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77章 踏上辽国土地

第3277章踏上辽国土地

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赵兴的决定,陈曹煜等人心都提到嗓子眼,紧张的无法呼吸。^^去看最新^而帅范在表现得无所谓,他甚至连赵兴也不看,只转眼盯着江对岸。

江对岸,朱雀军士兵正在向这里张望,见到南岸久久无动静,登岸的几名军官一商量,命令斥候抢先出发,而他们的大部队还在等待。

江南岸,赵兴歪着头想了片刻,缓缓的抬起手,翻开朝廷准许他登岸就近休整的诏,淡淡地瞄了一眼,微微点点头,答:“我不是个破坏者,所以……臣接旨。”

陈一听这话儿,顿时脚一软,心头提的气差点接续不上,他身体放松下来,一指对岸,赶紧提醒:“赵大人,不如……快把你的士兵叫回来,他们已经深入辽境,万一引起两国纠纷,新皇面前我怕无法交代。”

赵兴一摇头,他的答复再度证明,虽然他接了朝廷旨意,但他依旧是头“老虎”:“凭什么?我护送贡使入京,却在河岸上遭到最无耻的突然袭击,这是抢劫,参与抢劫的竟然是辽国正规军队,辽国官员不给我一个交代,他以为我好欺负吗?

哈,陈大人也在现场,不如你我联署一封信函,同去责问辽国官员----我想知道,这打劫动作是政府行为吗?如果是,那就是向我大宋宣战,我的反击天经地义;如果这不是政府行为,那就意味着辽国政府崩溃了,他们已经无法管束自己的士兵。哈哈,我不嫌麻烦,愿意替他们管教这些无法无天的士兵----免费的!”

陈跟赵兴主张不同,此刻赵兴接了旨意,他已经完成了任务。至于赵兴要与辽人开战……他希望多得越远越好,承担的责任越少越好。不愿在该地久留的陈一边漫不经心的回应着,一边望着曹煜寻求支持。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提醒曹煜:“曹大人,此地事已了,你还不动身赴任吗?你若动身,我恰好与你同回。”

曹煜微笑着拨弄着那条狗,笑嘻嘻的回答陈:“我且不慌走。赵大人联署的质问信,正好可以加上本官地名字……忘了告诉赵大人,高遵惠大人已经过世,我是去接替高遵惠大人、做大名府兵马钤辖的。此际辽兵大局入寇,我待在这里,比待在大名府有用……”

陈一听,翻了个白眼,肚里说:“哼,武夫!你待在这里。当然更安全。章已逝,赵离人若挡不住辽兵,你待在大名府也没用……”

其实。曹煜这话既是在提醒陈,也是在暗示赵兴。高遵惠生前,虽然如临大敌的挡住赵兴的去路,但赵兴却不屑跟高遵惠交手。而赵兴以往的战绩太骇人听闻了:面对西夏,他敢出城野战,还接连攻下了西夏人的几个寨子;贬去岭南他也不安生,灭占城、侵大理,压服南洋小国,似乎算得上百战百胜。且次次战斗都似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人一个千年之国灭了。

这些还算是小战事。因为这些战绩。还能令当世名将们仰望之。心中也常思忖着。在有条件地情况下。或可效仿。但他面对吐蕃那份战绩。却只令人剩下求死之心----那简直是非人类。领着十几个侍从。就敢迎战吐蕃人数万偷袭军。虽然事后赵兴为了防止吐蕃人警觉。故意不加解释详细战况。但那些战果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吐蕃南线大军全军覆没。己方赵兴受了点轻伤。只有身边几个侍从阵亡。

一点轻伤。几名侍从地阵亡。就埋葬了吐蕃整个南线大军。这样地战绩让赵兴当之无愧地登上了“大宋第一悍将”地宝座。而面对这样地战绩。整个大宋连向第二宝座发起冲刺地兴致都消失了。

面对这样地战绩。此前高遵惠动员整个大名府地军队想阻挡赵兴。朝廷大臣均一致认定这是个笑话。高遵惠不可能挡住赵兴。而赵兴停步在黄河河岸上。也使朝堂大臣一致认定:赵兴与小皇帝或有密约。

开玩笑。一个老朽带领地大名府那群二十年没打仗地新兵娃娃。面对大宋第一悍将。居然想靠那群娃娃想挡住百战军士朱雀军团。这简直跟天方夜谈一样稀奇。要知道。同样地这支朱雀军。出动了五十名正兵。就让福建吕氏家族吃了大亏。而吕氏家族可是一个能动员数千庄丁地大家族……

所以曹煜在这里暗示:陈与其到大名府守着那伙老弱残兵。首发还不如待在赵兴身边就近看管这头老虎。而赵兴真要想冲过大名府。带十几名侍从也足够了。这样地人。大名府那伙老弱残兵根本挡不住。唯有朋友之情、兄弟之义、臣僚名份。没准让对方下不去手……

曹煜同时也是在告诉赵兴:高遵惠死了。急死地。如今大宋北线已经没有将领主持了。新任大名府兵马钤辖是我。你要闹。出出心头怨气。我支持。我是站在你这一边地。可你自己要把握好“度”。因为一旦你战败。或者事情闹得太大。以至于不可收拾。我大宋北方可在没有援兵了。全部地援兵就在你眼前。就我一个!

陈听懂了,帅范也听懂了,他连忙凑近赵兴身边,将赵兴往僻静处拉扯。陈在这里冲曹煜点头,不再坚持返回大名府。稍远处,帅范在跟赵兴窃窃私语,此时两人已经走开几步,风中隐隐的飘来几句片言只语,是帅范在问:“大人,你刚才说过,辽人的南院大王死了,整个南院正处在群龙无首的地步,是,我们……捞一把……”

赵兴地回答断断续续飘来:“……好机会……先交涉……我认为,他们一定没有答复,因为南院没有做主的人……就看孩儿们的表现了……”

帅范上前一步,又拉开了几步距离,低声说:“大人,不如我先去,我亲自登岸,带士兵过去扫荡一下。”

赵兴摇头:“我需要你,此时此刻。我不希望你离开,且让儿郎们自由发挥。”

帅范又横移一步,眼角扫到童贯正向这里走来,他竖起一根手指,示意童贯停住脚步,又低声问赵兴:“我刚才说的意思。大人真懂了吗?我见陈大人意犹未尽,朝廷见到大人奉召,恐怕会进一步笼络----而大人一定要坚定信念:我们现在只有两步路可走,一个是进入朝堂,熬几年,等韩忠彦、曾布退下了,我们或者能为宰辅;一个是退后一步,退回广州。

我刚才建议大人退后一步,是因为我们南方的事情还剩一点首尾。我怕大人一走,所有的工作半途而废,那岂不令人惋惜。

大人。此时此刻,是我大宋难得的机遇,也是我华夏千年难遇的制霸南海的机遇,失去了这个机会,我们永远不会有二次机遇。最近我分析了一下:阿拉伯人跟西方人正打地热火朝天,这两个生死冤家一打起来,恐怕几百年都难以收手。

与此同时,我大宋的海贸经过了数百年的积累,宋商的足迹遍布整个南海。他们大多数在当地落地生根,甚至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比如交趾的福建移民,占婆地移民,长门的宋商、耽罗岛的宋商,甚至远在非洲也有我们宋人地势力。

大人前几年做地一切努力,不都是为了这一刻做准备吗?如今我们的水手训练地差不多了,南中国海的势力也整合完成,只要我们再向前一步,整个大海都是我宋人的天下。而大人此时进入中枢。广南之事谁来继任?广东指射之地,哪个有才能地官会再来广东?失去了这次机遇,我们这个民族还有机会独霸那样吗?何年何月?

而我估计,朝廷为了分化大人的势力,在大人进入朝堂后,会对广东官场进行整肃,比如调走旧官,任命新官。广南富裕啊,在朝堂旧风气下。新官到了广南。是会延续大人的政策多点,还是顺手贪腐多点……如此一来。大人几年地心血都白费了。

大人,请三思啊----向前一步,大人不一定成为宰辅,因为上面还有韩相、曾相,还有一大批旧党复辟人员,大人论资历,比不过坡公、苏三丈这些老臣,等到苏公他们下去,谁又知道朝堂刮什么风向?!

大人,向前一步不一定成为宰辅,而退后一步,大人必定是大宋第一军阀,天下第一节镇---两广虽然苦一点,但我们前期已经经营的差不多了,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请大人三思。”

赵兴面对帅范时,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思想,他笑着说:“我知道,所以我从没有起反叛的心思。大宋育人这么多年,每个士兵都感受到大宋的德政,而大宋立国以来,从没有出现过地方节镇武装叛乱,是因为他们手下的士兵或许对将领不满、对地方官不满,但从来没有对大宋的德政不满,所以朝廷大兵一到,士兵就会做鸟兽而散。

我统领的是朱雀军,这些士兵家在陕西,根本不可能有叛乱地心思。所以见到范纯粹出现,我已经明白了,朝廷根本不担心我叛乱,或许,我的政敌正在巴望着我做出异动。

我不是叛匪!实话跟你说----端王以前常跟我信来往。我在登州的时候,已经派人给他送过去信,询问新皇继位的情况,并表示担心出现夺位变乱,叮嘱他:宫中如有变故,请他速去马梦得府上躲避。而此前,我还送他几名倭女护卫……

我倒黄河口时,已经接获他登基的消息。但他还没回信,于是我传信过去,要他逼章退位----我只有这个条件,没有其他的。而这正是小皇帝心中所想。

章独相七年,势力已经非常雄厚,若他在继位之争上支持端王,我估计,小皇帝无论如何会召我手头这支军队入京----童贯来此,或许就是为了此事。那时,解决章就是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谢天谢地,章现在站错了立场。

一个不支持皇帝继位的权臣在朝堂上、权倾天下,小皇帝会时刻担心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我地出现就是给他撑腰的,他需要我来压迫章。簪缨世家也需要这份支持,所以他们派出得力人手,向我示好,瞧,那位童贯童大阁不也是频频冲我们使眼色吗?他定然带来了陛下的口信。”

帅范退后几步,招手招呼童贯上前。当童贯向赵兴这里走来的时候,在场的官员都是老奸巨猾之辈,为了避嫌,他们早已经躲得远远的。此际,在他们心中已经认定:刚才帅范与赵兴地窃窃私语,是与童贯密谈的铺垫,两人在点算军队,商定统军将领,等等。

陈心中不停的鄙视赵兴:这个莽汉。如此心急……嗯,官家也是年龄太小,沉不住气。官场上。这等密会都是私下里进行地,怎么当着我们这么多人地面就急切交谈,一点矜持都没有。还是进士呐,怕是当初的主考、苏老坡给他走得后门。

不过,陈再转念一想,又自动地维护起小皇帝来:朝堂风云变幻,事情紧急,所以小皇帝做出地迫不得已行为……

果然,童贯跟赵兴一番窃窃私语后。童贯转身向范纯粹要求:“曹大人,赵大人船上还有一些贡品,请你招呼人手卸载,另外,范大人手中不是有五百朱雀军吗,我打算从范大人手里调四百人,赵大人也答应另外再给我五百人,我要押运这些贡品先期回京。”

范纯粹竖起了眉毛,不客气地驳斥:“不妥。赵大人手头这四千朱雀军,有三千是老夫的。此地之事已了,老夫要带着他们立刻赶往环庆,以便在明年开春的时候迎战西夏人。童大阁要调兵,自可以从附近调起来,我听说附近的真定府有捧日军、拱圣军各两个指挥,你可以把他们调来。”

范纯粹以为童贯是想抽调这些士兵回京城应付章的,别人不知道赵兴手中训练的军队有什么特殊,他跟章却知道。

赵兴素来强调“规范”。他训练出来的士兵。论拼杀技能似乎并不怎么出色,而一旦这些士兵结成阵势。开始“规范”的战术动作,即使面对西夏人马大队强攻,也毫不怯场,可谓攻的凶猛,守得稳固。

最重要地是,赵兴所强调的“规范”是可以复制的,这些士兵是环庆强军地种子,只要拿他们当教官,一年下来,环庆所有的军队都如同一个模板。如此一来,别说面对西夏人,就是面对辽人,范纯粹也有信心打好守土之战,甚至反击深入。

范纯粹跟章是多年老搭档,知道章是个非常有眼光的人,要不然他不会划时代的提出“深垒加浅攻”的经典防御理论。只看章回到环庆后,别的不要,一直哭着喊着要求赵兴帮着训练三千火枪手。范纯粹就知道:这群火枪兵一定比军器监那群贪污犯训练的“突火枪队”厉害。而他知道,军器监训练的“突火枪队”哪里是战士,分明是一群酷爱表演的“武装戏子”,弄出地“突火枪阵”光有声光效果,活像是在进行烟花表演,论杀伤力,比弓箭还不如。否则,大宋边境各州也不会对火器部队的存在视而不见。

光猜测是没用的,刚才赵兴船队的开火,让范纯粹约略看到了这支火枪队的威力,尽管他事先对这支火器部队做了最大胆的估计,但他亲眼看到的内容还是颠覆了他对火器的认识。且不说舰上的火炮在江面上掀起地滔天巨浪,仅仅看船上每船下来三十多名士兵,就敢踏上辽人的土地,面对辽人骑兵列队迎战,范纯粹就知道,这伙人是他今后站稳环庆的根本。

此时此刻,他心中一直在感谢章的遗泽。

让把这队士兵交给童贯,则意味着他们和可能编入禁军当中,成为下一批“武装戏子”、他们是皇帝所收藏的古玩,纯粹用来表演与炫耀,偶尔用来做杀戮政敌的武器----对此,范纯粹是坚决不肯的,故此,他拒绝的态度要多坚定有多坚定。

范纯粹可是一个连西夏国使都敢扣留的倔老头,童贯不敢再勉强他,便把目光转向了赵兴。赵兴也不愿意交人,他将目光顺势转向了范纯粹,带着请求地语气说:“范大人,这次你来顺保寨,是不是也有着督导任务,我这两艘船陷在泥水里,眼看黄河就要封冻,请你帮我就近拖曳……”

赵兴这是欺负范纯粹不懂航海,范纯粹若懂得航海,马上就可以回嘴说:“你把船只里地货物卸下,吃水变浅后,大船就可以移动……”

其实,赵兴的船只远没有到泥足深陷地境地,如果他的船只真正搁浅,刚才一轮炮击,火炮的后坐力便可以使搁浅的船倾覆。然而,船只搁浅是赵兴留在顺保寨的借口,在得到朝廷答复前,他不想轻易移动自己的战船。

现在朝廷给出了答复,但朝廷支付的报酬还没有慷慨到抵偿两艘战船的地步,赵兴便决定不再演戏,着手收拾残局。

范纯粹将目光转向曹煜,嘴中说:“曹大人恰好要送信去大名府,可顺便调捧日军,拱圣军上来,护送船上的贡品入京。嗯,我记得大名府战船颇多,征调个上千艘不成问题,赵大人的事,且让大名府出力。”

范纯粹这是推脱了,他语气一转,紧着催促赵兴交出剩下的两千五百名士兵,打算立刻动身前往环庆赴任。这做得如此明显,是因为顺保寨的事情太敏感,也太诡异,范纯粹不打算过多参与,他准备闪人了。

范纯粹这一闪,把童贯晾到了一边。童贯原本想从两位大人手上接收至少五百人的队伍,但搁浅的战船上能有多少留守人员,其余的士兵只能从赵兴藏船的地方调遣,那就花时间了。童贯急得跳脚,但却不敢打断范纯粹与赵兴的闲扯。

童贯插不上话,其余人都不愿过深的参与这件事,大家都装糊涂,曹煜赶紧顺着赵兴的话题越跑越远:“行行行,下官这就传令解散大名府集结的军队,调附近的捧日、拱圣两军来押解贡物入京……陈大人是来宣慰你船上的几位番王的,那些番邦使节就交给陈大人,我只管派人护送贡物,陈大人是打算这就走,还是……”

曹煜将话题扯到陈身上,几个人正在云山雾海的、不着边际的谈论着工作安排,唯独不涉及军队交接的问题,正闲聊着,江面上出现一支庞大的船队,江面的尽头,几艘大船逡巡不前,似乎也怕搁浅,但那几艘战船即使在远处,也能让人感觉到它们的庞大。

那几艘巨舟身后,逐渐的冒出无数的中型帆船,他们互相以军号联络着,不一会儿,所有的战船上都放下了小舟,小舟奋力划向辽国岸边……

众人都被蜂拥而来的战船所吸引,范纯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跺着脚,连声呼喊:“我的士兵、我的士兵,赵离人,把我的士兵还回来。你派他们去北岸干什么?”

小舟上坐满了士兵,数目远远不止一千,而朱雀军全军四千人,赵兴只拥有其中的一千兵员,这也意味着赵兴把隶属于范纯粹的兵派到了辽国岸上。

奇怪的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看好辽国人的命运,他们对赵离人派兵登陆,私开边衅,似乎并不忧心,他们只担心这事别闹太大。

陈悠然自得的说:“在京城汴梁的辽国使节不久前去世。现在我们即使有责难,也无法向辽使提出来了,只是赵大人派这几千人过去,万一辽国大军云集,怕不能全身而退。”

范纯粹跺着脚,喝道:“赵离人,你什么意思,这些百战精英你要葬送在辽国吗?……”

ps:求票,感谢各位读者投票支持,多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