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06章 分红利与两个人的朝堂

不说赵挺之父子商议。大殿之内,自赵挺之走后,小皇帝脸色和缓下来,经受虚惊一场,又差点在大臣面前显露出他做事的幼稚,等事情处理完后,小皇帝只觉得精神疲惫,他强撑精神,勉强问:“赵卿,依你所见,安抚好的火枪兵是否可以重入皇宫?”

赵兴摇头:“不能,我们不能树立一个坏的榜样,让士兵以为旦有不满,就可以聚集在一起以兵变相威胁。”

小皇帝赶紧问:“如此,这该如何处置他们??”

赵兴微微拱手,神情自若答道:“这些士兵已经不适合服役,但他们掌握火枪技术,若这些人心怀怨恨,我怕他们会投靠外敌,所以这些人我要全部带回广州。至于陛下宫中空出了五百人名额,可先从密州调遣团练,密州效用军所习梨花枪与我的火枪相似,我的士兵徒手离开皇宫时,已经将武器辎重留下,恰好让密州效用军接手。

臣以为,驸马张敦礼与密州团练张用同属一族,可让张驸马出面向张用火枪指挥,如此一来,皇宫火枪手便换上了陛下自己的心腹。”

小皇帝登基的支柱是那伙五百火枪兵,目前,他正在着手清理皇宫内章的势力,这五百火枪兵一走,让他感觉到心里空落落的,经历过一次兵变的恐吓,小皇帝已经有点敏感,他张嘴想向赵兴再要点人手充实皇宫,但梁师成以目阻止,小皇帝一眨眼,明白了---目前,有赵兴这头大老虎坐镇京城,三司衙门谁敢乱跳腾。

“朕拟召回高俅高炎师,卿以为如何?”小皇帝深感身边缺乏人手,高俅这个与赵兴关系密切的人返回皇宫,恰好可以利用这份关系。作为沟通桥梁,所以小皇帝有点迫不及待了,直接征询赵兴的意见。

枢密使蒋之奇没有表态,赵兴扫了一眼蒋之奇,马上回答道:“高炎师处事干练,可当殿前副都指挥。暂替官家统御皇宫火枪队。”

赵兴这是同意交出一部分火枪手,但条件是由高俅出任这支火枪队的统领。高俅可比赵兴好说话,蒋之奇目光一闪,立刻支持:“臣也以为可!”

蒋之奇这一表态,小皇帝明白了,随即说道:他想用赵兴的火枪队作为范本,训练一支御林火枪队,何必非要从赵兴嘴里抢食,依赵兴与高俅的关系。他交出的肯定不是老弱残兵,从高俅手里索求,总比从赵兴牙缝里抢食来的容易得多。

蒋之奇的同意也是因为这点。高俅不是科举出生,按照官场潜规则,这样的人只能作为幕僚、属吏,不能正式作为大臣。这一点就限制了高俅地发展,所以高俅唯一的出路就是转为武将。而他转为武将的大功就是能从赵兴手里抠出火枪兵来,抠不出火枪兵,也能抠出一批火枪教官。

因为高俅地存在。大宋朝这场关于火枪地争夺终于落下了帷幕。如此一来。这成了一个三方满意地事情。赵兴扶持了一名自己地密友进入皇宫。保证了自己与小皇帝地沟通无碍。而枢密院变相地从赵兴手里获得了一支正式地火枪兵编制。也获得了火枪训练地方法。而小皇帝获得一批保卫自己安眠地强力军队……

左右仆射没有掺合这场分赃大会。他们在这场交易中没有收获也没有损失。但他们是乐观其成地。曾布首先表态:“如此。陛下惊扰了一夜。且先安歇。我等这就去起草诏。并予以贴黄。”

众臣告辞。出了小皇帝寝宫。韩忠彦非常不满地看着赵兴。一抱拳:“恭喜!”

说罢。韩忠彦头也不回地向外面走去----他不满意赵兴地是后者地调和观念。想当初他如此急切地赶入京城。想消除赵兴提兵逼宫地恶劣印象。没想到赵兴一站稳脚跟。却不赞成他对新党分子赶尽杀绝地主张。还要留下曾布这个祸害。

韩忠彦态度不善。曾布一个老滑头心花怒放。他得意洋洋冲赵兴拱手:“范锷为户部左侍郎。李常为计相(户部主管支出地)。诰身明日下达。可否?”

曾布这是论功行赏。此前赵兴要求将宋朝几大会计调入户部。管理大宋朝收支问题。而户部尚他建议由苏辙担任。一般来说。按官场惯例。一部主官是赵兴地人。则其他官员也要安插几个副手作为钳制。此际。曾布完全许可赵兴对左右侍郎地推荐。则意味着整个户部就成了苏家天下。

曾布这是奖励赵兴在刚才的庭变中站在自己这方面,他要进一步拉拢赵兴,以维护自己的地位。他的提议立即得到赵兴的响应,后者意犹未尽地说:“这三人老了,便是待在户部,也待不了多久,我推荐晁补之作为户部郎官,如何?”

曾布招手,亲切的说:“离人,上得马车呀,我们边走边说。”

马车粼粼开动,将京城的喧闹隔绝在车外。仆人们点燃一盏明灯,曾布指点着明灯说:“此灯还是来自于离人之手……”

赵兴盘坐在马车上,一拍大腿回答:“你这马车也是我家出产的。”

曾布接着扯闲话:“我听说韩忠彦曾抢了你的马车,满京城炫耀,老夫可没有抢你的马车,这车是老夫自己掏腰包买的……都说你家养的马甚是雄壮,不如你送老夫几匹。”

赵兴目光游移,倾听着马车外的动静,答非所问地发感慨:“啊,又回到了京城,我听说这是一座光明之都,在全世界大多数城市一片黑暗的时候,这座城市彻夜灯火……十数年前,我来京城科举,那段时光仿佛昨日,如今物是人非,想起来,颇令人伤感。”

曾布咧嘴一笑,不再纠缠战马问题,他语气轻松的问:“到哪里?”

“我的宅子!”赵兴回答。

曾布点头,顺手用手中的折扇敲一敲马车的板壁。下令:“去东华门外,大辽人使驿馆旁,广备桥、大货行附近的……赵家东湖院。”

稍停,曾布继续说:“你家的宅子如今在汴梁也颇为有名,那座宅子出入的都是各国蕃人,热闹非常。”

赵兴还在侧耳倾听马车外地动静。脸上一派悠然神往地表情,马车外的喧闹与车内地安静仿佛是两个世界,马车外是暗夜中的灯海,一片光明,马车内飘浮的全是阴谋。

曾布见赵兴久久不开口,试探的问:“赵大人还有什么推荐?”

赵兴点点头:“别人我不熟。况且没有接触过地人,我也不知道他能力如何,所以,我推荐的只能是我的熟人:索问道。李之纯、李、周邦彦、李维思……这些人与我有一面之缘,我希望将他们调回中枢,安插在各部。”

赵兴这番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表明自己不会回到朝堂,来与曾布抢权,另一个意思是说,他推荐的这些官员可以不担任显赫之职,但他们的位置必须足够关键。

曾布沉吟的问:“索问道……这个官员我有点印象,不就是原先的密州判官吗?他现在担任京东东路提举刑狱衙门的判,听说此人在刑狱上有专长,可入刑部为吏……但李维思是谁,不曾听说过有这样一名官员?”

“一赐乐业部族长---”赵兴慢悠悠的回答:“我部下有很多一赐乐业人。论功行赏,我希望他们地族长能分一个寄禄官(名誉官职),此外,一赐乐业人在各部勤勉任事,这么久了,也该提拔几位,至于具体该提拔谁,我还要问问李维思。”

“李维”实际上是犹太的部族长“利韦”的音译,到中国后改汉姓为“李”。因此这位一赐乐业部族长,其实也可以叫做“李思”。

赵兴这么一提,曾布猛然想起:“我记起来了,这李维思不就是你在送别周邦彦时,于春街亭向你献上蕃布地那位一赐乐业大商人,当年他献布之后,你曾经写下了送别诗,故此,那一赐乐业大商人也被人记住了。原来是他?!”

赵兴轻轻点头。

他这绝对是任人唯亲。推荐的名单中全是跟他走的近的人,这份名单一出来。估计韩忠彦那头会恨的牙痒痒。

然而赵兴脸不红心不跳,他继续补充:“周邦彦回京,可以与蔡京同时接掌赵挺之留下的翰林承旨一职。我认为,经过朝堂这么多事,我们该摒弃那种一人独霸某个重要官职的局面----蔡京精明能干,不能不加以制约,有周邦彦在,蔡京就是一头套上笼头的家畜,曾相公可以左右逢源,小心驾驭。”

曾布马上又试探的问:“韩相公那里该如何交代?”

赵兴淡淡地回答:“无需交代,韩相公是君子,但做事过于操之过急----蔡京、周邦彦的任命由我提议,如何?”

曾布早先曾要求调回蔡京,而蔡京跟赵兴关系密切,由赵兴开口,依旧脱不了编织势力的名声,不过,朝堂上有了蔡京,原先被削弱的新党势力开始有能力与旧党抗衡。

曾布心中偷笑。赵兴这次拥兵入京,使赵佶的皇位迅速稳固,小皇帝要依仗赵兴的支持,而赵兴又明白表态,不愿回到朝廷中央争权夺利,这就避免了他揽权的嫌疑,为了安抚这位立下拥立之功的大军阀,小皇帝当然会许可赵兴在朝堂上安插一些自己的人,这些人出自赵兴一党,对皇权地稳固也有益,在新皇登基的这个敏感时刻,别人想反对赵兴的推荐,都要担心触怒小皇帝。触怒小皇帝可不是一件好事,章够强是,如今他在朝廷的押送下贬去了越州,有章的前例,现在谁敢跳出来反对新皇。

马车外的欢乐继续流淌,马车内阴谋继续发笑,曾布借机跟赵兴商讨了推荐名单,在赵兴的名单中,他也加上了自己的一部分私人,两人商量好明天由赵兴上奏章,推荐这些人手,由曾布接着将这份奏章呈送小皇帝。而后两人又讨论了这些官员所任的官职。等一切计划完毕后,马车已经抵达了赵兴地府邸。

赵兴跳下了曾布地马车,曾布在车中拱手:“今日夜深了,老夫就不打搅了,赵大人,明日你来得及吗?”

赵兴点头:“来得及。我府中还有一群记,他们能帮我写完奏章。”

曾布抬手欲招呼马车夫赶路,但他又稍稍停顿,闲闲地问:“苏门弟子已被赦免,黄庭坚与张耒是怎样都要进入朝堂的,你怎么不推荐晁补之与秦观?”

赵兴笑而不答。

曾布放下了车帘,马车调头而去。赵兴扭身转向自己地府门,此时,府门口站着几个卫兵。他们借助灯火望见赵兴地身影后,其中一名士兵赶紧向府中跑去,等赵兴来到府门口。马梦得一溜小跑的跑出来,拱手向赵兴行礼,同时扯着嗓门喊:“亮灯,快亮灯。”

象征赵兴品级的十二盏灯笼升了起来,从府门口跑出一队士兵,他们亮出了属于二品官员的全副仪仗,在一片灯火通明中,赵兴拉着马梦得的手,向自己的府邸走去。

自从告别了京城。这片宅子就由马梦得暂时经营,这么多年来,马梦得将这座宅院已经经营成一个万国会馆,不停地有各国蕃商借寓于此,他们让这座园子增添了许多异域风格,与此同时,经过许多年持之以恒的修缮,这座院子已经变成了完全由混泥土与石料建筑的深宅大院、花园苗圃。

赵兴在府门口稍稍停留,打量着自己这座园子。同时也借助灯光打量着马梦得。一别多年,马梦得已经由一名中年人变成了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他保养的很好,面色红润,穿着一身华丽的绸缎,戴着员外金,一副衣食足的士绅模样,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到两个字:满意!

五十多岁的马梦得头发已经有一点苍白,他特地留起了胡须。让自己显得富态一点。保养很好地手指干净而整洁,指甲盖很红润。赵兴可以感觉到对方手上的肌肉依旧充满弹性,他笑呵呵的感慨:“马都管老了,岁月流逝,你已经老了许多。”

他在打量马梦得,马梦得也在打量他,看了许久,马梦得满意地点点头:“昔日狄青出名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离人贤侄三十出头,已经灭了一个国,使十余名国王屈服,如此名将,我大宋前所未有。在下老了,离人贤侄尚英姿勃发,前程远大,看到离人贤侄这番模样,老夫也算安心了,来,老夫给你介绍我儿子马曦,今后他还要托你多多照顾。”

马曦是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长着与乃父相同的一副国字脸,堆着笑冲赵兴拱手,同时招手引导:“赵大人,这里是你自己的家,不要客气,兰汤已经烧好了,快进来洗洗征尘。”

赵兴与马曦把臂而行,一边走,赵兴一边寒暄:“马兄在何处进学,所习什么经?”

这是宋人常用的寒暄方式,马曦微笑着回答:“在下未曾入州府学习,只是随父亲学了点文字,算算账而已。”

马曦这么说,也就是表明他没有通过州学的考试,只能算一名秀才,识得几个字,对官方规定的六经并不熟悉。

赵兴打着哈哈,才准备说几句安慰的话,身后,一个热情地嗓门高喊:“太尉,太尉,你回来了,你这一走啊,没想到就是十年,一别十年,你还好吗?”

赵兴转身向声音来源望去,灯影里站着几个人,为首的两个他认识,就是他的邻居、宋代“包租公”邹蕴邹子安,老秀才麻述麻深远。这两人手里提着茶壶,另外端着一碟水果,见赵兴扭身,这两人领着众乡亲,摇摇摆摆冲赵兴走来。

赵兴脸上笑的很欢畅,心里却发苦,他一路急赶,赶回京城,在大殿上立刻参加了一场国宴,日落时分又处理了一场兵变,紧接着又与曾布密谋许久,累的只剩喘气的力气,而此刻,天色已经到了后半夜。时间大约相当于深夜两点的模样,邹蕴、麻述都是闲人,他们到现在不睡,还守候到赵兴府门口,见到灯光亮起就跑过来拜会,可赵兴哪有力气接待他们。

但赵兴不能不接待。因为这是一种宋代礼节,称之为“敦亲睦邻”。想当初赵兴初入京城,这几位左邻右舍就来拜会,如今他官越做越大,如果怠慢了这些乡亲,会被知道的士大夫骂死。

麻述一边往赵兴这里走,一边毫不见外的招呼乡亲:“来来来,我都说了,赵太尉为人亲切。必不会将我们这些乡邻拒之门外……太尉啊,我等乡邻常听说你攻灭大理,压服南海地战绩。很为能有大人这位乡邻感到荣耀,这里许多乡邻是大人走后才搬来的,还没见过大人的面,但也以与大人相邻而居而荣,今日听说大人入城,我等小民凑不到跟前,唯有备下茶酒,前来拜访大人,大人不会嫌我们深夜叨扰。马梦得笑地也很勉强。他冲赵兴使眼色,询问赵兴的意思,赵兴笑的很憨厚:“哪里哪里,我不在京城的时候,这屋子多亏了四邻照应,我正打算改天去一一拜会,乡邻们来的正好,快请快请。”

将邻居们让进自己的院子,各自落座后。赵兴拱手请求:“容更衣!”

麻述站起身,笑着拱手:“当然,太尉大人一路劳苦,且去更衣,我等在此安心等候。”

赵兴走出大厅地时候,以感觉到两腿迈不动,廊下,还有一群倭女叩首在地,朗声唱颂口号诗。称赞赵兴地得胜而归。马曦陪赵兴出厅,见到赵兴神色疲倦。他上前搀着赵兴,小心的问:“离人兄,要不要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改日再来。”

赵兴喘了几口气,深深地嗅了嗅汴梁的空气,神色虽然疲惫,脸上的笑容却是发自内心的:“不用不用----这就是大宋,敦亲睦邻,官阶虽高,却不敢阻止左右平民乡邻的拜访,这礼节唯有大宋存在。此刻我的身体虽然疲惫,但他们地到来,却令我的心非常温暖,我知道,我到家了,我家左右有一群好邻居。”

马曦叹了口气,摇摇头,吩咐倭女:“快搀大人下去,把兰汤奉上,伺候大人沐浴更衣。”

如果说赵兴的房子与这时代人有什么明显不同,那就是赵兴地房子里必有一间豪华浴室与豪华厕所。赵兴无论在哪里置办产业,浴室与厕所都是需要精心设计的,而他在京城中虽然待的时间短,但马梦得知道他的习惯,在房屋扩建与重新修缮的时候,也下手着重修建了带有上下水的厕所与浴室。浴室内瓷砖铺地,大型浴缸可以让人在里面游泳,侍女们将一桶桶热水注入大浴池,赵兴躺在浴池中间的大石椅上,在倭女的小手揉搓下昏昏欲睡,嘴里还断断续续的嘟囔:“我不能睡……名单,记下名单,李之纯,李,周邦彦……我不能睡,只稍稍打个盹,等会一定把我推醒,邻居还等着呢……”

不知过了多久,赵兴豁然惊醒,他起身地动作过猛,引得池水一片哗哗声,池边守候的几个倭女惊醒过来,连忙跳入池中,过来搀扶赵兴,赵兴急问:“我睡了多久?”

倭女躬身回答:“长门殿,这才一炷香的工夫,不过天色快亮了。”

赵兴又问:“我刚才说了什么?”

“长门殿刚才说了一份名单,我们已经记录下来了,请长门殿看看有什么补充……”赵兴翻了翻倭女递上的纸,赶紧吩咐:“把这份名单送出去,让他们立刻起草一份奏章,送交政事堂,快点,要赶在入朝前递如宫中。”

稍停,赵兴接着喊:“快来更衣,我去见邻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