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04章 皇宫兵变

宋时明月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04章 皇宫兵变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皇帝最好那句话的意思是:赵兴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很多理念与小皇帝的想法有冲突,他需要静静考虑一会,再做出答复。

小皇帝累了,韩忠彦领先向皇帝告辞,等众大臣出了皇宫,没人愿意跟曾布同行,曾布招手召唤了赵兴:“赵大人,你在殿中骂我可骂的恨,实话告诉你,老夫没钱,付不起那么多铜,你哪天到我府上,看的什么好只管搬,搬完了,算是老夫归还了你的罚铜。”

赵兴轻笑:“曾相,我一向认为,每个人都要为他的行为承担后果。我虽然私下里给曾相送过灯,也指望曾相能在朝中中流砥柱,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对曾相的行为很满意。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章相昔日迫害圆党徒,曾相虽然多方缓和,但依旧执行了那个迫害政策----刘挚死了,吕大防死了、王岩叟死了,无数的先贤死在那条贬官道路上,章已经为他的行为承担了后果,他被免官了,而曾相依旧高举相位,若没有一点惩罚,怎么对天下百姓交代?

今日陛下做主,轻轻的惩罚了一下曾相,然而,曾相今后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你可以告诉大家,我已经为过去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这不很好吗?”

曾布苦笑了一下:“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所以老夫才没有冲你翻脸,今后,老夫在朝堂上还要多多依仗你,韩相、蒋相都是睚眦必报的人,我在朝堂上恐怕待不了多久了,至于还能待多久,全靠赵大人的支持了。”

赵兴爽快的接受了对方的恳求:“我回头去找韩忠彦,告诉他我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重现君子政治,终止党争,你放心。我一定让他答应。”

曾布拱手,轻轻提醒说:“蔡京还要回来!”

曾布是听说蔡京跟赵兴关系很好,两人合开一个古董店,一起制造假古董骗钱,他现在感觉到朝堂上新党的势力过弱,不符合势力平衡的概念。所以要求把蔡京调回来。

谈到蔡京,赵兴的思绪进一步引申出来,他记得宋徽宗刚刚登位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借助铲除章,将政策偏向于旧党,恢复了许多圆年间地中庸主张,以至于宋徽宗刚刚登基的那几年被人称作“小圆”。然而,不知为什么,等蔡京重新回到朝堂上的时候。小皇帝又重新走了他哥哥的老路,开始不遗余力的打击迫害不同意见,以至于政府信用在老百姓心中彻底破产。结果,当金兵兵临城下的时候,满京城一个愿意为他而战地老百姓都找不见,除了几个骗子道士。

赵兴陷入了沉思,曾布以为赵兴在衡量蔡京重新回来的利弊得失,他静静地站在宣德楼前,等待赵兴的答复。此时,夜色朦胧,大宋京城特有的夜生活开始了。邻近的街道开始点上灯笼,满城炊烟渺渺,喧哗声渐起。

赵兴在心中仔细衡量。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赵兴正在从赵佶地性格下手。分析这个人地一生。

借助穿越人士预知历史地长项。赵兴在小皇帝还没有登基地时候。竭力地跟小皇帝搞好关系。并借助帮端王经营封地地由头。不停地与端王信交流。顺便向这个年幼地孩子灌输自己地主张。现在看来。这些努力是有成效地。小皇帝至少对他地某些理念毫无抵触。

然而。人常说屁股决定脑袋。小皇帝一屁股坐在皇帝位置上。心思已经不那么单纯。比如这次赵兴赢得大功回来。但小皇帝却没有提对赵兴地赏赐问题。甚至连赵兴是否回广州都未做表态。如此一来。赵兴只能作为一名闲官。滞留在京城。朝堂大事他没有发言权。小皇帝要想咨询他。或者会把他叫过去。但如果小皇帝没有想起。他只能在京城晒太阳。

小皇帝是个爱好艺术地人。他在艺术上所能达到地高度。在皇帝中间独一无二。甚至连常人都很难达到他所成就地艺术高度。这需要天赋。外加一些个人努力。

细细想来。小皇帝也是一个追求完美地人。对完美地追求使他偏执于艺术。以至于不耐烦处理国政。这便使蔡京趁机独揽了大权。赵兴隐约记得。所谓“北宋六贼”当中。还有几名太监喜欢模仿宋徽宗地笔迹。自己写圣旨。其气焰滔天。连蔡京都要巴结。而小皇帝对此却不闻不问。中宋一朝。那些伪造圣旨地太监没有受到丝毫惩处。

这说明小皇帝地心思压根不在处理国政上。蔡京地艺术才华被小皇帝欣赏。故此小皇帝引为知己。而后将国政全部托付蔡京。这才使蔡京有了玩弄权术地机会……赵兴想到这。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论到操纵人心地手段。赵兴自认比蔡京那厮高明许多。然而。论到艺术造诣以及拍马屁手段。赵兴远远比不上蔡京。所以有些事情蔡京能做到。赵兴做不到。

然而,操纵人心这一点,赵兴完全能够做到,他可能不是宋徽宗的精神知己,但绝对能成为赵佶的左膀右臂……

这样想来,赵兴似乎不可能阻挡蔡京地上位----如今童贯已经去了杭州,以蔡京的手段,巴结山童贯一点不成问题,他将无可争议的返回朝堂,顶替赵挺之的位置,而后利用自己的艺术造诣使小皇帝产生臭味相投的感觉,接下来,历史将不可避免的回到它固有的轨迹。

想通了这点,赵兴轻轻点头:“曾大人,蔡京蔡圆长一定要回来,这点我可以帮你,但我担心,蔡京这家伙有王安石的风格,独地很,喜欢独霸权柄。我担心这厮回到朝堂,对你我并非好事。”

曾布想了一下,拱手回答:“将来地事情交给将来去办,让我们且顾眼前。”

赵兴点点头答应:“我这就派快马前去杭州,通知蔡圆长早作准备……”

话说到一半,赵兴瞥见一名朱雀军士兵。数名朱雀军军官匆匆忙忙的向宣德楼奔来,赵兴止住话头,出声招呼那几名军官,只见那些军人走到赵兴面前,仓惶地行了个礼,焦急的汇报:“大人。不好了,诸军哗变。”

曾布一惊,回身望了望皇宫,才一抬脚,发觉赵兴没有动,他忐忑不安的停住了脚步,语不成声的催促:“离人,怎么回事,朱雀军怎么会哗变了呢?这可是天子脚下。朱雀军手中掌握着霹雳弹、大炮、火枪,一旦哗变起来,怎么得了?!”

赵兴摆摆手。止住了曾布的叫喊,他转向那几名军官,询问:“怎么回事?我们身在辽国,深入辽国腹心数百里,周围都是敌人,我们没有哗变,怎么回到了大宋地京城,反而哗变了呢?不要急,慢慢讲。”

几名朱雀军军官喘匀了气。详细解释:“大人,问题出在点校上面。枢密院对我军进行点校,却要收缴我们的枪支,核定我们的俸禄---大人,我们都是大将,但枢密院官册上,我们还是环庆兵勇,薪水要比照禁军士兵发放,这哪成呢。分明是居心叵测嘛。”

曾布插嘴说:“朱雀军士兵原来都是环庆弓手,连厢军都算不上,按禁军标准发放俸禄,已经是恩典了,怎么还要闹事……”

稍作停顿,曾布恍然,转身问赵兴:“离人,难道你发的薪俸比禁军还高,高多少?”

赵兴心里得意。他暗自呐喊:“没错。这支军队是我的,谁也拿不走。朝廷想分化瓦解,看他怎么花得起钱。”

心中得意,赵兴脸上还是一副懊恼的神情,他伸出一个巴掌,想了片刻,又摇摇头,捏起了拳头,将手指张了两次。在赵兴张手期间,皇宫内也想起了一片喧哗,吵闹声越来越大,曾布面无人色,他张望着皇宫内,哆哆嗦嗦地解释:“宫内,那地方还是你的朱雀军,离人,快想办法----十倍,你竟然给士兵十倍的薪俸,这不快赶上一个知县的俸禄,有你这么养军队的吗?”

那几名朱雀军士兵望着宫内吵闹的地方,态度恭敬的回答:“大人,我们点校的时候,前面入京的朱雀军士兵曾派人来询问,说是他们入京后,俸禄减地太厉害,询问我们的情况。恰好我们也在点校,等诸军乱起,我等回头查看,发现他们已经跑了,我估计他们是得到消息,回驻地也闹腾起来。”

赵兴不慌不忙,慢悠悠的说:“曾大人,曾相,我军中士兵地薪俸不能按常理衡量,他们平常拿禁军的俸禄,额外还有服装钱,火药钱,消暑费,碳薪钱,伙食费,车马费,另外,训练的时候还要给他们发作训费,战斗的时候还要发作战费,此外,他们的战利品也要归自己,所以,细细算下来,他们的薪俸比禁军高十倍不止。

当然,这些钱也不都是我出,战场缴获是大头,那是我们的敌人替我们付费,我打仗,一般都战利品丰厚,但这次与辽人交手,维持了一个不胜不负的局面,想必士兵们有点不甘心---帅将军在哪里?”

赵兴的后一句话是向士兵发问地,帅范官品小,像他这样的五品官是没有资格上殿参加议事的,所以酒宴过后,帅范就领着人离开了皇宫。

“不知道,我等先去大人府上寻找,未发现帅监司的踪影,所以我们只好来宣德楼前等候。”

曾布已经站不住了,他直催促:“离人,先去皇宫,陛下在那,陛下的安危最为要紧,先安抚皇宫里的士兵……十倍薪水,你真舍得。”赵兴解下佩剑递给那几名朱雀军军官,吩咐:“拿我的剑去,告诉诸军,有胆敢出营者力斩不赦,请他们稍安勿躁,我等会就去军营,与他们商谈解决办法。”

皇宫内,宫娥已经武装起来,他们手拿着刀剑、棍棒、扫帚,强作镇定,曾布领着赵兴先去皇帝寝宫问安,小皇帝连殿门都不开,在大殿内回答:“赵卿。且去安抚朱雀军,再来问安。”

赵兴冲着殿门拱拱手,站在台阶上高声说:“陛下,曾相在这里,请陛下打开大门,由曾相入内陪伴。臣这就去安抚朱雀

门内没有回答,曾布有眼色,马上喝斥赵兴:“汝且去,老臣在台阶上守候便已足够……等等,把你的配枪给我。”

赵兴随身带着三支手铳,佩剑送给了朱雀军军官,他又解下两支手铳递给曾布,转身向朱雀军皇宫内的驻地奔去。

朱雀军营房里,士兵们吵成了一团。数个太监手持棍棒围在院口,见到赵兴进来,丝毫没有拦阻地胆量。他们瑟瑟发抖的看着赵兴走进院内的背影,正在心惊胆颤间,院内的喧闹陡然停止。

刚才,朱雀军的嗓门实在大,炮火中练就的大嗓门扯起来,令习惯温文尔雅的太监们极度恐惧,但现在,声音消失地太快,以至于太监们怀疑。院里的那些朱雀军士兵是否顷刻间被赵兴秒杀。

大太监梁师成低声嘀咕:“好威风,好煞气,都说赵太尉领着十二个侍从坑了吐蕃三万精锐,咱家那时惊地下巴脱了臼,原来那是真地,瞧,赵太尉这一进去,里面都变成死人了。”

赵兴背着手,悠哉游哉的走进朱雀军大院。朱雀军士兵见到赵兴,立刻叉手不离方寸,大气也不敢吭一声,赵兴慢慢地走了一圈,点手唤过一名士兵,招呼:“史三郎,我记得你是环庆童儿营地孤儿,汝父阵亡在西夏,寡母改嫁。是汝父军中胞泽帮衬才养大了你……我听说你前年成了家。娘子给你生了个儿子,传继了史家香火。是?”

史三郎腿一软,跪在地上,将头磕的邦邦响,口称:“义父,是你当年在儿童营收养孩儿,孩儿才有了今日,大恩大德,永志难忘。”

赵兴又一指人丛里几名士兵,一一召唤:“施庆生,寇一郎,赵三、马四……你们都是当初环庆童子营的人,我记得你们今年也有二十了,成家了吗?”

被赵兴点名的朱雀军士兵跪倒了一地,口称义父,频频向赵兴叩头。赵兴不理他们,指着人丛中另外几人,招呼:“翟九,我记得你家门前有棵柿子树,结的柿子很甜,当初你来广南的时候,还记得给我带上一篓柿子,可你去年怎么没给我家送柿子?”

翟九涕泪交加:“大人还记得我家的柿子树,呜呜呜。”

五百名士兵,赵兴能记得一小半人的名字,被他点到名的人跪倒了一地,其他地人犹豫片刻,也随大流跪倒在地,赵兴见到士兵情绪都平静下来,他继续说:“各位知道此地是何地?大宋皇宫!皇宫里住的是陛下,惊扰了陛下,那是谋反,诛九族的大罪,一旦你们迈出这个营门,谁也救不了你们,不仅你们要首身两段,连你们地家人亲戚也不能幸免。史三郎,你儿子也活不了;施庆生,寇一郎……你们的家人都活不下去,这是你们需要的结果吗?”

史三郎叩头出血:“义父,活不下去了,我们朱雀军看着风光,开销太大,每天要唰三遍枪膛,可军器监不给配发桐油,说是没这笔费用。义父的规定又不能不遵守,大家只好自己掏钱买桐油,我等现在拿的是禁军俸禄,但禁军的刀枪弓箭一年不搭理一次,而我们每天都要打理数次,官府发的钱别说养家糊口,连正常的开销都不够,我们要靠历年的积蓄进行贴补。

义父,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等当兵打仗,原是拿命换钱,换家人一个活路,可现在连我们自己都活不下去,如何顾及得家人……”史三郎地话引起一片呜咽,那史三郎膝行几步,抱住赵兴的大腿嚎啕:“义父,救救孩儿,你还是让我回你身边当兵,哪怕再去环庆前线也行,这皇宫守卫,表面看风光,实际日子入不敷出,义父,你不能扔下孩儿不管。若义父不顾而去,今日孩儿便死在你面前,也算一个痛快。”

赵兴沉默片刻,掸掸身上的土,冷冰冰的下令:“诸军。起立,列队,空手出宫。”

赵兴没给大家一个答复,但大家能空手出宫,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免除了宫内守卫的职责。朱雀军士兵默默无言,眨眼间排列好队伍,徒手走出营门。

此时,皇宫里殿前三司的军队已经赶到,但他们看到赵兴背着手目送这支队伍,不敢过分煎迫,只堵住了前往皇宫寝殿的道路,而后任由士兵出宫。

送走了最后一名朱雀军后,赵兴赶往皇帝寝宫。此时,小皇帝已经打开了殿门,曾布坐在门槛上。蒋之奇立在门内,韩忠彦在殿内陪着小皇帝。

赵兴徒手上殿,摘下了乌纱帽,向小皇帝叩首请罪:“臣有罪,臣管束不当,使诸军哗变,请陛下降罪。”

小皇帝也不糊涂,他温言安慰:“卿有何罪,刚才曾相解释了。朕没有想到朱雀军薪俸如此优厚,赵卿,如此厚赏,广南养了多少军队?供得起吗?”

曾布已经返回殿中,但他依旧维持着那副忠心耿耿,义薄云天的大无畏态度,浑然忘了初听兵变消息,曾经被吓得面无人色。听到小皇帝点自己的名字,他“胸中自有百万兵”样地挺挺胸。晃了晃赵兴送给他的手铳。这一晃悠,引来了一个斥责声:“曾相,陛下面前,休得乱舞刀兵。”

这个声音是赵挺之,曾布哼了一声,狠狠地瞪了赵挺之一眼,乖乖的收起枪。

御座前,赵兴叩首回答:“陛下,说起来这支军队并不难养。虽然养活这群勇士花费巨大。但很值呀,数年前。我们三千人攻入占婆,占婆国付的费用,足够我们养活他们三年,接下来,我们又用了三千人占领了整个大理----陛下,昔日郭逵、狄青征南,动用大军二十万,民夫无数,耗费钱粮无穷,这几千人的军队,开销怎么也比二十万大军来的廉价。

臣一直以为,给一个人二十倍的薪水,他就有二十倍地勇气,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地就是这事。臣用禁军十倍地薪俸奉养一支纯火器部队,他们人数必然大大降低,能量却远超禁军十倍----而这一切不是已经验证了吗,他们数千人就能毁灭一个国家,一支半军就能与辽人三个军司抗衡,此等勇士,花多少钱奖赏都不够,更况且,只要让他们打败了敌人,敌人会替我们付钱养活他们,所以,朱雀军虽然花费巨大,总的核算下来,臣广南之地没有受到他们地拖累,相反,因为他们连续灭国,反而给我广南带来丰厚的利润与战利品。

陛下刚才问广南总共有多少军队,水军且不论,因为那些水师战船都是效用船,他们一边巡逻,一边护送商船,顺带运送些货物,那支军队是给广南挣钱的,所以不在兵册上。至于陆军嘛,我广南总共有五军,分为妖魔鬼怪与朱雀军,其中朱雀军四千人,范纯粹大人先带走了五百人,后来臣又给他送去一千人,等臣返回黄河南岸后,又给他派去一千人,此刻,臣手头尚有朱雀军八百人,外加伤兵三百余人。

至于妖、魔、鬼、怪四军,以除魔军人数最重,军中有火炮兵一千人,辅助兵五千,火枪兵一千人,辅助兵两千,此外就是长矛兵,他们算在辅助兵种里,合计一万一千人。

其余三军,平妖军有三千夷人,已经进驻广西与大理;鬼军三千人,驻扎大理与吐蕃边境;怪军三千人,前往福建,接替朱雀军未尽之剿匪工作。零零总总,整个陆军加起来约三万人,这数目要算上辅助兵。听起来士兵虽多,但广南兵力仍然匮乏,常常令我感到捉襟见肘。”

小皇帝诧异的问:“我记得你来信曾经抱怨,广南禁军名额只有一千二百人,尚不及你的家丁多。怎么猛然之间,广南多了三万名额?难道枢密院竟然许了你私自扩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