队长手指弹动着,回答:“我坚信我们的山区生活常识要胜过对方,但现在我们都不敢行动,对方却能摸索前进。这说明对方很熟悉这条道路。而且曾多次探路,并在路上留下了相关标记----来的只可能是吐蕃军人。唯有他们会在前进地路上留下相应标记,也唯有接受命令地士兵,敢冒险行动。”

“干掉他们----我不需要俘虏”,赵兴打出手势。

廓尔喀队长打了个手势,领着赵兴和两名同伴向前摸去。

赵兴他们的存生处是一个背风的地方,这里恰好处于一处山势的转弯地,拐过那处转弯,便可以看到远处闪烁的火把。

赵兴站在此处,感觉周围景色非常熟悉,似乎记忆当中他曾经来过这里,周围的景色似是而非,给他一股熟悉的感觉。\\\\\

拐过山梁,不远处是一处老虎嘴似的地形,山体在老虎嘴部位自然凹陷进去,形成了一道一人一马宽地石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在石壁上吊了一些铁链,对面来的人一手扯着铁链固定身体,一手举着火把摸索着前进,风中隐隐的传来铁链撞击石壁的闷响。

赵兴听到铁链的声音才恍然大悟----这地方他确实见过,是在一部电视剧中,但电视剧的名字他已经忘了。

这就是著名的白马雪峰“茶马古道”,传说从唐代开始,西藏与大理两地地商人便通过这条茶马古道相互输送货物,走地人多了,便有人在石壁上安装铁环,以帮助行人行走,后来,又有人将铁环串起来,形成了一条贯通这道老虎嘴的铁链。

到了现代,人们又将山体向里面挖了一下,使它能够通行汽车,但整个老虎嘴地形状未变,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古人安装的铁环,这些遗留下来的铁环后来成为当地的一个风景点。

这条茶马古道的修建,就是为了防备雪灾,所以它修建在半山坡上,小路很狭窄,只能通行一人一马,为此通过的人需要轻轻叩击铁环,以让对面的人听到,这才能保证双方安全的交错。

山坡拐弯处的形状变了很多,赵兴在现代看到的景象,已经是用炸药炸宽了的路面,如果不是天色过暗,让整个老虎嘴只能朦朦胧胧的看见大致形象,也许赵兴不会有似是而非的感觉----比起现代来,这里的形象变化太大。

赵兴正追忆着往事,廓尔喀队长已经轻轻的张开了弩,将一支弩箭安装上弩弓,但想一想,他又将那支弩箭重新取下来。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瓶,将瓶中的汁液在箭头上滴了两滴,而后将弩箭重新安装回去。

赵兴将手轻轻按在廓尔喀队长的肩膀上,弹着手指,打着手势问:“为什么他们敢夜间走路,而我们不敢?”

山峰中传来轻轻的说话声,这是对面来人发出地声音,而赵兴与三名廓尔喀人唯恐呼吸声大了,让山峰带去这里的动静,所以动作都很轻。\\\\\此时。廓尔喀队长已经端起了弩弓,他无法回答赵兴,因为两只手都没有空闲,所以他冲旁边的一名廓尔喀人一呶嘴,请他代为解释。

这名廓尔喀人却不会手语---并不是每个廓尔喀人都能学会所有的手语,大多数廓尔喀人只是学会了最简单的三十个手势。那些简单的手势无法表达太复杂的意思。所以这名廓尔喀人将嘴凑到赵兴耳边,用双手围住嘴角,防止话音泄露,而后轻轻的对赵兴说:“主人,如果知道脚下山路的情况,在春天,夜里走山路反而最安全,因为夜里寒冷。山上的雪都冻住了。而雪崩都是发生在白天地。”

廓尔喀人将双手拢在嘴角,唯恐声音泄露,这让他的话听起来含含糊糊,赵兴连蒙带猜才弄懂了对方的意思。

赵兴他们停顿下来,是因为不熟悉地理状况,不知道下一个背风点出现在何处,唯恐错过合适的宿营地。此外,则是出于对地面状况的不了解。而对面几个人……

赵兴明白了,对面几个人一定是经常往来这片地区的吐蕃人,他们走熟了这条道路,或许正打算趁着夜走过危险地雪崩地带,也在赵兴的宿营处扎营休息一晚,而后明天继续前进。

想通了这个道理,赵兴把手搭在廓尔喀队长的肩膀上。用手语示意大家一起退到老虎嘴的转弯处。那名廓尔喀队长稍稍犹豫,立刻打出手势让两名廓尔喀士兵当先退去。而后他跟着赵兴,慢慢的摸回了转弯地。

刚才,这名廓尔喀队长怀里掏出的小瓶中装的是南洋的箭毒汁,因为弩弓地威力过小,所以才需要在箭头抹上能迅速致命地箭毒。然而,在漆黑的夜里,要想准确射击,就如同用大炮打蚊子一样,准确率很令人无奈。同时,一旦对方被惊动了,反会给大家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赵兴招呼大家退安全点,以防备意外发生。他认为,既然已经猜到这群人也在寻找背风的宿营地,还不如等他们都过来,而后就地捉拿……

老虎嘴出口处,赵兴将自己的意思告诉廓尔喀队长,那名队长连忙首肯,他打着手势,安排手下人收拾起睡袋,并在山石之间埋伏好。

稍后,等大家安排妥当,那名廓尔喀队长想过片刻,又端着弩弓独自一人摸到了山势的转弯处。

看来他还不死心,想要继续努力一下。

夜太黑,那名廓尔喀队长的身影在山转弯处往地下一爬,立刻融入到大地中,赵兴瞪了一会,发觉自己根本分辨不出那位队长是否还停在转弯处。

不久,一声沉重的坠地声闷闷的传来,那声音仿佛是一枚西瓜砸在地上发出地破碎声,赵兴一愣,紧接着,又响起了一声闷闷的声音。

风中,铁链的细碎响声停顿下来,整个世界陷入一片死寂,赵兴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与轻微的喘息。接着仿佛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铁链的细碎声音继续响了起来,不久,那声音越来越近。

一个黑影拐过山坡地转弯处,眨眼之间也融入到黑暗中,紧接着,一个火把出现了,举火把地人满脸都是惊惧之色,他站在山坡的转弯处,急促地呼吸一阵,在他身后又出现一片光亮,一个类似打呼噜的声音闷闷的响了一下,似乎是有人压低了嗓门催促他快走。先出现的那名举火把者愣了一下,举着火把拐过了山梁,紧接着,第二个火把出现了,接下来的是第三个火把。

赵兴这里正在转着念头怎么收拾这三个人,却见一个黑影突然掠起,他像刮风一样刮过三个火把,那个狂风也吹不灭的火把立刻熄灭了,于是,整个世界再度陷入一片黑暗。

不是大风吹熄了火把,是那些火把掉到了地上。

一个火把在岩石上弹跳了一下,跳着不见了。另两个火把掉入了雪中,发出嘶嘶的轻响……

忽然间从光亮重新回归黑暗,赵兴的眼睛有点不适应,等他的眼神恢复过来,廓尔喀队长已经来到他身边,他挑起大拇指,夸奖说:“都是硬汉子,主人,我用弩弓暗算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直到坠入山崖,没有发出一声惨叫----他们之前没有堵住嘴,我明明听到他们的低声交谈,但他们坠落的时候,却没有发出一声哼叫----真是勇士!”

“另外三个人呢?”赵兴轻声问。

队长回答:“我用弩弓暗算了两个人,都是近距离暗算的,黑夜里他们看不到那两个人为什么失足,所以稍稍停顿后,又接着前进了。最后走过这段险路的幸存者有三个,主人说不要活口,所以我没有留手,每个人都被切断了气管,以保证他们不喊叫出来。主人,你觉得我们现在怎么办?”

赵兴眯着眼睛,笑的很开心:“我已经猜到吐蕃大军在那里休整了,一定在老虎嘴后面那座山梁的旁边……我听人说过这段山梁,说是老虎嘴过去,有座山谷是最容易发生雪崩的地方,吐蕃人一定是走到那片区域前,不敢轻易进山,所以只能派刺头三三两两的过来,以了解外面的情况……我有一个主意----你的胆子大吗?”

赵兴所说的“听人说过”,是那部电视剧里介绍的。

廓尔喀队长轻声回答:“大,大的不得了。”

赵兴轻声说:“吐蕃人停留在雪崩区外,等待前哨探明路况,也在等待夏日到来,他们等的起,但如果夏天真到了,这些吐蕃兵闯入大理,将无可阻挡,所以我们必须想个办法,诱骗他们提前踏入那片雪崩区。

你的相貌不是汉人,稍稍打扮一下冒充吐蕃商人,我想能混的过去,当然,为保险起见,你最好冒充廓尔商人,这样更不容易露出破绽。让我想一想,我需要想一个足够诱惑吐蕃人的理由,你去冒充廓尔喀商人,促使吐蕃人提前进入这片山区……等等,等我想出来办法。”

ps:求票,感谢各位读者投票支持,继续求票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