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24章 大宋第一建筑大师

天气炎热,宋军士兵都穿着短裤背心,戴着巨大的草编范阳帽,手里拎着一根仗刀,腰上别着两只手铳,手里拎着一只包裹。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敬畏的立在山脚下,连平常最多嘴多舌的士兵也保持沉默,生恐自己说错了话触怒了佛祖。

听到赵兴的招呼,他们踮起脚尖,小心翼翼的走到狮爪平台口,一个一个依次抚摸狮爪,许多人还将身上戴的护身符掏出来,用它去摩擦狮爪……

赵兴立在石阶口,眺望狮爪平台附近,在他想来,这座供奉佛祖的圣殿,应该朝觐的人流不断,但现在只有他们这队士兵存在。

或许,是僧侣们为了迎接宋军,特地做出的安排,但从这个冷清看,狮爪平台或许也走向了落日。

但是,现在历史出了变故。原本阿拉伯人垄断了东西商路,他们靠转手贸易积累的巨大财富,推行自己的殖民与宗教入侵政策。现在宋商也参与了,宋商不再像原本的历史上,只做一个初级生产,只做一个批商,他们开始进入二级市场,开始直接面对消费,如此一来,阿拉伯人还能像往常一样,独霸整个南洋吗?

也许,狮爪平台的命运改变了,它迎来的这批客人使自己避免了覆灭,只是它自己不知道。

平台顶端的迎客钟敲响,巨大的钟声在狮爪宫刻意营造的共鸣效果下,仿佛整个山峰都化作个一口铜钟,让人听起来不是钟在响,而是山在响。

这就是佛教界流传甚广的“佛门狮子吼”:狮子山上的钟一敲响,整座山峰像是狮子在怒吼在现代,“佛门狮子吼”成了一招非常厉害的少林武林秘技。

赵兴看着士兵一个个虔诚的抚摸着狮子爪,轻轻摇头微笑,他手下的士兵多是些景教教徒,而景教要求唯一神唯一信仰,可惜。中国人向来喜欢“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些士兵虽然信仰的是唯一神。但他们依旧虔诚的抚摸狮爪,敬畏的准备去狮子宫朝拜。

许久,士兵们抚摸完毕。赵兴在嘹亮地钟声中迈步登上狮子山台阶。穿过狮爪城门,便登上一条狭窄贴着悬崖的铁梯,几乎呈直角攀登。劲风擦身而过,僧侣们步伐矫健。气温依旧是那样炎热,但士兵们却不再叫苦。他们一边攀登,一边挥汗如雨。但两眼中充满着狂热与虔诚。

登上了狮爪平台(Lisaslatform),狮子宫到了。迎门处不是佛殿,而是那座著名地“空中花园”。站在平台。四周没有什么遮挡物,只觉得山峰林立,周围鸟语花香,入目处,繁花似锦,奇花异草不断。

一只火红尾巴的小鸟鸣叫着从士兵眼前掠过,一名士兵惊叫一声:“凤凰?!”

赵兴轻轻点头:“没错,是凤凰!”

这是极乐鸟,它有着鲜艳火红的尾羽,体型酷似传说中地凤凰。现代人推测,藏缅始祖从非洲大陆向亚洲迁移的时候,可能在迁移途中见过这种极乐鸟,于是留下了凤凰的传说。后人没有见过这鸟地具体形象,便为这传说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于是就成了现代之“凤凰涅”。

一些士兵双手合掌向凤凰祷告,祈福,这花园中地凤凰一点不怕人,它们在花岛中穿来穿去,有时停在僧侣的肩上,蹦跳几下,有时甚至跳到了士兵头上,把士兵地草帽当作了窝。

花丛中散落着不少僧侣,他们有的在打坐,有地在冥想,有的在喃喃自语。花园忠心地大道上,两排僧侣整齐的站着,做出迎客地姿态,他们从狮子宫门口一直排到后方的佛牙大殿处,近出的人影可以看到披着一身白麻衣,远处,林雾掩映下的僧人,只看到他们身上黄色的绢纱大宋的绢纱。

一百零八声钟、一百零八位迎客的僧侣,狮子宫排出了最高规格迎接赵兴,赵兴却还有闲心,他一指其中一棵树,向士兵介绍:“那是菩提树,昔年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据说这棵菩提树就是用当年那棵菩提树的枝条引种的,你们回头可以折一枝,珍藏回家。”

迎接的知客狠狠的咳嗽了几下,提醒赵兴,赵兴一摆手,下令:“呈上礼物!”

士兵们将手里的包裹打开,有的人手上提的是几匹丝绸,有的人提的是绢纱,有的人提的是锡罐,里面装的是上好的大宋盘茶。僧侣们的眼睛亮了起来,齐齐向赵兴躬身,赵兴咳嗽一声,顺手从一名士兵手中取过几副绢纱,当先向佛牙殿走去。

此刻,欢迎宋军的宴会还没有正式举行,那场宴会的主客是陈不群,赵兴打的旗号是预先替宋军向佛牙呈献香油与礼物,故此提前来到佛牙殿,引领士兵观赏这天下奇迹。

建中靖国元年秋,赵兴带着船队重新返回杭州,这次他带回来的商队可以算是杭州市舶司开埠后的第一笔大单子,随他舰队南下的海船上千艘,在战舰的保护下,几乎没有损失,而且船队的数量扩充了三倍不止,每艘船都载满了香料、珍贵木材、珍珠宝石,以至于货船抵港之时,整个大宋的宝石香料价格下跌了六成,对珠宝商来说,这是一个灾难。

随行的士兵上岸后,立刻开始宣扬他们在南洋的经历,数不尽的宝石,数不尽的优美景色,外加佛牙奇观。顿时,整个大宋再度掀起一股下南洋的热潮。

狡猾的赵兴这次带回来的货物不是不易保存的香料等物,他的货物全部换成了宝石与黄金,而且他也没有着急出手,直接将这些货物搬入了城堡中,静等宝石价格慢慢回升。

他回到城堡,随船的士兵也放假了,他们在杭州市集上出售自己南下时购买的珍宝货物,现在那些东西价格虽然跌惨了,但对于士兵来说,他们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战利品。即使价格下跌的再惨,也是一笔丰厚的意外之财。

稍后。万俟咏跟帅范联袂而来,他们拖家带口,孩子钻进城堡寻找玩耍之物。两位大人带领着市舶司部分属官登上了青瓦台的楼顶平台,一边欣赏园内的风景,一边介绍着别后地情景。

“蔡元长已经重新回到了朝廷。担任翰林院臣子”,万俟咏喝着香茶。闲闲的介绍朝廷地动态:“据说他第一项主张是仿效成都府,印刷飞钱。称之为交子,也称之为交钞。据说户部的一赐乐业人正在设计票样。”

世界第一纸钞就要诞生。

在此之前。大宋各地也有飞票,但那都是商户之间用于结算的票据。甚至连赵兴设立地“银行”,其行的纸钞也只能作为熟识商人之间的结算凭证。它与其说是钞票,更像是银行票据。而交钞却是世界第一个由政府出面行地交易货币,所以它被称之为“世界第一纸钞”。

说实话,在这个时代推出纸钞是一件极不成熟的事情,因为大宋目前没有预算制度,没有收支平衡概念,仓促推出纸钞,只会让纸钞成为一种掠夺百姓财富地手段只要开动印刷机,不管收支状况,只管印刷,而后以政府的名义用纸钞收购老百姓地劳动所得,伴随着这种无信用的莽撞行为,政府地信用也破产了。

现在是秋末,杭州的秋天依旧有点闷热,这季节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地“秋老虎”,赵兴摇着轻罗小扇,淡淡的询问:“有没有可能,我们所管辖地地区抵制交钞?或限制交钞的流通?”

万俟咏摇摇头:“若我们限制交钞,且不说符不符合朝廷法度,若是其他地方用交钞支付我们杭州的各项劳役,这岂不是其他地方用一片轻飘飘的纸,换去我杭州的财富。”

赵兴又问:“可不可以让朝廷不要行交钞?”

万俟咏一声轻笑:“大人担心什么,我们不也在推行纸币吗?最近南洋贸易越做越大,每船货物动则以十万贯为计,一贯铜钱有数斤重,若他们都用铜钱纳税,光那些铜钱都能沉死他们。纸钞便于结算,有官府作保,岂不比我们那票行更据信用,我怕阻止不了商人们用交钞纳税。”

赵兴歪了一下嘴,回答:“现在是商业时代,我们推出的纸币由票行承担兑付,票行为了经营获利,自然会保证信用,而我等做出的票行联保,以及保证金制度,也能保证各票行有兑付能力,但朝廷呢,朝廷若是不兑付交钞,你找谁哭诉?”

万俟咏沉思片刻,答:“若是如此,我南洋事务局现在趁着交钞尚未行,便抢先立下规矩,规定市舶纳税只能用铜钱,或三大票行的飞票纳税,对,是要抢先推出,免得蔡元长事后忌恨。”

赵兴顺嘴又补充说:“朝廷惯例,市舶抽税是十中抽一,以货抵税,而后由官府变卖,这期间存在弊端,比如这次,返航的船一时太多,使得货价大跌,官府取十分之一货物,若遇一个贪官,那更有弊端,贱买贱卖,岂不把国家的税钱搬到自己的口袋。

我们在广东推行统一结算制度,要求海外蕃商只能通过三大票行结算贸易,而后按贸易额抽税,这次我们干脆明确起来,今后所有的海贸事宜,都必须通过三大票行划账,纳税统一由三大票行结算,否则的话,便以偷税漏税计,罚没货物。”

万俟咏拍手:“这法子好,我们用严防偷税做理由,海贸征税全通过票行结算,恰好可以杜绝交钞进

此时,一队队歌舞伎走了上来,这队歌舞伎是赵兴下南洋的收获,她们穿着艳丽的印度纱丽,佩戴的金银饰极尽华丽,在软绵绵的印度音乐中,一个个舞娘扭动着腰,跳起了天竺舞。另有几名三佛齐戏子上前,给大家表演著名的印尼艺术瓦扬皮卫。

瓦扬皮卫,传入中国后初称“皮卫”,后俗称“皮影戏”,或称“爪哇影戏”。在11世纪。这一艺术盛行于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地,并随大宋商人的脚步。逐渐传入中国。

官员们停住了话题,观赏皮影戏与舞蹈,帅范无心观看这些。舔着脸问:“大人,你一去南洋数月,南洋情况怎样?”

赵兴笑了一下。一指那些歌舞伎,回答:“我们占领了斯里兰卡。通向非洲已无障碍,但是我认为。现在进入红海,还不是好时机。所以,在南洋耀武扬威一番。便返回了。”

帅范悠然神往:“斯里兰卡,宝石之国。那里的宝石很有名,难怪你们让大宋的宝石价格下跌了六成。”

万俟咏在音乐的喧闹中插嘴:“大人,朝廷等待答复。”

赵兴马上问:“这次我们能筹多少税?”

万俟咏眼也不眨地回答:“虽然货物价格下跌厉害,但总的算起来,也有八十万贯地税收,今年开办费够了。”

赵兴点点头:“这次我去南洋,取得了几片土地,将这些土地所在的地图呈送给朝廷,让朝廷出面售,也算是给朝廷增加点收入,此外,杭州市舶司的利润,上交十万贯。”

在座地官员虽然在欣赏着充满异域风格的歌舞,但耳朵一直竖起来听着赵兴说话,赵兴说到这,一名七品小官服色的官员插话:“太尉,今年南洋事务局诸事草创,正是用钱地时机,上交朝廷十万贯,我怕衙门里修筑不齐。”

赵兴转眼扫去,万俟咏赶忙介绍:“这是工部派来的督造使,李诫,字明仲。”

赵兴马上直起了身子,郑重地拱手:“原来是李明仲,有礼了。”

李诫诚惶诚恐的站起身来,还礼说:“不敢不敢!”

赵兴马上又问:“李明仲地怎么样了?”

李诫拱手,恭敬的说:“原本已经成稿,但下官不久前看了海事新闻报,那上面提了个问题,问罗德岛神像地合理高宽是如何推算出来的。下官想了许久,不解其意,此次特地讨来杭州职事,正想面询赵大人。”

赵兴与李诫谈论地是营造法式,这本是由元法式一编撰而成。后世公认的营造法式是中国第一建筑,其中系统地讲述了建筑大型建筑的手法与建筑技巧。这本是在元法式基础上总结而来,而元法式因为名中有一个“元”二字,触犯了宋哲宗的忌讳,他便下令由将作监官员李诫等人重新编撰,而后焚毁元法式这本,于是,中国第一建筑的荣誉落在了营造法式这本头上。

原本这本应该在这一年截稿,三年后由宋徽宗刊印推行天下,没想到李诫居然推迟了截稿日期。

赵兴纳闷了:“修筑杭州市舶司与杭州水军营,工部随便派过来一个官员就行了,李大人就为罗德岛那一问,特特来到杭州?”

朝廷派遣工部官员修建南洋事务局衙门,与南洋舰队总督衙门,这实际上是宋朝的一种官场体制。赵兴扩充私军也罢,用海商的钱动南洋战争也罢,工部官员来杭州建设军营及衙门,体现的是朝廷的权威,以此向赵兴手下的军队显示:他们毕竟还是大宋的军队,所以他们的衙门与军营都由朝廷建造。只是,他们故意被手下的士兵省略了所有的建设费用,都由南洋事务局来管。

李诫回答的很干脆:“下官早就听说赵大人盖房子的本领一流,昔日王诜曾说过此话,在下也曾听说过大人在广州新建春江花月夜的事情,还听说大理因一座金钟大厦而亡国。下官此来,是特地向大人请教建筑技巧的,还请大人不啬赐教。”

李诫这番话的意思是说,这项差事是他特地求来。而李诫心中还不停嘀咕:“你以为这项差事求的容易吗,人都知道这位赵大人对属下慷慨,广南两地官员没明堂的补贴不断,连李格非那个穷鬼在广南当了几天官,也成为大富豪。听说来广州修建衙门,工部的官员都打破头,我可是散尽家财才谋得了这份工作,容易嘛我?”

对面的赵兴稍稍欠身,回答:“据我所知。搞建筑,不能不懂微积分。罗德岛那座雕像,为什么不均衡,为什么会倒塌。西洋那群人是通过微积分计算出来的,这次我下南洋,弄回了许多。都是阿拉伯人翻译的西方著作。

说起阿拉伯人,这倒使我想起他们的崛起。听说那个国家当初还很弱小的时候,召集了熟十万学。专门翻译西洋地籍,并设立了一所全世界最大的图馆。而后,他们崛起了。成为世界上最强盛地国家,整个欧洲需要集合所有国家的力量。才能对付他们,这就是海事新闻报所登载的十字军大战,整个西洋所有有名地战士都参与到了这次东征中,才勉强与阿拉伯人打了个平手。目前也只是稍占上风。”

帅范终于再次找到机会插嘴,他紧着问:“大人,南洋战事如何?”

赵兴点点头,轻描淡写的说:“我们占据了贾夫纳,若是从北方海面前往科伦坡,就切断了注辇国的后路,注辇国士兵为了避免孤悬岛上地命运,他们在我抵达科伦坡数日后,从兰卡地区撤退了。斯里兰卡国王重新统一了那座岛,为此很感谢我们,请求内附。

对于斯里兰卡国王来说,做三佛齐的附庸是做,做大宋地附庸也是做,而大宋在南洋素有君子国称号,以前大宋步出三佛齐,这次大宋强大的海军压地三佛齐人不敢动手,耀武扬威来到南洋,刹那间已改变了南洋的政治格局,因此,斯里兰卡觉得投靠大宋。”

“他们地国王打算等国内稳定了,亲自前来朝贡,这次我只带来了他们的使节,等他把随船货物处理完毕,便让他起身上京。”

这次,赵兴卷回来地土地超过百万吨顷,贾夫纳半岛他已经出售给资助大宋海军的商人们,而贾夫纳半岛外围几个小岛,加起来面积超过贾夫纳半岛,赵兴全留给朝廷。

除此之外,还有三佛齐巨港外一片超过二十万亩地土地,再加上真腊一个港口,廓尔喀海域外的一个小岛。

大宋以前没有出售海外领土的经历,一时之间,接收这么巨量的土地有点手足无措,挂牌出售头几天,汴梁城几乎无人问津,但最新一期海事新闻报刊登了一副南洋地图后,汴梁嗅觉灵敏的商人醒悟过来,开始涌向户部,那些海外小岛被一抢而空,京城富商们立刻组织家丁,拿着户部刊的地契赶到杭州,要求南洋水军护送他们南下查看自己购买的土地。

这一年前后,大津巴布韦帝国开始崛起,它花了500年时间成为非洲南部最强国,又花了490年衰落,1890年后,其沦为英国殖民地。同年,瑞典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后,它成为欧洲最强国。也在这一年,一个叫库彼的波利尼亚航海现了新西兰。回到波利尼亚后,他向人们描述了这块美丽的土地,并描述了当地的猕猴桃。

这一年,大宋商人大举南下,开始在南洋圈地,许多商人一掷千金,购买下整座海岛,自封为岛主,开始垦荒种植……

最初时,南洋小岛的价格一亩地只不过卖几个铜板,但小岛的数量有限,而大宋的商人是无限的,在赵兴初次出征占领的官田被朝廷售一空后,那些官田的价格开始节节攀升,紧接着,呼吁大宋海军再下南洋的喧闹逐渐高昂起来。

当年冬,第一批下南洋的地主带着他们南洋开的结果回来了,巨量的粮食,巨量的海外珍宝,巨量的香料,一时之间,使得原来昂贵的香料成为百姓的日用物品。连大宋最穷困的流民也能享用一份浓郁香料做成的食物,使得大宋的饮食业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当然,大宋百姓更感兴趣的是这些人的致富经历。原来,赞助战争也能获利丰厚,原来,南洋事务局交给朝廷的官田只是战争资助商挑剩下的,一时之间,“战争贩子”这个职业也热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