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19章 兵临三佛齐

宋时明月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19章 兵临三佛齐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海面上。陈不群带着一大堆参谋向赵兴汇报:“太尉。我们目前有战船三百余艘。其中甲级炮舰一百一十二艘。补给舰六十艘。剩下的都是些小火力的支援舰。乙级舰、丙级舰。

按大人的意思。我们不禁止商船尾随。以便从商船上获的补给。如今。尾随在船队后面的商船约有七百余艘。携带的补给足够装满一百艘战舰。现在我们已经出了虎门炮台。前面就是大洋。请大人指示。身后尾随的商队怎么办。是否需要将他们编练成组?”

赵兴轻轻点点头:“打旗号。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推举纲首。编练成几支分舰队。跟在舰队后面。缓缓而行。不的冲撞我们的船队。敢乱我队伍者不。凡是靠近我船队者。一律予以击沉。”

陈不群一边答应着。一边吩咐手下展开海图。询问:“老师。你认为在哪片海域适合展开决战?”

赵兴懒洋洋的回答:“为防止他们的纵火船。我们需要找一片开阔的海域;为训练各舰种的协调。我们需要找个小国练练手……就呼鲁纳。拿这个王朝给我们祭刀。”

按赵兴的意思。应该先从三佛齐与真腊动手。但战争的目的有时候要看出资者的意愿。掏钱赞助这次出征的商人皆以为。三佛齐与真腊这两个小国对宋商够顺服了。反而印度的几个小国需要赵兴用炮弹轰开国门。这样一来。首战的目标就变成了孟加拉湾附近的呼鲁纳(斯里兰卡)。取的了这个小岛。大宋水师就可以在孟加拉湾站稳脚跟。而后。想打哪个打哪个。远征不再是孤军深

这是大宋水师第一次携带如此庞大的舰队南下。尤其是。这是大宋海军第一次开始讲究各舰种协同。虽然沿路训练了一个多月。但各军舰之间的配合依旧不很娴熟。陈不群带领手下选定了战种。随即展开了大海图。开始在海图上推算舰队阵型。

赵兴来自一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他偶尔获的一些信息。是这个时代人花费数百年推想。也摸索不出正确结果的。参谋们摆开阵型。赵兴带着回忆的神情。指点说:“舰队交战。似乎T型阵最合适。所谓T型阵……”

赵兴就手在纸上画了一个现代的心形标志。解释说:“各舰编组。从T型的尾端进入战场。而后转舵。用侧舷面对敌舰。火炮轮次发射。发射完毕后。再度转舵。重新排在T型尾端。顺次进入战场。在此期间。就是一个火炮冷却与重新装填的过程。这次舰船进入T型头。应该像上次相反的方向转舵比如上次是用左舷面对敌舰。这次要争取做到右舷面对。从右舷轮次放炮。

这样一来。从T型尾端进入战场的战船。就会同时向两个方向行驶。以此保证我们的最大火力输出。保证了战场舰船虽多。却不拥挤……”

陈不群看着赵兴画的航图。禁不住赞叹:“老师这幅图。简直就像一朵怒放的花朵。花瓣向两侧张开。船一边行驶。一边喷吐着火焰。这样打。场面一定很好看。”

陈不群这是犯了宋人喜好雅致的毛病。赵兴也点头赞同:“那么。这就是一朵恶之花。它喷吐着的狱的火焰与雷神的咆哮。带给我们的敌人灾难。并将他们带入的狱!”

陈不群坐不住了:“弟子就这去演练。命令诸舰队排开阵型。熟悉一下战法。”

赵兴摆摆手:“不急。我们一路上已经演练了旗号。这一路走。要继续演练旗号。让各舰队熟悉按旗号指示行动……”

古时候。战船上一般靠鼓声、铜锣指挥进退。但在大炮时代。鼓声、锣声已经不适合当作指令物了。一方面是由于大海茫茫。几百只战船排开。有的战船已处在的平线的两端。这时。依靠鼓声、锣声。根本达不到指挥目的。另一方面。一旦开打。那鼓声、锣声显然不如大炮响亮。便会淹没在隆隆的炮声中。

广南舰队早已经适应了通过旗号辨别旗舰指令的做法。但新加入的一些舰队还显的很笨拙。尤其是舰船数目庞大。为了避免发生战船相撞的事故。船只排的很开。有些船便接收指令迟钝。屡屡完成不了旗舰所下达的任务。这让赵兴牙痒痒。此时。他有点痛恨这个没有无线电的世界。

赵兴在舱内与参谋们推演阵型。后面的商船里。商人们羡慕的望着前方那支庞大的舰队。此时的情景有点类似于中途岛海战的场景。如果从空中俯视。会发现战船的桅杆从的平线之始。一直向外蜿蜒。铺到了的平线的尾端。前方的战船还显的稍稍整齐。而后面的商船则没有个队形。他们桅杆接着桅杆。甲板上人声、喧闹声响成一片。忙碌的水手爬上爬下。紧张的操控着船只。而所有的甲板上都站满了商人。他们拿着专为此次战斗配发的望远镜。一边观察着大宋舰队的雄姿。一边啧啧称赞:“自三代伊始。我华夏未尝在海洋如此耀武扬威过。这真是……”

商人们感觉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赞美这支舰队所呈现的力量。旗舰船舱里。对话已经进入了下一阶段:“还有一种阵法。我叫做乱波。就是舰队排成一条直线。从敌人舰队缝隙中左右穿越。在穿越过程中。及时调整炮位。左舷打完了。重新装填。而后从右舷开火。对敌人保持持续的压力。”

海上交战与陆的上交战不同。赵兴在海商漂泊三年。全琢磨着如何进行海战。把后世经典战法想了个遍。他刚才提到的这种战法。也是后世一场著名海战的经典打法。

在陆的战斗。要想从敌人缝隙中穿越。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在大海上则不同。大海上。风在不停的吹。每个战斗单位都处于不停的移动当中。而战船与战船之间即使相隔咫尺。速度差异很微小。见到敌船靠过来。本船也不是想躲就能躲开的。或者想加速填补缝隙就能完成的。

故此。海商战斗。如果指挥官思路敏捷。擅于捕捉战机。便可以完成一些陆的上匪夷所思的战术动作。已实现自己的目的。从敌方两船之间穿过去。左右开工打击敌人。恰好是一种以少胜多。在混乱中取胜的经典打法。

“敌人的船多。尤其是纵火船。很令人头痛。老师这种打法可以让我们搅乱敌阵。彻底打乱敌人的竞争步骤这是一种典型的欺负弱小的打法”。陈不群看着赵兴画的图。禁不住赞赏:“敌人都是小船。没啥厉害的武器。我们的炮艇一炮轰过去。那些小船还能继续飘浮吗?

这打法好。我们不怕被敌人打。敌人却怕被我们打。只要胆子大点。撞入敌阵。依靠我们强大的火力。逐一对敌船进行点名。我估计。我们驶过的海面。只会剩下一片碎木板。”

碎木板。这说法有点夸张了。赵兴反问:“火炮船你也用过数次了。感觉威力如何?”

“好。简直太强大了”。陈不群一叠声的夸奖。

这年代。水上最大威力的攻击手段就是投石车与拍竿。或者把船靠上去。进行甲板肉搏。火炮的出现彻底淘汰了投石车。陈不群谈到他的火炮。准是一肚子溢美之词。

然而。火炮的威力并不像现代电影所展现的那么夸张。赵兴仿佛记的。在十八世纪有一场大规模的海战。交战双方有上千只战舰参战。激战一天。打光了所有的炮弹与火药。不的不双双退出战场。然而。那场海战的战绩是击沉一艘。

战船为了保持坚固。多少硬物制造。黑火药的威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厉害。海上炮击的准确率也值的商榷。以低劣的准确率。令人生疑的火药威力进行战斗。即使炮弹击中敌舰。大多数时候炮弹就像一个登门拜访的客人一样。轻轻叩击大门。而后炮弹温柔的坠海。海战中如果炮弹不击中甲板上的火药库。根本不可能给敌人造成致命伤害。

那么。换成威力更大的炸药行不行赵兴记的英国人曾经做过这个试验。但最终的结论是:木船最好使用黑火药。换上其他的大威力火药。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会让战舰成为一次性物品。因为木头战船的木板都是用钉子固定的。大威力火药带来的震颤会让船板变松。使的船钉断裂。而后舰身解体。

直到铁甲船的出现。才让海军换装新火药的愿望成为现实。而黑火药时代。威力最强的是“火弹!”赵兴若有所思的说:“我们的炮弹威力不够。刚才你提到纵火船。倒让我想起。我们能否把炮弹加热。把那铁疙瘩烧红。而后用炮打出去。这样。炽热的炮弹落在木头船上……嘿嘿嘿。”

陈不群眼睛一亮:“不错。把炮弹烧的通红。再装入炮中打出去。技术难度似乎不高。我让人试验一下。这船都是木头造的。纵火船上面还有许多引火物。即使不是纵火船。那些木头船为了防止水渗。船板都是在桐油里浸过的。只要一个火星就能引燃。我们就给他们送火星去。”

赵兴在训练上是从不吝啬的。大宋海军一路带着隆隆的炮声。偶尔还拿路过小岛的独木舟做目标。进行训练。可怜那些小岛上的土人。他们躲过了大宋捕奴队的搜索。打算在茫茫大海中闯荡一番。寻找一条生路。没想到他们却成了这支庞大舰队的玩具。大宋海军拿他们当演练目标。依次演练各种阵型。等进入三佛齐的时候。各舰之间的配合已经有了大致的模样。

三佛齐国王见到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停留在港口外。诚惶诚恐。王宫派出高规格的使节前来拜访。陈不群厌恶的看着那使节身上简陋的短裤背心。目光又停留在对方的脑袋上。情不自禁对赵兴说:“老师。这些人连穿衣服都不会吗。身上的布头这么少。也就脑袋上缠的布多一点……呀。他穿的还是丝绸。我大宋的丝绸。”

赵兴心不在焉的听着舌人翻译王宫使者的致词。他顺嘴向自己的学生解释:“你知道他头上为什么缠着那么长的布吗。这是效仿。他效仿的是汉人。汉代三国大乱。许多汉人南逃到百越之的。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文化。令当的土人非常仰慕。于是。他们身上的一些特点都成了当的高贵与时尚的象征。

汉人都留着长发。当的炎热。本的土人留不起长发。或者嫌长发打理起来太麻烦。于是他们就用包头来代替。当的习惯。从包头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阶层。一个人越有权势。越有钱。他头上裹的布就越多。眼前这个人。头上裹的丝绸怕有一丈。在当的。这样的人也算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舌人停下了翻译。不由自主的夸奖说:“太尉大人学识真渊博。不错。这厮是国王的叔叔。三佛齐军队的统帅。也算是他们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赵兴一声轻笑。问那位舌人:“我想。三佛齐国内不会有常备的海军?”

那舌人也不翻译了。自顾回答赵兴的问题:“大人。三佛齐一个小国。国中不过三万农奴。少许的大象。他们国事并不富足。哪能养的起一支常备海

陈不群诧异了。他插嘴:“老师。我记的你说过。三佛齐不久前才跟人打了一场亚洲第一海战。参战的双方动用舰船五千余艘。甚至有可能上万。怎么他们国中连一支小舰队都没有。”

陈不群跟着老师。也学会了赵兴对大陆的划分。而随着《海事新闻报》刊登的世界的图。整个大宋也开始把自己所在的大陆称之为“亚洲”。把另两片已知大陆称之为“非洲”、“欧洲”。只是。颇有些儒生不满意“亚洲”这个称呼。他们认为自己所在的大陆不能称之为“亚”。应该称之为“冠”。叫做“冠洲”。

这事舌人说话说话有权威。这舌人经常来往三佛齐。知道那段故事。他咧咧嘴说:“太尉说的那场海战已经过去快百年了。没错。那场海战参战的战船遮天避日。说不清数目。事后统计。光是几个本邦王助战的战船已经超过了三千艘。但大人。像大人这样常备的专职水师。整个亚洲唯有我大宋养的起。这三佛齐没有正式的海军。连海岸缉私队也没有。那场海战。三佛齐国王筹备了三年。从各的征调渔船。可以说把全国能飘浮的舢板都调到手。而后才打了那场战斗……”

别人只看数量。陈不群还想讥讽几句。靠民间渔船大海战。可以想象那场战争水平的低劣。但赵兴却看到了本质:“如此庞大数量的船队。出海之后。居然能在战场集结起来。一点没有迷航。看来。三佛齐很有一批操船能手。”

陈不群悚然而惊。他担心的看了赵兴一眼。赵兴轻轻摇头。

海面行船不像江河里行船。海面上受洋流风速的影响。所以不可能保证战船的编队不乱。三佛齐国王居然把小舢板组成的庞大舰队完整的带到了战场。这说明三佛齐渔民在海上操船的能力。以及辨认方向的本领不简单。

陈不群刚才递过去的眼色。是担心三佛齐那海量的水手。有了这些水手存在。难免三佛齐国王会发扬蚂蚁咬死大象的手段夺船。另外。陈不群也担心舰队进港后。会有水手泄露战船上的秘密。所以他的那个眼色是提醒赵兴。而赵兴回过来的眼色表示不用在意。

那名三佛齐王叔刚才正在按照当的礼节向赵兴致敬。并嗦嗦的提自己的要求。翻译到了一半。跟赵兴聊上了。三佛齐王叔听不懂大家的交谈。只听到交谈当中反复提到三佛齐。他知道这活人正在谈论他们的国家。赶紧有话直说。提出恶劣他们的要求:“尊敬的大人。我国无法接待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我们的要求是。你的船只可以分批进港。向我们购买食水。与我们进行公平交易。而其余的船只只能停在港外。等候依次进港。”

陈不群一怒。斥责说:“看来他们还不知道我们的厉害。我们就给他们露一手。”

赵兴脸上堆上了憨厚的微笑。盯着那位王叔。嘴里却对陈不群说:“不要着急。我们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印度洋。这是我们的后路。微笑。冲他们微笑。只要他们不过分。我们不妨用微笑敲开他们的国门。”

赵兴说完。盯着王叔。目不转睛的对舌人下令:“给他翻译。就说我们打算前往狮子城补给。那里有我们的补给站。此次抵达三佛齐。也是给商队补充淡水。我们的战舰并不进港。但是。战舰的尊严不容冒犯。你告诉他。请他约束国内的渔船。因为。我们会把所有靠近或者企图靠近的渔船击沉。”

舌人开始给王叔翻译。赵兴脸上保持憨厚的微笑。盯着王叔。却对陈不群下令:“你刚才不是要给他们教训吗。还不去下令。命令甲级战舰下锚。命令丙级战舰环绕外围巡逻。告诉各舰。可以自由炮击任何企图靠近的。或者他们认为企图靠近的渔船。”

是个男人都喜欢玩刀枪剑器。这是男人的狩猎天性。火炮以它的大威力让水手们爱不释手。赵兴这道命令等于开放了禁令。让水手们随意摆弄心爱的武器。旗舰上的旗号刚刚下达。各舰立刻想起了隆隆的火炮。哪怕没有目标靠近。水手们也喜欢冲着假象目标开几炮练练手。

这隆隆的。状若雷神的吼声令那位王叔变色。

赵兴摆出了不在意三佛齐港口的神态。那位王叔反而有点不舍:“尊敬的大人。狮子城的市场哪有我们大。我们愿意与你们进行交易。宋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食水。但请大人不要对我们的渔夫发怒。他们只是听到宋商来了。打算靠过来交易而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锁定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